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对话五脏 第104章

作者:讠戒

  话音落下,陆九走进了考场。

  面对不算陌生,但也不是很熟悉的黄傅生,陆九尽量让自己表现的更加平静一些。

  这是他在学生时代,就已经知道的国医大师,敬仰是绝对有的。

  崇拜的话,有,但崇拜的不是医术,而是他做的这些事。

  无论是建药材基地,还是助力中医药进中小学,这些都是在为中医的未来做事。

  当得起陆九的崇拜之情。

  “陆九,坐。”黄傅生道。

  陆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样,只以为前面几位考生也是黄老出的题。

  “谢谢黄老。”陆九道谢一声,随即坐下。

  黄傅生凝视着陆九,又想起了此前他施展透天凉针法的画面。

  既然针刺有这个水平,那黄傅生肯定就不能考一些基础的东西了。

  没意思。

  “准备好了我就开始出题了。”黄傅生道。

  “您请。”陆九道。

  “跟我讲讲肺痈的病因,病机,以及演化过程,并给出你用方的思路。”黄傅生道。

  啊?

  安先达几人瞥向黄傅生。

  不是吧,上来就这个强度?

  这题比前面十八个考生所有的题都要难上两三倍不止。

  因为一个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其演化过程,这都是需要你阅读大量的古籍医书,才能准确掌握的。

  光是知道就已经好花费大量时间了,如果再加上记住,并且能讲出来,那么此人必须具备非常完善的知识体系。

  也就是说,他得把人体弄懂了,弄通了,有自己的一套思维逻辑,那么再用这套思维逻辑去记住这些病的病因,病机,及演化过程,就水到渠成了。

  但陆九才多大?

  他能做到随便一个病,就能脱口而出这些东西?

  老师,您这是存心刁难啊,过分了!

  听到这个题目,陆九低头沉思了一会。

  他读的医书并不只有几本经典之作,在上大学之前,他就已经把《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五大著作看了个遍,所以在大学期间,应付学业的同时,他也在熟读大量其他医家的著作。

  有了经典古籍给他树立一个正确的辨证基础,其他医家的著作对他就不会是干扰,而是补充。

  此刻,他也在努力搜索有关肺痈的记忆,顺便开始组织语言进行回答。

  坐在他对面的考官们,看着陆九沉思的模样,不禁叹气。

  哪怕是他们,要想完美回答这个黄傅生这个问题,也是不太可能的。

  半分钟过去,陆九还在沉思。

  黄傅生没有催,他就这么静静地看着陆九,期待着他的回答。

  他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就是想看看陆九的基础扎不扎实。

  如果仅仅是针刺厉害,基础不扎实,也是走不远了。

  中医最核心的东西不是针灸、经方、正骨、拔罐等等治疗手段,而是辨证。

  辨证是道,手段是术。

  只有辨证准确了,手段才能发挥作用。

  这就跟行军打仗一样,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辨证就是那个将军。

  很快,一分钟过去了,陆九终于抬起头,缓缓开口,“肺痈是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属内痈之一。”

  “这个病名最开始是出现在《金匮要略》之中,且列有专篇进行论述。”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有‘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的记载,并认为本病起因于外感,风热伤肺,以致气血凝滞,而成痈脓;提出‘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的预后判断,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同时还指出未成脓者治以泻肺,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成脓者治以排脓,用桔梗汤。”

  “《外科正宗·肺痈论》根据本病病机演变及证候表现,将肺痈分为初起、已成、溃后三个阶段。初期恶寒发热,咳嗽,胸痛,当疏散风热,清肺化痰,银翘散可治;成痈期身热转甚,汗出身热不解,胸满作痛,咳吐黄稠痰,当清热解毒,化瘀消痈,我认为苇茎汤加如金解毒散合方可治;到了溃脓期,出现咳吐大量脓血痰,有时咯血、面色赤红、烦渴喜饮,气喘不能卧,就只能是排脓解毒了,这里我觉得加味桔梗汤可治。”

  “以上就是我给的答案,当然,我说的这些经方只是一般情况,能不能治还得看患者究竟是个什么状态,毕竟肺痈达到成痈期,就已经有实证了,这个时候肺痈对患者的肾脏功能到底造成了多少损伤,无从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单治肺病我认为是不够的,极有可能治标而无法治本。”

  话音落下。

  全场寂静。

  没有惊讶,没有掌声,有的,是一张张目瞪口呆的脸。

  仅一分钟,陆九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而这个答案,简直就是标准答案中的标准答案。

  不仅引用典籍说明了肺痈的成因,还讲了它的病机和演化过程,从初期到溃后三个阶段,他都给出了不同的方子。

  单单是这里,安先达等人就觉得已经是完美答案了。

  结果陆九还结合实际,谈到了病以外的内容。

  这也是中医最重要的知识,单个疾病恶化到一定程度,它所影响的就不是一个脏器了。

  单单只是治这个病,有时候往往还会治不好,因为病机已经不在这个脏器,极有可能传到下一个脏器了,哪怕治好了,也会像陆九所说的那样,治标不治本。

  因为传导到下一个脏器的病气,你没有解决掉,等到这部分病气再次壮大时,患者就会有新的病出现。

  所以,陆九这个回答,可以说是在完美答案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

  这也是安先达等人如此惊讶的原因。

  陆九此刻所展现出来的基础,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应该有的。

  众人看见黄傅生不仅没有惊讶,反而露出赞许的笑容时,脸上八卦的意味便多了起来。

  他们立刻盯上了安先达,随即眼神交流起来。

  【先达,老实交代,老师是不是认识这个陆九?】

  【确实认识。】

  【怎么认识的?】

  【这,我三两句话也说不清楚。】

  【嗯?还很复杂?】

  【老师失散多年的私生孙?】

  【滚,中医什么时候以血统论医术了?】

  【哈哈哈,开个玩笑。】

  ……

  黄傅生满意地看着陆九,对于这个回答,他挑不出半点毛病。

  这就足以说明,陆九在辨证上,也是没有任何短板的。

  如此,黄傅生就放心了。

  那么接下来,他就要考一考陆九另外一方面的能力了。

  “嗯,不错,那就来试试第二道题,你觉得,人体的自愈能力源自何处?”

  这个问题属实是有点抽象了。

  不过陆九却一点也没有迟疑。

  他瞥了眼窗外,然后笑道,“源自太阳、月亮,还有……天上星辰。”

  黄傅生眼底掠过一抹精光,“哦?继续。”

第148章 宇宙星河为万物而闪烁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记载‘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西北属阴,天气不足,影响到人体就会使人的右耳目不如左耳目聪明,东南属阳,地气不足,影响到人体就会使人的左手足不如右手足有力。”

  “这是天气与地气对人体的影响,也称之为气交。”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就提到了‘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也就是说,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不外乎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天地是一大宇宙,人体是一小宇宙,‘气交’是连接阴阳之气相互消长平衡的枢纽,阴阳需要‘气交’方能化生万物。《黄帝内经》素问·决气篇有言:‘两神相搏,合而成形。’所以,‘气交’是生命形成的必备条件。”

  “既然人是由气交而成,那么人体五脏六腑自然也是,黄元御《四圣心源》脏腑生成篇就有这么一句,‘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

  “人之五行虽然有木火土金水,但这五种属性也只是气的运动规律及多少而产生的,五行本质上就是气的不同表现,那这些气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其实我一开始也不了解,后来有位长者给我讲了易经,给我讲了五运六气,我才明白,气的运动规律都源自于宇宙,这也解开了我读黄帝内经以来,多年没有明白的疑惑。”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最后一段,‘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其应四时,上为镇星……;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其应四时,上为辰星……’”

  “这段话中的岁星、荧惑星、镇星、太白星、辰星,就是现在的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几千年前,古人便已是知晓这五颗星影响着地球,从而使得地球的阴阳二气运动规律发生变化,形成五行之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

  “还有二十八星宿,以东南西北各七宿影响四时,改变着木火土金水的旺盛之机,因此才有了四季,四季之变周而复始,既影响天地之间的六淫,也影响着人体五脏六腑的气机。”

  “太阳、月亮、天上星辰,这些有形的物质散发着无形的能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影响着五脏六腑,所以,我认为人体的自愈能力,源自宇宙星河。”

  陆九一直觉得人体五脏六腑不可能自己拥有自愈能力,它的能量来源也不仅仅是食物。

  因为如果单纯是从食物中获取到能量的话,那么很多人吃的食物都不可能做到平衡五脏六腑,另外,即便是食物,它也是采天地之气成长起来的,人吃食物,是否是一种获取宇宙星河能量的途径呢?

  而且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在中医的概念之中,被称为后天之本。

  那人的先天之本是什么呢?

  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吗?

  可为什么有些父母健康,生出来的小孩却有先天之疾?

  有些父母天生残疾,生出来的小孩却很健康?

  是遗传学的概念吗?

  还是说影响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不仅仅局限于父母的基因,还有人以外的因素,比如环境、时间、季节……

  那决定环境、时间、季节等等因素的,又是什么呢?

  这些个问题困扰了陆九很多年。

  直到陆九开始跟老头儿学习易经,聊到了五运六气,天上星辰。

  他才跳出了人的思维框架,一下子跃迁到了宇宙之中。

  从整个大世界来看待人的问题,视角便一下子清晰了许多。

  人类虽然是有智慧的生命,但本质上也和天地万物没有任何区别。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界中的飞禽走兽,一草一木,都遵循着这个规律,人也一样,有幼年的成长,青年的茁壮,中年的衰退,老年的死亡。

  这便是天地间的规则,而决定这个规则的是什么?

  陆九这些日子也曾夜间仰望星空,只是城市的灯光太亮,让他几乎看不到任何星星。

  不过不管他看不看得到,这天上的星辰,也一直都在为人类而闪烁。

  不,应该是为天地万物而闪烁。

  人类,不过是其中一个物种罢了,并无特殊。

  教室内,陆九发言结束后进入了一个长时间的沉默,直到一阵掌声响起,才终于打破了平静。

  啪啪啪~~~

  “人体自愈能力源自宇宙星河,很不错的解释,看来你对易经也有一定的研究啊。”黄傅生眼中的笑意再也藏不住了。

  他在问出这个问题时,目的就已经很明显了。

上一篇:贞观悍婿

下一篇:仙人只想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