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455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那我就放心了。”

“楼上,我嗅到了一丝八卦的气息,怎么样,你有故事我有酒,说出来让兄弟们乐呵乐呵。”

“……我就随口问问。”

“号外,号外,大家是不是对AI感兴趣,隆重介绍一下我们的AI知识群,只要699/人,是目前门槛最高,服务最好的AI相关领域社群,除了高强度更新GPT相关内容,还能免费领取一个月的个人专属账号,和2000+各行各业的精英同好交流使用AI提高生产力的心得,其中许多行业的朋友,已经用AI实实在在赚到钱了……”

“卖课的滚粗~”

网友们异口同声地骂了起来。

……

昆市,三清总部。

向高飞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向卫康汇报道:“卫总,为了进一步满足服务器需求,我们使用的GPU数量已经增加到3万个了,目前库存都用完了,预计继续使用下去,这个数量将超过5万个。”

卫康讶然道:“GPU的需求量这么大?之前买了3万个,我还以为够用了呢。”

向高飞苦着脸道:“这个理论上跟实际使用中,还是有一些计算上的偏差,本来如果是像ChatGPT那样的聊天机器人,这个数目应该是够用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AI竟然是小美这种3D真人形象,所以算力支出大大增加,而且她也太火了,要不是限制次数,服务器早就崩溃了。”

“这样啊,”卫康恍然大悟道:“我还真没考虑到这一点,那你再买点GPU回来。”

向高飞摇了摇头,咬牙切齿道:“老黄那个奸商,真是过分,A100的市场价已经从6万炒到9万了,还有价无市,主要现在AI爆火,各家公司都在推出自己的AI,对GPU的需求极大,导致A100变成了稀缺货,自然价格水涨船高。”

“幸好我们提前几年就做好准备,买够了现在的需求,否则的话,根本没办法应对。”

“现在市面上GPU到处都缺货,就算代理商有货也捂货惜售,我估计再这么下去,很快价格就要超过10万了。”

卫康不由皱起眉头:“我记得几年前买的时候,才五六万吧,我们买得又多,价格还挺优惠的,没想到现在变成这样了。”

“这样下去不行啊,人工智能现在是个新风口,高端显卡需求暴涨,以后价格只会更贵。”

他叹了口气,挥了挥手道:“实在不行就只能消减用户每天的体验次数了,从三次减到一次,反正这个需求也算不上高频,普通人也不会每天都找小美看病。”

向高飞点点头:“明白,这样应该能多撑几个月,我听说老黄为了满足国内客户激增的需求,已经下了超级急件订单,把交货期大大提前,并且压缩到了2-3个月,等到四五月份我们的订单估计就能交货了。”

卫康赞许道:“可以。就这么办吧,再不行的话,盘古研究院那边也有两万块,可以暂时挪一些给你们用。”

盘古研究院的GPU是更高端的H100,主要是给安美使用,应用场景在药物研制,生化模拟,深度学习,内部云服务等方面。

一般来说,这些都是三清的私密信息,已有的算力是足够的,就算有额外的冗余,能挪用的也不算多。

实在不行就只能苦一苦用户,熬到春季新显卡到货再说了。

A100是数据中心专用GPU,市面上暂时没有可以规模替代的方案,要做AI大模型训练,高度依赖GPU芯片,缺少芯片会导致算力不足,无法处理庞大的模型和数据量。

最终的结果就是,AI存在智商差距。

高智商的AI是一头恐怖的吞金巨兽,只能在硬件采购,模型训练上不断烧钱。

这样的成本,不是任何一家公司能承担的,具备资金储备,战略选择,以及实际能力的国内企业,寥寥无几。

OpenAI能做出ChatGPT,背后有巨硬提供资金和算力支撑,而且出了成绩,金主有信心源源不断地砸下百亿美金。

三清要不是有医疗这块高利润的主营业务支撑,根本无法承担这么高昂的成本。

硬件这块,一万枚A100光采购成本就高达8亿,这才只是通用型AI的入场券。

ChatGPT起码用了3万块A100,才有了现在的智商。

至于模型训练成本,一次完整的AI大数据模型训练成本超过5千万,要想算法模型足够精准,必须进行多轮模型训练,10次下来,成本便高达5个亿。

此外,AI大模型还需要数据采集,人工标注等一系列工作,这些都要花费大量金钱堆出来。

再加上后期的日常运营,模型调教,网络带宽和电力等资源消耗,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前前后后,一个高智商的通用型AI,投资规模高达上百亿。

目前,国内只有三清一家拥有数万枚A100/H100芯片,在这方面投入巨资,才造就了小美这枚怪胎。

千度,阿里,企鹅这些有云服务的企业,按道理也拥有AI赛道的入场券,但他们这块业务一直在亏损,使用的GPU也大多以中低端芯片为主。

匆忙上阵,做出来的AI智商自然有差距。

这也是千度的文心AI智商不高的主要原因。

ChatGPT看似简单的聊天机器人,却是巨硬的AI算力,AI大模型和生成式AI在消费市场的一次肌肉展示。

而小美这个平平无奇的皮套假人,也是三清经过多年苦练,最终贯通任督二脉,在医疗诊断领域神功大成的体现。

从第一款抗癌药开始,三清就在AI制药上投入巨资,加之龙图app的提早布局,以及监测设备上的发力,积累了病人的海量医疗数据。

数据和算法都有了,又撒钞做了国内唯一的大批量人工标注,超过五次的大数据模型训练,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所谓厚积薄发,不过如此。

卫康回首往日,看着这一路走来的脚印,只能感叹自己没走错路,长期的战略布局和海量投入,总算是有了回报。

只不过,软件是有了,硬件也得跟上。

卫康目送向高飞离开,立即拨打了陆庭峰的电话。

“老陆啊,你过来一下,有个事要跟你说。”

等到陆庭峰急匆匆赶来,他不由微微一笑。

“老陆,你怎么跟火烧眉毛一样,气都喘不上来了。”

陆庭峰赶紧挤出一个笑容:“那卫总召唤,哪能让您等呢?当然得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

“以后别这么急,我等得起。”卫康忍不住直摇头,先是将诊断AI的成功讲述了一遍,然后问道。

“老陆,你对体外诊断设备这块有什么看法?”

“体外诊断?”陆庭峰顿时一愣,感觉老板这个思维跳跃有点厉害,不由揣摩起老板的用意。

难道老板想进军体外诊断市场?那我可得好好给老板说道说道了。

他定了定神,组织着语言,缓缓说道:“卫总,体外诊断主要是对人体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然后判断疾病,或者病人的机体功能的产品,市场非常广阔。”

“目前临床诊断信息的80%都来自体外诊断,属于检验医学最重要的工具和武器。”

“国内体外诊断主要集中在3大领域,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以及血液学诊断。前两者合计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

“我们的产品有便携生化检测仪,全自动数字生化检测仪也已经立项,正在研发中……”

卫康打断他的话,说道:“你那个全自动生化仪暂缓一下,我有个新的思路。”

“对了,你对电话亭应该有印象吧?”

陆庭峰再次愣了一下,被老板的跳跃思维搞得有些手足无措:“有……有点印象吧。”

“或者说ATM机,可能更恰当一点,是这样啊,我在想,医院有很多体外诊断设备,但是常用的就那么几种,无非是生化,免疫,血液检测这几样。”

卫康沉吟着说道,越说越兴奋:“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把这几种检测仪都集合到一个全自动设备上来,然后做成类似于电话亭或者ATM机的样子。”

“任何人,只要走进去,就可以做各种检测,并自动获取检验结果,非常方便。”

陆庭峰听得两眼发直,这是他未曾想过的场面。

第五百四十四章 畅想未来,诊断亭立项

“想象一下,这样的诊断亭,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可以安装在街头巷尾,甚至小区里面。”卫康两眼放光,侃侃而谈道。

“当然,放在药店可能会更方便,因为诊断出结果后,比较简单的疾病,可以在药店现场拿药。即便放在小区,普通人也能拿着检验报告和诊断结果,去旁边的药店买药。”

“主打的就是一个方便和快捷,几分钟就能出结果,让每个人都能随时了解到自己的身体状况。”

陆庭峰下意识地问道:“那检验报告出来了,由谁来做诊断呢?”

话一出口,他就知道不对,恨不得自扇耳光,因为这问题也太愚蠢了。

果然,卫康哈哈大笑了起来:“当然是我们的诊断AI,小美了。”

“以小美在诊断方面的实力,完全可以对常规的检验结果做出诊断,毫无难度。”

“哪怕是B超,只要在小美的指导下,用户也能很快上手,做到自检的地步。”

“而且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发展在线医疗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一些复杂情况的检查,完全可以连线医生,进行实时远程诊断。”

“当然了,这些远程诊断需要的设备,我们也都得备齐了,都集合到一起。”

“这样的诊断亭,到时候除了手术不能做,核磁共振,CT这种做不了,其他的常规检查都能搞定。”

“什么彩超,尿常规,血常规,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压心电,基因筛检,早癌检测,身高体重,都能检查,简直就是一个全能的身体检查中心。”

“这就是我所说的,软硬结合,硬件就是各种精准便携的检测仪器,能够快速给出检查结果,软件就是小美这样的诊断AI,能够根据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诊断,并提供治疗方案。”

“如果用户需要进一步的治疗,甚至可以立即连线医生,进行远程操控,完成更细致的全方位检查,然后开出药方,直接在旁边的药店购买,这样的基础医疗一条龙服务,对于非重大疾病来说,体验不要太完美。”

“想想看,在医疗资源缺乏的地区,比如农村或者乡镇,有这样一个诊断亭,对中老年来说,看病会非常方便,只要走进去,在小美的引导下,就能做一次全身检查,有什么病都能及早发现,一点也不麻烦,再也不怕他们讳疾忌医了。”

“哪怕对繁忙的都市人来说,也是非常便利的事情,打工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小毛病,平时舍不得请假看病,往往要拖到很难受,实在受不了才会去医院,难道他们不想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肚子疼的时候不想马上做个检查?”

“当然不是,他们只是嫌麻烦,或者没有时间,经常下班回来都七八点了,甚至九十点了,吃个饭倒头就睡,哪怕发烧头疼肚子痛,只会想着去小区的药店买个药。”

“但现在有了诊断亭,一切不一样了,他们只要有任何不舒服,就能立即在楼下做个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到底哪里有问题,具体是什么病,是否需要马上去医院,还是可以吃几天药就能治好,省下来大把的时间,也不会把小病拖成重症。”

“怎么样?这样一想,我们是不是在做非常重要的事情,能更好地改变这个世界?”

陆庭峰听着听着,嘴巴越张越大,整个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此时此刻,他对老板的想象力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卫康只是描述了自己想象中的未来,却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以前他只是勤勤恳恳地做事,即使制定一些战略计划,也只是纯粹从商业的角度出发。

从未想过,自己所做的事情,竟然会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能达到改变世界这样的高度。

甚至不仅仅是改变世界,而是在塑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想到这一点,他的呼吸就变得急促起来。

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想做一个改变世界的人呢。

“卫总,你这真是天才般的设想,如果真能做到,那一定会是造福全人类的成就。”

陆庭峰由衷地赞叹道:“能参与到这样伟大的事业中去,是我的福气啊。”

“哪怕我只是一颗螺丝钉,在您的指挥下,那也是一颗有意义的螺丝钉啊。”

卫康呵呵一笑了:“不要这么谦虚,你怎么说也是三清的高管,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的设想再好,那也需要你来落到实处嘛。”

陆庭峰点头如鸡啄米:“一定任劳任怨,卫总你指哪我就去哪,全身心投入到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中去。”

卫康顿时哭笑不得:“好了好了,说正事,回头你叫上相关技术人员,我们开一场头脑风暴大会,把诊断亭需要的常规检测设备都列出来,然后正式立项进行开发。”

陆庭峰重重点头,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卫总,我马上就去。”

数日后,一间会议室中,十几名工程师正襟危坐,一个个神情兴奋,交头接耳。

这些都是器械部门的技术骨干,机械,电学,硬件,光学,等等都有。

他们在听说了卫康的设想之后,全都为之折服,同时也激发了自己充沛的想象力,只等会议开始就要畅所欲言。

卫康准点走进会议室,颔首示意,脸上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好了,本次会议的目的你们应该都知道了,主要就是针对诊断亭的一场头脑风暴,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可行性。”

王大力第一个开口,说道:“卫总,我觉得光做常规检测不够吧,完全可以加上核磁成像设备。”

他一开口就是核磁成像这种高精尖的产品,如果是其他公司,恐怕会被人嘲笑一通,因为核磁成像技术不但投入巨大,而且难度很高,没有在这个领域数年的耕耘,根本做不到,不是说研发就能研发出来的。

但是在三清,当王大力说出要做核磁共振设备的时候,大家的表情都没有丝毫变化,仿佛在说要做一个听诊器一样简单。

不但如此,甚至有人已经开始认真地思考起可行性来了。

卫康听到这个建议,嘴角不由一抽,还没来得及说话,马上就有人否决了这一提议。

“核磁共振的设备太大了,你还不如加个DR进去,技术上更可行一点。”

“没错,这设备太昂贵了,市场价动辄上千万,你脑子抽风了吧,想要把这玩意放到小区里?”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王大力梗着脖子反驳道。

“MRI是医疗影像领域的王者,除了体积大一点,贵一点,对疾病的诊断方面有巨大的优势,能够在对身体没有损害的前提下,快速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高精确度立体图像,可谓是临床检测上的大杀器。”

“没有它的参与,任何诊断系统都将黯然失色,也无法做到彻底全面的诊断。”

“咱们眼光要放得长远一点,这不是对未来的头脑风暴吗?不如先立下一个目标,然后慢慢实现它的小型化,你们说是吧?”

“这……”在场的工程师看了看彼此,一时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