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435章

作者:鲇鱼头

  狮城的变故,虽然也引起了爱德礼的注意,但是现在爱德礼有更重要的事,根本顾不上狮城。

  “裁军势在必行,大英帝国无法负担维持数百万军队的成本,这一次裁军不仅包括陆军,也包括海军和空军,必须将军队的规模,维持在财政可以负担的程度,否则我们迟早会被军队拖垮。”爱德礼铁了心要裁军,否则英国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破产。

  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维持军队要花钱,兑现承诺提高国民福利要花钱,战后重建恢复经济更要花钱。

  英联邦成员国在战争期间不计成本为英国提供各种军备物资,并且派出军队保障大英帝国安全,为此各成员国都背负了巨额外债,英国也不能无所表示,多少得拿出点态度,才能安抚各成员国越来越多的不满。

  这种情况下,以温斯顿为首的保守党,还在努力给工党内阁寻找各种花钱的项目,爱德礼现在终于体会到执政党的痛苦。

  现在的爱德礼已经忘记了,保守党在台上的时候,工党是怎么给保守党拆台的了。

  看温斯顿努力找项目的样子,爱德礼就咬牙切齿。

  当初温斯顿当首相的时候,如果能拿出现在百分之一的工作状态,英国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华盛顿愿意为我们提供恢复重建所需要的贷款——”贝文还是很感激的,这是他这段时间在波兹坦的成果之一。

  对于贷款,贝文现在已经麻木了,虱子多了不痒。

  上一次世界大战的外债还没有还清呢,现在又雪上加霜,贝文现在都不敢看财报。

  好在贝文是外长,不是财长。

  “条件呢?”爱德礼没有感激,只有深深的疲惫。

  南部非洲人的钱不好拿,美国人的钱同样不好拿。

  这还不是钱多少的问题,如果只是钱多钱少,那就算利息再高爱德礼也不担心。

  大不了过几年等外债集中爆发的时候,爱德礼和他领导的工党突然表现疲软,在竞选中失败,让保守党再次上台,债务的事情,就让温斯顿和他的保守党头疼去吧。

  这就是所谓英式民主的精髓。

  关键是贷款所附加的条件,这才是爱德礼所担心的。

  在找美国人贷款之前,贝文已经尝试过接触南部非洲。

  只可惜南部非洲开出的条件太苛刻,贝文无法接受,所以贝文才找上美国人。

  在找上美国人的时候,贝文已经做好了被美国人敲诈的准备。

  谁知道美国人开出的条件比南部非洲人更离谱,这让贝文更无法接受。

  “美国人和南部非洲人一样,因为我们的立场,开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我们或许可以尝试接触俄罗斯人——”贝文异想天开。

  爱德礼眉头紧皱。

  欧战的主要战场都在俄罗斯境内,俄罗斯几乎所有主要城市,都在战争中被彻底摧毁,俄罗斯自己都需要海量资金用于战后重建,有能力为英国提供贷款?

  至于南部非洲和美国的态度,爱德礼其实并不意外。

  南部非洲和美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现在的英国可是工党执政。

  虽然爱德礼的工党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姿态还是要有的,跟资产阶级天然对立。

  这个前提下工党内阁想要得到南部非洲和美国的帮助,会付出比保守党内阁更大的代价。

  “不行,和俄罗斯人的接触应该保持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太亲密——”爱德礼现在已经意识到,俄罗斯人也靠不住。

  来波兹坦的时候,爱德礼对俄罗斯还抱有幻想,大家都是共产国际出身,不看僧面看佛面,总得给几分面子。

  为了争取俄罗斯的支持,爱德礼甚至主动给大胡子准备了一份厚礼。

  爱德礼还是天真了,没有充分认识到俄罗斯人的性格,本以为大胡子会投桃报李,拿了爱德礼的好处,会给与爱德礼善意的回馈。

  没想到大胡子翻脸不认人,不仅没有在利益上做出丝毫让步,反而跟南部非洲达成默契,这让爱德礼的自尊心严重受损。

  再怎么样,爱德礼也是大英帝国首相,当世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不应该受到这种程度的轻视。

第2617章 铁幕

  曾经俄罗斯被成为“欧洲宪兵”,君临欧洲不可一世。

  曾经法国也被称为“天下第一陆军”,打遍欧洲无敌手,最终滑铁卢一役一蹶不振。

  至于更早的西班牙荷兰,都是昨日黄花,已经淹没于历史长河,只能凭后人追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管爱德礼如何挣扎,大英帝国终将和西班牙荷兰一样被历史淘汰。

  说到底还是综合实力。

  俄罗斯被德国人打得那么惨,最终还是凭借雄厚无比的战争潜力反推德国,这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美国在英美战争期间连白宫都被英军焚烧了,现在英国却要仰美国人的鼻息苟延残喘。

  英法德,以及西班牙荷兰,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土面积太小,人口不够多,凭借特殊的历史机遇,或许能风光一时,时间长了追究还是原形毕露,回到应有的国际地位上。

  爱德礼肯定是不甘心的,所以他还在挣扎。

  一鲸落而万物生,大英帝国现在就是那头即将死去的鲸鱼,所有人都在等着分食大英帝国的遗产,狮城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乃至整个英联邦,这才是爱德礼最担心的。

  在竞选上,温斯顿不如爱德礼。

  在外交关系上,温斯顿却远胜爱德礼,至少在跟南部非洲打交道的时候,温斯顿出面比爱德礼和贝文加起来都好使。

  “你们已经得到了樟宜海军基地,难道就不能放过狮城吗?”温斯顿来找罗克的时候气势汹汹,认定狮城的混乱跟南部非洲有关。

  没有安琪的支持,就凭战争委员会那帮人,真干不过蒙巴顿。

  蒙巴顿这人毛病很多,他爱慕虚荣,性格古怪,没有什么亮眼的战绩,却能成为海军上将和陆空军中将,这和他的深厚背景有很大关系。

  蒙巴顿的父亲是德国巴登堡亲王路易斯,母亲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舅舅是爱德华七世,姨夫是尼古拉二世,老婆是英国首富的女儿,这人从一出生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路一帆风顺没有遭遇过任何挫折。

  海峡殖民地总督,就是蒙巴顿的滑铁卢。

  “如果大英帝国一如既往地强大,那么海峡殖民地不会有任何波折。”罗克也坦诚,该任命的时候就得任命。

  有花堪折直须折,就算南部非洲不谋求海峡殖民地,美国人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海峡殖民地被南部非洲控制,总好过落在美国人手中。

  “联合王国可以撤走在狮城的所有军队,但是你必须保证联合王国对狮城的管理权。”温斯顿主动让步,如果罗克同意,这将是英国在目前情况下,能取得的最佳结果。

  现在温斯顿对于英国大选已经没有了任何怨念,夜深人静的时候甚至还有点小庆幸。

  幸亏现在担任英国首相的不再是温斯顿,否则纵然是温斯顿这个政坛老油子,也真不知道要如何应对这复杂的局面。

  曾经英国在执行大陆均衡政策的时候游刃有余,将欧陆国家玩弄于股掌之中,游离在欧洲大陆之外坐收渔翁之利,成效斐然。

  现在大陆均衡政策彻底玩不下去了,俄罗斯一家独大,南部非洲和美国作为两个域外国家强势介入,英国已经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以狮城的管理权,交换南部非洲对于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的支持,你觉得如何?”罗克开条件,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英国不同意,那么接下来南部非洲谋求的,就不止是狮城了。

  换成爱德礼,罗克或许会矜持一些,等着爱德礼主动开条件。

  对温斯顿没什么好矜持的,几十年的老朋友,温斯顿都能对罗克开门见山,罗克也不需要遮遮掩掩。

  “你就不担心我们和华盛顿合作?”温斯顿也有底牌,大不了一拍两散。

  “那么你就不担心,我们和美国人,在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的问题上合作?”罗克笑眯眯,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温斯顿纠结万分,他不想放弃海峡殖民地,更不想失去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的控制权。

  地中海是英国执行大陆均衡政策的核心利益之一,失去对地中海的控制权,英国的影响力就将直接萎缩到英伦三岛,这是英国的死穴。

  南部非洲的潜在合作对象,不仅是美国,在地中海的问题上,法国、意大利,以及俄罗斯,都是南部非洲的潜在合作对象。

  所以罗克手里的牌多得很。

  慢慢打不着急。

  “曾经我认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南部非洲和大英帝国也是最佳盟友,永远不会背叛,你真正让我失望了,你和南部非洲,将失去我和大英帝国的友谊。”温斯顿被逼到墙角,形势远比他认为的更危险。

  “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南部非洲被无端扯入两次世界大战,我们派出远征军赴欧作战,为英国提供物资支援和低息贷款,到现在还有数十万南部非洲远征军官兵在保护大英帝国的安全,南部非洲不是印度,不该,也没有义务为大英帝国无偿付出,如果这都不能作为友谊的见证,那么大英帝国的友谊,未免太廉价。”罗克说得温斯顿哑口无言。

  是事实吗?

  确实是。

  可南部非洲真的像罗克形容的那样无私吗?

  那倒也真没有,印度才是真无私。

  至于感情。

  从私人感情上说,温斯顿确实是罗克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之一。

  可私人感情无法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温斯顿在当上首相之后,也没有停止从南部非洲索要黄金,罗克给温斯顿让渡的利益太多了,以至于让温斯顿错以为,罗克会在狮城的问题上继续让步。

  换成其他地区,没准罗克就让了。

  狮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都是华人,这让罗克怎么让?

  继续让狮城华人遭受英国人和马来人的双重挤压?

  都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温斯顿在当首相的时候,也没有看在罗克的面子上,提高事成华人的地位。

  所以罗克现在挖大英帝国的墙角,自然就不遗余力。

  既然你们英国人无法保证狮城华人的利益,那就让南部非洲来试试,狮城的未来,只会越来越好。

  和狮城的未来不同,这个世界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

  温斯顿毕竟是政治强人,不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罗克和南部非洲上,在罗克这里碰了钉子之后,温斯顿回头就接受了《纽约时报》的专题采访。

  在这次采访中,温斯顿重点强调了“铁幕”这个概念。

  “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俄罗斯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温斯顿不愧为头号反俄斗士,他极富煽动力和感染力的演讲,会严重误导不明真相的民众。

  温斯顿所说的也不全是夸张,很大一部分都是事实,但是在采访里,温斯顿严重误导了读者的注意力,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俄罗斯的扩张上,从而达到多重目的。

  第一重是爱德礼领导的工党内阁,和俄罗斯千丝万缕的暧昧关系。

  俄罗斯的成功让世人惊讶无比,能在几乎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反败为胜,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俄罗斯这个国家,从而对共产国际充满兴趣。

  英国工党的成功,跟俄罗斯的胜利关系密切。

  “铁幕”这个概念,并不是温斯顿首创,但是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铁幕”引发的关注,或将超出人们想象。

  第二个要离间的,是南部非洲和俄罗斯刚刚达成,脆弱无比的默契。

  南部非洲和俄罗斯达成默契,美国实在不行缩回美洲,受到的影响并不严重,最受伤的是英国。

  温斯顿在采访中号召所有民主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俄罗斯的权力扩张,南部非洲作为民主国家的一员,要不要跟?

  跟的话,南部非洲和俄罗斯的关系将彻底破裂。

  不跟的话,南部非洲将自绝于民主国家集团。

  “没那么严重,南部非洲的对外关系,不会受到任何国家的胁迫。”温斯顿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第二天,虽然内容还没有见报,罗克已经得知采访的全部内容。

  这或许是温斯顿故意为之。

  英国和俄罗斯现在还是盟友,作为前任英国首相,温斯顿就算再反俄,很多话也不能公开宣传,《纽约时报》的编辑在写稿子的时候,也会有所删减。

  “我们现在要努力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那将导致我们所有人都无法承受的后果。”杨·史沫资很生气,温斯顿当首相的时候还算收敛,现在彻底放开。

  温斯顿当首相的时候,对俄罗斯的态度说不上好,也能过得去,北极航线的开辟,离不开英国的贡献。

  北极航线是美国援助抵达俄罗斯的主要通道,如果这条航线不够安全,那么美国的援助就只能绕道印度洋,从波斯进入俄罗斯。

  英国给俄罗斯的直接援助很少,这不是什么问题,因为英国自身的需求都难以保证,对俄罗斯的援助主要是由南部非洲和美国负责。

  放在以前,杨·史沫资还不会如此担心。

  超级武器已经应用于战场,现在如果爆发三战,那没准真是世界末日。

  “我们和俄罗斯人刚刚达成合作协议,英国人这是嫉妒!”小斯也生气,他还等着米尔矿的钻石补充库存呢。

  金伯利的钻石产量虽然高,总有用完的时候,米尔矿的出现恰逢其时,可以让德比尔斯统一矿业公司继续在钻石行业保持垄断地位。

  小斯这段时间收获颇丰,他和俄罗斯的合作范围不仅仅是钻石,在木材、铁矿石、石油,以及农产品等领域,南非公司和俄罗斯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

  俄罗斯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的是资源。

  小斯作为资源大亨,对于俄罗斯的资源早就垂涎三尺,现在前期工作已经做完,眼看就开始合作赚钱了,温斯顿却横插一杠子,小斯的心情可想而知。

  “对抗归对抗,合作归合作,这两者又不冲突。”罗克不担心合作前景,小斯在这方面经验尤其丰富。

  想想南非公司是怎么绕过英国的封锁,把商品打入英联邦市场的。

  现在也可以故技重施,用美国人的话说,这叫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

  退一万步说,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前期,利用中立身份分别和参战双方做生意,赚了个盆满钵满,美国人能做的事,南部非洲自然也能做。

  所以温斯顿所谓的铁幕真不是密不透风,只是温斯顿的一厢情愿而已。

  “美国人怎么说?”杨·史沫资还担心美国人的反应。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