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504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王大力艰难地咽下一口口水,再次仔细看了起来,同时不住开口点评。

“这台手术机器人看起来很强大,适用的外科手术种类很多,简直就是吊打一片。”

“这个自动软组织缝合功能,也非常实用,就是不知道跟人类医生相比,水平上的差距有多少。”

“应该不算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算法来不断提高。”

“如果再进化一点,实现全自动化的诊断和手术平台,自动扫描诊断,喷雾麻醉,甚至给人缝合伤口的时候就像在使用订书机,就能实现治疗三步走:进去,治好,出来。”

“不过,机器人目前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代替医生,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才是最佳解。”

“另外,机器人的手术风险也不能忽视,伦理道德问题也要纳入考虑之中。”

卫康笑道:“你考虑得很周全,不过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全自动化医疗舱以目前的技术还达不到,先实现半自动手术机器人再说吧。”

“至于其他的问题,在技术的发展面前,都将彻底被碾压成泥。”

“在我的预想中,等到远程手术普及,基层医院将成为未来的主战场,小型的低成本手术机器人将在基层医疗机构大行其道。”

“我已经给这台手术机器人取好了名字,叫做‘妙手’,取自妙手仁医之意,希望能不负所望吧。”

他脸上洋溢着的期待笑容,像极了一名慈祥的老父亲,在讲述着对手术机器人这个好大儿的淳淳厚爱。

陆庭峰一直在默默旁听,此时也忍不住感慨道。

“卫总,以前咱们有新产品,我都觉得应该按市场价卖,但是这一次如果要打价格战,我是举双手支持啊。”

“主要是这个达芬奇,它卖的实在太特娘的贵了。”

“2500万一台的机器啊,每年维护费还要几百万,特么真的是在吸病人的血啊。”

“我们一定要把价格打下来,哪怕降到一千万,也是血赚,而且肯定不愁卖。”

“手术机器人市场经过20多年的开发,大众接受度都培养起来了。”

“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价格。”

“厂家千辛万苦研发上市,结果发现医院买不起,患者也用不起。”

“希望我们三清的手术机器人能够改变这一局面吧。”

卫康点点头,莞尔一笑:“任何工业产品,有了国产玩家的加入,价格坠崖是必然的。”

“只有我们华夏玩家,依托全产业链的制造业,才有走量的底气和实力。”

“2500万一台的机器,卖了这么多年,不能再让他们躺着吸血了。”

“目前达芬奇机器人在国内只有300多台,非常稀少,哪怕经济发达如粤省,都只有20台,就算在京城和海市,也不是每家三甲医院都有。”

“如果我们能把价格打到五分之一,就能将手术机器人普及到二三线城市的三甲医院,让广大患者体验到更先进的手术,更快的术后恢复。”

“迟早有一天,手术将会变得非常简单,就像剪个头发一样,随做随走,病人再也不会听到手术就害怕了。”

“这才是科技走进现实的真正意义。”

“不过。”他话语一转,再次点击激光笔,将一些资料显示在屏幕上。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最大的竞争对手,直觉外科公司。”

屏幕上PPT一张张闪过,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前世今生完整地展现出来。

“达芬奇机器人来自于NASA和斯坦福在机器人方面的联合科研成果,一开始是为军方量身定制,后来在临床领域展露了巨大的潜力,才获得了斯坦福的技术授权,开始商业化之路。”

“1994年斯坦福为军方研发了一种用于战场的远程微创手术系统,将外科医生带到受伤士兵的身边,手术机器人初具雏形。”

“战场上,受伤的士兵被送进配备机器人手术设备的车辆中,然后由附近的移动外科医院中的外科医生远程操作手术,展露出优异的远程战地救护能力。”

“于是,1995年直觉外科公司成立,1996年达芬奇机器人开始研发,3年后样机成功,并进行了一系列动物和人体试验,推出最终产品。”

“2000年获得FDA批准,用于普通外科临床手术,以及心外,胸外,脊柱外科等诸多领域,能够完成冠状动脉搭桥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甚至还能让鹰国的外科医生为大西洋另一端的患者进行跨洋手术。”

“从研发到获得FDA批准上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谓是一路顺风,以飞一样的速度在狂飙突进。”

“上市至今,垄断市场二十余年,行业第一的地位从未遇到任何挑战,也未曾被撼动一丝一毫。”

“上市股票回报率甚至超过了谷歌,高达1277%,且一直保持着70%的毛利率,30%的净利率。”

“时至今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成为外科手术领域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一共治疗了500多万患者,超过4万名外科医生持证上岗。”

“每36秒钟,世界上就会有一台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的手术。”

“这样一家商业极度成功的传奇企业,无疑将成为三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大力,面对这样一头庞然大物,你有没有信心战胜它?”

王大力将胸脯拍得嘭嘭作响,发出一声大吼:“有!”

“卫总您看我的,这回一定要干翻达芬奇。”

卫康满意地笑了,大手一挥:“那就直接开动吧。”

三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方才散会。

王大力走后,卫康将陆庭峰留了下来,询问道。

“既然王大力选择了做实验室主任,那他的研发总监位子也就腾了出来,这方面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陆庭峰有些犹豫道:“部门里倒是有一些技术出色的年轻人,但是都比不上王大力……”

卫康沉吟道:“技术方面只要懂一些就可以了,主要还是管理能力。”

其实他也颇为头疼,现如今懂技术的人好找,懂管理的人也好找,但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人就很稀少了。

如果实在做不到两全其美,就只能舍弃其中一个方面。

陆庭峰顿时心领神会,连忙说道:“这方面的话,我觉得齐亮还可以,他也是硬件出身,做过多个器械项目,管理能力是极强的。”

“他的各方面经历都不错,也是从基层爬上来的,情商很高,对技术人员非常尊重,也懂得听取不同的意见。”

“解决问题他不擅长,但他擅长找来能解决问题的人。”

“带的几个项目也完成得很漂亮,口碑相当不错。”

卫康在电脑中找出齐亮的履历,粗略看了看,感觉还算满意。

“那行吧,就他了。”

“反正三清是以技术为重,管理人员最大的职责,就是做好辅助,我也不指望他们搞什么前沿技术,只要把技术大佬们和客户都伺候好就行。”

陆庭峰闻言,不由尴尬一笑,连连点头称是:“那必须的,能为大佬们服务,成为他们改变世界的垫脚石,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他随即补充道:“目前诊断室这个项目齐亮在带,这项目比较讲究各方面的沟通协调能力,比较适合他。”

“反正咱们事业部基本就这格局,技术攻关王大力上,普通的项目,以及一些需要多部门协调的项目,都交给了齐亮,他俩可谓是器械双雄了。”

卫康呵呵一笑,赞许道。

“你处理得很好,这世界天才很少,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只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齐亮是吧,先让他当研发总监,诊断室这个项目很重要,如果他能够顺利完成……”

卫康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道:“那说明他确实是我要找的人才,CTO这个位置就可以交给他了。”

……

三清总部,干细胞实验室。

“血液过滤产生废液的速率为4ul/min。”

“生物反应器重吸收率为93%,细胞活性>95%。”

“在加入LLC-PK1细胞后,就能够使用生物反应器来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了。”

丁冕看了一眼脚边的笼子,那里关着一只黄棕色比格犬,他又晃了晃手中的检测报告,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旁边站着一脸急切的薛珅,连声追问道:“能不能说人话?”

丁冕回了回神,稳定了一下情绪,转过头,张开嘴,像一台机器人一样,一字一句,异常缓慢地说道。

“嗨,亲爱的薛珅,我的意思是说。”

“咱们,随便,瞎搞的,植入式生物人工肾,很有可能,成了!”

“什么?”这下换薛珅不淡定了,他一把抢过检测报告,随便看了一眼,就拔腿往门外跑去。

“哎,你咋跑了呢?这是干吗呢?”

丁冕扯着嗓子喊道:“我的好珅子,给我回来。”

薛珅挥舞着手中的报告,头也不回地喊道:“你自己再去打一份,我去写份工作汇报,找老板请功!”

丁冕摇了摇头,相当地无语:“艹,还想跟他一起去喝点啥庆祝一下的呢,这家伙,一说到找老板邀功,跑得比谁都快。”

他再次看向笼子,里面的小狗神情萎靡,耷拉着耳朵,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可爱。

于是眼神瞬间变得温柔,伸出手摸了摸狗头,小声安慰道。

“小比,别这样嘛,虽然我切了你一个肾,但也给你装了一个人工肾,你以后就是世界上第一只赛博狗了。”

他嘿嘿轻笑起来:“高不高兴?开不开心?”

第五百九十章 生物人工肾

“这就是生物人工肾?”

卫康伸出戴着橡胶手套的左手,拿起一个梨子大小的圆柱体,放在手中仔细端详着。

这东西外壳似乎是一层柔性金属,散发着柔和的银白色光泽,手掌隔着橡胶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凉意,但没有什么坚硬的感觉。

顶端牢牢连着一根粗大的胶管,末端的两个出口,同样也连接着管子,不过却是一大一小两根细一点的管子。

“没错,这就是可以代替肾脏功能,净化血液,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的人工肾。”

丁冕站在旁边,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光辉,那是自信的光芒,他侃侃而谈道。

“一直以来,要治愈终末期肾病,就只有肾脏移植这一种方案,而肾源短缺问题,向来都非常严重。”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肾移植由人-人同种移植进展到了临床级别的猪-人异种肾脏移植。”

“效果虽然还可以,世界上第一例猪-人肾脏移植患者,术后20分钟就成功产生了尿液,移植的猪肾脏也在体内存活了74小时,没有出现急性排斥反应。”

“患者后来因为大出血而死亡,但无论怎么说,都给异种移植打开了一扇大门。”

“当然,这样的解决办法也有着不小的隐患,中长期的排异反应还无法预估。”

“因此,科学家不死心地将目光转向了人工肾。”

“血液透析仪能够缓解尿毒症危机,替代肾脏的功能,但也有价格昂贵,感染,凝血,扎针痛苦,便利性差等诸多不便,如果人工肾研发成功,必然能解决这些难题。”

“说起人工肾,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肾脏的基本功能。”

“人体的肾脏有200万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承担着代谢的重任,前者过滤血液,拦截特定分子,形成筛选功能,后者拥有重吸收功能,能够再次吸收水和电解质,形成最终的尿液。”

“我们的人工肾就模拟了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达到跟肾脏一样的效果。”

“它上面的管子与动脉相连,动脉血流入人工肾内,首先经过‘血液过滤器’,也就是人工肾小球,里面有专门设计的有孔纳米过滤膜,可以允许特定的分子通过,拦截其他都拦截下来。”

“过滤后的血液,继续通过生物反应器,里面的硅胶膜上有培养出来的活体肾小管细胞,以及一些其他成分,可以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最后,下面的两根管子,粗一点的连接静脉血管,将健康的血液再输送回去,另一根细一点的管子则连接膀胱,将充满代谢废物的尿液排出体外。”

“这一整套设备,能够完全代替肾脏的功能。”

“它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过滤机制是完全模仿人体的肾脏工作模式,因此效率很高,这么大小的一个人工肾,24小时下来,能够形成800毫升左右的尿液,这个效率已经很接近真正的肾脏了。”

“您手上的这个人工肾,每分钟能接收300毫升的血液输入,90%都会被血液过滤器过滤掉,形成30毫升的原尿,最后经过重吸收功能过滤,成为尿液的只有0.6毫升左右。”

“当然,这个人工肾目前是为动物实验打造的,所以做得小了点,如果要植入人体的话,会做得更大一点,更好地满足人体的需求。”

“这样的效率,比起目前尿毒症的主要治疗方式——血液透析,要高上许多,同时也方便许多。”

“患者每天做透析的话,要在透析机旁边呆上好几个小时,再加上排队等待时间,一天下来不剩多少时间了。大大制约了人身自由,很多事情都没法做,甚至连工作都不得不放弃。”

“而我们的人工肾,只要植入体内,就能代替肾脏,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他们甚至连尿袋也不需要了。”

丁冕一口气说完这一大段话,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

卫康笑道:“干得漂亮,你们当初是怎么想起搞这玩意的,我记得好像人工肾项目没有立项吧。所以是你们自己偷着搞的?”

丁冕脸色一变,连忙说道:“说起来,我们当时做人工肾,完全是一个意外。”

“它其实是人工膀胱项目的额外收获。”

“做人工膀胱的时候,因为过滤血液生成尿液,所以我做了一套模拟泌尿系统,不过一直都没办法解决重吸收的问题,导致尿液过滤不彻底,里面有血液残留。”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