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007章

作者:鲇鱼头

  德国海军部对阿根廷的信任,从德国海军部的回复里可见一斑。

  美国跟德国的关系也很暧昧。

  2月15号,英国巡洋舰在美国沿海拦截德国32000吨的邮轮“哥伦布”号。

  “哥伦布”船长为了避免船只落到英国人手里,直接将“哥伦布”凿沉,“哥伦布”号的船员被一艘美国巡洋舰带走。

  16号又有一艘德国商船,在遭遇英国巡洋舰拦截的时候,进入美国佛罗里达海域逃脱。

  英国巡洋舰看着越来越远的德国商船无计可施。

  美国没参战,英国巡洋舰不能进入美国海域。

  这时候英国和美国就可遵守《国际法》了。

  南部非洲也一样。

  时间来到三月份,罗安达,德国籍商船“尼克劳斯”号已经停留长达半年之久。

  “尼克劳斯”号是一艘26000吨的商船,船上装载的铜锭,全部是从南部非洲采购的。

  铜对于军工的价值不需要强调,德国对于铜的需求很强烈。

  南部非洲则是全世界产铜最多的国家。

  英国对德国宣战的时候,“尼克劳斯”号正在罗安达装货。

  战争爆发,英国皇家海军在全世界范围内扣押德国商船,“尼克劳斯”号不敢离开罗安达。

  南部非洲到德国,一路上要么是英国殖民地,要么是法国殖民地,“尼克劳斯”还要穿越英吉利海峡,这一路九死一生。

  南部非洲现在还没有参战,“尼克劳斯”至少在罗安达是安全的。

  围绕着“尼克劳斯”号,英国人和德国人大显神通。

  英国在向德国宣战之前就已经注意到“尼克劳斯”号,“尼克劳斯”号受到英国人的严密监视,只要“尼克劳斯”号敢离开罗安达,那么“尼克劳斯”号就会遭到皇家海军的扣押。

  当然最好是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主动扣押“尼克劳斯”号。

  可惜南部非洲没参战,也不会主动扣押“尼克劳斯”号,英国人只能等待。

  “尼克劳斯”号所属的慕尼黑远洋航运公司知道形势险恶。

  南部非洲现在没参战,未来不一定。

  万一未来南部非洲参战,那么“尼克劳斯”还是无法逃脱被扣押的命运。

  “尼克劳斯”停在罗安达,还得支付相关费用。

  如果“尼克劳斯”离开罗安达,最近的皇家海军就会马上赶来,商船的速度跟军舰没法比,几乎没有逃脱的可能,到时候不管是被英国人扣押,还是主动凿沉,慕尼黑远洋航运公司都将一无所获。

  所以战争爆发后,慕尼黑远洋航运公司就希望将“尼克劳斯”号,包括船上的货物全部出售。

  想卖掉也不容易。

  潜在的买家有很多,南部非洲人、美国人、甚至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是潜在买家。

  主动接触慕尼黑远洋航运公司的人也很多。

  只可惜所有人开出的价格,都没能达到德国人的心理预期,远远低于“尼克劳斯”号,以及船上货物的实际价值。

  “尼克劳斯”号和船上的货物,总值大概在100万兰特左右。

  美国白星公司是最先保价的,只有15万。

  当时欧战刚刚爆发,慕尼黑远洋航运公司还有底气,直接拒绝了白星的报价。

  随后接触德国人的是开普远洋运输公司。

  开普远洋运输公司的报价更低,只有14.5万,连美国人的报价都不如。

  德国人又等了两个月。

  无人报价。

  于是德国人回过头来主动找白星。

  白星公司依然有兴趣,不过这时候的报价只有11万。

  开普远洋运输公司的报价是11.5万。

  白星和开普报价不是乱报的,“尼克劳斯”半年没挪窝,还能不能开动都不知道,船底的附着物也不知道有多少,清理起来很麻烦的。

  这个理由让德国人无法接受,这都不是趁火打劫了,简直是敲骨吸髓。

  罗安达,慕尼黑远洋运输公司的老板凯斯·克劳斯已经为“尼克劳斯”奔走了半年多。

  现在就算敲骨吸髓,凯斯·克劳斯也认了,慕尼黑远洋远输公司已经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尼克劳斯”再卖不掉,慕尼黑远洋运输公司已经到了即将破产的地步。

  “尼克劳斯”是用贷款购买的,现在贷款都还没有还清,11.5万拿去还贷款都不够。

  慕尼黑远洋运输公司一共有12艘船,战争爆发以来,慕尼黑远洋运输公司已经有四艘船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两艘主动凿沉,另有四艘被困在中立国的港口,“尼克劳斯”是最大的一艘,也是慕尼黑远洋运输公司最昂贵的资产。

  “我们在兰德银行的贷款已经到期,现在最明智的做法,是将‘尼克劳斯’抵给兰德银行,这样我们至少还能保住信誉。”凯斯·克劳斯的律师柯林斯给出最合理的建议,“尼克劳斯”号已经到了不得不处理的地步。

  “兰德银行给出的价格是多少?”凯斯·克劳斯哀莫大于心死,就算保住信誉也没有意义,凯斯·克劳斯恐怕等不到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为了经营慕尼黑远洋运输公司,凯斯·克劳斯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身家,欠有大量银行贷款和私人贷款,就算将“尼克劳斯”抵给兰德银行,凯斯·克劳斯也将破产,他无力偿还剩余贷款,自杀恐怕将是凯斯·克劳斯最后的结局。

  “11.6万。”柯林斯很难过,他没能帮助雇主摆脱困境,“尼克劳斯”的潜在买家们很有默契,兰德银行开出的价格是最高的。

  这么看到话,一贯被称为吸血鬼的银行,反而是最仁慈的。

  就是这么神奇。

  “那就抵给兰德银行吧,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便宜英国人。”凯斯·克劳斯不恨兰德银行,换成凯斯·克劳斯,凯斯·克劳斯会比兰德银行更过分。

  “你准备怎么办?”柯林斯担心凯斯·克劳斯会走上绝路。

  “柯林斯,谢谢你的关心,不过不用担心我,我不准备返回德国了,就留在南部非洲。”凯斯·克劳斯不傻,他现在返回德国就是死路一条。

  就算债主们不上门逼债,现在返回德国也是一个冒险的选择。

  在罗安达的这几个月,凯斯·克劳斯已经充分了解了罗安达的繁华,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前途无量。

  在南部非洲,罗安达的城市排名连前十都无法进入,那么比勒陀利亚又繁华到什么程度?

  洛城呢?

  南部非洲很大,凯斯·克劳斯想看看。

第2079章 整个冬天唯一的一场战争

  欧战爆发后,类似慕尼黑远洋运输公司这样被迫倒闭的德国企业有很多。

  当然大发战争财的人更多,克虏伯就搭上德国经济腾飞的顺风车完成华丽转身,将全部身家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绑定在一起,重回巅峰。

  吞并波兰之后,去年整个冬天,除了在海上和英国皇家海军有零星交锋之外,德国都没有进一步动作。

  率先发难的是俄罗斯。

  俄罗斯后发制人,成为欧洲爆发后的最大受益者。

  和德国联手瓜分波兰之后,俄罗斯将目标对准芬兰。

  上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芬兰是俄罗斯的一部分。

  1809年,瑞典和俄罗斯之间爆发芬兰战争,俄罗斯获得最终胜利,从瑞典获得大量领土,俄罗斯成立芬兰大公国,作为俄罗斯和瑞典之间的缓冲国,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给予芬兰大公国相当高的自主权,这为芬兰未来的独立埋下隐患。

  1917年,芬兰参议院趁俄罗斯发生巨变时宣布独立,随后芬兰爆发内战。

  短暂而血腥的内战最终以拥有德国支持的白军获胜告终。

  就在几个月后,德国宣布投降,芬兰再次脱离德国控制,真正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1920年2月,苏波战争期间,芬兰趁机和俄罗斯签订《塔尔图条约》,确定两国边界,芬兰获得了非常有利的结果,南部卡累利阿地峡的边界距离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仅32公里。

  此后芬兰和西方各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直到欧战爆发之前,英国和德国都在帮助芬兰训练部队,英国还向芬兰提供了价值2.11亿芬兰马克的装备,德国人则帮助芬兰人修建了大量机场。

  在英国和德国的帮助下,芬兰在俄芬边境修建了坚固的曼纳海姆防线。

  曼纳海姆防线是以芬兰总司令曼纳海姆的名字命名,它由纵深约90公里的3道防御地带组成。

  各道防御地带均依托沼泽湖泊等天然障碍物,构筑有670个永备发射工事和土木质火力点,另有近800个地下暗堡,并以堑壕和交通壕相沟通。

  在主要防御地带前设有20~60公里纵深的保障地带,主要防御地带前和保障地带内广泛设置了防坦克和防步兵地雷和防坦克桩砦、防坦克壕和防坦克崖壁。

  看到了吗,上面的介绍里,多次出现了“反坦克”字样。

  对于俄罗斯的坦克部队来说,曼纳海姆防线的作战环境是非常不利的。

  瓜分波兰的同时,俄罗斯就开始在俄芬边境集结兵力。

  到1939年年底,俄罗斯在边界附近共集中了4个集团军,18个步兵师、1个坦克军、4个坦克旅以及约1000余辆坦克、800多架飞机,总兵力30万人。

  芬兰在39年10月份之前,常备军只有3.2万。

  俄罗斯开始集结兵力后,芬兰宣布进行全国总动员,将兵力扩充到12.7万人,编5个军,9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和一些独立的边防部队。

  除了正规军之外,芬兰另有预备役人员30万,后备役“民卫军”10万以及妇女服务队10万。

  1939年的芬兰,总人口只有440万。

  此时的俄罗斯,总人口为1.6亿。

  人口方面的巨大差距,导致各方均不看好俄芬战争的前景。

  在武器装备方面,芬兰严重缺少反坦克炮和弹药油料,战争爆发前,芬兰全国只有反坦克炮约100余门,枪弹仅够2个月、炮弹仅够3个星期作战之用,空军方面仅有轰炸机30架,战斗机56架,侦察机59架。

  单纯看纸面数据,怎么看芬兰都打不赢。

  于是俄罗斯人信心爆棚,10月11号主动邀请芬兰人到圣彼得堡谈判,向芬兰人提出苛刻条件。

  俄罗斯希望和芬兰签订互助条约,共同保卫芬兰湾。

  同时要求芬兰把卡累利阿地峡的俄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奇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俄罗斯。

  同时再把把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借给俄罗斯,为期30年。

  为了补偿芬兰的领土损失,俄罗斯表示愿意把奥涅加湖西北两倍于芬兰所割让地区的土地交给芬兰。

  前面几条都好说,汉科半岛是芬兰防御俄罗斯的天然屏障。

  俄罗斯要求租借汉科半岛,这让芬兰很怀疑俄罗斯人的动机。

  谈判破裂,俄罗斯迫不及待的制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称芬兰军队炮击曼尼拉村造成俄罗斯士兵死亡,要求芬兰政府赔礼道歉,并将军队后撤20到25公里。

  这个要求再次被芬兰拒绝。

  俄芬战争由此爆发。

  11月30号,45万俄罗斯部队攻入芬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当天遭到俄罗斯空军的轰炸。

  有波兰战役的珠玉在前,人们有理由相信,俄罗斯有能力在1940年到来之前结束战争。

  随后战争的发展让人大跌眼镜。

  波兰战役期间,俄罗斯9月17号向波兰发动进攻,到10月6号战争结束,当时距离俄罗斯攻入波兰还不到20天。

  以俄罗斯攻入波兰之后的速度衡量,俄罗斯吞并芬兰只需要半个月。

  11月30号战争爆发当天,俄罗斯军队就已经抵达预定作战位置,向曼纳海姆防线发动攻击。

  半个月过去了,俄罗斯人的攻击没有任何进展。

  一个月过去了,俄罗斯人寸步难行。

  两个月过去了,除在北部战线达成预定目的之外,俄罗斯在其他战线发动的进攻全部失败,而且是惨败,仅拉多加湖东北地区,俄罗斯人就有2个师全部被歼。

  自1812年拿破仑进攻俄罗斯之后,欧洲就流传着一个说法,冬季进攻俄罗斯,最大的敌人是天气。

  俄罗斯忽略了,芬兰同样是一个北极国家,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内,同样拥有天气BUFF的加成。

  这两个月以来,围绕着俄芬战争,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参与进来。

  俄罗斯在和德国瓜分波兰的过程中,两国表现出惊人的默契,以至于俄芬战争爆发后,英国和法国为了遏制俄罗斯的扩张,选择支持芬兰和俄罗斯作战。

  英国和法国要支持芬兰,需要另外两个极地国家挪威和瑞典的配合。

  尤其是瑞典,英国和法国给芬兰的援助必须通过瑞典。

  德国再次表现出和俄罗斯惊人的默契。

  此时瑞典还没有参战。

  德国从战争刚开始爆发,就向瑞典政府发出警告,如果瑞典政府允许英国和法国的物资和人员过境,那么德国就会马上向瑞典发动进攻。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