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了
毕竟过去大宋的大阅兵,军队也就那样,能够缓步前行,维持队伍齐整,就已经算得上是相当优秀了。
他们何曾得见过这种,横、竖,斜,三条线都那么整齐划一的方阵。
更不消说,那些将士们所展现出来的精气神,还有他们的军姿,步伐,无一不在刷新着这个时代人们的三观。
就在高璋唏嘘感慨地当口,就听到了一声呼喝声响起,扭头一看,就看到了那杨戬正朝着这边快步行来,频频朝着自己招手示意。
得知乃是师尊召自己过去有事相询,高璋自然不敢怠慢,撩起自己那身师尊为自己特别订制的紫袍,就看着那边快步而去。
而此刻,那板弓方阵也已然开始迈起了正步,执弓于前,大踏步前行,这些大宋武贲们一个二个雄赳赳气昂昂、英姿飒爽的样子。
让那些在远处围观的东京百姓们喝彩连连,甚至还随同他们一起大声呼喝陛下万岁,大宋万胜。
口号虽然简单,却在那围观春季大阅的百姓口中此起彼伏,仿佛永远也不会停歇。
高璋在这个时候终于赶到了昏君师尊的身边,只不过看到昏君师尊表情涨得通红,全神贯注地瞪着前方的方阵。
高璋只能按捺住招呼的冲动,乖巧地站在一旁,等着这位昏君师尊先嗨完再说。
当板弓方阵,迈着矫健的正步,离观礼台越来越远之后,官家赵佶这才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浊气。
一扭头,就看到了恭敬地站在身畔的高璋,不禁一乐,伸出了手拍了拍高璋的肩膀。
“这些便是用了小高你琢磨出来的治军练兵之法,所操练出来的大宋禁军。”
听到了师尊赵佶连小高都喊了出来,意识到对方情绪有些过于激动的高璋规矩地朝着师尊赵佶一礼,这才恭敬地答道。
“回禀官家,臣只是给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建议罢了,主要还是我大宋将士上下一心。
都愿意以最勇往直前的雄姿,还有他们不畏艰难困苦,也要为大宋,为官家效命……”
“好了好了……”官家赵佶,差点就被高璋一本正经地在自己跟前猛夸大宋将士的那番话给逗得笑出声来。
这孩子,总是那么的谦虚,就好像生怕别人把功劳压到他身上似的。
而此刻,站在一旁的那位白发苍苍的杨指挥使大步上前,朝着官家恭敬一礼。
“官家,莫要听小状元公谦虚,此番大阅,能有如此之效果,小状元公当居首功才是。”
这位杨指挥使干脆利落的肯定之言,亦让一干大宋武臣纷纷深以为然地连连颔首不已。
一干军中悍将,总不能连一个孩子的功劳都去抢,特别是这位神童状元,本就深得天子宠爱。
这二来,不论是方阵队列,还是什么正步,以及操练之法,皆出自他高珪璋之手。
更何况,高璋虽然还很年轻,对于军略却颇有见地。所以,提前示好,捧一捧这小娃娃,让他能够与军方亲善,终究不是坏事。
听到了这位杨指挥使的赞誉,官家赵佶朝着杨指挥使颔首一笑,露出了满意而又欣赏的笑容。
这位杨老爱卿果然是敦厚君子,有了他这番中肯的评价,足以证明,爱徒小高果然是依着那范文正公的模版成长的。
一个个的方阵,经过观礼台,在另外一边集结。
接下来,就是开始在官家与一干大宋臣工跟前进行军事演习。
官家赵佶,虽然不知兵,就连兵书,也就仅仅只是欣赏过那最知名的《孙子兵法》。
但是好歹每年两次的大阅,他自然是场场不落。
而今日所见之演习,亦让他感受到了与往昔的不同。
队伍的变阵,还有分散与聚合,明显相比起过往,要迅速了许多。
再有就是,哪怕是多兵种阵型,也不会像过那般,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够够建出完整的阵型来。
而且,当军阵摆出了前进,甚至开始突击之时,阵型的保持也要比过去完成。
这些,自然是官家赵佶这位外行人看出来的热闹。
可是一干大宋武臣们作为内行人,却很清楚,队伍的集结和分散,若是能够比之敌军多快上一分,有的时候,就足以扭转胜负。
而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军阵,可以让将领指挥起来,如臂使指,使得作战更有效率和及时性,同样也可以成为战场上的胜负手。
又有谁能够想得到,仅仅只是队列的操演,就能够为大宋禁军带来如此之多的好处。
这也是为何杨指挥使赞誉高璋这个小娃娃,获得了一干武臣认同的原因之一。
此刻过千的大宋禁军将士,盾手在外,长予手在其后,而后方,则是大量的板弓手。
最先向假想敌发起进攻的,自然就是那射程超远的板弓手。
每一波箭雨,划过那遥远的距离,落向远处,都会引起无数东京百姓发出夸张的欢呼之声。
即使是那些功勋卓著的武勋重臣,也同样看得红光满面,面露欣慰之色。
而每一波箭雨,也同样让那些正在参与军演的将士们发出整齐划一的兴奋欢呼。
第三百六十五章 方才的打草惊蛇,为的是此刻的图穷匕现
他们这些有过沙场厮杀经验的老兵还有将军们都很清楚,对于缺少骑兵的大宋军队而言,弓箭手在战场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现如今射程得到了极大提升的板弓手们,在他们那超远射程的弓箭下,可以提前两到三轮箭雨,重挫敌方。
亦可以用他们那远程杀敌的箭雨,掩护己方的将士,能够及时脱离战斗范围,而阻隔敌方的追击。
师尊赵佶没让高璋离开,高璋就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师尊赵佶的身边。
听着这位师尊时不时发出夸张的低呼声,时不时还会像个好奇宝宝一般询问一些对于军迷而言,十分低端的蠢问题。
但是高璋当然不会去鄙视师尊对于军事缺乏了解。
毕竟浑身才艺的师尊,虽然没有军事方面的天赋,可终究他能够对大宋的军演上心,念念不忘他爹神宗皇帝想要灭掉西夏,光复旧土的梦想,这就是一个好现象。
给他多科普一些军事知识,让他对于大宋武贲多一些了解。
就越能明白,大宋军事方面的每一场胜利,有多么的来自不易。
千万不要听那些闲得蛋疼的文臣瞎鸡儿乱扯,甚至为了息事宁人,愿意拿大宋的土地和财帛去换取片刻的安宁。
财富永远买不来和平,唯有一只精锐的无敌之师,才能够用铁腕手段,摘取和平的果实。
这就是国虽大,国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这一场春季大阅,从清晨,一直持续到了午时末,这才堪堪结束。
对于这一次大阅兵,官家赵佶相当的满意,对此次春季大阅的负责人高俅以及一干武臣,大加赞誉。
又赐下了不少的赏赐,不仅仅赐给这些官员,就连那些参加此刻春季大阅兵的将士们也都同样获得了丰厚的奖励。
……
目光一转,赵佶再次看向了站在跟前尚未封赏的高俅、高璋父子二人。
张口欲言,突然若有所觉地朝着左右一番张望,就看到了那些臣工之中,那一张张羡慕嫉妒恨的嘴脸。
这让赵佶顿时了然,抚着短须,打量着这对父子,心中已然有了计较,旋即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然后大宋官家就开始对那高俅这位玩球太尉一顿猛夸,文武双全,既善治军,又明军略,不然也生不如高璋这个文武双全的好娃娃。
这一回春季大阅能够圆满成功,他高俅与其子高璋皆有功勋,朕不能不重赏之。
“故尔,朕有意授高爱卿为同知枢密院事,不知列位爱卿,以为如何?”
就在官家赵佶刚刚吐出了同知枢密院事这个官职之名时,莫说那一干文武顿时哗然不绝,就连高俅自己都有点懵逼。
官家这莫不是脑子有点烧?自己可是武臣,大宋至今,武臣转迁入文臣的可是极其罕见。
就想想当年的狄青,武臣的身份,居然入枢密院,要知道,枢密院一直都是精通军略,或者是自以为精通军略的文官自留地盘。
结果这位狄青大佬频频被文官们排挤与打压,甚至是弹劾,总而言之,连狄青家的狗脑袋上都长了角,甭管真的假的,屎盆子必须要往你狄青脑袋上扣。
自己可是武勋都不足,完全就是靠着官家的恩宠,以潜邸旧人的身份,随那刘仲武上战场蹭了功勋回来,这才得以位居武臣之首。
现在官家你想要把我塞进文臣视为禁胬的枢密院,这踏马是觉得老子活腻味了还是咋的?
高璋同样一脸懵逼地看向亲爹,当看清楚了亲爹那震惊的表情,迷茫的眼神,暗松了口气。
还好,亲爹没有大脑塌方小脑失衡,那这应该就是昏君师尊一厢情愿的骚操作,但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此刻,一干臣工纷纷站出来,言辞激烈的表达了反对,认为按照大宋的惯例,武臣就不能进入枢密院,这可是祖制。
当年的狄青虽然也功勋卓著,但是,他自己同样也清楚,自己承担不了这个重任,所以才会主动请辞。
就连狄青那样靠无数大功劳一步步硬爬上来的大宋名将都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呵呵……
大家都很清楚,高太尉也绝非善良之辈,所以,话绝对不会说全,只谈祖制,要么就拿其他人举例。
意思就是我们并不是针对高太尉你,而是祖制如此,我们只是就事论事。
高璋一脸懵逼地看着那表情从一开始的胸有成竹,到显得有些窝火,脸色开始变得难看起来的昏君师尊。
赶紧隐蔽地伸手指头悄悄地捅了捅亲爹的胳膊肘。
已然从震惊中恢复了理智的高俅自然心领神会,明白爱子是什么意思。
当即朝前一步,向昏君恭敬一礼,诚惶诚恐的表示自己才学不足,军略也一般,入主枢密院,会显得有些不服众,还请官家收回成命。
看到高俅主动地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官家赵佶面沉如水,抚着长须沉吟半天,目光开始在这对父子身上游移。
之后干脆大步上前,将高俅给搀了起来,轻拍了拍高璋这位爱徒那单薄的小肩膀,左右一扫。
“小高爱卿,能子承父志,不但博学多才,而且就连治军练兵也颇有建树。
此番春季大阅,大振我大宋军民士气,让天下人知晓我大宋虎贲之威,兵锋之锐……
与小高爱卿向朝廷进献其治军练兵之法可是有莫大的干系,可谓有大功于国,故尔。”
“朕决定,授其龙图阁侍制,枢密副都承旨,不知诸位卿家,有何异议?”
“啊,这……”
高璋一脸震惊地看着跟前这位隐蔽地冲自己使了个眼色的昏君师尊。
卧草!真踏马地太赞了点,昏君师尊你果然是我的真爱粉。
看来,方才那招打草惊蛇,分明就是为了现在的图穷匕现。
龙图阁侍制,岂不是日后老子也能够被世人称上一声高龙图,至于枢密承旨,这玩意是枢密院的官职。
自己是文职,又精通军略,把这个官职按到自己脑袋上,倒还真是恰如其份。
此刻,方才七嘴八舌地站出来反对官家对高俅任何的臣工们,不禁面面相觑。
“……”
第三百六十六章 高家准备要出一代名相的节奏吗?
官家这样的骚操作,让那吴执中陡然心中一动,自然也明了了官家赵佶到底想要做什么。
而那一干知晓了高珪璋这位小状元公本事的武臣们自然纷纷出列,大赞官家英明神武。
龙图阁待制,这个官职为从四品官职,并无实职,只增加荣显,厚重身份,表示皇帝给予的恩宠。
用在高璋这位神童状元身上,不得不说再合适不过。
重点在于,方才一干臣工,对于等待接受封赏的高俅的授职表达了强烈的反对。
这个时候,再跳出来,那可就等于是你们想把高氏父子往死里得罪。
毕竟之前高俅入枢密院,你们觉得他不是文臣,所以,有充份的理由去阻止。
可高璋呢?他可是大宋堂堂的状元公,有史以来十一岁高中的神童状元。
他可是进士翘楚,这样的人,入职枢密院,难道有问题吗?
至于龙图阁待制,那可是名义上为皇帝出入侍从,并备作顾问的恩宠官职。
就高璋入仕不足一载,频频干出政绩,升个职怎么了?
你们难道想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挑衅大宋天子的威严,让他食言食到饱不成?
哪怕是蔡京这位大宋奸相,看到了官家赵佶扫过来的眼神之后。
亦只能硬起头皮上前,表达了对于官家这种做法的认可,甚至直接挑明。
高太尉入职枢密院,终究不太妥当,但是高珪璋这位神童状元入职枢密院,本相也觉得相当的适合。
一干蔡党自然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纷纷站出来附和。
高俅看了眼自家爱子高璋仍旧是一副老实乖巧的模样,站在自己身边。
又看到了此刻,那一干文武臣工们,几乎都是齐刷刷地附和着官家的英明决策。
哪里还不明白,这分明就是官家想要让自家爱子能够更上一层楼,而灵机一动想出来的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