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起飞的东君
不过冢中枯骨。
秦军一出,便能亡其社稷。
在这种骄傲的情绪下,如果谁敢在这时候提出不同的意见,那可就是和秦王,和整个国家的秦人唱反调!
这是赵佗在告别属下将吏,经过数日奔波,抵达咸阳后的第一感受。
咸阳,依旧是那个宏伟壮观的大都市。
只见咸阳大街上,人来人往,满目繁华,赵佗所过之处尽是欢声笑语,他看到每一个秦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骄傲与自满的情绪。
更有许多人尚在谈论着前几天,被押送来咸阳的魏国俘虏们。
“嗨呀,魏王宫中的那些女子,可真不好看,一个一个的又黄又瘦,看上去和骨头架子似的,还没乃公家里的妇人肥实,那魏王怎么下的去手啊。”
“得了吧,大梁城被王将军用水泡了整整三个月,她们能活到现在就不错喽,你还指望一个个长得膘肥体壮?”
“嘿嘿,乃公这几年可是过足了眼瘾,先是看了韩王宫里的美人,那可真是一个比一个的标致,勾的我魂都快掉了。然后又是燕赵的佳人,那身段那容貌,走一步哭一声,哭起来都是那么有味道。如今魏王宫里的女子虽然差了一些,好歹让乃公过了一把眼福。就是不知道楚王和齐王宫里的美人怎么样?”
“等着吧,要不了两年,咱秦国的大军就能荡平齐楚,将那些王宫里的美人嫔妃,公子王孙全抓来咸阳,让咱们一一观赏。还有他们的大王,一个也跑不了呢。”
“也是,我秦国大军天下无敌,齐楚安能一战!早晚灭了他们!”
类似如此的话语充斥着咸阳的大街小巷,不说所有,但大部分的秦人全都对于当今的局势充满了乐观与轻视。
“所谓骄兵必败,如今的秦国,正处于这般状态啊。”
赵佗一路走来,一路暗自感叹。
他知道历史的走向,也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但却没有能力去阻止这场战争的发生,只能一边摇头,一边向着秦宫走去。
奉诏回咸阳。
赵佗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回自家府邸休息,而是去宫中觐见那位至高无上的秦王。
要让秦王政知道,赵佗是将他放在心中的第一位。
如此,方能让大王高兴。
到了宫门之前,守门的几位中郎是赵佗在宫中任职时候的熟人。
“原来是赵公乘……不对,是五大夫回来了!”
“五大夫在魏地所做的事情,吾等可都听说了,真是让吾等佩服。要是我等也能上战场,跟在五大夫身边,立功升爵那就好了。”
众人一边检查着赵佗的符传,一边羡慕的和他聊着天。
赵佗笑着回应:“放心吧,诸君早晚也有立功的机会,到时候一个个的全都能成五大夫。”
“哈哈,那就承五大夫的吉言了。”
“五大夫?呵呵,让我看看你们说的是哪一位五大夫啊?”
一道清朗的声音传来,众人侧首一看,见是一位头戴鹖冠,身穿玄色深衣的中年男子正从宫中迈步出来。
“见过蒙公。”
诸位中郎忙行礼。
赵佗愣了下,这位倒不是个生人。
他亦躬身拱手道:“赵佗,见过蒙公。”
蒙裕眼睛微眯,打量着赵佗头上威武的鹖冠,不由感叹道:“好一个赵佗啊,一年时间,就和我同等爵位了。前几日我还听过你在魏地立功的事情,果真是大王看重的少年英雄,怪不得能在函谷以甘罗之事相比。”
赵佗尴尬一笑,蒙裕可是清楚知道他底细的人,忙低首道:“蒙公过奖了,赵佗侥幸得大王宠爱,微末之功,不足挂齿。唯有蒙公这般人物,方才是国之柱石。”
“你可真会说话。”
蒙裕笑着摇摇头,道:“看你的模样,应该是得大王相召吧,既如此我也不耽搁你了,速速入宫吧。”
蒙裕说着,自顾往外走去。
赵佗忙说道:“蒙公且慢行。”
蒙裕微微颔首,走了几步,突然想起一事,又忍不住回头看向那张格外年轻的脸。
他心中暗道:“听说此子在荥阳战胜之后,又被王贲派去攻取魏国城邑,大胜一场,还俘虏了魏国的宁陵君,如此功劳,又得大王恩宠,此番回咸阳说不定还会升爵一级。届时便是左庶长了。”
想到此,蒙裕放弃了原本回府的打算。
他要去和蒙恬聊聊。
蒙恬的爵位,正是左庶长。
偶遇蒙裕,对赵佗来说只是个小插曲。
他转身对诸中郎问道:“今日李户将可在宫中?”
见中郎们露出暧昧的笑容,赵佗忙解释道:“只是许久不见李户将,甚为想念。”
“嘿嘿,五大夫问的巧了,今日还真是李户将值守宫中。”
赵佗谢过一声,准备避开李由常去的地方,他不想招惹对方。
就在赵佗接过检查完毕的符传,正准备往宫中走去时,那递东西给他的中郎低声说了一句。
“不知五大夫可听说,李户将因为多年宿卫之功,已被大王赐爵为左庶长了。”
李由。
被赐爵为左庶长?
赵佗愣了一下,谢过那位中郎的提醒后,一边往宫里走,一边在心中琢磨起来。
因宿卫之功而赐爵?
赵佗越想越觉得这事情不简单。
左庶长啊,这可是属于“卿”级的高爵,非大功不能得。
就连他赵佗也是指挥了一场数千人的大战并获得胜利,攻取了数座县城,加上抓了一个敌国公子,才有晋升此爵的可能。
而他李由,在这秦宫里呆上几年,只需每天巡视宫中,就能轻易获得此等爵位。
凭什么啊!
“或许是李斯的缘故吧。”
“果然再努力也不如有个好爹,我在战场拼死拼活才能立功拜爵,他却能轻轻松松爬到高位。”
赵佗酸了。
他想到自己这一世也是贵族出身,可惜老爹还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就被郭开给弄死了。
唉……
赵佗叹着气,向着秦宫深处走去。
第一百九十六章 :换将
青灰色的砖瓦,层层叠叠,构筑出一个肃穆庄严的秦宫。
又是那处熟悉的殿宇。
秦王政穿着舒适的常服,坐在榻上,一如既往的在手中握着一卷简牍,正低着头,注目观看。
仿佛他随时随刻,都在考虑着国家大事。
赵高站在旁边,垂手侍立,随时等待王者的吩咐。
赵佗走到殿前,见里面的赵高对他微微摇头。
他会意一笑,忙恭敬的站在殿前等候。
秦殿之中,未得召见,不得入内。
良久,秦王政才抬起头,看向侍立在殿前的人影。
这小子又长高了一点,再过几年,就能到八尺了吧。
秦王政心中微动,脸上露出笑。
“是赵佗啊,进来吧。”
“唯。”
赵佗恭敬应声,着袜入殿,趋步上前,走到秦王政榻前,行礼相拜。
“臣赵佗,拜见大王。”
“呵呵,赵佗啊赵佗,你在魏地做的好大的事情,立下的功劳,真是让寡人惊讶。”
秦王政开口,话中带着淡淡的夸奖。
赵佗忙道:“臣之所以能得微末之功,皆依赖大王神武英明,顺天命而伐魏。战场之上,也是王将军指挥有方,且士卒用命,故而才能势如破竹,让赵佗在魏地取得胜利。”
“王贲上书,说尽了你的好话,什么练兵有术,用兵有方,告诉寡人说你未来有成为大将的资质。而如今,你又在寡人面前,说王贲的好话。你们这些人啊……”
秦王政笑着摇头。
赵佗尴尬一笑,心中却默默赞了王贲一声。
王将军,耿直啊!
然而下一秒,随着秦王政的那句话一出来,赵佗的脸就变色了。
“王贲既然说你有成为大将的资质,你在那魏地也算作为主将打了几场胜仗。那寡人就来问问你,对于接下来即将开始的伐楚之役,你有何看法?”
卧槽!
赵佗嘴里发苦,没料到秦王政会以此事来问他,这可是个棘手的问题啊。
我对接下来的伐楚之战有什么看法?
我自然是希望换了李信,让王翦老将军来啊,再派个六十万人上战场。
最好再把留在淮阳的昌平君也给撤换下来。
这样一来,伐楚之战肯定稳。
但赵佗不敢这样说,在如今举国皆骄的情况下,能说这些话的人不是耿直的忠臣,就是脑子里缺一根筋的傻子。
傻子徒惹人厌,忠臣一般也很少有好下场。
赵佗脸上挤出一抹笑,拱手道:“臣以为,有大王与诸卿在朝中决策,李将军在前线亲自指挥,携翦除魏国之威,兵伐分裂之楚,此战定能得胜。”
秦王政脸色一板,道:“你这赵佗,尽捡好听的说。寡人问你,自然是想听有用的东西,你也上战场很久了,对于此番伐楚,是否有什么好建议,尽可说来听听,也让寡人知道,王贲那些话到底是真是假。”
赵佗愣了一下,见秦王政是认真询问,而非只想听好话,便明白这位大王是想考验赵佗在战场上学到的东西,看一看他是否真的如王贲所说的,有成为大将的资质。
如果说上一次秦王召他问对,是问的天下大势和战略方向。
如今,则是落到实处,考察他赵佗对于这场战争的具体意见。
赵佗心动了,眼前可是他建言的一个好机会。
当然,如何建言也是有讲究的。
换将增兵之说肯定是不行的。
李信为将,带兵二十万,这是定好的计划,也是秦王政心目中需要的兵力和人选,是绝不可能改变的。
至于昌平君,赵佗更不可能谈及。
在那件事发生之前,昌平君就是秦国的大忠臣,也是当今秦王的血缘之亲。
如此人物,是他赵佗能诋毁的吗?
至于具体的进军路线,如何安排指挥,更是主将的事情,连秦王都不会进行干涉,更别说是他一个小小的赵佗了,在战略规划上更没有发言权。
所以赵佗此番只能另辟蹊径。
他心思百转,既不想说实话惹怒秦王,又不想失去这个进言的好机会。
终于,赵佗找到了一个盲点。
他大着胆子问道:“臣斗胆请问,不知大王此番为李将军准备的副将为何人。”
秦军主将之下,一般会根据兵力分设诸多裨将军,统率下面的校尉。而在这些裨将军中,会有一人权重相对较大,作为主将的副手存在。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在主将决定分兵进军时,能有一人统率其他裨将军,进行相应的部署。
若无这位副手的存在,那其他裨将军皆是同一级别,爵位也相差不多。凭什么分兵时就要接受你一个同级的指挥?那样难免会引起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