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382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几乎是瞬间,中医黑和中医粉就你来我往,展开高强度对战,把话题彻底带歪了。

就在诸铭发动全网,寻找专家的时候。

杭市,浙医一院。

一间宽敞的会议室中,感染科,ICU,肝脏科,肾脏科,心脏科等各大科室主任们,此刻都荟聚一堂,正进行专家会诊。

赵医生把诸骏的病例讲解了一番,便坐了下来,安静地等待着。

肾脏科主任沉吟着开口道:“患者肾脏受损,导致的酸中毒,已经用碳酸氢钠进行了治疗,同时针对水肿也使用了利尿剂治疗,但这样治标不治本,还是要看原发病的情况来继续用药。”

ICU主任搓了搓脸皮,一脸疲惫地说道:“已经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每次又抢救了回来,我已经尽力了。”

“如果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除了肾脏之外,体内其他器官也会多发衰竭,到时候就真的回天无力了。”

听到这话,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感染科主任。

感染科主任苦笑了一下,说道:“基本上除了对肝肾有严重危害的几款抗生素,其他所有能用的都用了,但是收效甚微,可见患者身上的绿脓杆菌耐药性很强。”

“老实说,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说到这里,他露出一丝迟疑之色,道:“要不然我们试用一下多粘菌素?看看能不能对患者身上的超级细菌起到遏制作用。”

肾脏科主任犹豫了片刻,断然拒绝:“不行,太危险了,这个抗生素对肾脏毒性很大。”

感染科主任还在做最后的挣扎:“如果是小剂量多次使用呢?”

肾脏科主任板着脸,问道:“小剂量是多小?抗生素一般都是静脉滴注或者静脉注射,成人每天8小时要注射100-200毫克,剂量已经很小了,再小还能起作用吗?可别我刚抢救回来的病人,还没活几个小时,就又被你给送走了。”

感染科主任顿时沉默了。

ICU主任突然插嘴问道:“有没有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耐药?”

感染科主任一边拿出手机,一边解释道:“正在对患者体内提取的绿脓杆菌做基因检测,估计这会结果该出来了。”

电话很快接通,他问了几句,神情变得凝重。

挂断电话,他环顾一周,缓缓开口道:“对患者体内的绿脓杆菌进行PCR测序后,在编码质粒上检测到NDM-1耐药基因,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他停顿了片刻,又补充道:“这种耐药基因,甚至对另一种最后防线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产生了耐药性。”

“我们现在剩下的选择只有多粘菌素了,不但如此,还要联合抗菌抑制剂一起使用。”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之前,大家虽然也推测出绿脓杆菌肯定是有什么基因突变,才会对这么多种抗生素都产生了耐药性。

然而,当事实最终被揭露的时候,每个人还是感受到了一丝绝望。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种类很广,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碳青霉烯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是现有抗菌药物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

NDM-1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的超级耐药基因,编码一种新的耐药酶,能分解大多数抗生素,使其失去效果。

不仅如此,它还能在不同的细菌种群之间快速传播。

绿脓杆菌本身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阻止青霉素类药物的进入,有了耐药基因后,它甚至可以主动出击,用水解酶水解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类药物。

换句话说,除了那两三种被称作抗生素最后防线的药物,已经无药可用。

感染科主任沉思了片刻,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毅然道:“既然如此,只能使用多粘菌素了,最好是联合替加环素这种抑菌剂一起使用。”

肝脏科主任脸色顿时一黑:“替加环素虽然能克服由细菌外排以及核糖体保护所导致的四环素耐药性,是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最后治疗手段,但是它对肝脏的毒性很大。”

感染科主任笑了笑:“所以患者的肝就指望你了。”

肝脏科主任和肾脏科主任同时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欲哭无泪。

这时,ICU主任的电话响了,他匆匆跑出去了一分钟,又马上冲了回来。

只见他一脸喜色,冲着所有人大声说道:“刚才有个熟人联系我,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不但能降低用药剂量,减少对肝肾的损伤,还能增强药效。”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了过去,等待着他给出答案。

ICU主任喜不自胜道:“给我打电话的是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ICU主任,他对超级细菌导致的院内感染颇有经验,在网上和朋友圈看到这件事后,就立即给我打来了电话……”

“说重点!”

所有人齐声怒吼。

ICU主任感觉到同事们眼神中的一丝寒气,立即脖子一缩,说道。

“三清的纳米药丸,这是一种纳米尺度的强效药物递送工具,可以将抗生素的剂量降低到千分之一,直接输送到病灶,减少了人体代谢过程中的损失,所以能够保持同样的效果,同时大大降低对肝肾的毒性,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目前这款药丸刚进入临床三期,我们需要尽快联系三清集团,申请参与临床试验。”

“有了纳米药丸,就可以联合多粘菌素还有替加环素一起用药,前者对耐药性绿脓杆菌有效果,后者能够抑制细菌的耐药性,一定能够将患者抢救过来。”

话音刚落,肾脏科主任就鼓起了掌:“妙啊,如果是千分之一的剂量,那用量就从100毫克锐减到了0.1毫克,那对患者的毒性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真是一举多得!”

肝脏科主任也赞许地点了点头,一般打点滴的话,抗生素的用量都在数克左右,而且还是8小时以内,这样才能保持体内的药物浓度,达到杀菌的效果。

同时抗生素也大都是从肝肾两个器官排出,剂量一大,毒性就很大,还伴随着其他的不良反应。

要是能从克级别降低到毫克级别,还能维持药物在体内的含量,那对患者来说,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多粘菌素虽然用量没有那么大,只有100毫克,但能降低到1毫克不到的用量,那一切的顾虑都将不存在。

感染科主任立即站了起来,催促道:“既然有这么好的东西,那还等什么,赶紧给三清的人打电话啊,我记得咱们医院以前买设备的时候,好像有三清的医药代表来过吧。”

ICU主任起身朝着门外走去:“没错,我这就去联系,你们等我的好消息吧。”

……

由于事态紧急,当天晚上,薛珅就带着纳米药丸赶到了杭市。

赵医生热情洋溢地把他接到了重症监护室。

“三清竟然这么快就派了人来,真是让人感激不尽。”

薛珅打开手中的冷藏箱,指着里面两只泛着淡淡绿意的注射器,问道:“你们这里有注射用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吗?”

赵医生讶然地点点头:“有的,怎么,你这里面没有这两种抗生素吗?”

薛珅摊摊手道:“我们对纳米药丸的工艺有了一些改进,现在只需要将抗生素针剂注入纳米药丸的溶液内,绿藻上的纳米聚合物在几分钟内,就能结合药物分子,将其挂载在药丸上。”

“如此一来,不需要我们在实验室提前准备,事先将抗生素挂载在纳米药丸上了,完全可以到现场再进行调配。”

“当然,不同药物的剂量要调配合适,才能达到饱和,满足最大的装载效果。”

赵医生听得膛目结舌,忍不住对纳米药丸的神奇之处啧啧赞叹。

“竟然有这么神奇的药丸,不愧是三清出品。”

很快,护士就拿来两瓶药,一瓶是注射用硫酸多粘菌素B,另一瓶则是注射用替加环素,都是50毫克的规格。

赵医生迟疑了一下,问道:“这个怎么办?似乎剂量有点多。”

薛珅笑了笑:“先取一部分,大概几毫克左右,然后注入溶液,纳米药丸吸收药物分子达到饱和后,就不会再继续。”

赵医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真是方便之极。”

他小心翼翼地将两种针剂中的药物提取了少量,然后分别注入一只纳米药丸溶液中。

薛珅使劲地摇晃了一下两只注射器,眼看液体变得浑浊,随后很快恢复了清澈,只是在底部依稀有一些肉眼几不可见的沉淀。

赵医生睁大眼睛,看了好一会才问道:“这样就行了?”

“没错,你带路吧。”

薛珅将注射器再次放入冷藏箱,拎了起来,紧跟着赵医生来到了ICU病房。

几位科室主任已经围在病人的床前,正在等待着治疗。

他们脸上的表情本来都有些焦虑,但在看到薛珅之后,瞬间就化为了灿烂的笑容。

薛珅拿出纳米药丸针剂,在众人的示意下,递给了ICU主任。

他看得出对方神色间比较激动,仿佛对这一刻期待已久。

ICU主任仔细地看了一眼手中的针剂,恋恋不舍地将目光挪开。

此刻,诸骏依然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地躺在病床上。

整个病房十分安静,只有监护仪的滴滴声,以及呼吸机不时发出的咕噜咕噜声。

护士消好毒后,ICU主任深吸了口气。

在众人紧张的目光注视下,依次将两只纳米药丸溶液注入患者的静脉之内。

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死之间,有大希望

得益于各大媒体坚持不懈的报道和转发,嘴强王者病危求救一事,在网络上的热度一直在持续。

诸骏的病情,牵动着无数热心网友的神经。

关于他的话题下,每天都有网友在讨论他的病情,询问他的近况。

这一现象,在他的B站求救视频下,更加明显。

许多粉丝都在表达着自己的关切之情。

“Up主现在什么情况?”

“找到业内专家了吗?”

“后续治疗方案有了吗?”

“如果有所好转,请一定要让我们知道。”

“大家都在关注着这事,希望up主能够尽快好起来。”

“前几天我把这个视频转发给了学医的同学,他问了老师,可惜也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方案。”

“Up主好不容易从深渊中看到阳光,命运却又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希望他吉人天相,能够挺过去。”

“我又把以前的视频看了一遍,真的让人很感动,他是我见过最乐观,最积极的人。”

“现在各大媒体也在报道这事,up主是身坚志残的象征,太正能量了,决不能如此轻易地倒下。”

“你们发现没?他哥哥已经三天没出现在评论区了,到底什么情况?”

“我靠,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楼上你可别乌鸦嘴,我相信他一定会没事。”

“我也不是故意的,就那么一说。”

“确实有点奇怪,我给up主发私信推荐了一位专家,他还跟我聊过几句,但是昨天我问他有没有联系上专家,他却没有再回复了。”

不管怎么样,诸铭的失踪还是引起了粉丝们的注意。

因为视频刚发出来的头两天,诸铭一直高强度出没在评论区,一有任何希望都会立即回复,好些粉丝都收到过他的私信。

而现在,他却彻底消失了,评论和私信全都不回,也没有再发过任何视频和动态。

“糟了,不会真的有什么事吧。”

“会不会已经没救了,所以也就不再需要我们。”

“也许是无法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躲在什么地方舔舐伤口吧。”

“媒体还没报道出来,可能还在做最后的抢救。”

网友们众说纷纭之际,诸骏的账号发布了一条视频。

新视频中,诸铭面对镜头,笑容满面。

“感谢各位的关心,我每天都要陪护在病床前,所以很多消息都来不及回复,请大家见谅。”

“我弟弟现在已经苏醒过来,体内的耐药菌感染得到了抑制,病情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医生说,再过两天,病情彻底稳定下来,就可以转移到普通病房。”

“我特意录制了这份视频,向各位网友和粉丝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没有你们的帮助,就不会有各位专家打电话向医院给出建议,也就不会有诸骏的治疗方案。”

“当然,我最想要感谢的还是三清集团,医生使用了他们研发的纳米药丸,结合抗生素治疗方案,最终治好了我弟弟的病,将他从生死关头抢救了回来。”

“等诸骏转移到普通病房后,他会亲自录制一个视频,向大家表示感谢,并分享后续的人生故事。”

粉丝们看完视频后,顿时惊喜万分。

“竟然治好了,看来是找到了真正的专家。”

“既然医生都说病情稳定,那肯定没事了。”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