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159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就算以后慢慢卖给注重环保的西方国家,那也要卖到猴年马月去了。

“罗伯特,你不是说公司研发的杀虫药是全球最好的吗?订单一定会是我们的,结果呢?”

杜邦董事长拍着桌子质问了起来。

CEO罗伯特垂头丧气地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次他们杜邦输惨了,但是也输得无话可说。

当初看到三清杀虫药的灭蝗效果的时候,他就惊呆了,一直到现在还处于震惊之中。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三清是怎么做到的?

如此快的起效速度,如此高的灭杀率,还能做到绿色环保。

以他几十年的从业经验,从来没听说过有任何办法能够做到。

这完全超脱出了他的认知范围,让人不得不服,却又不敢相信。

而且三清甚至还不是专业研发农药的公司,只是一家医药公司。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降维打击吗?

“董事长,这次的失误肯定是罗伯特的责任,他错误地预估了药效和销量,导致了严重的亏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不过现在不是质问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办法度过眼下的难关。”

“公司的股价已经跌了很多,市场非常不看好我们,必须及时做出应对,提升股价。”

杜邦董事长看向一旁,那里坐着罗氏医药的执行董事。

“罗氏之前想进军农化领域,提出双方长期合作,并要购买杜邦的股票,不知道这件事还算数吗?”

罗氏的董事立即摇头道:“很抱歉,罗氏集团只是为进入农化领域做出一次尝试而已,但是现在看来这并非明智的决定。”

“从三清的杀虫药效果来看,我们和他们之间的技术差距实在太大,这给了我们当头一棒,也让我们警醒过来。为了保持在制药行业的现有地位,我们必须专注于医药领域,绝对不能分散精力。”

“我已经得到董事会的授意,前期投入亏掉就算了,对于你们的损失,我们只能表示同情,并真心祝愿贵公司的股价能够尽快稳住。”

随即他非常有礼貌地告辞,直接起身离去。

杜邦的董事们全都懵逼了,这是怎么回事?

堂堂罗氏集团,全球医药巨头,行业前十的庞大存在,就这样被三清给吓到了?

说好的要尝试新的领域,发挥生物方面的优势,强强联合,一起在农业方面发力的呢?

就这么直接认怂了?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拜耳集团的总部。

全体高管汇聚一堂,一个个脸色非常难看,整个会议室的气氛也很凝重。

这次拜耳杀虫药的失败在高层意料之中,因为对环境的毒副作用他们自己都没脸公布出来。

之前也是想着,反正第三世界国家对环保也不在乎,能坑一个是一个。

所以没怎么备货,就算被天竺国退货了,由于成本很低,损失并不算太大。

拜耳CEO缓缓开口道:“据我所知,三清不但研发出了特效杀虫药,还开发了一款针对猫传腹的特效药,这充分说明,他们已经同时进军了动保和农化两个领域,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

“可以预见到,拜耳将和三清在多个领域同时展开竞争,对于这一局面,公司必须要有危机感,提早做出应对。”

“三清的技术太强,每次推出的同类产品,都会吊打竞品,因此我建议公司暂避锋芒,进行错位竞争。”

“没错,他们就算再强,精力也是有限,在技术积累方面也不如我们,世界上药物十几万种,不可能都让一家公司生产了。”

“我们可以抢占细分市场,并尽快加强产品的迭代,从而巩固既有份额。就像宠物驱虫药和蟑螂药,我们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如果他们要抢占的话,付出的代价太大,肯定是得不偿失。”

董事们和高管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经过一番争论后,很快做出了决定。

虽然大家面色都变得轻松了起来,但在一些人的眼底,依然有着深深的忧虑。

可以预见的是,拜耳在宠物药和农作物领域,过得不会再像以前那么轻松了。

一个新的充满着竞争的时代,很可能就要降临。

他们,再也不能躺着收钱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菲洲寻求医疗合作

一架架运输机从机场起飞,装载着农药,飞向了不同的国家。

肆虐了好几个月的全球蝗灾眼看就要进入倒计时。

这次蝗灾给三清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知名度了,一时之间,三清这个名字在第三世界国家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三清的药物在海外一直以来都走的高端路线,主要以西方国家的市场为主,同时辐射东亚诸国,在菲洲和中亚这一带暂时没有开辟市场,知名度也不算高。

一般都是国人出国的时候,随身医药包里会带上三清的常用药物。

所以大部分菲洲人只是从华人口中听说过三清的药物很好用,但他们自己是没用过的,也用不起。

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些中东土豪去鹰国和欧罗巴看病的时候,听说过三清的名字,也体验过三清药物的神奇疗效。

现在,当各国大肆采购三清的杀虫药消灭蝗灾之后。

不论是在菲洲小国,还是在巴基和波斯这种穷国,三清之名都已如雷贯耳,成为提及最多的名字了。

这些国家见识了三清农药的神奇效果,又听说这只是三清最不起眼的一个副业,顿时起了极大的好奇心。

而他们了解到三清在医药方面的成就后,就更加瞠目结舌,震撼无比。

原来,这么神奇的农药,对三清来说,并不算什么。

抗癌药,AD特效药,基因药,哪个不比农药更神奇,更有技术含量,更能起死回生?

人都有生老病死,面对一个掌握生命奥秘的神奇药物制造者,他们心中油然而生向往之心。

这些菲洲联盟的官员们,一个个脑中闪过了同一个念头。

一定要引进三清的神奇药物!

虽然菲洲人民都很穷,但是各国上层还是挺有钱的,完全用得起三清的药物。

更何况,三清药物的价格,跟鹰国药企的天价药比起来,算是良心价了。

至于穷困潦倒的底层人民,他们有世界卫生组织等慈善机构提供的免费药物。

一直以来,世卫组织,全球基金,球盟,以及一些国际慈善机构,都热衷于在菲洲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让处于水深火热的病人都吃上药。

他们动用自己雄厚的资金来运作此事,在全球购买药物,然后免费捐赠给需要的人们。

像菲洲抗疟药采购,70%就来源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资金,这也是菲洲医药市场的一大特点。

在这一方面来说,这些国际组织是负责任的,他们本着救死扶伤的目的,想要用好药。

那么什么药才是好药呢?

在西方人心中,只有在西方国家注册上市的药品才能算是好药,才是真正的良心药,放心药,送出去他们放心。

然而,这些药有一个特点,贵,特别贵。

这么贵的原研药,基于几亿人的病患单位,再多的钱也不够往里填!

贵价药既然用不起,那就只能用仿制药了。

但仿制药利润过低,西方药企一般是不愿意做的,同时他们也不愿意把药品价格降下来。

毕竟药企的终极目的还是捞钱,不捞够钱,哪有钱去搞慈善?

既然西方药企不愿做仿制药,那么,这个伟大的任务就落在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头上,而这方面有实力的主要就是天竺和华夏。

世卫组织出台了一个叫PQ的认证,利用他们的专家来审评采购的仿制药。

只有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达到了西方原研药的水平,才算好药,才可以被采购,被捐赠。达不到的话,对不起,吹得再牛,也不鸟你。

PQ认证非常类似于药品注册,但有一个最大的区别:不是所有药品世卫组织都受理。

他们一般只受理那些亚菲拉病患急需的,针对死亡率高的药物。

不在他们需求清单里的药物,即便效果再好,也不会被受理,更不会被采购。

这方面来说,天竺药企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早早就布局菲洲,开拓市场,天竺的仿制药产业也非常发达,因此在菲洲的整个医药生态中,天竺人无处不在,已经形成了全产业布局。

以肯尼亚为例,当地的药厂,医药公司,进口商,分销商多数都由天竺人所掌控。

而世卫组织的采购清单里,天竺的仿制药也占据了大头,占比高达65%,华夏仅占8%。

华夏虽然也是仿制药大国,多年来也出口菲洲,甚至还有一些药企在本地投资建厂,但并未形成行业巨头,因此也就缺乏强大的品牌优势。

如此一来,同质化的非品牌仿制药就极易在菲洲陷入恶性价格竞争,从而导致严重的内卷。

然而,这个局面目前有望被三清打破。

埃塞国,菲盟总部中心。

杰莫尔率领着菲洲医疗局的官员,对远道而来的三清团队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这次来访的以孙成仁为主,顾闲为辅,还有一些其他员工。

他们此行主要目的就是开拓第三世界市场,然后在菲洲和中亚设立分公司。

杰莫尔上次跟孙成仁签订合同,关系比较熟络,所以这次前来介绍双方认识。

双方寒暄过后,很快进入了正题。

“我们对三清的原研药非常感兴趣,抗癌药,止痛药,还有阿尔茨海默症特效药,都是主要的进口目标,除此之外,我们了解到三清在基因药物领域实力数一数二,不知道可有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基因药?”

当下就有一个埃塞国卫生部的官员询问。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疾病,高发于菲洲,主要与当地疟疾的流行有关。

孙成仁面带微笑,信心满满地说道:“当然,我们已经研发出好几种治疗单基因遗传疾病的基因药物,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基因药的研发正在进行中,相信很快就能面世,到时候就能够出口到贵国了。”

杰莫尔心中一阵激动,这个遗传病在菲洲相当高发,致死率也非常高,只有14%的人能够活到30岁,即便是高层权贵也不能避免。

他刚出生的小儿子就有此病,如果三清能够研发出对症的基因药物,不论价格多么昂贵,他都愿意付出。

“我们注意到三清的原研药价格都比较昂贵,但是我们国家物资比较缺乏,不知道有多大的降价空间?”

孙成仁面色一肃,重头戏来了,不过卫康早就做出指示,不能降价太多,因此他也早有准备。

“这几款药物都是刚研发出来的新药,公司急于收回成本,恐怕短时间内降价余地不大,而且我们也需要挣钱来进行其他新药的研发,比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基因药物。总之……”

他早就注意到对方对基因药物的关注,于是在这方面加大筹码,一番侃侃而谈之后,双方在价格方面达成了协议。

抗癌药这些原研药没降多少,不过这本来就不是给普通菲洲人用的药物,这个价格只有菲洲的权贵和富豪才用得起。

所以对方在这方面也没有过于坚持,毕竟菲洲贪腐严重,身居高位的官员们并不缺钱。

而且他们还指望三清早点研发出基因药,好挽救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亲友呢。

接下来的是仿制药业务,这一块受众广泛,价格必然要砍下去很多,才能让穷人们都用得起。

“我们需要的药物主要以抗疟疾药物,抗艾滋药物,抗菌素等为主,仿制药物必须价格足够低廉,效果也不能差,这里有一份我们所需药物清单……”

顾闲边听边点头,同时在笔记本上将对方所需仿制药清单记了下来。

这些药物早已过了专利期,对三清来说,仿制的难度不大。

唯一的问题是,怎样做到足够廉价,同时还能有一定利润。

目前三清的仿制药都是自己生产的,质量很高,但是利润微薄,很多罕见药甚至是赔本买卖,只为了保障国内患者有药可用。

这在销量不大的情况下,还可以维持,若是销量大增,甚至要出口的话,自产药物明显就不能满足需求了。

菲洲可是有十几亿人口,这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对仿制药的需求很大。

很明显,必须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了。

比如,将仿制药的生产外包给国内的代工厂。

顾闲一边沉思,一边在纸上比划。

洁白的纸张上,‘仿制药代工厂’六个大字上划了好几个圈,被重重地标记了出来。

第二百三十五章 沙漠富豪组团赴华看病

迪拜,一座豪华宫殿里。

萨勒曼是一位沙漠国的王子,虽然因为排行靠后,不可能继承王位,但也有不菲的身家。

他今年才20岁,平时生活极其枯燥乏味,除了吃喝玩乐,就是吃喝玩乐。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