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142章

作者:鲇鱼头

  毕竟在德国,就算将军也不能肆无忌惮的享受到来自尼亚萨兰的顶级牛排。

  “第五山地师的普通士兵,也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吗?”蒂姆·舒尔茨没忘记自己的职责,他要为第五山地师的官兵负责,毕竟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是他,而不是已经自杀的冯·卡曼。

  “你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李敏翻了个隐蔽的白眼,南部非洲人又不是冤大头,在德军内部,列兵和将军的待遇也不一样啊。

  小胡子上台后,德国的经济状况虽然有了很大好转,跟南部非洲这样资源丰富的国家还是不能比。

  战争爆发前,德国的义务兵,每天的津贴只有0.5帝国马克。

  职业军官的津贴高很多,而且地域不同也有差别,少将的话差不多在每月1150马克左右。

  南部非洲列兵和将军之间的待遇差距,比这个要小很多,就算刚刚入伍的新兵,每个月也能得到50兰特左右,少将大概是600兰特。

  这只是基础薪水,战争期间还有各种战时津贴,在欧洲作战的南部非洲军人,如果想利用探亲假返回南部非洲,旅途中产生的费用国防部也是全部报销的。

  除了薪水待遇之外,福利待遇上的差距更小。

  将军每天的晚餐菜单上有红酒,士兵也有,区别在于价位不同,士兵的供应是限量的,将军则不受限。

  牛肉必不可少,区别在于供应将军的是顶级尼亚萨兰牛排,供应士兵的则是土豆炖牛肉。

  在牛肉这方面,将军是限量供应,士兵则是敞开随便吃,而且牛肉的比例绝对多于土豆。

  蒂姆·舒尔茨是个严谨的人,并不完全信任李敏说的话,具体情况还是得自己去了解。

  蒂姆·舒尔茨首先去了战时医院。

  情况和李敏说得不太一样。

  伤兵们没有牛排,也没有红酒,更没有冰激凌巧克力之类奢侈品,医院给第五山地师伤兵提供的晚餐,只是一晚黏糊糊,看不出使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粥。

  蒂姆·舒尔茨用质问的眼神看李敏。

  “别看我,菜单是由职业营养师制定的,他们比我们更专业。”李敏也没有吃过病号餐,但是对战地医院的管理,以及南部非洲厨子有信心。

  早在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国家就见识了南部非洲对于医疗的重视程度,以至于很多还没有从学校毕业的学员医生,战争结束后直接被欧洲国家高薪聘请留在当地工作,普遍生活状态都不错,基本上属于权贵阶层。

  南部非洲厨子的名气,不亚于南部非洲医生。

  南部非洲华人很多,中餐的魅力无与伦比,跟中餐相比,很多欧洲人吃的都是黑暗料理,根本无法入口的那种。

  关键南部非洲物产丰富,白菜炖出花来,营养价值肯定还是不如牛肉,更何况南部非洲本身就有顶级牛排。

  英国很多贵族家庭,都以家里拥有一位华裔厨师为荣。

  谁要是家里有个华裔厨师,那么肯定隔三差五就在家里举行晚宴,而且每一次晚宴都会请厨师出面,当面向客人介绍每一道菜。

  这也是显摆,原理就跟吃包子发朋友圈一定要把方向盘中间的标志露出来一样。

  “我们的病号餐是极其合理的,少油少盐,清淡可口,素菜为主,最好都是流质——”营养师是位戴眼镜的女孩,看上去气质娇娇弱弱的,脾气却不小:“——这里是医院,不是餐厅,不能你想吃什么就点什么,我们要对病人的健康负责——还有,你们不要没事干就在病房区闲逛,这会影响到病人的休息,同时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

  蒂姆·舒尔茨满脸的不可思议,大概是觉得一个少尉,不能用这样的语气跟一位将军说话。

  好吧,将军是俘虏,得有自知之明。

  可旁边还有一位中校呢!

  要不是少尉的枪套里带着枪,蒂姆·舒尔茨一定要据理力争的。

  “这是我们为病人准备的病号餐,使用了二十多种食材,精心熬制了四个小时,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更有利于病人的身体恢复。”院长的年龄也不大,语气虽然温和,含义却很丰富。

  大概意思就是:这是我们的专业领域,外行少凑热闹。

  蒂姆·舒尔茨提出想去厨房看一看。

  那就去。

  厨房里的环境肯定不像病房那样窗明几净,不过倒也不是污水横流凌乱不堪,十几名非洲大妈正在厨房里工作,看到一群人呼啦啦涌进来,表情都有点不知所措。

  蒂姆·舒尔茨眉头微皱,这是他第一次在医院里看到非洲人。

  李敏静静看着不说话。

  蒂姆·舒尔茨不是那种极端德国人,但明显也受到小胡子鼓吹的影响。

  实际情况比蒂姆·舒尔茨想象中的已经好很多了,蒂姆·舒尔茨虽然不知道德军的厨房是什么样,但环境大概率比这里更糟糕。

  非洲大妈们没有受到过什么教育,工作的方式就很粗暴,蒂姆·舒尔茨注意到一位正在切菜的非洲大妈,将一个明显已经腐烂的苹果一分两半,然后扔到不同的筐子里。

  蒂姆·舒尔茨有理由怀疑,好的那一半是给南部非洲伤兵吃的,坏的那一半属于第五山地师伤兵。

  至少换成德国人,蒂姆·舒尔茨相信德国人会这么做。

  也不对,如果是德国人的话,俘虏根本没苹果,就算腐烂了也不会给俘虏吃,一天给俩小土豆就不错了。

  “这部分已经腐烂了,不能吃,待会儿就要扔掉——”非洲大妈误会了蒂姆·舒尔茨的表情,还以为蒂姆·舒尔茨是责怪她浪费。

  “抱歉先生们,这些苹果都是从塞浦路斯空运过来的,原产地是南部非洲,在路上可能已经流浪了上万公里,你们不能要求太高——”营养师主动解释,同时还有抱怨:“——中校先生,能不能提一个建议?”

  李敏送上一个努力灿烂的微笑,不敢得罪小小的营养师。

  开玩笑,中校的菜单,也是营养师制定的,李敏可不想连吃一个星期蔬菜,一点荤腥都见不着。

  更不想菜里不放盐啊,或者放了太多盐之类的等等。

  “我们难道就不能对供应商的要求更高一点吗?看看这些苹果都已经小到什么程度,居然还有腐烂的,装船的时候难道不能检查一下吗,你在南部非洲有没有见过这样的苹果?在我们洛城,这样的苹果连狗都不吃!”少尉标准高。

  这也正常,尼亚萨兰对于食品健康的标准一直是很高的,在以高标准而著称的南部非洲所有州里,简直达到了苛刻的程度。

  “菲奥娜,这种决定可不是我一个中校能参与的,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倒是可以给你的父亲打个电话,那样或许我们就有银鱼吃了——”李敏表情无辜,听上去菲奥娜的父亲似乎是为大人物。

  确实是大人物。

  南部非洲的军装上是有名牌的,菲奥娜姓罗德斯。

  蒂姆·舒尔茨注意到这一点时,表情是震惊的。

  罗德斯的话,那就是著名的罗德斯家族了。

  搞不好这女孩的父亲就是小斯,难怪这么有底气。

  更难得的是,小斯的女儿居然在军中服役,而且还在前线!

  这简直不可能。

  哪怕再以荣誉著称的容克贵族中间都不可能。

  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王室的王子和公主们也服役,大公主的军衔是中尉。

  这其实就是作秀,乔治六世再无私,也不会让大公主真正去从军,更不会派上战场。

  “中校先生,请你搞清楚,南非公司作为南部非洲国防部一级供应商,提供的商品并不包括新鲜水果在内,这些苹果肯定是那些该死的希伯来人提供的!”菲奥娜振振有词。

  蒂姆·舒尔茨大点其头,作为一个德国人,蒂姆·舒尔茨对希伯来人的反感发自内心。

  李敏抿嘴瞪眼深呼吸,努力控制情绪。

  罗德斯家族名下有很多食品企业,南非公司只是其中之一。

  希伯来人作为全世界最会赚钱的群体,小斯肯定不会放过,南部非洲的很多希伯来人都是为小斯工作。

  罗克不需要。

  希伯来人会赚钱,但是吃相太难看,不管是小手工业者还是小商贩,最终都是放高利贷,这是欧洲人讨厌希伯来人的主要原因。

  罗克名下企业,更多是依靠双手创造财富,这方面希伯来人就很不擅长,也不喜欢,他们更喜欢做中间商,趴在供应链上吸血。

  “我希望你加强对于厨房的管理,你看这些要扔掉的苹果,有很多根本没有腐烂,完全可以吃。”李敏鸡蛋里面挑骨头。

  “呵呵,中校先生,你知道她们每天要工作多少个小时,要处理多少种食材吗?难道你想让她们像高档餐厅里的高级厨师,把萝卜都给你雕成花吗?这里是战场,不是比勒陀利亚市中心的旋转餐厅。”菲奥娜冷笑,在她看来李敏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李敏大败退。

  蒂姆·舒尔茨终于无话可说。

  不过这家伙的脑回路也很奇葩,在离开厨房后,蒂姆·舒尔茨问了李敏一个问题。

  “南部非洲不是没有非洲人吗?”

  “你大概不了解有一个群体叫外籍工人。”李敏冷笑,对付不了菲奥娜,还能对付不了你个俘虏!

第2253章 还是见识少

  德国《法兰克福报》曾经在二十年代针对南部非洲进行过一系列报道,在德国国内引起巨大反响。

  和德国相比,同为后起之秀的南部非洲创造了惊人的经济奇迹,短短二十年间跃居世界强国之列,这让所有德国人羡慕不已。

  当时的德国正处于魏玛共和国时期,经济低迷,物价飞涨,还在遭到国际联盟的封锁的制裁,南部非洲遂成为所有德国人向往的国家。

  之所以有那么多德国人移民南部非洲,和《法兰克福报》的报道有很大关系。

  小胡子上台后,对德国媒体行业进行整顿,大约3500家德国报纸最少消失了百分之八十,《法兰克福报》也在其中。

  蒂姆·舒尔茨本人就是法兰克福人,而且身为容克贵族,和德国普通人相比有着更丰富的信息来源,对于南部非洲的了解程度,超过大多数德国普通人。

  蒂姆·舒尔茨也没有和李敏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他现在相信南部非洲人会兑现诺言,那些第五山地师的伤兵,就算回到德国,估计也得不到这种级别的治疗和照顾,德国的医疗水平跟南部非洲还是有差距。

  物资丰富程度上差距更大。

  就在第五山地师放弃抵抗的第三天,来自蓬比亚的南部非洲军队抵达伊拉克利翁,克里特岛守军被拦腰切断,接下来的战斗势如破竹,短短两个星期内,近五万克里特岛守军全部投降,盟军大获全胜。

  南部非洲收复克里特岛的同时,菲律宾的战斗还在进行中。

  和意大利人相比,日军的作战意志更顽强,很多时候即便面对盟军的绝对优势兵力,日军也会选择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绝对不投降。

  这和盟军对待日军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美军就不用说了,麦克阿瑟在得知美菲联军俘虏的遭遇后,对菲律宾日军下达必杀令,即便投降的日军,美军士兵也可以就地枪决,不需要审判。

  南部非洲军方对待日军的态度更坚决,在东南亚作战的日军,很多都是从其他战区调来的,他们本身就血债累累,罪无可恕,太平洋战争爆发到现在,南部非洲军队歼灭了超过30万日军,居然没有任何一名日军俘虏,这简直就是奇迹。

  受美军和南部非洲军方的态度影响,澳大利亚军方和东印度军方对待日军的态度同样鲜明。

  接受南部非洲军方指挥,在东南亚作战的澳大利亚军队已经达到十个师,总兵力超过16万人,规模仅次于东印度军队和南部非洲军队。

  美军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反攻菲律宾的时候,美军在东南亚只有两个师。

  现在时间过去一个月,美军在东南亚的兵力已经增加到6个师,总兵力超过十万人,大红一师和彩虹师也终于有能力向民都洛岛纵深推进,伤亡也随之增加。

  和能征善战的南部非洲军队不同,美国陆军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匆忙组建的,在抵达东亚之前,美军普遍只接受了四到六个月的军事训练,他们中很多人使用的还是美军在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用过的1903式春田步枪,士气虽然高昂,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

  1936年,美国参考尼亚萨兰半自动步枪研发了M1加兰德。

  和尼亚萨兰步枪相比,M1加兰德结构复杂,造价昂贵,试产之后经过数次重大改进,一直到两年前才开始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美国的工业能力虽然强,具体到军工方面跟南部非洲相比还是有差距,M1加兰德的产量严重不足,美国陆军又扩张得太快,所以只能从仓库里把封存的春田步枪拿出来重新装备部队。

  春田步枪就是美版毛瑟,性能跟尼亚萨兰步枪相比有明显差距。

  不过除了步枪之外,美军的装备正在快速提升,尤其是在运载能力方面,跟南部非洲军队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南部非洲的陆军师,装备各型汽车大约1500辆。

  美国刚抵达东亚的陆军师,装备汽车的数量也在1000辆以上。

  麦克阿瑟现在很有底气,终于不用为了装备和空中支援天天来找安琪,南部非洲军队已经占领马尼拉,美军还没有攻占民都洛岛,麦克阿瑟憋着一口气,要证明美军的战斗力绝对不亚于南部非洲。

  “美国人的工业能力强不强先不说,模仿能力确实很强,刚刚抵达的美军部队已经普遍装备了火箭筒,通讯系统也覆盖到排一级,美国人正在为野战部队配置装甲单位,估计再过最多半年,美国陆战部队也将和我们一样,普遍配备装甲团。”安琪的参谋长皮尔斯对美军情况非常关注,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势力正在退出东亚,未来在东亚,美国会成为南部非洲最主要的对手。

  美国人的野心现在人尽皆知,没有美国人的煽风点火,或许二次世界大战都不会爆发。

  另一个时空英国和法国抱美国人的大腿是别无选择,这个时空南部非洲取代美国,情况也比另一个时空更复杂。

  英国人的本性就是搅和,哪怕在东亚的影响力逐渐式微,也不会轻易放弃东亚,目前看来,联合美国对抗南部非洲的影响力扩张是最好的方式。

  法国人现在首鼠两端,打着中立的旗号和日本人进行合作,战后肯定是要清算的。

  这样看来,南部非洲倒是可以拉法国人一把,对抗英国和美国可能的联合。

  “不用担心美国人,等美国人打败民都洛岛的日本人,吕宋岛的战斗早就结束了。”安琪不担心,美国的潜力不错,不过重心在欧洲,东亚对于美国的重要性远不如南部非洲。

  美国现在也是两线作战,调遣更多部队抵达东亚的同时,派往北非的美军部队更多。

  美国人还在加大对俄罗斯和英国的援助,试图获得俄罗斯和英国的好感。

  这注定是徒劳,俄罗斯人和英国人都对美国恨之入骨,没有美国人的支持,德国人就不会这么嚣张,俄罗斯和英国也不会遭到这么大的损失。

  法国人更看不上美国人,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最反感美国人的国家就是法国。

  看看菲律宾人对待美国人的态度就知道,美国在菲律宾几十年的殖民彻底失败,既没有得到想要的产品倾销地,也没有得到菲律宾人的忠诚,等战争结束后,菲律宾和美国的关系还得走着瞧。

  南部非洲在东亚有着更好的基础,东印度建国第一天起就是南部非洲最忠诚的小弟,法属印度支那等战争结束后也将纳入南部非洲的势力范围。

  至于日本,战后南部非洲肯定是要在日本驻军的,美国人能不能获得驻军的资格都不好说。

  所以南部非洲现在不用担心美国,只要保持目前的势头,自身不犯错误,美国就休想取代南部非洲在东亚的影响力。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