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147章

作者:鲇鱼头

  支援舰队的三艘主力舰,除了“决心”号之外,其他两艘都是来自塞浦路斯分舰队的航空母舰。

  “是的,达尔朗元帅已经登上运输机,正在前往阿尔及尔的途中。”通讯参谋的微笑里带着明显的嘲讽,“决心”号是法国海军的老对手,在攻击“黎塞留”号的战斗中,“决心”号受损严重,这个英国人还没忘呢。

  “黎塞留”现在随时可以服役,“决心”号估计没有报仇的机会了。

  不过能看到法国海军元帅如此狼狈,奥尼恩斯还是很高兴。

  只要法国人倒霉,英国人就会很高兴。

  不列颠空战期间,也有不少法国人盼着英国战败呢。

  那样一来,法国就不再是唯一一个停止抵抗的主要国家了。

  “很好,命令舰队全速前进,我们要尽全力给予我们的盟友最大程度的帮助——”奥尼恩斯笑容灿烂,从盟友到对手再到盟友,真是世事无常。

  奥尼恩斯的话音未落,处于支援舰队最前方的“猎犬”号驱逐舰像是被鱼雷或者水雷击中,突然发生剧烈爆炸。

  “这特么怎么回事?”前一刻还笑容灿烂的奥尼恩斯满脸惊讶,舰队此时已经进入战斗状态,德国潜艇只要敢出现,绝对逃不过驱逐舰的围猎。

  那么就只剩一种可能,“猎犬”号是碰触到了德军潜艇布设的水雷。

  明白了这一点,周围水域顿时危机四伏。

  强大如“决心”号,如果被水雷击中,也会遭到重创。

  吨位小一点的巡洋舰、驱逐舰更不用说,被水雷击中的后果就像“猎犬”号一样,短短两分钟内就已经从海面上消失。

  塞浦路斯分舰队的航空母舰同样是皮薄馅大,水线带装甲薄弱,如果被水雷击中,同样逃不过被击沉的厄运。

  “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派出扫雷舰——”奥尼恩斯这时候突然想起来,支援舰队并没有配备扫雷舰。

  德国潜艇的布雷行动是秘密进行的,连法国海军都不知情,盟军同样没有掌握这个情况。

  支援舰队出发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可能,自然也就不会带上扫雷舰。

  “塞浦路斯分舰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拥有一定扫雷能力,不过效率不会太高。”大副约翰·伍德上校忧心忡忡,现在支援舰队已经闯入雷区,随时可能触雷,这个情况是所有人都不愿意面对的。

  “那还等什么,马上开始行动。”奥尼恩斯这时候已经顾不上法国海军了,如何尽可能把支援舰队平安带回去更重要。

  约翰·伍德表情难过,并不是所有的英国人都想看法国人的笑话。

  支援舰队努力自救的时候,土伦港的战斗激发激烈。

  驻扎在土伦港的法军部队撤离后,土伦港的安全就由法国海军负责,上岸执行任务的水手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港口内的战斗爆发后,马尔基海军上将调派部队进入港口支援,部队抵达后却不知道应该帮助哪一方。

  港口内正在交火的部队都是法国海军官兵,他们的目的都是保护这支最后的法军舰队。

  这是法国海军最后的精华,一共3艘主力舰,8艘巡洋舰,18艘驱逐舰,17艘鱼雷艇,19艘潜艇,7艘通讯舰,3艘侦察舰,以及60多艘运输舰、油船、挖泥船和拖船。

  “黎塞留”和“让·巴尔”虽然更强大,毕竟尚未服役,谁都不知道战场上表现怎么样。

  对于这支法国舰队,海军官兵们还是很有感情的,一部分海军官兵宁愿接受意大利人的指挥,也不愿意将军舰凿沉。

  基于同样的原因,港口内的战斗虽然激烈,实际上伤亡却不大,绝大多数海军官兵不愿意将枪口对准曾经的战友,虽然他们的立场不同,目的却都是一致的。

  “命令部队迅速行动,我们决不能把任何一艘军舰留给德国人。”拉波德上将态度坚决,他的目的根本不是冲出港口,而是将所有军舰全部凿沉。

  拉波德上将不喜欢英国人,也不喜欢达尔朗,他根本不想和盟军合作,即便自由法国的领导人承诺,法国海军不会接受皇家舰队的指挥。

  就算不接受,法国海军也会沦为皇家舰队的附庸,这是拉波德绝对不能接受的。

  “弩炮行动”之后,拉波德上将对英国人恨之入骨,他现在只想将所有军舰全部凿沉。

  “将军,如果我们将所有军舰凿沉,那么我们就会遭到德国人的迁怒,到时候我们这些人也将彻底失去价值。”马尔基上将表情纠结,他并没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另一个时空,德军部队抵达土伦之后,马尔基上将在床上被德军俘虏,这对于担任港口防卫司令的马尔基来说堪称耻辱。

  “那么你想怎么办?让水手们回到他们的岗位上,驾驶着军舰冲出港口?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德国人已经在港口外布设水雷,我们已经无路可逃。”拉波德上将惨笑,土伦港毕竟是法国领土,德国人的行动不可能彻底瞒住所有人。

  可就算知道德国人正在布雷,拉波德上将也没有任何动作。

  就算阻止德国人的行动,结果又能怎么样呢。

  拉波德不想和英国人进行任何形式上的合作,如果达尔朗决定维持“中立”,那么拉波德会给与达尔朗应有的尊重。

  现在达尔朗决定投靠盟军,拉波德已经对达尔朗彻底失望。

  所以就算这支舰队冲出土伦港也无处可去。

  “布设水雷?德国人怎么能这样做?”马尔基惊骇莫名,就在刚刚,马尔基还幻想着加入盟军之后,还能继续当自己的海军上将呢。

  现在一切都完了,没有了舰队,马尔基他们这些法国海军将领也就没有了进身之阶,凭借马尔基的能力,就算马尔基逃到北非,也没有资格担任“黎塞留”和“让·巴尔”的舰长。

  “德国人和英国人一样都是我们的敌人,他们当然会这样做,换成我们我们也会这样做。”拉波德上将已经累了,毁灭吧。

  “我们可以用不重要的辅助船只杀出一条血路。”马尔基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能舍弃一些不重要的辅助船只,从而保全主力战舰,那么这个结果也不错。

  当然对于辅助船只上的官兵们来说,这肯定不是个好消息。

  “你能不能当着那些辅助船只的水手们面前说出这句话?”拉波德上将冷笑,这都不是草菅人命了,而是直接让人去死。

  马尔基表情难看,他要是敢下达这样的命令,会被水手们分分钟撕成碎片。

  “将军,军官们要见你——”拉波德上将的副官匆匆来报。

  “让他们进来——”拉波德上将没有跟着达尔朗一起乘坐飞机撤离,选择留在土伦和舰队同生共死,这个行为让拉波德上将赢得了军官们的信任。

  很快一大群将军校官们蜂拥而入,他们不理解拉波德为什么下达这样的命令。

  “两年前,贝当元帅和达尔朗元帅先后下达了同样的命令,如果有人试图夺走这支舰队,那么我们就用行动表面我们的态度,总会有一些法兰西人绝不屈服——”拉波德上将表情严肃,法国停止抵抗,最难以接受的群体就是军人。

  上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和德国整整打了四年。

  这一次只打了38天,法国人就糊里糊涂的输掉了战争。

  尤其是对于法国海军来说,他们几乎一炮未发,就不得不接受战败投降的命运,全世界第五强的舰队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笑话。

  名义上法国海军跟意大利海军是并列第三档。

  第一档毫无疑问是英国、美国、南部非洲,排名不分先后。

  第二档是日本。

  “将军,我们冲出去,和敌人决一死战!”性格暴躁的多尔农海军准将绝不屈服,不管是自沉还是投降,多尔农海军准将都不想接受。

  “和谁决一死战?”拉波德面无表情。

  多尔农海军准将瞬间迷茫。

  是啊,和谁决一死战?

  今天之前,法国海军的态度是中立,根本没有参战,哪来的敌人。

  可谁又是法国海军的朋友呢。

  英国人肯定不是,德国人也不是,意大利人更不是,美国和南部非洲都太远,多尔农这时候才发现,天下之大,已经没有法国海军的容身之处。

  也对,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乱世之中,连“中立”都是奢侈的。

  “执行命令吧,在所有军舰上安装炸药,同时打开排水阀,如果有人敢靠近军舰,那就直接射击,至少我们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法国海军从不屈服!”拉波德声音低沉,充满悲痛。

  绝大部分军官们都低下头,他们对这个结果无法接受。

  “去吧,执行将军的命令,这也是总统和元帅的命令——”参谋长罗宾海军准将内心同样充满悲痛,他在说完这句话之后直接拽掉了自己的肩章和领花。

  没有了法国海军,他这个海军参谋长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今天之后,应该就没有法国海军了吧。

  “你们中间如果有谁想继续服役,那么可以前往北非,我们在北非还有两艘强大的战列舰,法国海军并没有消失,依然会继续存在。”拉波德自己肯定不会去北非,他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军官们心情各异,有人心灰意冷,也有人握紧双拳,自由法国还在战斗,法国还有希望。

  自由法国成立后,很多不甘心臣服德国的法国人纷纷前往北非,加入自由法国继续抵抗。

  法国海军内部没几个人去北非。

  法国的最后一支舰队在土伦,海军军官们就算去了北非,也无法发挥作用,留在土伦至少还有希望。

  现在希望彻底破灭,所有人都要自谋生路,前往北非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马尔基还不肯放弃。

  “闭上嘴!”拉波德上将声色俱厉,不给马尔基任何机会。

  稍晚些时候,拉波德上将的旗舰“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首先打开海底节水阀,坐沉在土伦港内。

  打开节水阀的同时,拉波德还命令引爆了“斯特拉斯堡”号上的炸药,将主炮和轮机舱彻底炸毁,同时点燃舰上的剩余燃料。

  这是担心德国人将“斯特拉斯堡”号打捞出来,所以将“斯特拉斯堡”号彻底摧毁。

  拉波德上将选择和“斯特拉斯堡”号一起沉没。

第2260章 同归于尽

  随着“斯特拉斯堡”号的自沉,海军史上最悲壮的一幕出现了。

  在自沉之前,拉波德海军上将通过电台向所有军舰下达“自沉”命令。

  “斯特拉斯堡”号沉没五分钟以后,“科尔伯特”号巡洋舰爆炸沉没。

  接着是“阿尔及利亚”号轻型巡洋舰和“马赛曲”号巡洋舰,“阿尔及利亚”号燃起的大火燃烧了20天之久。

  当水手们打开“迪普莱克斯”号巡洋舰底部的通海阀时,德军终于赶到港口。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德军进入土伦港时迷了路,一个小时之后才赶到港口,这给水手们留出了充足的时间。

  负责守卫港口的海军水兵也没有第一时间放行,借口检查证件,将德军拦在港口之外,直到德军坦克部队抵达之后才被迫放行。

  德军士兵登上“迪普莱克斯”号巡洋舰,将船员赶下船,并且关闭了通海阀。

  “迪普莱克斯”号舰长莫罗上校主动点燃炸药,引发舰上鱼雷殉爆,大火燃烧了整整十天。

  “敦刻尔克”号战列舰和“普罗旺斯”号战列舰也在随后自沉,这是“普罗旺斯”号战列舰在短短两年内的第二次沉没。

  两年前的弩炮行动中,“普罗旺斯”号被英军首次击沉,法国人后来将“普罗旺斯”号打捞起来修复,这一次法国人亲手将“普罗旺斯”号凿沉。

  “普罗旺斯”号开始沉没的时候,德军已经抵达。

  “普罗旺斯”号的舰长和德军军官用闲聊方式拖延时间,直到战舰完全沉没。

  法国海军用悲壮的自沉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愤慨,维希法国没有能力保护法国海军,骄傲的法国海军官兵拒绝和英国进行任何形式上的合作。

  支援舰队里的航空母舰,在最后时刻派出舰载机飞抵土伦港,却已经失去任何意义。

  这时候下方的土伦港,已经被军舰爆炸引发的大火和浓烟团团笼罩,几十公里外都清晰可见。

  德国人尽最大可能挽救这支舰队,只有三艘被解除了武装的驱逐舰,和四艘受损严重的潜艇被德军俘获。

  倒是有三艘潜艇趁乱逃出土伦,辗转抵达北非,随后加入自由法国。

  消息传到北非,戴高乐在电台发表演讲,高度赞扬法国海军的不屈精神,号召更多法国人主动拿起武器对抗德国侵略者。

  在随后的半年内,大约8000名法国海军官兵抵达北非加入自由法国。

  作为盟军最高领导人,罗斯福和罗克、温斯顿,也分别在不同场合发表公开演讲,给与这支法国海军高度赞扬。

  戴高乐趁机请求南部非洲和美国给与自由法国更多援助。

  英国就算了,就算英国将最新式的“乔治五世”号战列舰送给自由法国,戴高乐也不要,没有法国人愿意在英国的军舰上服役。

  罗克和罗斯福分别对戴高乐的请求给与回应,南部非洲在将两艘“黎塞留”级战列舰还给法国人的同时,援助给法国人四艘轻型巡洋舰和六艘潜艇,帮助自由法国重建法国海军。

  罗斯福同样出手大方,去年底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这为美国对欧洲的军事援助扫清了障碍。

  《租借法案》的出台是有原因的。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案》,法案规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然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中立法案》的限制仅限于军械、军火,或者战备物资。

  这就给美国企业留下一个后门,不直接进行军火贸易,可以进行原材料贸易,美国于是就打着原材料贸易的旗号大发战争财。

  世界大战进行到第三年,欧洲经济遭到巨大破坏,《中立法案》已经无以为继,不是欧洲国家不需要原料,而是没钱继续购买原料。

  于是在美国企业的推动下,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

  《租借法案》的本质是,没钱不用担心,军工能力下降也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将军备物资以租用的方式租给你,租金都可以分期付款的那种——

  所以现在明白另一个时空,为什么美国战后的军事基地遍布全世界了吧。

  还不起租金,自然要用其他方式偿还。

  为美军提供服务也是抵债方式之一。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