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186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有人说,我们已经在向桑巴国进口了!问题是,全球大豆生产的相当大部分被几家鹰国公司控制着。桑巴国的大豆从生产,运营到销售几乎都是鹰国公司控制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开辟新的大豆进口国。”

“就在两年前,我国已经跟菲洲的坦桑国签订了一项协议,该协议表示华夏同意向坦桑国进口大豆,这也是为了促进两国之间的和谐友好关系,之后华夏将向坦桑国开放大豆市场。”

“这意味着什么,你们应该很清楚。”

“我们每年进口的大豆,来自桑巴国和鹰国的占进口量的90%以上。菲洲虽然也有很多大豆种植国,但此前对于大豆的进口中,该地区只占我国进口量的一小部分,不过为了不再依赖这两国,我们开始改变这一现状,不断发掘新的进口国。”

“菲洲属于热带地区,气候和土壤都很适合种植大豆,中部和南部菲洲的大片土地上如果种植大量大豆,产量将会惊人。但是目前有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缺乏足够的人力和运输力,这导致他们无法成为我们最大的供应商。”

“不过国家这次决心很大,既然签订了协议,就会和坦桑国共同携手合作,提供最大的支持,将这种潜力发挥到最大,而我们的超级大豆种子无疑将在其中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目前,三清已经完成了超级大豆快速育种的量产技术,而且也做出了适当的改良,以适应菲洲大陆的气候和环境,对我们来说,目前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我们将和中粮集团一起合作,开辟菲洲的大豆种植市场,他们早早就做好了前期布局,跟坦桑国的种植户签订了大豆采购合同,当然条件是使用我们提供的大豆种子。”

“今年整个菲洲大陆都遭受了严重的蝗灾,粮食产量大减,种植户急需一种产量高,又有稳定订单的作物,以前坦桑国的种植户对于种植大豆也许还心有疑虑,但是面对今年的粮食危机,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地签下合约。”

“我们的目标就是开拓这片蓝海,让超级大豆先在坦桑国大量种植,发光发热,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双赢的局面。未来如果大豆交易得火热,其他菲洲国家肯定也会群起效仿,这样下来,超级大豆的普及种植也就不在话下。”

“我们已经和三清合作培育出适合菲洲环境的超级大豆种子,又在国家层面达成了战略合作,由我方出资金和技术,菲洲出土地,局势大有可为,粮食改革的破局,将从菲洲的超级大豆开始。”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个高管笑着开口道:“汪总高见,这种大事只有产业界联合起来才有成功的希望。”

“几大集团跨行合作,再有国家背书,是最好不过的,单靠我们企业的话,难度会大大增加,一是前期种子研发投入大,种植面积小了不划算,二是大面积承包土地就怕政治方面的风险,万一哪天人家不同意,岂不是前期投入都要打水漂?”

另一个高管也点点头:“这事能成,重点还是看种子和种植技术,以前高产大豆种子都是转基因的,而且被孟山都公司注册了太多专利,你只能跟他们买,现在我们自己也有了超级大豆,多年筹备自然水到渠成,一帆风顺。”

“哎,其实我们华夏的大豆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豆子,当年傻乎乎地给孟山都送了几颗最优良的种子,结果他们反手就注册了专利。若是当年没给他们的大豆,恐怕也不会有今日之困局。”有人愤愤不平开口道。

“大豆是如此,茶叶又何尝不是,还是以前太弱小了,被小偷光顾也没办法,还好现在国家强大了,能够把别人偷走的东西一一拿回来,还要做得比他们更好。”

“据说还不止菲洲,我们跟毛熊国也谈了大豆合作进口协议,他们出土地,我们出种子和资金,据说有消息灵通人士先行一步,已经去远东开大豆种植园了。”

众人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开口道,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

……

坦桑国,农业部长肯达姆正在办公室浏览当天的新闻。

女助理急匆匆地走进来:“肯达姆先生,邦吉公司的业务代表一直在给您打电话,要求就大豆供应协议进行商谈。”

肯达姆看着桌上的报纸,头也没抬:“拒绝他,我不会再见任何一个鹰国的大豆贸易商,他们的名声在这个国家已经臭掉了。”

女助理面色犹豫道:“可是那位先生态度很强硬,说如果不同意见面,以后我们的大豆恐怕就再也卖不出去了。”

肯达姆取下鼻梁上的眼镜,抬头看着她,冷声道:“三年前,我们跟邦吉公司曾经达成一笔大额大豆供应协议,为此我们还花了高价买了他们的大豆种子,但是到了收获季节时,对方却违约了,并且拒不支付赔偿款,导致我们的农民损失惨重,种出来的大豆没人来买,最终只能烂在仓库里。”

“从那以后,农民就对种植大豆有了阴影,他们态度非常谨慎,如果没有确保的订单,是绝对不会愿意再大面积种植大豆的。”

“所以,麻烦你告诉那位邦吉公司高贵的绅士。”他突然面色狰狞起来,破口大骂道。

“先他妈的把欠的赔偿金给付了,才能把那个狗娘养的肥大屁股放在我房间的沙发上。”

“否则就叫他们去地狱里吃屎!”

“至于我们的大豆有没有买家,还轮不到他们这群魔鬼来操心!”

“把这段话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他,一个字也不要漏掉,听明白了吗?”

肯达姆比了个中指,结束了这段激情四溢的谈话。

女助理从没见过肯达姆如此震怒,一时吓得有些战战兢兢。

肯达姆再次戴上眼镜,恢复了轻声细语:“亲爱的,麻烦你安排一下下午三点的接机,有一批华夏的贵客前来,我得好好款待他们。”

女助理忙不迭地点点头,转身一阵小跑,光速离开了现场。

肯达姆从抽屉里抽出一沓厚厚文件,这是一份草拟的三方大豆种植合作协议。

协议中明确规定,坦桑国将根据华夏大豆加工企业中粮集团的具体采购需求,组织农民大面积种植,生产大豆,并出口到华夏。

在此过程中,华夏一方将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并以合理的市场价全额收购大豆,如有违约,将支付高额的赔偿。

而坦桑国将种植华夏种业集团先正达提供的超级大豆种子,这是一种亩产高达七八百斤的基因农作物,高产高油,非常适合食用油和养殖行业。

由于中粮集团保证了采购订单,而且在定金上非常慷慨,先正达的超级大豆种子也是预先免费使用,这份合约在肯达姆眼中显得诚意十足。

再说华夏企业在菲洲的商业信誉一贯优良,完全不像鹰国梁商那么卑鄙无耻,毫无契约精神。

所以肯达姆对华夏一行人的到来非常重视,一早就准备好了款待晚宴,同时也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务必要尽快敲定,签订正式的合同。

下午三点,他准时来到机场,接到了先正达和中粮集团一行人。

汪德这次亲自前来,除了要签下坦桑国的合约,还要前往其他国家,继续为超级大豆开疆拓土。

上半年的蝗灾中,先正达和三清合力提供的农药,秒杀一众西方企业,迅速灭杀了蝗群,给菲洲国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之三清的药物也已经进入菲洲市场,以优良的药效获得了巨大的声誉。

总之,现在他们对华夏的技术实力非常信服。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粮荒,他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多种植一些高产的经济作物,才能给国内民众换来足够的粮食。

超级大豆显然是一种绝佳的选择,适合菲洲种植,产量极高,而且有华夏的订单在,不愁卖不出去。

这无疑是一大笔收入,可以换来菲洲国家急需的粮食,药品,以及工业品。

而大豆本身营养也很丰富,不但可以榨油,剩下的豆粕还能用做养殖饲料。

当然在菲洲也可以当做食物,足够养活一大批饥民。

简直就是自用出口两相宜,只要产量够高,绝对是最有价值的农作物。

“汪先生,丁先生,很高兴见到你们一行,我代表坦桑国表示热烈的欢迎……”

肯达姆黑黝黝的脸上堆满笑容,态度极其热情。

中粮集团来的是一位副总,在菲洲开拓市场已经有些年头了,跟肯达姆也算熟识。

双方相谈甚欢,很快就签下了三方合同。

合作能这么顺利,除了企业自身的实力,也有两国农业部一直以来的努力。

从两年前签订官方协议,到现在三方合同圆满落地,这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

首先两国要先进行商议,接着对进口食品进行检查,最后要在双方农业部签署相关协议,之后还需要一两年时间,才能够正式开启大豆进口的大门。

幸好,结果是圆满的,未来是可期的,完美达成了双赢的局面。

不过这并非华夏第一次从菲洲进口大豆,此前华夏也曾向埃塞等国家进口过大豆制品。

因此,汪德的下一个行程就是埃塞国。

那里,整个菲盟的农业部长们,一个个都翘首以待,期盼着他们的到来。

这一次,在机场等待的人换成了老熟人杰莫尔。

这位埃塞国的农业部长,一看到汪德等人,就远远地挥舞着双手,一路小跑了过来。

“亲爱的汪,好久不见,上次见到你还是大半年前,希望这次你们的超级大豆能够像灭蝗农药一样给力,带给我们惊喜,哈哈哈!”

杰莫尔热情地握着汪德的双手,身后跟着一整排的农业部长们。

他们个个笑容满面,眼神中满怀期翼,充满了对超级大豆的极度渴望。

第二百七十一章 种子大战,华夏上门送温暖

先正达和中粮集团一手超级豆种,一手大豆订单,联手在菲洲杀了个七进七出,横扫各国大豆种植市场,吃下了菲盟大部分国家的大豆种植业务。

这些国家都在菲洲的中部和南部地区,拥有大片适合种植大豆的土地,这次全都被绑上了战车。

与此同时,国内的种子团队也是喜讯频传。

超级玉米,超级小麦,超级水稻,超级花生,超级土豆等一系列的基因作物,都相继在实验田里获得了丰收。

而有着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的加持,快速育种的量产技术也随后面世。

这些高产基因作物的面世,震惊了整个种业界,极大地鼓舞了所有从业人员。

央视还特地做了一场专题报道,在新闻上大肆宣扬基因农作物的神奇,引发了全国性的轰动。

在这种局势下,所有业内人士都敏锐地嗅到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

果然,没过多久,一件大事发生了。

农业部官网发布通知,转基因以及基因编辑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印发施行,多个大豆,玉米,花生,土豆以及水稻品种获得了基因安全证书。

这则通知,犹如一春雷猛然炸响,标志着华夏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彻底放开了。

同时也预示着华夏的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直以来,转基因技术都被许多人视为洪水猛兽,许多离谱的副作用广泛传播,导致大量民众对转基因作物都非常排斥。

事实上,一些人反转基因是因为这项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摸不透这些外国人的底,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害,就象喝酒喝了蒙汗药,在不知不觉中中招,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到时后悔莫及。

转基因技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重大技术之一’,既然是科学,那么华夏的科学家就要研究它,利用它为本国服务,完全没必要谈之色变。

更何况,基因编辑技术面世之后,转基因技术已经失去了其重要性,未来,是基因农作物的天下。

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只需要短短时间,就完全可以达到自然育种的同样效果,而无需像转基因技术一样带入外来基因组,无疑在安全性和效率上大大胜出。

之前由于华夏的科学家没有掌握转基因技术,所以不宜大面积推广转基因粮食,避免被外国人掌握民族的命运。

直到三清的自有基因编辑技术的面世,标志着华夏的科学家已经彻底掌握了这一利器,再也不会被西方势力扼住喉咙,所以基因农作物种植的放开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现在,华夏的科学家完全可以研究培育自己的基因作物种子,彻底实现种子自给,断绝卡脖子的任何可能。

值得庆幸的是,华夏的种业虽然大而不强,但一直都比较硬气。

主要粮食品种都已全部国产化,水稻,小麦,棉花,大豆都有自主选育品种,现在更是有了超级种子,算是彻底补上了最后一块短板。

洋种子的情况主要表现在蔬菜种业中,而且份额也在日渐减少。

我国蔬菜常年种植面积3.3亿亩,国外蔬菜品种市场份额已由5年前的20%下降至目前的13%。大宗蔬菜如辣椒、番茄、大白菜、甘蓝、黄瓜等,都是以国产蔬菜品种为主导。

所谓的“洋种子”,主要在于青花菜、杂交抗病菠菜、杂交菜用胡萝卜、耐抽薹大白菜等几类蔬菜作物,由于种植面积少,总体影响非常小。

大体来说,华夏的种业安全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而彻底放开基因农作物的种植之后,种业市场的火爆也在预料之中。

历史上,东北违法转基因产品直接带来了20-30%的产量提升,因此卖的非常火爆,随着国产化的提升,这部分市场将直接被超级种子们替代。

而一手拿着农药,一手拿着种子的全球农业巨头先正达,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商业闭环。

它的下一步策略,业内人士闭着眼睛也能想到,必然是为基因作物定制全新的农药,实现捆绑销售。

这一年,将成为基因技术商用的元年,基因种业的全新故事即将开始。

大众的热情很好地反应在了股市上,先正达以及一众农药和种业公司的股价瞬间飙涨。

全国种业投资欣欣向荣,展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新场面。

也许是国运太强的缘故,全国人民还没高兴几天,又有一个震惊全球的消息传来。

大约数月前,毛熊国就与邻居爆发了一场局部冲突,引发了接二连三的制裁。

现在随着局势越发严峻,这一制裁已经蔓延到了种子领域。

以鹰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毛熊国发起了种子战争,顿时就掀起了全球性的轰动。

日前,种业巨头拜耳声称,他们将停止在毛熊国及临近友好国的所有业务。

这就意味着,毛熊国的种子受到了断供威胁。

毛熊国是全球粮食生产大国,但是,其农业存在一个严重问题——种子非常依赖外国进口。

在小麦,荞麦等谷物方面,毛熊国产种子处于领先地位,但玉米种子进口份额约占六成,油菜籽为88%,甜菜近100%,马铃薯,大豆,向日葵和油菜等也是外国种子占主导。

种子受制于人,相当于被掐住命门,而种子断供直接影响到了吃饭问题。

对于种业,其实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一直当作头等大事在拼。

鹰国是种业第一大国,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育种率先商业化,大型跨国公司进军种业,化工企业与种子企业频频携手,这些因素都推动着鹰国种业的扩张。

欧罗巴的种企也在不断做强,拜耳收购了孟山都,拥有全球90%的转基因种子专利权,其2/3的销售收入都来自专利。

目前,拜耳稳坐种业市场头把交椅,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种业市场中,拜耳市场份额达20%,居世界首位。

樱花国的一些葡萄,草莓等品种世界知名。他们还施行了新的《种苗法》,发布了2000个禁止出国的种苗名单,用于防止本国的优良品种流向海外。其中就包括“阳光玫瑰”葡萄、福冈县“甘王”草莓,北海道“梦美”大米等品牌。

华夏在收购先正达后,种业实力也很强,属于种业强国,先正达和隆平高科都位列全球十大种子企业之中。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