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459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我估计三清的产线,很快就全都是名牌大学生了。”

“这个你不用担心,除非是生产部招人,否则三清招普通工人都对学历有限制,只招收有工厂工作经验的初中生和高中生。”

“太对了,就该这样,凭什么高薪水的岗位都要留给大学生,三清这样逆向限制学历,才是真正为底层人民着想。”

就在网友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一个个羡慕嫉妒恨的时候。

全国各地陆续发布了去年的经济成绩单,而其中,某个城市的GDP出来后,简直亮瞎人眼。

普通网友们自然不会关注这些数据,但媒体和专家可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开始奋笔疾书。

于是,一篇名叫《最牛县级市诞生,GDP破万亿,竟然是因为三清》的文章在网上横空出世,就着三清登顶全球第一的热度,开始疯狂传播。

“近日,最近牛县级市昆市再传捷报,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万亿的县级市,在全国所有城市GDP榜单中排名25。”

“昆市的万亿GDP,甚至远远超过了南海省,清海省,藏省,夏省这四大省份的GDP。”

“自首次成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后,昆市便稳坐这一位置18年,将其他城市远远抛在身后,再无一合之敌。”

“一县可抵一省,昆市为何如此亮眼?它到底牛在哪里?”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三清集团。”

“三清的强势崛起,让本就坐上高速列车的昆市,就像屁股下点着了火箭一样,彻底腾飞了。”

“以一己之力,拉动上下游产业链,房地产,以及商业发展,围绕三清园打造东方药谷,整个三清经济圈占据了昆市一半的GDP,实在令人瞩目。”

“县域经济天花板到底有多高?要看三清有多高。”

“从中得利的不只是昆市,作为华夏最强大的地级市,苏市在纳入昆市的GDP后,一举跨越3万亿大关,成为仅次于京城,海市,深市,排名第四的存在。”

“可以说,仅苏市一个地级市,GDP在全国34个省排名中就位列16。”

“如果说,这些数据已经足够令人震惊,那么,还有一个更让人震惊的数据。”

“苏省GDP首次超过13万亿,排名超过粤省,勇夺第一宝座。”

“粤省在当了连续36年的全国第一后,终将桂冠拱手相让。两省GDP各占全国GDP的12%,遥遥领先其他省份。”

“这其中,很难说没有三清的功劳。”

“综上,三清集团以一己之力,拉升了全市和全省的GDP,在自己成为全球第一的同时,也将一县,一市,一省同时送上全国第一和第四的宝座。”

“只能说,华夏民营企业最高光的时刻,也不过如此了。”

“而这对三清来说,还远还未到达它的极限。”

“三清未来的路还很长,当其步入两千亿美元,三千亿美元俱乐部时,又将给昆市和苏省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五百四十八章 黄勤的上进心

“叮”地一声,手机在桌上轻轻颤动了一下。

黄勤立即拿起手机,解锁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银行短信。

“您尾号6098的建设银行储蓄卡已到账3265437.00元……”

他揉了揉眼睛,心里默默数起来:“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

数了又数,终于确定了入账的金额后,瞬间狂喜。

“哈哈哈,三百多万,老子今年的奖金终于到账了。”

“我年纪轻轻一个月收入就达到了30个达不溜,尼玛要是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黄勤难掩心中激动,在办公室来回走了好几圈,忍不住仰天狂笑起来。

“卫总真是我亲爹,钱给的够多,不过今年我努力了两年多的3个项目都出了成果,一个项目就给了一百万项目奖金,再加上年终奖,才有这么丰厚。”

“前几年项目没出成果的时候,倒是没有这么多,只有几十万。”

“看来以后还得继续努力,多做几个大项目啊。”

他心里越想越是美滋滋,当即掏出手机,给家里打了电话,分享了这一喜讯。

“爸妈,是我,今年过年回来的,我已经订好了机票,噢,那个老外啊,他今年不过来,就我一个人。”

“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年公司给我发了300万的奖金!”

黄勤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声音都在颤抖,整个人就像过电一样,每个细胞都在颤栗。

这是他这辈子拿到的最大一笔收入。

主要来自农科院合作的超级长绒棉,超级羊绒,以及超级牛皮三个项目,出成果后专利卖给了相关行业的企业,收了一大笔专利费,作为主要负责人,他的奖金自然少不了。

在这三个项目之前,他最多的奖金来自跟先正达合作的超级大豆项目,不过那次他不是主要负责人,只是一名干活的小兵,所以奖金并不太多。

“什么?300万?”对面的父母听到这个天文数字,也瞬间惊呆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只是反复跟他确认是不是公司发的,在确定属于正常收入,不是什么灰色收入后,才高兴起来。

“哎哟,我儿子出息啦,都年入百万了。”黄父瞬间笑得合不拢嘴:“你三哥读了博士出来,去年找了个工作才30万吧,你三伯都翘起尾巴,天天大着嗓门,见人就要提一嘴呢。”

“看来还是你这个本科有性价比啊,找了个好工作,一年能挣这么多。”

黄妈也乐得直笑:“300万,那是多大一笔钱啊,我都想不出来。对了,你啥时候带个女朋友回来,这边好多人都想给你介绍对象,都给你登记好了,你过年回来直接相亲就成。”

黄父满意地点点头:“成家立业,你现在立业了,年纪也不小,明年就上30了,成家的事也该提上日程,你那边要是没有合适的,我们给你在家里安排几个相亲对象。”

黄勤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爸妈,都听你们的,不过这样说来,我是不是得先把房子买了。”

黄父沉吟道:“你以前的工资,我们拿着在老家这边买了新房子,这边倒是不用愁。你工作那边确实也得买个新房,以后结婚了也有个安身之地,不能再住宿舍了。”

黄勤在三清工作6年,宿舍住得不亦乐乎,想起要搬走还有些不舍。

不过父母说得也有道理,马上就要到而立之年,多年单身狗也该结婚生子,步入下个阶段了。

至于找老婆这种事,他现在忙得要死,哪有时间去追女孩子,能相亲解决自然最好。

相亲一般是谈条件,但他属于条件好的那一方,有底气挑挑选选,自然是不怕。

而且老家的女孩子淳朴自然,以后结婚了可以相夫教子,他收入这么高,哪怕在一线城市也养得起,更别说在昆市了。

当下黄勤打定主意,过年回去要好好相亲,速战速决,彻底解决人生大事。

在生物实验室呆久了,他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唐缺的影响,对待婚姻的态度更加理性务实。

像他这样的理工男,满脑子装的都是发现问题,摆出条件,完成任务的线性思维,根本没有多少空间留给情情爱爱。

于是答应下来:“爸妈,这事你们看着办吧,我反正先在这边把房买了,公司有免息贷款,不要白不要,加上这几年的存款,凑一凑大概能在公司附近全款买个大点的房子了。”

挂掉电话,他环顾四周,油然而生一股豪情壮志。

“现在钱也有了,老婆和房子很快也要有了,接下来该给自己定个什么目标呢?”

“男人最大的底气还得是事业,我现在虽然负责一个部门,但都是边缘业务,不属于核心,要往上走的话,恐怕只有两条路。”

“一个是买下公司的研发成果,然后出去创业,以我的人脉,混个中小企业老总还是不难,但是经商不是我的人生理想啊。”

黄勤想象着自己大腹便便,游走在商务场合的形象,不由一个哆嗦,晃了晃脑袋,把这些画面都摇了出去。

“还是搞科研比较适合我,每次项目有了进展,带来的成就感简直是无与伦比。”

“我要尽力提升自己,做个实验室主任,把业务做大做强,过上年入千万的好日子。”

黄勤咬了咬牙,终于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不过想到成为实验室主任的难度,他又有些颓然。

“我一个本科生,要在生物学这块做出成绩,感觉很有难度,别说跟唐主任他们比了,就连大威,我也远远不如啊。”

“现在三清招的人才越来越多,如果我不赶紧提升自己,恐怕实验室主任这个位置,压根就轮不到我。”

想来想去,他觉得自己的本科学历在一众名校博士中,实在不够看,肯定要提升一下,才有资格角逐更高的职位。

“等我成为黄博士,然后整合一下合作项目以及动保部门的业务,新建一个动植物实验室,直至成为黄主任,也不是不行。”

黄勤想到这里,不由咧开嘴大笑起来。

“就这么说定了,上次老薛也鼓励我去考个博士,看来此路可行。”

“不过我要工作的话,看来只能读在职博士。”

他打开电脑,开始搜索起相关资料来,然而看着看着,他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好像没有在职硕博连读,只能先读在职硕士,然后申报在职博士,连着读下来要花个五六年时间。”

“而且生物学好点的学校不招非全日制的硕士和博士。”

“我要想平衡工作和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读附近城市的大学,离昆市比较近的只有姑苏大学和海市的大学了,都在开车一两小时可达范围。”

“姑苏大学更近一点,更符合我的要求,但没有生物学在职硕士。”

“海市交通大学倒是有在职生物学硕士,但有点远,如果晚上授课就太不方便了。”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生物学在职硕士选择的学校倒是不少,但是在职博士就没多少选择余地了。”

“哎,真是头疼,不管他了,先考虑海市交大吧。”

“资格审核倒是容易,工作3年以上,相关专业做出成绩,发表过核心期刊论文,这对我来说都是小意思。”

“推荐信的话,我可以找卫总,唐主任,咱公司就能凑好几个。甚至还能找农科院合作的教授要几封推荐信,凑齐十封推荐信不是问题。”

“至于考试,就更加小意思了,英文我跟着大威天天练习,听说读写早就没问题,专业课就更别提了,主要考什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之类的,不都是我的拿手好戏吗?”

黄勤大致了解了一下申报在职研究生的条件,放下心来,然后看着生物学的考研参考书目,不由笑出了声。

生物学考研的专业课,笔试面试考的内容都是分子生物学,主要就是基因学知识,完全就是他每天的工作内容。

一些考研学子分享的题目,什么DNA复制的酶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对他来说,简直比小学生问答题都要简单。

“哎,之前老薛和大威说我已经有博士的水平了,我还不相信,现在看看硕士考试内容,我不得不信了。”

“看来在三清工作这6年,我直接相当于读了个博士啊,该学的都学到了,还能够独立自主出科研成果。”

黄勤摇了摇头,顿时心情大好。

“得赶紧找卫总要推荐信去。”

他看了看工作日程,今天正好有一个例会,于是打算汇报完工作后,跟老板好好谈谈自己的学业规划。

很快到了下午,黄勤准时出现在卫康的办公室。

汇报完工作后,他脸上堆满笑容,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你想去读在职硕士?要单位开推荐信?这当然没问题。”

卫康听了略微有些惊讶,万万没想到黄勤竟然有如此上进之心,那他自然要好好支持一下得力下属。

“就按照这个模板写就行吧,好,我马上就写给你。”

卫康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的推荐信,打印出来,签字盖章。

他在信中把黄勤好好夸奖了一番,用词之热烈看得黄勤自己都有点脸红。

递过去的时候,卫康随口问了一句:“你想好报哪个大学了吗?”

黄勤点点头:“我本来想报姑苏大学的,但是人家没有在职硕士,就想报海市交大,远是远了点,但我绝对不会影响工作。”

卫康挥了挥手,笑道:“工作上你不用担心,只要把握住方向就行,许多事都可以交给下属去做嘛,海市交大确实远了点,不过要读名牌大学嘛,吃点苦是应该的。”

黄勤苦着脸道:“哎,其实我原本想的是硕博连读,但是没有在职课程,现在得分开报考,我准备在交大读完在职硕士,再去读个在职博士,这样分开读就是很费时间,而且专业上也不好选,挺麻烦的就是,所以我打算走一步算一步。”

卫康好奇道:“那你有没有考虑过同等学力硕士和博士?只要通过课程考试,发表论文就行,以你的水平,应该能省不少时间。”

黄勤有些动心:“这个我也考虑过,但是好像只给学位证,不给学历证,很多地方都不认可,含金量没那么高。”

卫康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三清肯定认可的,因为在国外就没有学历证这回事,都是学位证,只要你有博士学位,就足以证明你的水平。”

黄勤顿时若有所思:“说得也是,要不我干脆申请同等学力好了。”

既然老板都说认可了,他反正也是为了拿学位,干嘛多费那么多时间,去上一些自己早就耳熟能详的课程。

说不定有些课程上课的老师都没他了解得透彻深入呢。

卫康赞同道:“你的工作能力已经有博士水准,就没必要太注重那张纸。你想想看,平时给你讲课,手把手教你的,都是老唐这种行业大拿,我还经常请院士过来讲课,你去学校学的课程,老师能有他们厉害吗?”

黄勤连连点头:“卫总说的是,我明白了。”

卫康又问道:“还有其他人跟你有同样的想法吗?”

黄勤思索着说道:“有吧,毕竟能多读个学历出来,谁不想呢?”

“我这事也跟其他人提过,他们也都很动心,就是没有本地的学校,平时上课太麻烦了点,所以态度没有我这么坚决。”

“我估计等条件成熟,他们肯定也会去读的。”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