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526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不贵,这个价格很值。”

“功能这么好的东西,肯定不能卖得太便宜,不能让厂家赔本。”

“三清是良心厂家,这个价格我估计他们也赚不了多少钱。”

“是啊,价格不是它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可惜我找不到工作,否则肯定要去打工,把假肢钱给赚回来。”

“我要是有手就好了,这样可以先装一个便宜的假腿,先努力赚到钱,然后再换这个假肢。”

梁凯自嘲地笑了笑,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都很明白三清假肢的价值。

倒是自己的想法,有些过于想当然了。

当下,他不再卖关子,直接将方案和盘托出。

“考虑到残疾人的经济条件都比较困难,三清和残联达成了合作,给大家安排了十年的分期付款,这样每年只要交几千块钱就可以提前用上仿生假肢。”

“第一年的费用呢,五千块以下,由残联提供补贴,直接支付,五千以上,残联也可以支付一半,也就是半年的费用。”

“除此之外,安装了假肢后,残联还会推荐工作,让大家尽快找到工作,可以赚钱养家。”

“这样一来,大家起码能够免费使用半年的仿生假肢,只要这半年找到工作,肯定能赚到钱,后续的费用也就不再是问题。”

这个方案一说出来,全场瞬间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

“太好了,感谢国家,感谢残联,感谢三清。”

“有半年时间过度,我肯定能找到工作,赚到假肢的钱。”

“这个方案非常理想了,给了我们足够的缓冲时间。”

“是啊,几万块钱一次性拿出来很困难,但是如果分成十年来付,每年只要几千块,那每个人都能拿出来了。”

“而且有工作的话,这个钱很容易赚回来。”

“装了仿生假肢,我们就能找到工作了,薪水高的找不到,每个月两三千块钱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啊。”

“这个假肢功能很强,不但是生活用品,还是赚钱的工具。我儿子他买了个车在跑滴滴,这假肢就跟车一样,价格也差不多,都是几万块。”

“对啊,有了仿生手,我就能做个正常人了。”

每个人都激动不已,有些人甚至当场哽咽起来,滚烫的热泪不由自主地从眼角流下。

看着眼前这一幕,梁凯也欣慰地笑了。

他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工作竟然这么有意义。

第六百零九章 加料版人造血

三清总部,纳米实验室。

午夜时分,整层楼的灯光都已熄灭。

一片黑灯瞎火的寂静中,只有一间房依然灯火通明。

薛珅正站在工作台前,一脸紧张地盯着面前的仪器,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五分钟后,机器发出一阵嗡鸣,闪烁起绿色的光芒。

下方的一个塑料瓶里,很快灌满了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来,脸上露出了一抹喜色。

“终于成了,这就是我整整三个月的研究成果,全氟化碳珠蛋白纳米乳。”

“一款加料版的人造血。”

在这几个月的研究中,他煞费苦心,终于改进了全氟化碳的结构,制造出一种高载氧量的全新分子。

不仅如此,他还将这种分子和珠蛋白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能在人体血液中运输氧气的效果。

人体的血红蛋白主要由珠蛋白和血红素两者构成。

其中血红素类似于车厢,用于存储和交换氧分子。

珠蛋白则像是火车的动力系统和车厢之间彼此连接的车钩,将满载氧气的血红素牢牢捆载在一起,进行氧气的高效运输。

只不过,跟现实中长长一条的平面结构火车不一样,这种载氧火车在液体中运输,所以拥有高效的三维空间折叠结构。

它就像蜂巢一样,拥有密集的孔洞结构,氧气分子由内而外,密密麻麻地镶嵌在凹陷的血红素上,由珠蛋白严实地捆扎在一起,在血液中运输到全身各处。

珠蛋白就如同一位勤勤恳恳的血液马车夫,空间大,能力强,非常之任劳任怨。

这么现成的天选打工人,薛珅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利用了珠蛋白的功能,将血红素替换为全氟化碳化合物分子,同时还改进了结构,使其从四聚体变成了六聚体,变得更加高效,空间利用率更高。

这样的改造下,同样的大小,却拥有了更加完美的性能。

新的携氧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更高,更快,还可以在指定的情况下快速释放氧气,能够以最高效率的方式在血液中运送氧气。

一个纳米颗粒可以携带90亿个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为一般红细胞携带量的200倍。

而且还安全无毒,24小时内可在人体自然地分解,并排出体外,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损害。

血氧交换传递的速度决定了人类的生理反应速度,使用这种纳米人工血将给人体带来强大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而这,也是薛珅想要的结果。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手中的这一罐纳米人造血,不禁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恨不得马上就给自己来上一管,体验一下飞人的感觉。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进行动物实验,再完美的性能参数也不过是纸面数据而已。

哪怕为了安全起见,他也得先在小白鼠上做几个实验,验证一下结果再说。

薛珅先往纳米人造血溶液中注入纯氧,使其与氧分子充分结合。

然后找来一只吱吱乱叫的白色小鼠,拿出针管,往小鼠血管里打了1毫升纳米人造血。

最后,他将小鼠丢进了一个装满水的密封玻璃槽,开始记录小鼠的存活时间。

“一般来说,老鼠憋气超过1分钟就会缺氧窒息,3分钟以上必死无疑。”

“让我看看,用了纳米血液以后,这只小鼠到底能憋多久的气?”

薛珅隔着玻璃,紧紧盯着水槽里的老鼠,耐心地等待着。

小白鼠掉进水里,一开始很慌,接连呛了好几口水。

然后冷静了下来,四脚八叉地漂浮在水中,长长的尾巴垂到槽底,也许是放弃了挣扎。

“超过3分钟了,小鼠没有出现窒息缺氧的现象。”

薛珅顿时精神一振,凑得更近一点,仔细观察起来。

小白鼠依然没有什么异常,四肢一动不动,只有眼珠时不时滴溜溜地转动一下。

薛珅大为满意:“非常好,憋气5分钟了,没有缺氧反应。”

就这样,时间慢慢地过去。

直到过了半个小时,小鼠才猛地在水里挣扎起来。

它拼命地往上顶着玻璃盖子,嘴巴张得大大的,四肢抽搐般地挥舞着。

水流一阵激动,渐渐地,小鼠四肢变得僵直,最终失去了生命。

“在水下环境中,一只体重25g的小白鼠,没有补充氧气的话,会在36分钟后死亡。”

薛珅皱起眉头,思索起来:“存活时间延长了约12倍,相当可观。”

“人在水下的憋气时间跟老鼠差不多,5分钟就会出现死亡,如果注射纳米血液的话,憋气时间换算过来,应该能够坚持1个小时。”

“但是小鼠太小了,血量一共才不到2毫升,我直接给了1毫升的纳米血,这相当于换了一半血了。”

“如果是人的话,总血量有4升,没办法输太多的纳米血,效果估计要大打折扣。”

“不过倒是可以提升一下纳米颗粒的单位密度,这样哪怕300毫升输进去,也能极大提升血液的携氧量。”

“此外,水下缺氧环境跟正常环境不一样,如果是在陆地上,人会不断呼吸,这些纳米颗粒会形成长期的氧气输送循环,使人拥有极强的携氧能力。”

“所以不是用来潜水,而是用来跑步的话,肯定是个王炸啊。”

薛珅想到这里,不由得意地笑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在大型哺乳动物上面进行实验了。”

“等验证了纳米血液的安全性,就可以在自己身上试用一番。”

想到这里,他瞬间心动不已,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

第二天,他兴冲冲地找来一只小型猪,准备进行实验。

这只猪鼻头和耳朵都非常粉嫩,个头跟猫一样大,体重只有5公斤,是非常好的药物实验对象。

将小猪放进一个密封箱中,往外抽气。

很快,猪就因为严重缺氧而呼吸困难,直接趴在了箱底,大口大口地喘气。

原本粉色的鼻头变得惨白,四肢也变得冰冷。

眼看着小猪就要窒息而死。

薛珅飞快地打开箱子,手中一根粗大的针管,精准地扎进猪的血管,一口气将20毫升的纳米血全部注射了进去。

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严重缺氧的小猪,在接受注射后,体内氧气水平得到了改善。

皮肤的颜色从缺氧的苍白变回了粉红,体温也恢复了正常。

“果然,对大型哺乳动物也有奇效。”薛珅看着这一幕,瞬间大喜。

“看样子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将纳米血注射入人体,从而拥有极其强大的携氧能力。”

他兴奋地捏紧拳头,在空中挥舞了几下。

随后,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证实了纳米血的安全性后,就该进行下一步了。”

“是时候给自己来上一针了。”

不过为了理论上的安全,他还是又等待了一天。

次日,经过对小白猪的抽血检验,发现昨天注入的纳米颗粒已经分解排出,在尿液和血液中都无法检测到后。

薛珅终于放下心来。

他准备好了不同尺寸的针管,打算先从少到多,在自己身上依次试验。

一开始,他给自己做了皮下注射,看看是否会导致过敏。

按道理来说,纳米颗粒应该非常安全,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该有的预防措施还是得做全。

就这样,0.1毫升的纳米血注入手腕皮下组织,形成了一个小皮丘,就像一个蚊子包。

过了数秒钟,蚊子包渐渐消了下去。

“没有异常反应。”薛珅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接下来,他制定了严谨而细致的实验。

第一周,每天下班前注射一定数量的纳米血,依次为:

1ml,5ml,10ml,20ml,50ml,80ml,100ml。

然后就去跑步,沿着河岸跑上5公里,大约需要30分钟。

这段时间内,智能手表将忠实地记录下他的身体变化情况。

这样跑上一星期,就能获得100毫升以内纳米血的人体实验数据。

而且这个量从小到大,安全性可控,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第二周,同样是跑步,但是纳米血的注射量将会逐渐变大。

计划会一直持续到输血300毫升,再多就不合适了。

就这样,通过每天的记录,就能获得最适合的注射量。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