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936章

作者:中秋月明

想想他那体型身材,再想想高端音响的低音喇叭,都得这么宽厚沉稳。

比刚才的中音男生低沉得多,还润,厚重的润。

整个乐团反而如清波浮绿水,轻盈晶透,环绕在这人声低音炮周围衬托。

全场观众也惊住了。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为什么要耗费巨资修建这样的歌剧院,还有那些墙面上复杂的声波反射率,甚至每个座位方位都要兼顾到的传播效率。

都是为了在这种时候,能够听出来深厚功底的时候,最完美的传递声波。

那嗓音仿佛就是熨斗烫过般温和,但在润滑中,有有非常清晰的颗粒感,十分抓耳!

就是能把耳油都听出来那种磁性吸引。

特别是唱腔到了有些低音婉转的时刻,荆小强那种美声功底的咬字清晰特点展现出来,仿佛4K映画的高清画面,纤毫毕现!

每个字,每个音,低到不能再低了,却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一直映到每个人心底。

居然有观众忍不住大叫一声好!

然后又连忙使劲捂住自己嘴,抱歉极了。

可周围人根本来不及鄙视他,全都聚精会神的倾力抓捕那从舞台传来的声波震动。

就有这么神奇,同在空间里的声音,居然都能被大家自动滤掉,仿佛根本没听见叫好声,只有那宽厚低沉,缓缓倾诉,让人沉迷,令人心醉的唱腔在回荡。

但仅仅是技巧也太小瞧荆小强了。

他倾注感情表现的是这几种船歌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选择。

可以游戏人间,可以勤劳欢快,可以相思成灾,也可以这样怡然自得。

“水乡温柔何处是我家……”

原本右岸眷村的那种浓浓乡愁跟无边的惆怅,被荆小强唱出了洒脱,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跟期待。

就凭这句,恐怕沪海歌剧院就会成为音乐爱好者永远的家了。

以前的时代是没得选,解放前连存活都是奢望,还谈什么音乐追求,那都是少爷小姐的佳话。

后来是个人必须服从集体,直到改开后才逐渐从千篇一律里解脱出来。

可以追求自己的爱好跟内心了。

坐席上有些观众已经忍不住泪流满面,因为从这歌声里,他们似乎都能感受到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艺术爱好不再被视为小资情调,悲风秋月不再是矫情做作。

有些人就是天生情感细腻,感知敏锐易伤,每个人都有追求施展自己天赋才华和喜好的权利,只要不伤害别人跟社会。

不能说这种艺术感知,对美好的感触感怀也只能是艺术家的特权吧。

人人都能享受这种艺术的氛围,才是美好幸福的样子。

这种观念的转变太难得了。

能主动聚集到歌剧院来的必然都有这方面的喜爱,这一刻才感觉到了尊重。

对自己爱好的尊重。

这句唱腔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后来市场上有那么些顶级人声、烟嗓、低音炮,却没有成为著名歌手大红大紫,只在发烧友的书架上存在。

因为他们可能因为天赋、机缘巧合学习,有了超越常人的技巧跟百年难遇的嗓音,但就像曾经的荆小强,只是无情的演唱机器。

甚至是无法自我掌控的纯机器,他们唱的每一句都是为了体现设备器材的声音特色,为了取悦听众对他们技巧的追求。

为了测试低音喇叭的质量,听他们的人也是把这些天赋异禀的唱段拿来反复捕捉里面的丰满度清晰度,由此判断这台机器音箱价值几何。

简而言之,他们的歌声就不是用感情来打动内心。

荆小强本来也想这样,可他从《蓝天狂想曲》就忍不住倾注感情,到各种边防哨卡的时候那么卖力气,这份情感就已经在慢慢积淀。

哪怕到国外演唱更是只为了赚钱,才不谈感情,却更加让他回到祖国的时候情感倾泻。

更因为他现在拥有自己的剧场,还不差钱,不用取悦谁,才能完完全全的将心比心,内心交融。

当然,他的名气也确实叠加到了怎么唱都会被追捧的地步,那就干脆唱最有感情,最有意义的歌声啊。

这一晚,没有去年国庆音乐厅节目演唱那么石破天惊,毕竟那是整个歌舞中心正式开场的时刻,但经过一年的熟悉,无论荆小强、乐团还是观众,都对这里少了几分激动兴奋,多了些熟稔爱戴。

就专注的享受音乐,掌声一直伴随歌声。

散场的时候,还有好多观众给台上鞠躬告别的荆小强挥手说再见。

就像大家在一起唠嗑,交流了整个夜晚,整个精神世界都富裕得不得了。

荆小强也一直恭送观众离场,穆春雷娴熟的示意下就陪着市领导撤了,他们经常来看,不但是对歌舞中心的支持,也是真喜欢这种艺术氛围,还不谄媚不麻烦。

所以最后是荆小强陪着成老太在歌舞中心广场上遛弯儿。

私家车很少,大多数观众都是骑着自行车开心的聊着天走,公交车送走的都住得远,更没阔气到坐出租车。

到处都是兴奋的议论观后感声音,慢慢远去。

荆小强才陪着老人走在逐渐安静下来的广场上。

装饰灯光也逐渐熄灭,只有路灯还静静的看着拖长人影。

实际上广场并不大,整个歌剧院加音乐厅、醒狮楼共有的广场不过是个角落,建筑占地不允许超过百分之十,加上广场也就二三十,稍微往正在连夜施工的戏剧大厦那边看过去,就是成片的起伏园林土建,从大厦施工开始,就规划出极少的施工占用,带有露天表演场地功能的园林就开始建设。

资金已经不是问题。

老人轻轻拍荆小强的手背:“很好,我很满意,这就是无数人前赴后继想让老百姓过上的日子。”

荆小强很肯定:“会更好,我相信在文化滋养下,这一切会变得更好,大家才更有动力去建设和保护这种美好。”

夜色中,跨越了百年翻天覆地的两代人,都无比坚信这点。

第1185章、怂包只会跟怂包扎堆

成老太其实是顺便提醒荆小强:“目前歌舞中心已经落成,各方面事业上路,就不要太着急,一路狂奔之后也要学会放缓脚步,不要被这种局势裹带着身不由己,那样出错的概率就会很大。”

荆小强暗道姜还是老的辣:“看得出来我有点急?”

老人家看到的风起云涌太多:“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存在的必要性,不是强行拉扯就能顺心如意,听阿玲说起你每天都奔波在好几个工地公司,比在国外还辛苦。”

荆小强想了想承认:“其实是这次从国外回来,忽然被触动到,这两年都有些点点滴滴的积攒,因为企业、剧院、还有各种各样的事务,跟各方单位特别是政府部门打交道越来越多,我就有了个深切感受。”

老太太就感兴趣这:“嗯?你说。”

荆小强感触很深:“成长得非常快,我能接触到的商业、外贸、经济、地产等等方面的聪明人非常多,您看这才三四年时间,跟我接触的从官员、办事员、传媒、商人甚至警察,都能迅速调整自己的时代定位,不断学习提升,这显然会高速促进我们的工商业蓬勃发展,这个速度会很快很猛烈,您看光是我们的笔记本电脑厂、制鞋厂、服装厂、电器厂、食品厂这一系列的发展,快得我也想跟他们说慢点慢点,那么由此带来个什么后果呢?”

他其实是由后世倒推,作为一个从未经历过这场大变革的局外人,真的惊叹身处其中的巨大爆发力。

整个内地从八十年代开始爆发出来的强劲活力,那会儿还有点找不着方向,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越来越清晰。

这个巨大国家的人口底蕴,勤劳基因,还有极少数人的指引推动带领,就像无数个荆小强这样的弄潮儿,卷起了层层浪潮。

他当然知道这种浪潮会把整个亚洲工业生产、制造业都卷得风生水起。

所以他的结论角度就非常独特:“聪明人,愿意跟随时代改变的人,全都逐渐转向了经济、工业、商业改革领域,然后那些根本意识不到这种变革,只会混日子的怂包,就会逐渐朝着压力没那么大的领域转移,特别是文宣……”

他好歹也是半个文化人,一直在百老汇这种艺术高地混饭吃。

从一开始他就很清楚百老汇在国家形象、文化输出等方面简直吊打世界各国,内地就更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这里面既有欧美国家先发优势,控制了国际话语权,也有自家队伍不咋样的原因。

上辈子在国外荆小强就时不时感叹这,百老汇和好莱坞真是把这块儿做到极致,全世界都知道说花旗自由美好是最向往的国度。

然后内地经济都发展到这样儿了,还被摁着收拾一点还手之力都没。

到底是为什么呢。

现在突然有点意识到,聪明能干的全都去搞经济了呀。

剩下歪瓜裂枣没本事的家伙才会干这些事情。

一家公司越大,就越有部分人冲锋能打,有些人溜边躲清闲,久而久之那些部门就没什么战斗力了。

老太太被他这个因为所以惊得使劲把珍珠小包捏了又捏:“所以……你才加快点速度,想多做点关于文化战线的事情?”

荆小强小声说是:“只敢给您说说,我肯定不掺和神仙打架,人家这都是安邦定国的大人才,但我尽量做点小事情铺垫好基础,表演船一方面尽量让我们的艺术人才有机会赚钱过得体面些,一方面也是逐渐增加宣传我们文化的比重,当然早期肯定各个国家都有,世界各地的剧院,电影拍摄,甚至足球俱乐部,都可以逐渐跟这个目的关联起来。”

老太太的头发已经白完了,在夜色中好像被镀上淡淡的橙色,就像她的气色一样红润,露出姑娘似的偷笑:“我看行,你就当成生意好好的做,该什么时候做贡献,我们也不含糊!”

成玉玲后来说她妈转报,奶奶回了家哼了好久歌曲,看来听演唱会的确是听高兴了。

可过了两天,大家所有人一起聚首去参加国庆节首映式,奶奶和成嫂子就啧啧啧,这安小姐不得了呀……

安宁肯定是在平京带着兰玲、常丹琳、何炯炯跟老张的团队合作,各种谈院线谈分成。

从今年一月一号开始,内地正式拉开了引进(hao)国(lai)际(wu)大片的院线制度,就像后来的汽车工业一样,不放开只扶持补贴,各家就瞎糊弄事儿,非得引进了国外的狼把羊群撵乱,才引得各家真正进入商业化市场。

这个步骤是对的,但后来……反正荆小强越发猜测自己那个理论有道理,经济越发达,这几个部门就越成了一大群落后于时代的人扎堆取暖混日子的领域。

甚至把前期做出来的一些家底儿都给折腾光了,包括足球。

荆小强在英超成了俱乐部大股东,这才一个月出头的时间,英超已经打到今天开始第八轮。

车路士七战七胜的威名都远扬到了沪海,也是今年开展甲A的沪海队到处托人想跟小强牵个线,我们也能不能送点人到大嘤学习。

反正荆小强记得这会儿国内足球界形势非常好,刚开始的职业联赛绝对是各大高校学生的最爱。

但这个阶段肯定不行,甲A才刚开始,自己先在职业化的浪潮里面摔打下,我那边站稳脚跟了再慢慢输送,机会肯定有,但起码也是一两年以后的事情。

顺口跟沪海队的主教练、总经理聊着这事儿,就看见安宁跟乔恩并肩走进这家沪海最大的电影院。

反正两位体育战线的中年男人都不由自主的倒吸口气,然后朝荆小强身后躲了躲。

国庆的沪海已经有点凉意了,这姑娘居然穿了条玛丽莲梦露的那种白裙子,就整个背都露外面,感觉白围巾束脖子上拉到腰间,左右勉强盖住,深V都快看见肚脐眼了。

两口子在家搬运的时候,安宁早就说过她喜欢这么穿,自己都觉得兴奋。

不是荆小强这种海外思维+圈内态度,可能内地很难有男人能接受。

这货还鼓励她那就穿点高级的……但没叫你在国内这么穿啊!

怪不得早上鬼鬼祟祟的抱了几包欧洲买的衣服出门就满脸兴奋,那会儿还以为是余韵未消呢。

我的个天,感觉整条GAI的目光都能吸引到她胸前。

也好好乔恩见惯了场面,他还配合的穿了中山装戴了眼镜,只是又习惯性的在上衣口袋插了三支笔!

这俩活宝。

洋公子老把自己打理成前些年的臭老九,土包子却想学外国公主,说起来莫塞娅要是看了这部电影估计都想把安宁逐出家门吧。

男女主角的出现,愣是能把荆小强这等风头都抢过去,所有的记者嗡的一下就包过去咔咔咔。

文哥那部阳光灿烂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还不能在内地上映,所以这才是安宁在《红河谷》之后的第二部主演电影,中间都是罗莉、兰玲的电影给她赚钱了。

所以这两年媒体露面不算很多,估计记者们都吃惊这才多久不见,您这身材脸蛋都娇艳怒放得熟透了,在国内这个影视环境也太吸睛了吧。

但态度绝对没问题,按照荆小强帮她梳理的脚本侃侃而谈,从跟乔恩的合作,到这部戏接下来就会在花旗院线全面上映,也获得了港台播映许可,如果顺利,到年内会焦盆、东南亚以及欧洲做第三波上映,力求能把这样一个讲述中国人的爱情故事推向全世界,所以从剧情到拍摄都跟国际接轨……

乔恩更一本正经的探讨沪海这座城市有很多故事很多美丽会逐渐发掘,欢迎关注沪海戏剧学院的师生未来会推出一系列影视作品云云。

他完全把自己当成沪戏人了。

荆小强笑眯眯的在旁边看,等陆曦、成玉玲各自带着一大票人马进了影院,米高他们几个抵达后,才跟一直在聊天的足球教练经理进去坐在后面。

这种重点城市媒体场几乎等于包场,都是自己人填满坐席观影。

奇努里维斯说起他们也过来一个多月,他们还想去HK、东南亚走走看,荆小强就建议他们去柬谱寨,顺便看看朱迪搞的流浪儿童学校呗。

也算是从多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言语间,电影大幕就拉开了……

还别说,当初专门拿去镇住嗦尼高层的巨轮特效,从一开场就让全场观众、媒体惊叹。

那种从海轮船头俯看距离水面的落差惊悚感,仰拍整条船身的气势,精致细腻的画面更是被逐帧P过的美颜效果。

都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国产电影?!

如果说《侏罗纪公园》开创了现代恐龙特效这种电脑CG模拟场景,《泰坦尼克》就是让史诗级大片有了更多匪夷所思的角度,以前受到条件限制的很多角度,都能用电脑后期瞒天过海。

《太平轮》则集合了这两种优势……

当然主要还是这种似曾相识的真实与虚幻感,让所有的沪海观众和媒体都有点恍惚了。

特别是看到熟悉的沪海外滩,以模糊远景出现在“巨轮”背景上,所有观众媒体都能精准的辨认出那不就是卢家嘴码头吗,哦哦,原来太平轮就是这条船,有这么大有这么宏伟吗。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