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鲇鱼头
“离我远点大个子,我可不想被炸上天——”小赖特不想死的不明不白。
二战爆发以来,阵亡的人实在太多了,法国有近80万人阵亡。
看上去不多,不过考虑到法国一共才抵抗了不到40天,这个数字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法国针对阵亡士兵的规定,跟美国差不多,只有在确定身份的情况下,才能判断士兵阵亡,家属可以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如果是粉身碎骨,或者无法证明身份,那就只能归结为在战场上失踪,家属能够得到的抚恤金少得可怜。
“别担心小伙子,你至少还可以活40年!”卡吉尔拍着小赖特的肩膀哈哈大笑,南部非洲对于阵亡军人的标准,比美国和法国人性化多了。
军人在战场上失踪,要么是粉身碎骨,要么是被俘,几乎没有第三种可能。
南部非洲军人有强烈的荣誉感,宁愿战死也不投降,欧洲国家那种面对不可抗力允许投降的所谓“骑士精神”,在南部非洲基本不存在。
南部非洲远征军官兵被俘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战斗中昏厥,没有反抗能力的情况下被迫成为俘虏。
但凡还有一丝反抗能力,哪怕只能拉动手榴弹的拉环,南部非洲军人都不会成为俘虏。
所以在南部非洲官方,几乎不存在“失踪”这一说。
即便是“被俘”的军人,在战后也会一视同仁。
也不对,不仅一视同仁,甚至还会有特殊待遇。
因为被俘的军人,需要特别的心理辅导,才能接受这个事实。
“头,五公里外发现德军部队——”负责警戒任务的马克·泰勒骑着一辆履带式摩托车,这是战地最有效的交通工具。
从速度上说,明显轮胎式摩托车更快,比履带式摩托车更有效率。
不过战场环境复杂,交通状况很糟糕,很多摩托车无法通行的地方,履带就如履平地,所以履带式摩托车就成为侦察兵们的最爱。
“有坦克吗?”
小赖特还以为齐宁会下令撤退。
很明显,齐宁比小赖特想象中的更勇敢。
“有,很多!”马克没熄火,保持随时可以逃窜的状态。
“尼古拉,呼叫支援——”齐宁拿起突击步枪,向旁边的小山坡冲去。
尼古拉是小队的通讯员,携带着步话机,随时可以呼叫空中支援。
小赖特还没有反应过来,卡吉尔追着齐宁向山坡跑去,也没有忘记招呼小赖特。
“走啊,小子,这可能是你一生,最刺激的时刻!”
这话太有煽动性了,小赖特没犹豫,跟着卡吉尔冲上山坡。
马克也发动摩托,绕到山坡之后藏起来,如果他们要撤退,这辆履带式摩托车,是最大的希望。
南部非洲空军的反应速度惊人,只用了两分钟,就有四架“猎豹”式战斗轰炸机从山坡上掠过,向德军部队过来的方向飞过去。
“咱们的空军这么给力吗?”小赖特简直惊呆了。
“多正常的,这肯定是在附近执行巡逻任务的飞行小队,指挥部会就近协调所有空军,一切为战争服务!”卡吉尔正在用铁锹挖散兵坑。
时间紧迫,挖战壕是不可能了,散兵坑也得多挖几个,这样才有更高的生存几率。
小赖特拿着铁锹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动手。
散兵坑也是有讲究的。
就像散兵线一样,不了解战争的人,看着部队冲锋,感觉都是乱哄哄的人海战术,看不出什么门道。
真正的老手都不用观察,哪怕是来自不同部队,临时凑起来的人手,进攻的时候也知道和战友保持适当距离,至少一枚手榴弹飞过来,不会被一锅端。
大口径炮弹不考虑,那玩意儿不是人力能够对抗的,得看命。
“到那里去!”齐宁指挥小赖特挖坑,十几个人的小分队,就别提什么梯次防御交叉火力了,关键是保护自己。
“间隔十米,挖四个,最后一个在山脊线,准备好防水布,我们今天可能要在这里过夜了——”齐宁野心大,明显是想打持久战。
“先生,我们只有十几个人——”小赖特感觉手脚都不同步了,十几个人对抗一支有很多坦克的德军部队,用螳臂当车都不足以形容。
“那又怎么样!”齐宁不怕,如果命令允许,齐宁敢带着小分队突袭柏林。
能不能成功是一回事。
敢不敢又是一回事。
信心就来自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
法国人明显没这种自信。
五公里对于装甲部队来说也就一脚油门的事。
“猎豹”还是很给力的,第一辆德军坦克刚刚出现在齐宁的视线里,就被空中飞过来的炸弹摧毁,炮塔飞起来十米高,弹药殉爆,就像一枚灿烂的烟花。
同时被击毁的还有其他两辆坦克,和一辆卡车。
在德国的土地上,德军还是很放心的。
前面说过,德国国内的交通很发达,高速公路好几千公里,非常有利于装甲部队的推进。
德国人也想不到南部非洲远征军,会在高速公路上做什么手脚。
再加上鲁登道夫大桥对于德军的重要性,所以德军装甲部队在接到命令之后,马上就以最快的速度向雷马根镇赶来,根本没有任何防备。
“猎豹”的攻击迅捷又猛烈,三辆坦克和一辆卡车,直接将整个高速公路全部堵死,进退不得。
“猎豹”的飞行员在扔掉炸弹之后,还没有收手,继续使用机枪,向地面部队扫射。
德军的防空力量还是不错的,尤其机械化部队,防空单位是标配,88毫米高射炮在对付空中目标上效率还不错,能够对“猎豹”构成巨大威胁。
不过88毫米高射炮,也不可能在行进中时刻保持作战状态,要展开也需要一定时间。
这段时间,足够“猎豹”肆虐了。
“猎豹”配备的20毫米机炮和12.7毫米航空机枪,在对付轻装步兵的时候,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
即便装甲最厚的五号坦克,其顶部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
毫无疑问,五号是“猎豹”最优先的攻击目标。
一名装甲部队的指挥官,站在五号坦克顶部指挥拖车将被击毁的坦克移开,为部队打开前进通道。
一架“猎豹”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俯冲而下,12.7毫米子弹将德军指挥官拦腰截断的同时,数枚子弹飞入五号内部,叮叮当当一阵巨响之后,五号内部直接变成屠宰场。
齐宁手持望远镜,看着远处乱成一团的德军部队,不悲不喜。
没什么值得高兴的,都是军人,齐宁不会同情德军,因为德军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也没对盟军手软。
当然更不会伤心,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从从军的那天起,齐宁就有这么觉悟。
小赖特没有望远镜,看不清德国人有多狼狈,在“猎豹”反复俯冲的时候,小赖特情不自禁跳起来,大声欢呼。
在痛恨德国人这方面,每一个法国人都发自内心。
“小子,先别高兴太早,你的工作完成了吗?”卡吉尔提醒小赖特,不要辜负了“猎豹”争取的时间。
确实没完成,第一个散兵坑才挖了一半,小赖特已经感觉手麻脚酸。
还是训练量不够,这要是在南部非洲远征军,小赖特这种身体素质,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一线部队。
“猎豹”的数量,比小赖特想象中更多,第一批“猎豹”刚刚离开,又有一批“猎豹”接踵而至,这一次是六架。
一架“猎豹”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可以携带500公斤航空炸弹。
“猎豹”的挂架不足,不可能将500公斤载弹量,全部挂成50公斤的,一般情况下是选择一枚500公斤,或者是两枚250公斤。
即便是对付五号,250公斤炸弹也足够了。
一枚250公斤炸弹在一辆五号旁边爆炸,强烈的冲击波将五号直接从高速公路上掀下去,地面上留下一个直径近两米,深一米的大坑,坑周围的步兵已经消失不见了,按照美军和法军标准,这些消失的德军,都是失踪。
咚咚咚咚——
德国人的88毫米高射炮终于完成准备,向俯冲的“猎豹”发射一串串夹杂着曳光弹的弹链。
一架“猎豹”猝不及防,被炮弹击中机尾,飞行员技术高超,勉强驾驶着歪歪扭扭的“猎豹”往雷马根镇方向飞,其他几架“猎豹”一哄而散,不给高射炮继续攻击的机会。
“兄弟们,做好战斗准备,轮到我们上场了!”齐宁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开始检查武器。
突击步枪没什么好检查的,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深受远征军官兵信赖。
关键是各种进攻和防御手榴弹,以及引爆炸药的引爆器。
齐宁不仅在高速公路上埋设了反坦克地雷,还埋了一个巨大的炸药包,威力足够将整个高速公路彻底切断。
现在炸药包的引爆器就在齐宁手边,只需要旋动开关,就能将德军的推进速度,延迟六个小时以上。
卡吉尔也已经做好了准备,他手边整整齐齐码着12枚火箭弹,这是单兵所能携带的最大弹药量,重倒是不重,关键是占地方。
马克把履带式摩托车藏好,也开始检查自己的尼亚萨兰步枪。
突击式步枪火力延续好,射程和精度跟尼亚萨兰步枪相比就差一些,很多远征军士兵,还是更喜欢尼亚萨兰步枪。
尼古拉还在呼叫支援,这才哪到哪啊,南部非洲远征军的空中优势,还没有彻底发挥出来,这时候如果能有一架空中堡垒,或者是超级空中堡垒,半个德国人的装甲师,都会报销在这里。
空无一物的旷野上,连个掩体都没有,这环境最适合地毯式轰炸了。
第2521章 炮灰部队
超级堡垒没有去雷马根,而是去了德国第三大城市科隆。
作为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科隆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位于鲁尔工业区的中心,同时还是德国南部的铁路枢纽,早在1942年,科隆就遭到盟军的反复轰炸,整个城市的绝大部分建筑物,已经变成一堆废墟。
世界大战爆发前,科隆拥有80万人口,是德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1942年5月30日,在英国轰炸机司令哈里斯将军的指挥下,盟军出动1000架飞机对科隆实施饱和轰炸,90分钟内投下约3000吨炸弹,导致科隆约有2万人被炸死。
大轰炸之后,科隆的人口流失超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该市百分之八十的建筑物被摧毁,甚至连修建了600年的科隆大教堂都在劫难逃,损毁严重。
南部非洲远征军在增援雷马根的同时,对莱茵河南岸城市进行无差别扫荡,科隆自然也在攻击的名单上,虽然科隆在大轰炸之后,重要性直线下降,盟军——尤其是法国人,对科隆志在必得。
关键还是鲁尔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在德国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工业区对德国的经济恢复发挥了重大作用,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其中钢铁的产量占据百分之五十,煤炭的产量则占据百分之三十八。
盟军的攻击,不管是英美联军,还是南部非洲远征军,最终的目的地都是鲁尔工业区,只要拿下鲁尔工业区,那么第三帝国将失去作战能力。
科隆就是鲁尔工业区的南大门。
南部非洲远征军对于科隆还是非常重视的,巴顿没有将宝贵的空降兵用在突破莱茵河上,而是投放到科隆,这充分证明科隆的重要性。
来自坦葛尼喀的胡克少尉,随第112伞兵师,乘坐运输机第一批空降到科隆。
南部非洲空降兵的装备,比英美联军好很多,英美联军最多只能将战地越野车作为重型装备随空降兵一起空投,南部非洲远征军却可以将重达15吨的装甲车或者轻型坦克,和152毫米重炮随空降兵一起空投下来,这大大增强了空降兵的攻坚能力。
第一批空投的伞兵,一共只有1500人,师长薛钢少将胆大心细,命令伞兵在完成集结之后,立即向科隆发起进攻,这打了负责防守科隆的德军第106装甲师一个措手不及,短短一天的战斗之后,第106装甲师只剩下20辆坦克,不得不退守科隆市中心。
这也不能怪第106装甲师不给力。
第106装甲师名义上是一个师,实际上只是一个不满编的装甲旅,这个装甲旅是用统帅堂装甲掷弹兵师的残部组建的,去年6月刚从俄罗斯战场撤下来,在补充了一些新兵和三号、四号坦克之后,并没有进行完整训练,就匆忙来到科隆。
作为一个“装甲师”,106全师只有42辆坦克,和60多辆半履带车,其装甲部队规模,连南部非洲的普通步兵师都不如。
第112伞兵师虽然没有重型坦克,配备的火箭筒,能够在近距离对三号和四号构成致命伤害。
伞兵们在去年冬天,针对攻击装甲单位进行了强化训练,胡克在之前的战斗中,只用了两发火箭弹,成功击毁一辆四号坦克,凭借这个战绩,胡克完全有资格在战后得到一枚勋章。
“装甲师!你确定这是装甲师?”胡克惊讶,他还以为对面是一支德军普通部队。
“是的,确实是,去年刚刚组建的,大概就是用来填充防线的炮灰部队——”来自洛林地区的亨利会德语,他刚刚审讯了几名德军战俘,得到了一些情报。
阿尔萨斯和洛林也是命运多戕,德国和法国围绕这两个地区反复争夺,目前仍有争议。
鲁尔工业区也一样。
1923年,由于德国延迟支付一战赔款,法国悍然出兵鲁尔,酿成“鲁尔危机”,后来在英国、美国和南部非洲的斡旋下,才得以解决。
莫斯科保卫战之后,德国由盛转衰,尤其在伏尔加格勒保卫战之后,轴心国的兵力不足,小胡子在征招更多仆从军的同时,也在国内组建了大量新的步兵师和装甲师,这些部队统称为“炮灰部队”。
“怪不得,他们表现的很不职业。”军士长福克斯恍然大悟,很多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战争爆发初期,德军凭借“闪电战”打出赫赫威名,尤其闪击波兰和绕过马奇诺防线攻击法国的经典案例,被南部非洲军方反复研究,所有人都烂熟于心。
在春季攻势之前,南部非洲远征军对德国装甲兵尚且心存忌惮,但是一打下来才发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很有种蓄力一击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不管是精锐还是炮灰,都将被我们击败!”胡克很高兴,柿子就得捡软的捏。
战争不是游戏,没谁想跟经历过血和火洗礼的王牌部队战斗,那些部队还是留给俄罗斯去对付吧,伞兵本来就缺乏攻坚能力,对付炮灰部队挺好。
那就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