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442章

作者:张围

  家中,李玥最近研读兵书,愣是在院子里做了一个沙盘,用来演练行军打仗。

  见夫君进了家门不说话,径直走向了灶台正洗着肉菜,心中好奇地回头看了两眼。

  “狗屁士族门第,迟早让你们黄了!”张阳剁肉嘴上骂着。

  “你做个皇帝还瞻前顾后,连查举之权都不敢放手,之前联合群众举报寺庙不是尝到甜头了吗?现在又不干了!”

  张阳提着刀把剁肉,“你个臭皇帝,坏皇帝,笨皇帝,还天可汗!不联合群众你怎么斗世家!放着这么大的力量不用,你是不是脑子出了什么毛病!”

  看夫君把一段段肉骨头砍断,嘴上还骂着父皇,也不知道夫君今天上朝都经历什么了。

  小武有些担忧现在师父的状态,他小步走到老师身边,“师父是怎么了?”

  “你师父只是发脾气了,时常会这样指天骂地,有时候连前贤圣人都要骂几句。”

  小武又瞧了眼,看到师父又在切萝卜了嘴上还在骂着。

  “好你个长孙无忌胳膊肘往外拐!还劝我收手?我张阳与恶势力不共戴天!”

  十二岁的小武怀中抱着书卷,一脸忧愁看着师父拿肉骨头撒气,她摇头叹息颇有大人的模样。

  见婶婶带着一堆棉布走过家门口,小武放下书卷来到婶婶家的院子。

  婶婶家的院子显得很空旷,就算是有家具也都是老师这边用剩下的,婶婶都不舍得丢了。

  看小武帮忙整理着布匹,婶婶笑道:“小武真懂事。”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以水为生,亦以水为死!说一千多年了,你怎么就活不明白?”

  即便是在婶婶的院子里,小武还能听到师父的骂声和剁肉声。

  小武低声道:“许久没有见到师父能够骂这么久了。”

  婶婶也知道驸马的心情常常阴晴不对,有时候做一些小物件也会发脾气,听时骂人振振有词,又不知道是在言语些什么。

  “过一会儿就好了,都习惯了。”婶婶安慰着小武。

  小武整理好布匹,再帮婶婶将院子打扫一番,埋着小短腿走回老师家的院子,来到老师身边,帮着整理沙盘。

第四百三十二章 徐慧

  小半个时辰之后,张阳的骂声这才停下,午饭也做好了。

  一盆糖醋排骨,再将剁碎的樟子肉作成肉丸与时季的野菜做一碗汤,再用家里蒸两只咸鸭蛋,对半切开。

  简单的饭菜,胜在营养全面。

  李玥一边喝着汤还不忘看着兵书,她问道:“夫君是又和父皇有矛盾了?”

  “媳妇啊,我觉得我在朝堂呆不下去了,跟朝堂那些老狐狸打交道,再这么下去我都要心理变态了。”

  李玥又盛了一碗汤递给夫君,“等以后我们的新家建好了,就住在骊山再也不问世事了,我们家还有这么多的家业,以后夫君专心研究学识,我帮夫君管钱。”

  “嗯,挺好。”

  张阳喝了一口汤水。

  小武的目光在老师和师父之间,也不知道师父是说汤水挺好,还是老师的安排挺好。

  王婶快步走来,“有消息了,欧阳询老先生今天动身去骊山。”

  李玥放下筷子,“正好是村子里收稻米的日子,夫君以为呢?”

  张阳把碗里的汤喝完,“饭后就去村子。”

  小武将碗筷收拾好,一家人带上小熊出门。

  带着小熊从东市路过,多拐了一两个小巷,现在小熊的身形会引来不少的目光,本想避着点,可走到城门口才发现这里依旧很热闹。

  众人的目光再次落在小熊身上。

  小熊倒是不怯生,它走在小武身边走得很威风。

  张阳在城门口要了辆马车,前往骊山。

  正值深秋,官道上的行人不少,除了春游,一天之中的秋季秋游也是长安城人们消磨时光的好方式。

  一路上可以看到不少的马车就在官道旁。

  从长安城一路往东走十里地就是骊山,还没走到村子就能远远地看到有不少村民正在收稻子。

  小武带着小熊先进了村子。

  张阳带着媳妇,在两位婶婶的陪同下来到医馆。

  孙思邈正在给一个受伤的村民换药,见是公主和县侯来了,他急忙走出房间连连行礼。

  张阳正想说没事,一家人可以等的,他还是狼狈地跑了……

  孙思邈摆手道:“不妨事,他也换好药了。”

  张阳拱手道:“又来叨扰孙神医了。”

  孙思邈抚须观察着李玥的气色,“公主殿下的气色比以往好了不少,身体是否还有其他的不适?”

  李玥先是坐下来,“都挺好的,就是这小东西在肚子里时常闹腾。”

  孙思邈笑着点头诊脉,“胎象很稳,这一两月内就能出生,公主要早做准备。”

  李玥笑着点头。

  听孙思邈说没什么大碍,张阳也放心地长出一口气。

  “倒是县侯看起来有些上火。”

  张阳下意识挠头,“是吗?”

  孙思邈点头道:“平时少动心气。”

  李玥解释道:“夫君常常因朝堂之事闹脾气。”

  “原来如此,眼下是秋季,正是容易上火的时节,只有休息好了才能将火气压下去。”

  “孙神医说得是。”

  又听了好一会医嘱,一家人这才离开医馆。

  李玥还要看看村子里的账目,最近她走路都显得不便利,婶婶也是一路搀扶着。

  “公主殿下,要不还是去村子里的住处歇息。”

  李玥摆手道:“还是要仔细看一眼才能放心。”

  来到账房,李玥让虞宜拿来了账本,她仔细核对起来,一旦她进入工作状态总是很专心。

  张阳坐在牢房外,看天思考着。

  “县侯,这是在想什么?”

  张阳寻声看去,见是欧阳询老先生连忙起身行礼,他的身边就是李泰,这个小胖子还在不停地使眼色。

  “我在想群众,也在想陛下。”

  欧阳询抚须道:“都说张尚书疏于朝政,整日游手好闲,没想到还能有忧心的时候。”

  “敢问老先生是谁在说我坏话。”

  欧阳询朗声笑着,“长安城谁不知道张阳何许人也。”

  “看来在下的名声已经臭大街了。”

  “臭大街?”欧阳询先是错愕,而后又释然一笑,“对,臭大街。”

  张阳行礼道:“老先生觉得骊山如何?”

  欧阳询点头,“好地方。”

  “见过在下的老师了?”

  “正要去。”

  “其实老先生也可以留在骊山养老,度过晚年,我们这里房子也多,您一定好好考虑。”

  “县侯的好意老夫心领了,只是习惯了长安城。”

  张阳又给李泰使眼色,李泰也是眼神回应,似乎也明白了,说什么都要将老先生留下来。

  “老先生若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魏王殿下,这小胖子才思敏捷,南北通透。”

  “南北通透?”

  “在下的意思是一点就通。”

  欧阳询抚须点头,“听东宫太子说起,你张阳自从当上了礼部尚书之后,这两年越来越不说人话了,时常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语。”

  张阳愕然,“太子当真这么说吗?”

  欧阳询看向李泰,“魏王殿下带路吧,先去看看张公瑾。”

  “老先生随我来。”李泰摆出一副乖巧的模样带路。

  这小子明明死精死精的,在长辈面前偏偏还要摆出一副听话懂事的样子。

  张阳移开目光,多虚伪的小胖子的,看久了怕自己会吐。

  一直到了傍晚,李玥这才核对好了账目准备离开。

  稻香弥漫在村子里,临走前张阳特意看了一眼,老师正在和欧阳询老先生谈着话。

  “姐夫放心,有一天是一天,说什么也不能让老先生轻易回长安城。”

  张阳拍着小胖子的肩膀,“魏王殿下有心了,要是老先生执意要离开,先留他在村子里用饭,再用巨额账目讹他,要不择手段。”

  李泰迟疑半晌,“姐夫做法未免下策,本王已经派人去了长安城,不消片刻老先生府邸的下人和家人都会被带到村子里。”

  孺子可教,果然是南北通透的小胖子,有我当年三分模样了。

  婶婶不想李玥再多走路,她的脚后跟时常红肿。

  小武和小熊已经守在了马车边。

  坐上回家的马车,到了长安城天色也已经黑了。

  走入回家的小巷,家门口正站着人。

  王婶警惕地走上前,杨婶护在李玥的身边。

  再是走近几步,张阳总算是看清对方是谁,“徐御史?你怎么在这里?”

  徐孝德身边还有一个小丫头,这个小丫头模样看起来与小武一般大,正怯怯地看着自己。

  “有件事要麻烦张尚书。”

  “且说。”

  徐孝德低头先是行礼。

  张阳连忙搀扶,“我们之间不用多礼。”

  徐孝德讲道:“今日有一支箭矢射入家中,箭矢上挂着信件说是让下官收手,对方这等警告显然已经被我等逼得退无可退。”

  再看一眼张阳,他又是行礼,“家中的其余家眷都已经安置好了,唯独不放心慧儿,等这件事还没有结束之前,下官想将慧儿留在张尚书家中。”

  李玥走上前低声道:“徐御史放心,朝中的事情都已听说,她与小武一般大,我们可以照顾的。”

  徐孝德又看了看站在李玥和张阳身边的两位婶婶,这两位的身手当初见识过,“多谢公主殿下,多谢张尚书。”

  说完话,他与自己的女儿嘱咐了几句,徐慧还有些懵懂,听着话一边点头。

  嘱咐完,徐孝德再是行礼,“下官就先告辞了。”

  留下徐慧还站在原地,徐孝德转身走入了黑暗的小巷中。

  带着徐慧走入自家的院子,张阳看着她。

  她的目光也看着眼前的夫妻。

  安静好一会儿,徐慧的眼角逐渐有了泪水。

  终于,这孩子嚎啕大哭了起来。

  听着哭声张阳倒吸一口气,一时间不知道要怎么安慰。

  直到小武和李玥带着她进了屋中,低声细语说了许久,她的哭声这才转为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