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994章

作者:中秋月明

不过也是这会儿,荆小强才知道日产的现代汽车工业脚步,居然是从五十年代获得奥斯丁这个大嘤帝国汽车集团下属品牌技术支持合作,才彻底摆脱二战前的老式汽车模式。

时代真特么是个轮回!

现在轮到日产汽车在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上遥遥领先,需要全世界来学习。

727专机直抵横滨之后,却没法降落在距离工厂仅仅几公里外的大型机场,因为那是给太上皇米军的军用基地,一行人不得不从东京国际机场降落后,沿着几十公里的高速公路过来。

好在大名鼎鼎的汽车公司,会长同行的接机排场肯定没问题。

浩浩荡荡的车队抵达占地面积八万多平米的巨大厂房面前,光听这介绍,荆小强已经动心。

这不是刚刚好的移过去就能开工嘛。

他都打算电话通知工业区的建设放缓等这边的进度了,把焦盆工厂和大嘤工厂分开在两个区岂不美滋滋。

可真的参观下来,才知道哪有这么简单。

也算是明白了小日子的汽车工业为什么能够打遍天下。

面对三百亿美元的大佬,世界巨星,潜在的合伙人,日产也没遮遮掩掩。

或者是根本没想着他会拼命的深刻理解学习。

顺着巨大厂房生产线的参观专用通道讲解的时候,就豪气冲天的提到,一辆流水线上最便宜的日产车,都比一部法拉利、劳斯莱斯难以制造。

可能是知道荆小强的伦敦足球俱乐部隔壁既有英菲尼迪车行,又有迈凯伦研发中心。

还特别把这两者也拿出来说:“因为每辆法拉利、劳斯莱斯、迈凯伦几乎都是纯手工打造,不计成本的堆砌豪华工艺,可现代工业流水线,既要大规模量产还要保证质量统一,既要高效率生产降低成本,还要保证技术上和价格上都有足够商业竞争力的产品,最后还要找和无数同行竞争对手同级车的市场搏杀中取胜,这样的车才是最难造。”

从二三十年后回来的荆小强在内心默默点赞。

他在花旗的二十年,就是亲眼见证花旗品牌逐渐消亡的二十年。

他现在从沪海开始的五年,也见证了内地第一个正式走上这种模式的桑塔纳车型,听说沪海工人当初都难以置信每辆桑塔纳的所有配件都可以相互对换匹配,而不需要敲敲打打的去抹平那点公差。

在这之前的所有国产车,几乎都算是纯手工,哪怕很普通的车辆,也遵循的是劳斯莱斯那套模式,还离人家的工艺跟材料、各方面性能差了十万八千里。

自然被现代制造业给甩开。

面对歌星嘛,人家可能也觉得多说点你也听不懂,当着会长有点说嗨了的和盘托出。

“这个困难里有个最基本的三角理论……”

说到这里还随手抓了张纸叠成三角演示:“成本、质量、效率也就是技术能效占据三角,你要提升技术效率,必然增加成本,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压低成本,只能牺牲质量,要提高质量,那成本又上去了,总之不可能三个目标同时达成,保持一个平衡点,才是这种现代工业的关键!”

说得兴起,还用了不少专业术语,把那三角形的纸板模拟成跷跷板一样。

会长先生都频频点头了。

殊不知这几年荆小强的日语水平在各位仙女儿的调教下直线上升。

他真的听懂了。

大嘤可不就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塌糊涂么,铆足了劲只会做豪华车,因为那个他们熟悉的高端市场没有更多竞争对手,成本就不用考虑,因为订单少,甚至效率也不重要,一个劲儿的堆质量就是。

这就是为什么大嘤汽车要破产的原因。

单靠万分之一、十万百万分之一的洋葱头大富豪客户,单价卖得再高,也很难跟百万、千万甚至过亿的用户群体比利润。

一个奢侈品的包包,普通工薪阶层出于虚荣透支挤压别的开支,大多还能凑上消费,形成旋涡状的向心力。

实际上也能冲量。

可一辆这种级别的顶级豪车,往往是普罗大众一辈子不吃不喝都买不起的东西。

实际销售就只有那么点。

所以哪怕豪车的做法,也应该是遵循这三角板理论,保证成本、质量、效率同步上扬,而不是翘那么高,孤阳不长嘛。

嗯,这也跟歌舞剧演员三环均衡才是好演员的道理一样。

不过荆小强脸上还是装着茫然又微笑的样子,煞有其事的点头嗯嗯。

坂井下飞机后都不忙着去跟社长讨论新节目的事情,突破社恐的全程牵着会长爪子,尽量也跟着想拼命听懂。

然后她才是真正的眼神空洞,完全迷茫的醉心于身边男人。

于是给人感觉这俩明星智商真的挺有限。

起码在工业领域,让介绍的制造本部长、品牌本部长等等都很有优越感。

其实荆小强内心已经想明白了接下来的局面,肯定是要把这个厂搬迁到HK去依样画葫芦的生产,甚至包括前期成本很高的大量焦盆工人、管理层都要请过去。

但他这会儿脑海里转悠的已经是,既然你们这么牛逼,为什么会连续三年亏损呢?

仅仅把责任推到竞争对手太厉害,丰田、本田不给日产留市场,好像有点牵强吧……

不搞清楚这个问题,荆小强也没法解决自己把三个品牌的汽车生产出来,还要盈利销售的市场问题吧。

好在这个看似可以请博导洋洋洒洒写几万字论文来分析的大问题,很快就把答案摆在了荆小强面前。

起码在他的角度看,就是这个问题根源。

第1269章、是时势造英雄啊

这座八万多平米的厂区,除了完整的冲压模型、车体生产设备以及相关组装线以外,旁边还有座日产汽车博物馆。

巨大,几百辆从八十多年前日产汽车创始的老爷车,一直到今年最新款的各种车型都有。

在空旷高大的展厅里分成几列展开,极其壮观!

从白发苍苍的讲解顾问,到品牌部长、制造部长,陪同的社长、会长都很自豪。

荆小强却从看到的第一眼,忽然有了种感觉。

他们……不就是下一个帝国汽车集团吗?

大嘤那帮家伙傲娇的咬死自己所谓品牌地位,反复强调老牌子的光辉那叫一个地道!

汽车集团里的三十多个品牌,绝大部分其实都死透了,还抱着帝国余晖的傲慢不放手。

打包卖价还不低。

荆小强飞焦盆的时候刚听说他们居然把宾利以四千万英镑的价格卖给了大众,这还仅仅是他们持有的六成品牌股份,现在等于是大众和荆小强共同持有宾利了。

大嘤汽车集团一边如丧考妣一边洋洋得意。

毕竟这算是整个大嘤汽车工业衰落以后卖老本,有点伤感。

但惊喜的发现原来拆开卖还更值钱。

他们还期望三十多个品牌都卖出这样的价格,那不是十几亿英镑都来了?

比原本报价三五亿英镑肥多了,主动权还在自己手里,想卖啥卖啥……

活脱脱叫花子发现个潲水桶比较肥的那种喜悦溢于言表。

现在荆小强发现日产汽车的人,也有这种苗头。

他们吹历史,吹研发,吹过往的光辉。

实际上这些过往的东西,已经不知不觉的成了包袱跟累赘。

这是荆小强在嗦尼和奈克都分别感受的细节。

嗦尼已经开始垂垂老矣的步入暮年,昭田还算有眼力,急着拉少年气的青年艺术家入局冲淡这种感觉,杉本也坚定的认为艺术家才能带领工程师成功。

所以他们气质保持得还不错。

奈克则是从八十年代绑定了丹子才开始发迹,本身的青年味还很充足。

眼前的日产已经有遮掩不住的老气横秋了。

荆小强不吭声,牵着坂井慢慢看。

潘云燕拍了几张照就去琢磨人家接待厅的精美点心做法了,须藤本来想叮嘱她懂规矩,但看了真正放飞自我的燕妮儿,还有坂井依恋的样子,让她也去怒吃两碟点心。

几百辆展车啊,巨大的展厅开始阶段让荆小强感受到的还是这特么跟嗦尼以前的生产模式也差不多。

超级多的车型,每年都有很多车型上市,不少款式整个生命周期才几百几千辆而已,这跟大嘤汽车模式有什么区别?

刚才你们还在吹嘘自己的三角板理论,其实不知不觉你们还是没走出来。

嗦尼以前也喜欢吹嘘自己三天就能推出一款新产品。

荆小强参与之后,PS游戏机和VAIO笔记本电脑,都是只有一个拳头产品,最多三个不同尺寸型号,最大限度的方便批量生产降成本。

这一年半卖爆了!

现在嗦尼也不爱说自己花样百出了,据说内部各个产品部都在喊口号向游戏娱乐有限公司学习,可以百花齐放的研发新产品,但一定要迅速发现拳头产品,把所有资源倾斜到最少的型号上冲出最大的利益。

这是来自十多年以后的网民,下意识都会熟悉的商业模式吧?

诺记亚这种每年五花八门的手机型号,最后被一年一款的苹果打得满地找牙。

后世的电子产品、甚至汽车公司,都是只有那么两三个型号,脸皮厚的甚至要吃好几年!

日产看似总结出来什么三角板理论,实际上整个日系汽车的崛起,是单纯因为这个三角板理论吗?

不是六七十年代后的能源危机,让全世界都放弃了大排量汽车关注油耗,让低价、低耗又皮实耐开的日系车恰恰站上了舞台么。

是时代恰好走到了,正好需要这样一部省油又物美价廉的车。

整个世界在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后,各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平民也开始大量需要购买汽车,便宜好用又耐用的日系车刚好遇上了这股浪潮。

再把这个思路放开点,日产车不是已经亏损了三年吗。

如果没有荆小强,理论上是千禧年后跟雷诺合作之后才起死回生。

可真的是那位什么老总的功劳吗?

千禧年后全世界多了个十多亿人口的巨大汽车市场,才是让日产苟延喘息的最大原因吧。

荆小强脑海里闪过的是这些念头。

他是明知道日产看似辉煌的过去在未来会衰落,所以现在边看边想的都是问题出在哪,自然视角都跟旁人不同。

这种日系车其实是靠时势,恰好抓住了现代汽车工业批量化生产的大潮的思路。

自己在学习他们的时候,要怎么才能扬长补短呢?

这个问题,在他看到最后一片展厅时候豁然贯通!

日产在这里摆放了超过五十辆气势磅礴的赛车!

全都是过去几十年,日产在欧洲勒芒、花旗GT锦标赛、焦盆耐力赛等众多国际赛事的功臣。

一方面通过这些赛车追求更高极致的技术研发成果可以转为民用量产车,更主要是用这些赛车成绩去展示品牌技术,推广在北美、欧洲等各个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这些汽车行业的大老粗,比嗦尼都更加远离互联网时代的敏锐。

他们到现在为止,还把汽车性能和品牌推广锁定在赛车上,这就是跟时代脱节的巨大思路差。

往小了说,现时代到未来的品牌推广应该放到电视传媒,未来放到互联网传播上。

在这个信息越来越爆炸的年代,赛车场上能被关注到的那点人群,已经越来越比不上明星热度之类的网红炒作法。

关键这种赛车推广法,成本高不高还在其次,会让技术流派在企业内部占据很强的话语权。

因为往大了说,未来的汽车,在解决有无问题之后,整个行业高度同质化以后,汽车性能反而不一定是绝对重点。

营销卖点才是关键。

品牌形象,品牌故事,产品热度,产品针对人群的考量,远比性能是不是零百几秒更能影响销售总量。

这种互联网时代针对性推广的思路,让汽车销售已经进入到新玩法的时代了。

这些老板凳还在埋着头以老办法做产品做推广。

道理上固然没错,产品做好是一切商业行为的根本。

但新时代的玩法已经变了。

这种大而全的老派做法,只要像诺记亚遇见苹果手机那样一刀放血,可能就从此一蹶不振。

诺记亚的手机没有任何问题,信号充足,皮实耐用,还各种造型花样层出不穷。

可手机的玩法一旦改变,晚一步就被彻底抛开。

况且这种喜欢回顾历史的老企业,包袱太重太大,根本没有跳起来挥刀自宫的狠劲跟血性了。

车没错,是卖车的人错了。

想通这点,荆小强甚至不再浪费一秒钟:“开价吧,整间工厂搬迁到HK费用可以算我的,共同经营这座面向东南亚的海外工厂,在保证产品配件正常供应的同时,我还能反过来提供MINI、甲壳虫甚至路虎车型的零配件外包生产订单,这能帮助日产减轻你们的配套商压力吧?总之别想用本土配件来给这座海外工厂赚取高额差价,我们的目的是用HK生产的低成本冲击东南亚市场,能接受我们就讨价还价,不行我就找别家。”

上一篇:全世界只有我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