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824章

作者:鲇鱼头

  “现在的联合王国,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联合王国了,失去南部非洲和澳大利亚,是联合王国最大的损失,伦敦迟早会意识到这一点。”基钦钠对英国还是有感情的,不过这种感情更多沦为对联合王国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伦敦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但是伦敦无法阻止,工党的崛起完美见证了联合王国的衰弱,那些因为俄罗斯深受鼓舞的工党议员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俄罗斯的情况在联合王国是无法复制的。”杨·史沫资对英国同样了解深刻,大概从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就处于严重的社会撕裂中,现在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英国的社会撕裂不仅仅体现在英国政坛的混乱中,整个英国从上到下现在都很迷茫,很多人意识到了大英帝国存在的问题,可是却找不到解决的方案,于是就有人开始尝试其他可能。

  英国自由党,就是这种尝试的牺牲品。

  工党则是尝试失败的最佳证明。

  詹姆斯·斯卡林食不知味,他也是工党出身,而且还是工党领袖,世界大战期间,詹姆斯·斯卡林作为巴拉腊特《傍晚回声》的主编,是个狂热的澳大利亚民族主义者。

  “民族主义者”放在这里并不是贬义,基钦钠和杨·史沫资严格来说都是民族主义者,只不过他们的立场不是某一族裔,而是所有南部非洲人。

  罗克同样也是,作为南部非洲人,罗克就要竭尽全力为南部非洲争取利益,罗克还没有那么大度和博爱。

  这里要说明的是,澳大利亚现在八百万人,西澳大利亚州、昆士兰州、以及北部地区生活着大约150万华人,这也是澳大利亚政府不敢轻举妄动的主要原因。

  一个搞不好,澳大利亚说不定会爆发内战。

  澳大利亚的华人大部分是从南部非洲迁入的,南非公司和尼亚萨兰公司在澳大利亚购买了很多农场,这些农场放在哪儿不开发的话就是浪费。

  在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从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尝试建立国家农场。

  在澳大利亚国家农场则是已经遍地开花。

  这些华人严格说起来都是南非公司和尼亚萨兰公司的雇员,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是保护伞公司的退役雇佣兵,这些雇佣兵虽然退役,却依然保持着雇佣兵的彪悍作风,一言不合就拔枪的那种,步枪协会显示,在澳大利亚的注册会员超过30万人。

  这三十万人,放在南部非洲,都有加入国民警卫队的资格,就算组建国防军,征召两个师也不成问题。

  南部非洲五万国防军也就两个师。

  “詹姆斯,有件事你要搞清楚,澳大利亚在印度洋,距离南部非洲,比距离伦敦更近。”杨·史沫资毫不客气的威胁,都已经当总理的人了,要识时务啊。

  另一个时空的澳大利亚为什么甘于充当美国的马前卒?

  原因就是距离欧洲太远,孤悬印度洋和太平洋中间,一旦三战爆发,澳大利亚毫无疑问会成为第一个牺牲品。

  所以澳大利亚要不停的刷存在感,展示自己的价值,要不然分分钟会被欧美主流社会遗忘。

  都不用说东亚怪物房,东印度都有2.68亿人,澳大利亚才多少?

  2569万!

  “史沫资部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詹姆斯·斯卡林脸色难看,他没想到杨·史沫资会如此直接。

  这也正常——

  就跟前段时间亨利和小斯们,才真正认清伦敦大佬们的丑恶嘴脸一样,詹姆斯·斯卡林对于南部非洲人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这也要感谢一直以来英国着力塑造的伪善面目,这给了很多人一种错觉,甚至包括很多英国人在内,还以为英国领导的世界,真的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其实都是错觉,世界从来没有文明过,英国以殖民全球开始,建立了现在的殖民体系,就因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英国就变得文明了?

  谁信谁傻瓜!

  很不幸,詹姆斯·斯卡林就是傻瓜之一,他还以为利用外交交涉,可以为澳大利亚争取利益呢。

  南部非洲资本花费真金白银才获得的利益,肯定不会因为詹姆斯·斯卡林三言两语就主动放弃。

  “就是你认为的意思,你该不会不知道皮尔巴拉铁矿对南部非洲的意义吧?所以如果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改变皮尔巴拉铁矿的现状,你猜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会怎么做?”杨·史沫资放下刀叉,用餐巾很优雅的蘸拭嘴角,餐巾上顿时点点猩红。

  不是杨·史沫资吐血了啊,而是牛排只有一成熟,里面还有血丝呢,这样比较嫩——

  不过看在詹姆斯·斯卡林眼里,这时候的杨·史沫资就格外恐怖。

  就跟吃人不吐骨头一样。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难道不应该充分尊重西澳政府的决定吗?”罗克从制度入手,澳大利亚的政治结构跟南部非洲差不多,不过联邦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力就差多了。

  在南部非洲,如果某个州不听话,那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可以直接根据《南部非洲宪法》赋予的权力,采用包括战争之内的一切手段,维护南部非洲的统一,以及联邦政府的权威。

  澳大利亚政府对各州的约束力严重不足,别看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一口气组建了55万军队支援英国本土,如果澳大利亚爆发内战,澳大利亚政府能组建起五万人的部队就不错了,毕竟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表现的太积极,跟法国一样也是元气大伤,不说整整一代人死伤殆尽,也彻底被打断了脊梁骨。

  所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澳大利亚连日本人都打不过,结果战火直接烧到澳大利亚本土。

  詹姆斯·斯卡林不说话,内心异常苦涩,他现在才深刻理解到什么叫小国寡民的悲哀。

  国土面积大没用,人口也要足够多才行。

  否则就会像澳大利亚这样,在南部非洲和英国面前没有丝毫反抗能力。

第1671章 对亲爹也就只能这样了

  澳大利亚铁矿,在南部非洲和联合王国的谈判中的也是联合王国的条件之一,联合王国希望能以澳大利亚铁矿为条件,逼迫南部非洲更多让利。

  澳大利亚并没有脱离英联邦,所以英国确实有资格这样做。

  但如果澳大利亚也认为可以火中取栗,那澳大利亚就错了,英国在南部非洲尚且占不到便宜,澳大利亚何德何能。

  1930年底的世界,各国经济终于有了走出经济危机的可能,生产逐渐恢复,贸易往来频繁,喊了好几年的裁军总算有国家开始响应,别管裁军的原因是什么,看上去战争的阴影正在远离。

  比勒陀利亚依旧繁华,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细微的改变每天都在发生,安装路灯的街道越来越多,路边的行道树越来越整齐,人们脸上的笑容与日俱增。

  10月份满城的紫葳树进入花期,淡紫色的紫薇花美不胜收,每年这个时候,比勒陀利亚都要举行长达一周的庆祝活动,今年因为南部非洲脱离英联邦,所以庆祝活动比往年还要更热烈。

  和以前的庆祝活动不同,大英帝国的米字旗现在已经在比勒陀利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橙白蓝三色国旗,德兰士瓦州政府和比勒陀利亚市政府虽然没有强制要求,比勒陀利亚大街小巷的商家还是主动在商铺门前悬挂国旗,市中心教堂广场旁边的罗德西亚酒店更过分,在酒店正面悬挂了一面宽50米,长80米的巨型橙白蓝三色旗,引得来往人们频频侧目。

  这也算是形式主义,小斯在这方面一直很擅长。

  詹姆斯·斯卡林就住在这个酒店,可怜詹姆斯·斯卡林虽然是澳大利亚总理,但是却住不起罗德西亚酒店的总统套房,只能住行政套房。

  行政套房虽然也不错,但是配不上詹姆斯·斯卡林的身份。

  不过詹姆斯·斯卡林现在也肯定没有心情在乎这些问题,南部非洲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力太大了,詹姆斯·斯卡林深感无力。

  “说实话,对于我们澳大利亚来说,要摆脱英联邦,可能比摆脱南部非洲更容易,我们离南部非洲太近了,离本土却太远,皇家海军很强大,但是无法给澳大利亚提供足够的保护。”已经辞职的财政部长爱德华·西奥多作为团队成员,随詹姆斯·斯卡林一起来到比勒陀利亚。

  爱德华·西奥多和詹姆斯·斯卡林,是斯卡林内阁中唯二两位有执政经验的人。

  爱德华·西奥多只因为在澳大利亚联邦国会多说了几句话,对皮尔巴拉铁矿的归属有所质疑,就被逼辞去财政部长职务,南部非洲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罗克从来都不会忘记扶持各种利益代言人,澳大利亚政坛比英国更混乱,缺少像保守党那样一家独大的政党,最近这些年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党、保护主义党、工党、联邦自由党、联合党轮流上台执政,南部非洲可操作的余地大得很。

  就算工党,都曾经接受过法瓦尔特钢铁集团和南非公司的资助。

  要不然亨利和小斯也不会在面对詹姆斯·斯卡林的时候底气那么足。

  金主爸爸的话都不听,还想不想当总理了?

  “我们好不容易才通过《威斯敏特法案》获得独立地位,现在却又即将沦为南部非洲的附庸,为什么会这样?”詹姆斯·斯卡林弱小无助,前门驱虎后院进狼,这个总理也实在是憋屈。

  “呵呵呵,詹姆斯,《威斯敏特法案》能通过,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南部非洲的争取。”爱德华比詹姆斯感受更深刻,回想在国会中被围攻的那一幕,往事不堪回首。

  南部非洲推动《威斯敏特法案》,为的也是争取和联合王国的平等地位。

  现在《威斯敏特法案》对南部非洲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不过对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这些海外自治领来说还是有意义的,甚至印度也基于《威斯敏特法案》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从这个角度上说,英联邦成员国都应该感激南部非洲。

  “我从来没有否认过南部非洲的努力,我只是很遗憾,南部非洲都已经如此强大了,为什么不能更慷慨一些呢。”詹姆斯·斯卡林不是幼稚,而是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本性。

  这里就不再赘述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本性是什么了,懂的都懂。

  “大英帝国在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过程中,可没有对世界各地的土著慷慨过——”爱德华一语中的,大家都是英国人,谁也别看不上谁。

  “可是我们毕竟都是文明社会。”詹姆斯下意识把白人和土著划分为两个群体,所以白人对土著的压榨以及屠杀就都是天经地义的。

  “德国人曾经也是这么想。”爱德华情绪低落,澳大利亚在南部非洲面前,想站直了就是这么难。

  爱德华说的没错,德国人曾经也认为自己是文明社会的一员,所以要求和实力相匹配的待遇。

  可惜这时候英国就很不文明,联合几乎全世界把德国打趴下之后,又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抢走德国积累数百年的财富,甚至连机器都不放过。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也一样。

  如果澳大利亚有能和南部非洲抗衡的实力,那么詹姆斯·斯卡林肯定不会以弱者的心态,希望南部非洲更慷慨一些。

  而是会以强者的心态,你不给我我就下手抢。

  转天詹姆斯·斯卡林继续拜访罗克,这一次詹姆斯·斯卡林就很务实。

  既然南部非洲资本不愿放弃对皮尔巴拉矿区的控制,那么詹姆斯·斯卡林就希望南部非洲能多给澳大利亚政府一些利润,这也算是变相提高关税,多少能给伦敦一个交代。

  “勋爵,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现在太艰难了,我们没有南部非洲这样的实力,空有丰富的资源,却连开发的能力都没有,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甚至还拖欠着世界大战期间退伍老兵的抚恤金,我们也想学习南部非洲以工代赈,可是我们连可以雇佣的工人都没有——”詹姆斯·斯卡林面对现实,八百万人的国家,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以工代赈?

  代个鬼哦。

  现在的澳大利亚,国内连个像样的城市都没有,绝大部分国民都是农场主,说白了就是农民,就算是想开发矿产资源,也得有人干活才行。

  詹姆斯·斯卡林还算聪明,打着退伍老兵抚恤金的旗号希望南部非洲能让步。

  这多少让罗克产生了一些怜悯,别忘了世界大战期间罗克是远征军总司令,对于那些在世界大战期间英勇作战的澳新联军,罗克多少有些袍泽之情。

  “詹姆斯,你知道的,南部非洲已经脱离英联邦,没有维护澳大利亚的义务,给你们更多帮助可以,但是南部非洲能得到什么?”罗克在国家利益这个问题上,还是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从个人立场出发,如果澳大利亚退伍老兵真的生活困难,罗克自己捐钱给退伍老兵改善生活都行,但是主动让利不行。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获得更多利润,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会把这些利润都用在退伍老兵身上吗?

  别搞笑了,堪培拉那么多达官贵人还都嗷嗷待哺呢,什么时候都轮不到退伍老兵。

  “南部非洲已经拿走了皮尔巴拉铁矿,买下了几乎整个西澳,澳大利亚的铝土矿,南部非洲控制百分之75,澳大利亚的煤矿,南部非洲控制百分之五十,镍和钽,南部非洲几乎控制百分之百,连澳大利亚开采的黄金,超过一半都要卖给南部非洲——勋爵,澳大利亚为了讨好南部非洲已经竭尽所能——现在澳大利亚,还有什么东西是南部非洲看得上,却没有得到的吗?”詹姆斯·斯卡林都快哭了,澳大利亚对南部非洲真是,对亲爹都没孝顺到这个份上。

  “詹姆斯,别伤心,留在英联邦,就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资本。”罗克不内疚,詹姆斯·斯卡林说了这么多,都是南部非洲花真金白银买下来的,挖了矿又不是没给澳大利亚政府交税,所以有什么可内疚的?

  詹姆斯·斯卡林目瞪口呆,一时间没有理解罗克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的,南部非洲正在和联合王国谈判,最大的分歧在于英联邦市场——”罗克不怕自曝其短,澳大利亚就算知道南部非洲的弱点,也无法利用。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南部非洲商品退出英联邦市场,澳大利亚企业也没能力顶上。

  也不一定,现在澳大利亚国内,能叫得出名的企业,基本都是南部非洲资本在背后控制。

  “——所以,南部非洲产品需要以澳大利亚的名义,重返英联邦市场。”罗克冷笑,南部非洲就算脱离英联邦,罗克也不会放弃英联邦市场的。

  借鸡生蛋嘛,简单得很。

第1672章 经费自筹

  英国不惜自断一臂,也要将南部非洲赶出英联邦,为的就是独霸英联邦市场。

  这时候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南部非洲商品退出英联邦市场后,英国企业却无法弥补因为南部非洲商品退出而出现的市场份额,这就给了南部非洲商品卷土重来的机会。

  不过英国企业不争气,生产规模的扩大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建设新的工厂,或者是增加新的生产线总需要时间,更何况很多商品,还不是有了工厂就能造出来的,尤其是对于大英帝国来说。

  大英帝国可是“日不落帝国”,所以衣食住行都得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好的,这里的“最好”是不管任何方面都得是最好,从材料到技术,再到设计到工艺,都得世界一流才行。

  而世界一流不是拍脑袋就有,不仅需要完善的工业配套,还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行。

  比如汽车,在南部非洲汽车退出英联邦市场之后,英国就缺乏可以取代南部非洲汽车的汽车品牌。

  又比如奢侈品,伊特诺的商品因为关税变动而提高价格,伦敦的达官贵人们却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还是会对伊特诺每年推出的当季新款趋之若鹜。

  这几年也是受到伊特诺的启发,英国本土也确实是出现了一些打着“高端奢侈”旗号的新兴品牌,不过这些品牌在伊特诺面前都有点底气不足,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伊特诺是背靠着兰德金矿和金伯利钻石打造出的奢侈品牌,别的不说,全世界只有伊特诺才能源源不断的提供各种彩色钻石,仅仅这一点,就足够伊特诺在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行列一枝独秀。

  所以伊特诺从来不降价,而且是不是还会涨涨价,这两年甚至开始实行配货原则,意思是在伊特诺的消费额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就无法购买伊特诺生产的某些特殊商品,比如包治百病的各种时尚手包。

  作为从女性视角出发的奢侈品牌,伊特诺每年都会推出一些限量版手袋肩包,男式女式的都有,并不公开发售,除非符合标准才有购买的资格。

  这种销售方式,简直太符合奢侈品的定位了,奢侈品不就是以其昂贵的价格拉开和大众的距离,彰显使用者的身份尊贵嘛,伊特诺最贵的手包在伦敦要卖到将近1000镑,这个价格大概相当于三辆普通水准的平民汽车。

  而且还不是想买就买,不得不说认为提高门槛,对于奢侈品的格调简直太有效了。

  所以这就造成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伊特诺就算涨价,依然供不应求。

  其他奢侈品牌就算经常促销,真正的贵妇连看都不看一眼。

  这可不是南部非洲是否脱离英联邦决定的。

  对于罗克来说,他的要求主要是和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相关的大宗商品,奢侈品毕竟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英国征收再高的关税,也不会影响到伊特诺的利润,但是比如食品的税率提高五个点,就足以让普通人选择价格更便宜的其他品牌。

  罗克希望南部非洲能打上澳大利亚生产的商标,继续霸占英联邦市场。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南部非洲留在英联邦内的时候,伦敦天天喊着提高关税,增加政府收入。

  南部非洲脱离英联邦之后,伦敦现在希望的是取消英联邦内的关税,以促进英联邦内的贸易繁荣。

  这下轮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反对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希望保护本国市场,只有印度躺着装死,关税高不高,反正印度说了不算。

  “南部非洲商品以澳大利亚名义销售的话,那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会有什么好处?”詹姆斯·斯卡林左右为难,罗克的这个要求,澳大利亚同意了就得罪伦敦,不同意得罪南部非洲,这是逼着澳大利亚站队的节奏。

  关键是詹姆斯·斯卡林如果同意罗克的要求,那就等于是狠狠给了伦敦一巴掌,伦敦肯定不可能在南部非洲脱离英联邦之后,再将澳大利亚也赶出英联邦,那样的话英联邦不如干脆解散算了。

  “好处是南部非洲会一如既往的保持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并且南部非洲会保证澳大利亚的安全,澳大利亚依然是南部非洲在印度洋周边最好的朋友——”罗克瞪着眼睛说瞎话,南部非洲在印度洋周边最好的朋友明明是东印度——

上一篇:将军好凶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