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389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要是当初升级系统的一亿积分,能都留下来兑换就好了,绝对爽歪歪。”

卫康暗叹一声,手指上划,将目光投向了第二页。

稍微浏览一下,他就选中了上次看中,但因为积分不够而放弃的三样。

“超声刀,仿生血管,仿生无痛注射器。”

“就这三个吧。”

“超声刀现实中也有,但系统给的精度更高,可控性更强,能达到细胞级的精度。”

“这里面的技术,要是钻研透彻了,是不是也可以用在内镜上面?”

“仿生血管采用新型的生物材料,由纳米级的蛋白质纤维层层叠造而成,跟真正的血管很相似,移植后完全不会发生排异反应。”

“纳米级的蛋白质分子,技术含量非常高,也许能用来制造纳米机器人?”

“仿生无痛注射器是根据蚊子的口器改造而来,能够无痛吸血和注射药物,可以用来改造胰岛素笔。”

“这个东西很好玩,换一个试试,我小时候最怕打针,要是有这玩意就好了。”

卫康点击光幕,很快把这三个都换了出来。

“好了,积分又花精光了。”

结算完毕,返回系统面板,看着自己差点归零的积分,他瞬间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

“还是得研发新药和医疗设备,要尽可能让更多的病人用上,才能获得更多的积分,兑换更好的奖品,形成正向循环。”

“剩下50万积分,还是用来提取药物吧。”

卫康默默打开电脑,开始寻找适合提取的废弃药方。

由于距离上次提取已经有一段时间,他的库存还挺多。

不过积分限制,只能提取五次。

所以卫康很珍惜这次的提取机会,仔细找了好一会,才找出五个让他十分心动的副作用。

“一款降糖药,副作用是增强肾小球滤过率,这也太离谱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简直是灾难,怪不得被废止了。”

“糖尿病患者本来肾小球滤过率就偏高,再加强的话,是还嫌肾脏损伤不够快吗?”

“不过倒是可以提取出来制成治疗慢性肾炎的药物,慢性肾炎患者的肾小球过滤率是不断降低的,降到15ml/min以下就是尿毒症,若是能够有所增强的话,恰好对症下药。”

药物的副作用就是这样,对甲病人来说是蜜糖,对乙病人就是砒霜。

而一款药物中,不可能只含有起作用的药物分子,还有许多杂质,导致了副作用的产生。

幸亏卫康拥有提取副作用的金手指,才能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一种治疗自身免疫性炎症的药物,有着导致抗氧化酶增高的副作用,太好了,可以提取出来制成抗氧化药物。”

活性氧是正常有氧代谢的重要产物,通过调节细胞内代谢产物和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细胞的功能。正常情况下,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保持着动态平衡,维持在细胞功能所必需的低水平。

但随着人体的衰老,维持细胞内稳态的机制逐渐受损,导致活性氧产生过量,细胞抗氧化机制受损,导致细胞膜完整性缺失,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改变以及核酸损伤。

反过来,这种氧化损伤的累积又会引起细胞衰老,进一步加速活性氧的产生,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而抗氧化酶可以中和人体内过多的活性氧,有效消除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

当然,抗氧化酶过高,也会引发人体免疫应激,导致炎症反应。

所以这样的药物不适合健康的年轻人,更适合已经开始衰老,体内活性氧含量过多的人。

卫康对这款药物的前景十分看好,要知道,抗氧化这一概念在保健品领域可是炙手可热,非常火爆。

什么维C,左旋肉碱,牛磺酸,等等,到处都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打着抗氧化的旗号。

不要问到底有没有效果,问就是基础研究显示如此,但临床研究尚无结论。

“一种能扩张气管的副作用,可以提取出来制成哮喘药物。”

“一种抑制葡萄糖苷酶的副作用,可以提取出来制成降糖药。”

“一种能让白细胞快速减少的副作用,可以提取出来制成消炎药物。”

“好了,就这五种吧。”

卫康点击“提取副作用”,一一进行提取。

清点着满满的收获,他心满意足地关掉了系统面板。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新年新方向

手中握着几款王炸,卫康接下来要考虑的事情,就是公司的业务新方向。

制药这一块,公司现在的研发能力越来越强,除了他提取出来的药物,自行研发的原研药早已撑起一片天。

慢性肾炎药物,哮喘药物,降糖药,消炎药,这四个种类的药物历史都比较久远,市面上现存的药物品种丰富,而且都非常成熟有效,更不用说价格低廉的仿制药了。

尤其是像降糖药这种长期服用的药物,价格是病人考虑的首要因素,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病情用药。

三清推出的药物效果更好一点,副作用更少一些,但从疗效上来说,拉不开太大的差距,所以只能作为原研药先占个坑,慢慢抢市场。

肯定无法像抗癌药和AD特效药那样疗效出众,大杀四方。

“只能这样了,突破性的创新药可不是随处可得的大白菜。”

“幸好医疗器械方面的收获很大,尤其是人造器官这一块,只要人工心脏能造出来,三清将成为高端耗材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

“以后还有人工肝,人工肾,人工肺,人工胰腺等等,技术不断积累下去,甚至可以彻底垄断这一市场。”

卫康想到这里,不由豪情万丈,斗志昂扬。

医疗器械分为设备和耗材两大类。

设备类国产厂商已经抢占了中低端市场,正在逐步蚕食高端市场,国家也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尽量保障医疗设备的国产化。

CT,MRI,医用直线加速器等上千万的大型医疗设备虽然还没有国产化,但各大国产厂家都盯上了这块市场,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三清也在朝着高端设备领域发力,卫康打算拿下内窥镜市场后,就要进军MRI领域,拿下国产MRI这座高峰。

耗材方面同样如此,形势却更为严峻。

因为上千万的大型设备不是每个医院都有,也不是每年都要采购。

但高值耗材的消耗量却很大,且每年都在高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医用耗材分为高值耗材,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

人工器官,心脏介入类,血管介入类,神经内科介入类,神经外科类如硬脑膜,骨科材料及器械类,都属于高值耗材。

三分之二的高值耗材被美敦力,强生,巴德,圣犹达等国际巨头所垄断,由于技术门槛太高,短时间内国产厂商很难赶上。

属于国产器械商的赛道在普通耗材,比如注射器,真空采血管,一次性麻醉包等,凭着高性价比牢牢占据了这块市场。

至于检验试剂,整个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罗氏,西门子,雅培,强生等知名品牌占据体外诊断市场60%的份额,垄断优势明显。

这方面的话,国产厂商只能说是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事实上,整个国内医疗器械行业,80%的上市公司,都是做的诊断类产品,常规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

做治疗类产品,医疗设备,创新类医疗器械的厂家非常少。

因为诊断类产品使用率高,能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治疗类产品相对而言,临床要求更高,使用率低,万一出现医疗事故,医院往往会停用,所以很难做大,风险高,技术门槛高,导致厂家不愿在这方面投入。

三清目前也是在诊断类产品上发力,有着不错的表现。

不过卫康的野心更大,还想朝着更高处前进。

纳米机器人,人工器官,MRI设备,手术机器人,分属于治疗类产品,高值耗材,医疗设备,创新类器械四大类别,同时也是三清未来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方向。

这四颗最耀眼的明珠,他都要一一拿下。

当然,现在距离目标还有点远,只能是一步一步来。

纳米实验室已经有了纳米药丸这款产品,下一个目标就是将这一靶向输送药物的技术发扬光大,应用到其他病症的治疗上。

在此基础上,再创建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纳米机器人。

“除了抗生素,还有哪个疾病可以应用纳米技术?”

“对了,我想起来了,有一种疾病绝对适合纳米技术,如果真的能够成功进入临床,将造福亿万患者。”

卫康突然心中灵机一动,冒出了一个适用纳米药丸的绝佳目标。

“口服胰岛素,将胰岛素分子包裹在纳米颗粒中,通过肠壁进入血液,聚集在肝脏部位,就能达到注射胰岛素同样的效果,甚至更好更方便。”

“如此一来,不但拯救亿万糖尿病患者,还能赚得盆满钵满,积分也不用愁了。”

胰岛素属于小分子蛋白质,是含有51个氨基酸的小分子的一种蛋白质

胰岛素是一种帮助身体控制血液中葡萄糖数量的激素。

在健康的人体中,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上升时,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会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的主要目标是肝脏,在那里它可以移除血液中的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糖原或脂肪。

I型糖尿病患者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II型糖尿病患者则是细胞变得对胰岛素免疫,所以都需要监控血糖水平,同时给予胰岛素治疗。

数十年来,尽管医药公司非常努力地尝试,却一直无法生产出一种有效的口服胰岛素制剂。

因为在消化道中,胰岛素会被人体内的消化酶分解一部分,而剩下的胰岛素来到肠道,肠壁对它们来说,也是一道难以穿越的屏障。

于是糖尿病人只能每天非常痛苦地注射胰岛素。

但注射胰岛素也有一些并发症,有些甚至非常严重,对病人的生命产生威胁。

因为一种药物即便对病人有效,想要把它送到正确的位置,也非常困难。

事实上,随便一种药物的大多数副作用,都是因为药物扩散到了那些并不需要它们的位置。

由于大多数胰岛素药剂不能抵达肝脏,因此病人在用胰岛素治疗时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微血管疾病,肾衰竭,心血管并发症,致盲,甚至截肢。

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一款口服胰岛素药物,能快速有效地通过肠壁,通过血液来到肝脏,再释放胰岛素分子,将完美地解决这一世界难题。

全球有5亿糖尿病患者,每年还在快速增长,光国内病人就有1.3亿,俨然已经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最大富贵病。

“口服胰岛素对比现在的注射胰岛素,无论从使用的方便性,还是舒适度来说,都是降维打击,更不用说药效更好,并发症更少这一最大优势了。”

“5亿人啊,要是都能用上口服胰岛素,那得是多少积分?”

卫康越想越是兴奋,眼前仿佛浮现了一座金光闪闪的大山,全是由积分构成,可以把整个器械商城清空。

几乎是一瞬间,他立即做出了决定。

“年后就立项,有纳米药丸的技术积累,口服胰岛素还是很有希望,等它真正面世的时候,将成为仅次于抗癌药和AD特效药的王牌药物,就连基因药物也得排在后头。”

不过接下来,他又有些担忧,觉得纳米实验室的科研力量有些薄弱,不知是否能应对这样的难题。

“这属于三清自研项目,纳米实验室不知道能不能搞定?”

“我记得纳米药丸项目的负责人叫薛珅,也是一个纳米研究领域的博士后,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应该能行吧。”

“这样吧,先给他一点时间,要相信自己的科研人员。”

“三清对人才的培养一向不遗余力,只要真正有能力,绝对能出头。这已经被许多人验证过了。”

“闻人龙,陈以清,唐缺,顾闲,陆庭峰,盛长雅,这些人都没有让我失望过,相信他也不会。”

他一贯的原则就是,要培养自己的人才,甚至是天才。

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整套人才培养和提拔体制,从而拥有完备的人才序列,绝不能一遇到难题就想到外面去挖人。

“除了纳米技术外,还要建立一个人工器官实验室,还是得招人啊。”

卫康将事情都考虑妥当后,便将项目一一分配下去。

三清目前采用的是扁平管理模式,每个项目除了所属实验室,还可以向其他部门或实验室征用项目人员。

只要项目需要,基因药物项目也能有机械工程师,甚至程序员的加入。

当然,他不会管到那么细,只要指定几个技术骨干和项目负责人,给他们开权限就行。

剩下的,都交给项目负责人处理,他只需要检验成果。

这就是身为老板的快乐。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很快。

转眼就到了春节。

除夕那天,卫康把老丈人一家接到三清园,热热闹闹过了个年。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