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了
“……这些东西昨日就已经准备妥当,只是没有想到宗知州您昨日未至。
下官虽然有想想要亲自相送上门,可是实在不知晓您在东京的住所……”
宗泽拿起了敕牒,看着上面的那些文字还有印鉴。
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甚至还伸手暗掐了自己一把,生怕自己此刻还在醉梦之中尚未醒过来。
……
“我记得,之前王郎中你可是告诉了本官,说吏部这边,觉得本官能力过于平庸,治理一县之地尚可。
所以,已经为我铨选好了新的职位,也是县令……”
宗泽的目光,死死地盯着这位王郎中,声音暗哑之中,透着几分的不确定与愤忿。
“为何这才一转眼,王郎中你就态度改变得如此之巨大,就连本官的铨选官职,也变化如此之大?”
“宗知州说笑了,我等皆是大宋的臣子,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下官对宗知州可没有什么私怨,全是职责所在,至于为何如此,下官一个小小的吏部郎中,焉能知晓。”
宗泽直到被王郎中恭送出了吏部的官衙时,整个人还是懵的。
甚至还特地将鱼符又从那个鱼袋里边拿了出来看了遍,似乎生怕是假冒伪劣一般。
一步一步地下了台阶,站在台阶之下,回过了头来,朝着吏部官衙看去。
仍旧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走到了吏部对面的街边,出神地站了足足柱香的功夫之后,宗泽摸了摸已经揣入了怀中的敕牒。
转身朝着自己的同年好友陈侍郎家所在的方向疾步而行。
现如今,怕是能够帮自己确认真相的,就只有这位老友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 晒盐之法?新唐书?象山?
夜晚,又在外面忙碌了一天的高璋这才溜达回家,跟爹娘吃了顿家宴,一家三口又开始齐乐融融。
结果不一会的功夫,管家富康来禀。礼部的陈侍郎,还有一位姓宗的官人连袂来访,说是有要紧之事,但求一见。
听得此言,高俅下意识地就朝着亲儿子高璋看了过去。
直到亲儿子离开之后,高俅这才抚着长须小声地道。
“这位宗泽,能结识咱们璋儿,让璋儿主动为他出手,让为夫都有些想要去结交一番看看。”
“只可惜,在那些读书人的眼里,我高俅不过是一位幸进之臣罢了。”
这话自然是有感而发,在那些读书人的眼里,只有正经读书人依靠科举入仕者,才是正经的官吏。
像他这样的潜邸旧人,官当得再大,在那些官员眼里,仍旧什么也不是。
娘子黄氏自然明白自己夫君的意思,轻挽住了夫君那强健的胳膊,温言软语地道。
“夫君何必去在意那些人说什么,夫君只不过是未曾有咱们家璋儿这等气运罢了。”
听得此言,高俅差点乐出声来,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也是,自己虽然运气差了点,没能科举入仕,但是自己的儿子却成为了名扬天下的神童状元,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
何况这小子虽然小小年纪,行事作为,却哪有半点稚童之相。
看来,老高家的气运,已然尽聚于其一身矣。
……
“汝霖兄您这是做甚?”
高璋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邀请宗泽进了屋子,这位大佬就一揖至地。
“陈侍郎全部都告诉宗某了,宗某怎么也没有想到,你我不过才相见一面。
而贤弟你却为了宗某之事,生来奔走,甚至还说动到了官家,这份恩情,宗某实在是无以为报。”
宗泽看着跟前这位年轻得过份的高璋,实在是激动的都有些语不成句了。
自打听了那陈侍郎的讲述之后,这才明白自己何以能够在大醉一场之后,命运得以彻底的转变,正是因为跟前这位神童状元。
能够如此殚精竭力的为自己这个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奔走,如何不让宗泽感动。
要不是这高璋太过年轻,怕是自己的年纪比他爹高俅都还要大点。
宗泽都恨不得想插上三柱香,跟这位才十一岁的高璋结成肝胆相照的异姓兄弟。
一番唏嘘感慨,高璋也是由衷地为宗泽高兴,能够成为大宋的知州,这至少是在另外一个历史时空宗泽没有担当过的官职。
“其实今日倘若汝霖兄如果不来寻小弟,怕是过两日,小弟也会去寻陈侍郎,请陈侍郎带我去见汝霖兄。”
“这是为何?”陈侍郎有些好奇地问道,高璋要去寻宗泽,肯定不是为了听宗泽对他的感激,必定是有什么事情才对。
“之前小弟我听闻汝霖兄成为了登州知州之后,特地查了一番。
才知晓这登州乃是我大宋京东东路最大有可为的一处滨海之地。”
这话让宗泽双眉一挑,不禁来了兴致。“贤弟所言甚是,宗某之前就在与登州相望的莱州之地的胶水县任职,对于这登州之地,也算是颇为为解。”
唐武德四年(621年)才有了登州的称呼。唐代以后,随着朝贡体系的确立以及中国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登州逐渐变成朝鲜半岛、日本向中原王朝朝贡或贸易的官方港口。
自唐始,登州一直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港,也是海防重地。
对宗泽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大有可为之地。
听着宗泽对那登州的军政诸务包括海事皆侃侃而言,信手拈来。
足以得见这位宗泽果然不愧是能够青史留下大名的大佬,不但打仗打得金国叫爷爷,就连吏治这一块,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当听闻宗泽言及,倭国、高丽商贩都会从登州一带的海港暗中进口大量走私食盐时,高璋不禁一愣。
“登州如今也已产盐了?”
“不不不,登州不产盐,此两国商贩所购的乃是滨州私贩之盐。”
“滨州自古以来就是煮海为盐,以供河北诸地,至仁宗年间,辽国亦在煮海为盐,将盐售往河北诸地,仁宗时,河北诸地不禁私盐买卖……”
结果就导致了河北地区煮出来的盐,就干脆开始外销,甚至都已经有了国际客气:高丽和那倭国。
“……登州不产盐?”高璋突然抬手一拍前额,两眼放光地一声哎呀。
直接就把那宗泽与陈侍郎给整得懵逼当场。
……
高璋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古代都是煮盐为生,晒盐法好像一直都未曾流行开来。
一直都是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料来进行熬煮,这才会有煮海为盐一说。
不过高璋倒是记得,自己曾经去浙江那边的象山县溜达的时候,曾经见识过当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晒盐法。
甚至还特地标注出了历史典籍上关于象山晒盐法的记载。
而就高璋所知,胶东半岛地区,风大,日照充足而且雨量并不是很充足,绝对要比浙江一带更适合搞晒盐才对。
既然如此,反正这个办法告诉宗泽一声,回头自己再跟昏君师尊好好地打个商量,看看能不能把官办国际贸易扩充一下项目。
毕竟制钱贸易,还有书籍贸易,高璋都准备利用官府的渠道,当然,自己肯定也得赚点,不赚钱,怎么发展?
“晒盐之法?新唐书?台州下的象山县有这等妙法?”
出了高府,宗泽犹自有些晕呼呼的,一旁的陈侍郎啧啧有声。
没想到,高璋那小子居然如此广闻博记,重要的是,制取食盐,居然还有这等简单便利的办法。
不过话说回来,这登州可不是河北路,食盐仍旧是以官营为首要。
不过倘若那登州真的能够利用好那广袤的海滩来进行晒盐制盐,对于大宋而言,这又相当于又多了一个食盐的来源重地。
还有一点,高璋告诉宗泽,倭国盛产优质的铜和银,若是能够以倭国急需的食盐换取对方的铜和银。
不论是大宋,还是倭国,都算得上是各取所需。
第二百八十三章 专心为师尊省钱的好弟子
大宋一向都是既缺铜又缺银,倘若真的能够办成这件大事。
对于他宗泽而言,就绝对是一件亮眼的成绩。
不过这一切,都还需要等到他前往登州到任之后,尝试那晒盐之法,是否真的可用,才能够知晓结果。
“今日某是特地过来感谢那珪璋贤弟的,却不想,他又给了宗某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份情义,宗某实在是无以为报啊……”
“汝霖兄可不要这么想,你该考虑的是,怎么才能够做出亮眼的成绩来,唯有如此,方不负那位神童状元的一片苦心。”
“……嗯!”
……
就在那萧奉先委派出去的信使星夜兼程,以最短的时间,赶回到了大辽之后,先是赶到了辽国的南京休息了一日。
之后继续一路向北,终于见到了那位喜欢到处游猎的辽国天子。
而辽国天子在收到了萧奉先传递来的紧急消息之后,直接雷霆震怒。
勃然震怒之后,就是心生后怕,甚至还有几分的庆幸。
震怒于那西夏狗贼,居然敢瞒着自己与那大宋眉来眼去,悄悄握手言和。
后怕的就是倘若萧奉先这位大舅哥如果不是足够聪明机敏,怕是大辽都还会被西夏狗贼放出来的假消息死死地瞒在鼓里。
庆幸的是原本只是想要让大舅哥萧奉先去大宋出使顺便镀镀金而已。
没想到,爱妃的亲哥居然还是一位很有头脑的国之柱石。
虽然召集来议事的大辽臣工里边,不是没有人提出异议。
但是,不仅仅只是萧奉先一个人胡扯乱吹,而是还有那位全面负责宋国外交事务十余载,一向深得朝廷信任的大辽国信所的主官耶律宏光加以佐证。
总不能是正副使一起联起手来,欺瞒大辽天子吧?毕竟那样对于他们而言,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益处。
更何况,他们遣来的快马,还带来了物证,一柄全新的夏国剑。
这玩意,哪怕是大辽也没多少柄,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吗?
一干臣工争论了老半天,最终,还是天祚帝亲自拍板,许萧奉先全权负责,临机决断。
另外萧奉先因此功,加同知北院枢密使事。
再有,为了报复西夏,决定禁售西夏茶叶,遣使相责。
因为西夏是没有办法从宋国那里获取茶叶,西夏的茶叶,要么是走私,要么就是通过辽人之手获得宋国的茶叶。
一旦缺少了这种生活的必需品,对于半游牧半农耕的西夏人而言,绝对是巨大的打击。
……
“……原本陛下意欲遣师讨伐,只是朝中那些奸佞以不该妄刀动兵,徒耗国力为由,劝下了陛下。”
“甚至还有人拿之前兴宗时期大辽两次伐夏之战拿来规劝陛下。”
萧奉先倒是一脸无所谓地端起了跟前的美酒美滋滋地灌了一大口。
对于朝堂中的那些大佬如何叽歪,可不是现如今的他该操心的事。
好在,因为自己看破了宋夏暗中停战交好的真相,总算是让自己得到了陛下的青睐,成为了一位同知北院枢密使事。
只要自己能够把跟高璋约定的那两件大事办好,办成,回国之后,再让妹妹多吹吹枕头风,怕是一个知北院枢密使事(辽国枢密院二把手)怕是可以稳稳到手。
“明日,本官就会亲自去跟我那高二弟好好的聊上一聊,也不知道他那边的事情准备得如何了。”
说到了这,萧奉先忍不住伸手入怀摸出了两个漂亮的宋国制钱打量起来。
至于书籍,高璋说是怕还需要一点时间。对于萧奉先而言,这倒无所谓,只要到时候宋国这边能够给出足够的书籍和钱币。
那么,大辽就会照着市场价,拿出足够数量的羊毛、羊皮等物来进行贸易。
不管他需要多少,整个疆域大部份地区都是辽阔草原的大辽都能够拿得出来。
……
“为师当真没想到,这铁钱,居然也能够做得如此美观。”
官家赵佶打量着案几上摆放着的那些通过水力锻压机压制出来的那些铁钱啧啧称奇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