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574章

作者:张围

  忍无可忍,张阳思来想去还是写了一封信,“麻烦婶婶将这封信交给处默,让他送去洛阳的红烧肉分部。”

  “喏。”

  大家也不容易能省就省点,孙少卿也是为了国事跑去洛阳,往后一应饭食红烧肉包了,不收他钱了。

  平时弹劾自己都说敛财太多,行事无礼,煽动士族。

  这些也就算了,你孙伏伽还嫌红烧肉贵就来弹劾。

  欺人太甚!

  白糖生意在洛阳已经越做越大,参与的世家子弟也越来越多,他们为了稳住自己的收益势必需要吃进更多的白糖,只有让市面上的白糖尽可能减少,才能让手中的白糖保持价格。

  这样一来才不会让钱财白白流失。

  原本白糖只是一种糖而已,期货的玩法开始在世家子弟间风靡,一时间人人都开始钻研白糖的价格以及这笔生意可以得到的利润。

  已经开始有世家子弟发现手中的钱不够,为了买进更多的白糖,他们动用了族中的钱财。

  当产量多的时候价格就低,当产量低的时候价格就高。

  低买高卖的玩法其实并不少见,尤其是对粮商来说这种方式他们早就玩腻了。

  已经有人开始不断将收购的白糖抛出,李悻知道收网的时候该到了,再不收网就真的覆水难收了。

  他当即写了书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往长安城。

  动了族中的钱一时间无法用白糖换取合适的利润,他们甚至开始变着法地去补上亏空,原本世家子弟间的交情也因为银钱开始有了隔阂与对立。

  而那些深陷其中的人早已被套住,想要脱身也难了。

  先前的疯狂终于自食恶果,他们每天开始什么都不做,开始寝食不安,甚至请道士做法,甚至更变本加厉地收敛钱财。

  白糖一门生意可以轻易撬动上百万贯的利益,孙伏伽原本调查的只是刘,周两位读书人被打死的事情。

  事涉世家子弟,自然顺藤摸瓜查到了白糖的事情。

  一看白糖的价格以及背后银钱流动之巨大,孙伏伽看了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从未见过如此疯狂的买卖方式。

  铺开一张纸,孙伏伽将巡视洛阳而见到的事情写成奏章,洛阳的乱象已经开始出现,希望朝中可以早点派出人手以应对不测。

  事涉众多世家子弟,这洛阳城早晚大乱。

  奏章被快马送出了长安城,三两个卖红烧肉壮汉也看到了这一幕。

  等孙伏伽走上前卖红烧肉时,便问道:“都临近年关了,官爷还不回家探亲吗?”

  他接过对方递来的一碗黍米饭,黍米饭上放着红烧肉,其酱搅和着黍米饭非常好吃。

  而且还很管饱,让他不高兴竟然比长安城的贵了五钱。

  等吃完拿出铜钱要付,对方摆手拒绝道:“以后您来我这边用饭都不要付银钱了。”

  “为何?”他诧异道。

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帝的精神不对

  “为民请命,为民做好事的好官我们都不收钱,若你攀附权贵颠倒黑白……”

  “你们就不卖我了?”

  那壮汉露出憨厚的笑容,“没答话。”

  孙伏伽又狐疑地看他一眼,在洛阳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

  重新回到安排在洛阳的临时官邸,马周刚好问询了几个读书人。

  见人回来了,他重新坐下来,“孙少卿可把信送出去了?”

  孙伏伽重重点头,“已送往长安,也不知道朝中知道这件事会作何反应。”

  马周低声道:“这些世家子弟越来越猖狂了,他们开始夺人田亩,再转手以卖来换取银钱,不能不管了。”

  “报!孙少卿,马御史洛阳将国公屈突寿求见。”

  孙伏伽颔首道:“他来做什么?”

  来人禀报道:“说是有要事禀报。”

  屈突寿的父亲早年去世,便沿袭了其父的爵位,其父屈突通当年也是秦王府旧臣。

  传言屈突通也参与了玄武门的事情,深得陛下信任出任洛阳。

  不过在第二年,七十二岁的屈突通便过世了。

  留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屈突寿承袭了爵位之后,也一直留在洛阳,照理说他们在洛阳乃陛下亲封的长史,他们家在洛阳的地位一样不小。

  马周喝下一口茶水,“让人进来。”

  “喏。”

  屈突寿已四十岁有余,他走入宅邸中躬身道:“见过孙少卿,见过马御史。”

  “不用多礼。”马周连忙上前将行礼的人扶起,这是当年跟随李世民平定天下征收洛阳的屈突通的后人。

  马周对他很是客气,也很恭敬。

  屈突寿神色忧愁,“两位来到洛阳已经有些时日了,想必也了解了此地的情形。”

  孙伏伽观察着他,看起来是个很老实的人,谈吐也很谦逊,“确实查到了一些端倪,但还需要求证之后才能作出决断。”

  “孙少卿,还请救一救洛阳。”屈突寿再次行礼,拿出一份奏章,“这是洛阳近十年来的变化,以及他们在洛阳无作为非这十年的记录,包括参与白糖买卖之人的名单。”

  马周接过名册低声道:“可有其他人看过这份名册?”

  屈突寿回道,“还未有。”

  接下来屈突寿向俩人说的话,揭开了此刻洛阳的情况,洛阳城内情况很复杂,一方面有当年的陈果仁陈司徒一脉在洛阳城内城外都掌握着兵权。

  洛阳一旦出现乱象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洛阳一地的安危,更涉及整个河南的安定。

  还有世家子弟为首的文吏一系,掌握着整个洛阳的民政。

  世家所掌握河北,河南,太原等地诸多士族。

  孙伏伽听完心情沉重。

  马周亦觉得形势严峻。

  此刻的骊山,李泰收到了李悻的书信,让人将剩余的三百石白糖也送了出去。

  骊山用来制糖的工坊也关闭了。

  李泰低声道:“没有姐夫的吩咐,这些红糖就全部留着,就不要再做白糖了。”

  “喏。”

  几个侍卫点头应下。

  整理好作坊之后,李泰让人将信送到了长安城,他收紧自己的衣衫,“你们有没有觉得今年特别冷。”

  几个侍卫非常认同地点头。

  书信到了家中,夫妻俩看完之后,沉默了片刻

  李玥低声道:“夫君是否可以收网了。”

  “确实该收网了。”

  将青雀送来的书信烧毁,李玥担忧道:“也不知道洛阳的银钱能否平安送到骊山。”

  张阳喝完杯中的茶水,“我去一趟宫里,麻烦王婶告诉处默,让他在洛阳那边可以动手了。”

  “喏。”

  王婶快步离开,张阳在自家库房中拿出一大袋今年新收的稻米,送往宫中,就当是给送去拜年的年礼。

  长孙无忌先一步收到消息,已经去见过了陛下,刚从朱雀门出来就瞧见了张阳扛着一个大袋而来。

  他诧异道:“张阳?陛下正要召见你,你怎么来了?”

  张阳扛着一麻袋的稻米笑道:“对呀,我怎么来了?”

  “你……”长孙无忌又是一脸的疑惑,“你是怎么知道陛下会召见你的?”

  “对呀,我怎么知道的。”

  留下这么一句话,张阳便快步走入了朱雀门。

  长孙无忌站在冷风中心中满是疑惑与不解,又看了看张阳,再看看身后的朱雀大街,心中疑窦丛生,又皱眉往弘文馆走去,要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张阳扛着麻袋一路来到承天门前,与门前的守将说道:“还请将军禀报,我来宫里给陛下送年礼。”

  “要在平时可以让张侍郎入承天门,可如今已经休沐,还望在此等候。”

  “不妨事,在下等着便可,诸位身负皇城安危重任,理解。”

  不多时王公公脚步匆匆而来,“陛下请张侍郎入甘露殿。”

  守将这才放行,张阳快步走入承天门,笑道:“老王,我刚刚见赵国公来过了。”

  王公公满脸的笑容,“赵国公来宫里与陛下商谈洛阳的事情。”

  “不知道赵国公有何安排?”

  “县侯又为难老奴了,此等事情还是让陛下亲自告知为好,老奴怎敢胡说。”

  “您还是一如既往地严谨。”

  “老奴侍奉陛下,当谨言慎行。”

  “您真的适合来骊山。”

  面对张阳热切的目光,王公公赔笑着,“县侯莫要再说这等事,老奴是万万不能离开陛下的。”

  “没关系,我可以等。”张阳又提了提肩膀的麻袋,“我们骊山正缺王公公可以调度统筹的人才。”

  走到甘露殿前,老王依旧笑着,他两鬓斑白,笑起来全是皱纹。

  张阳在殿前放下麻袋,整了整自己的衣衫走入殿中。

  殿内很温暖,有个炉子正烧着火,李世民坐在殿内正看着一卷书,“朕正想召见你,不想你现在就来了。”

  张阳点头道:“我是来给陛下送年礼的。”

  李世民皱眉点头,“就是那一麻袋稻米?”

  “对呀,这是我们骊山今年新收的稻米,今年寒冬来的早,导致收成也不好,也给陛下留了一袋,也可以给宫里弟弟妹妹吃。”

  “朕代他们谢过你了。”

  “陛下客气。”

  “坐吧。”

  张阳接过老王递来的椅子坐下,又是接过温热的茶水,皱眉看着碗中茶叶的量,又将茶碗放下。

  “怎么,朕赐的茶不合你的胃口?”

  “陛下喝茶越来越浓了。”

  李世民点头道:“也不知道怎么了?朕已离不开这种茶,不知不觉越来越浓。”

  皇帝为国事烦忧,张阳看着他还在书卷上做着批注,看一个人喝茶就能看出这个人的状态。

  皇帝的茶水越来越浓,也说明了他的心理状态。

  张阳小声道:“陛下,今年能否来骊山过年,弟弟妹妹们也该去骊山看望他们的皇爷爷。”

  李世民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书卷,他放松着手臂,“朕会去骊山看望父皇,也只能去看望一趟,朝中还有诸多事情要安排,各路宗室还有勋贵要来朝贺朕,朕还要坐在太极殿,断不能离开。”

  皇帝说出了他的为难之处。

  他的话语又顿了顿,“朕会让丽质她们去骊山,有孩子们在父皇也能高兴一些,你与玥儿早做准备吧。”

  “喏。”

  李世民确认书卷上的批注没有漏下的搁下笔,将书卷递上,“又要麻烦你这个姐夫了。”

  “身为孩子们的姐夫,我也是应该做的。”张阳接过陛下的递来的书卷,入眼一看是一份名册。

  名册上的名字很多,其中被圈起来的都是重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