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691章

作者:张围

  难道波斯人夜晚在房间内走动,就不怕被自己挖的这个坑踩空摔了吗?

  裴行俭点亮油灯,刚坐下就有人捧着几卷羊皮而来。

  对方将一卷卷羊皮放下,回道:“裴都护,这都是王玄策将军让卑职送来的。”

  能够往来传送军报,安排事宜的都是关中来的卫府官兵才能参与。

  如今大半个波斯都在唐人的掌控中,现在卑路斯已经有了自己的臣子,而且这些臣子多是波斯以前的贵族。

  让贵族来做波斯的大臣,并且让他们掌握波斯的民生,裴行俭很鄙夷这种行为,当卑路斯有了手中自己的臣子,也有人向卑路斯进言,唐人掌握了波斯的一切事宜。

  有人与卑路斯说要防备唐人。

  不过裴行俭不在乎这些传闻,因为卑路斯根本没有底气反唐。

  卑路斯是个很软弱的人,他不敢忤逆大唐。

  在长安城住了这么久,卑路斯都快成为半个唐人。

  王都内不仅仅有唐人,还有安延偃与高昌人在,若卑路斯真有异心,他会死得很惨。

  就算现在波斯王都内三方人马发生了内讧,对裴行俭来说再扶持一个波斯国王不是什么难事。

  对波斯来说唐人一旦走了,波斯王都再也没有自保的能力了。

  打开一份份羊皮卷,裴行俭看着上面的内容,以波斯王都为中心,外围十里范围内要建设十座土城。

  如此一来就算是波斯王都出现了内乱,外面十座土城的兵马就能在半天时间杀到波斯王都。

  如果大食人来犯,那十座土城就是屏障,王都内也可以给那些土城源源不断地输送粮食与兵马。

  大食人退兵已经有四个月了,这四个月裴行俭一直都在囤积物资。

  有了安延偃的人脉,波斯终于联系上了天竺,并且用波斯贵族的钱,向他们买了很多粮食。

  倒有些意外,天竺比预想的还要富裕得多。

  裴行俭把玩着手中的玉石,心里盘算良久,天竺这般富裕不该就这么放着,也该攻打下才是。

  这都是以后的事了,裴行俭以为没有彻底解决大食人的隐患之前,暂时没有去考虑天竺的心力。

  要不是听说大食人又准备了六十万兵马,当下要全力以赴应对大食人,暂时分不出心力去声讨天竺。

  天竺人给大食人这么多的战象,这件事没这么轻易可以揭过去。

  波斯人的饭食很不好吃,裴行俭很想念关中的黍米饭,早知道出关前应该多吃几碗。

  也不知道现在朝中形势如何,裴行俭继续看着手中的地图,还有各种地形图需要测绘,这些事情都是王玄策在做。

  所谓地形图是现在的礼部在编撰地理志时会用到的一种画图手法。

  裴行俭在礼部任职的那些日子,熟悉了地形图的画图手法,这是每个礼部官吏都要掌握的技能。

  科举入仕之后,在礼部半年时间是裴行俭自懂事以来收获最多的半年,不论是地形图的绘制,还是指南针,还有各类地志与外交之策,这都是收获。

  如今关中,正值春季四月。

  骊山人都很聪明,他们会在田埂边种下菜与一些瓜果,如此便可以自给自足,就算是关中其他地方出现了粮食欠收,或者出现了灾荒,也有人觉得就算是这样骊山也可以自给自足。

  这里的人会做咸鸭蛋和茶叶蛋,更会做肉包子。

  田地里种着粮食,田埂种着韭菜,菠菜与萝卜。

  上官仪一手拿着书卷,一手拿着笔,走在田埂边记录着作物的生长情况,他意外地发现小白菜长得是最好的,这才不到半月田埂那一片白菜都已经长了出来。

  他重重点头,“往后关中可以多种一些白菜,收获快,不挑地,只要能种出青菜的地一样可以种出白菜。”

  去年冬季的时候,骊山时常会送蔬菜下山,别人家的饭桌看不到绿菜的时候,骊山人每天都能吃到青菜。

  传闻,县侯在骊山上开辟了一片地,那片地叫作温室,在冬日里种出来的蔬菜吃都吃不完,还要分给村民们。

  如此一来骊山的村民也在冬天有菜吃。

  人不能不吃蔬菜,不吃蔬菜就会营养不良。

  上官仪怀疑突厥人多数都是秃子,是不是与他们长年不吃菜的生活习惯有关。

  骊山的孩子是最壮实的,健康又强壮的孩子从村外回来了,这群孩子说不定又去和别的村子的小娃娃打架。

  再看看田地中的蒜与葱长势,生姜这个东西倒是不缺。

  春季是种菜的好时候,到了夏季的时候这些蔬菜会长得更好,入夏之后会有许多南方的水果送来,还有西域的葡萄干,葡萄酿。

  从现在开始就要准备瓜果的培植,上官仪希望在夏天能够种出一些葡萄与胡瓜。

  记录完这些,上官仪长出一口气,今天要忙碌的事情都忙完了,自从成为了太府寺少卿,原本村子里许多事务都交给了武士彟去安排。

  这样一来,上官仪感觉身上的担子轻松许多。

  “上官先生,朝中的人来了,送来了很多卷宗。”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匆匆跑来。

  这个孩子也很有天分,上官仪便将他留在了身边,让他帮忙收拾书卷,也能打一打下手。

  这孩子将这些卷宗全部放在一辆小推车上,一路拉了过来。

  这些卷宗都是各地耕种的情况奏报,上官仪整理完这些卷宗便放到了骊山的山下,一个时辰后山上的婶婶下来,将这些卷宗全部送了上去。

  张阳在车间忙碌着,两个对称的半弧形铁片总算是打磨好了。

  黝黑的布手套拿着俩光亮的铁片,放入枪膛的底部,试了试尺寸。

  好在之前留了余量,再切削去一些边沿就行了。

  还需要将铁片打出孔洞,这样才能固定在枪膛的底部。

  张阳拿下自己的图纸,对照着图纸琢磨了半晌,拿出铁杵敲打出四个孔洞。

  还需要合适的铁钉固定。

  “晋王殿下!”

  正在车间外玩着滑板的李治探头进来,“姐夫,怎么了?”

  张阳脱下自己的布手套,打开车间的窗户通风,“晋王殿下,来打扫车间。”

  李治打量着偌大的车间,欲言又止,一脸犯难。

  老师的车间很宽敞,可杂物很多,尤其是那一堆的铁料,这要收拾到什么时候。

  要知道从这个车间落成到现在,这还是第一次要收拾,看着那如小山一般的各类铁料,李泰就觉得一阵发晕。

  张阳又道:“把清河,高阳,东阳,李福李明都叫来。”

  “好!”

  李治踩着滑板离开,片刻后又踩着滑板而来。

  随后一群公主皇子也到了,张阳先给他们布置任务,带着一群小娃娃,开始收拾车间。

  东阳与高阳在地上扑水,再将地面好好打扫一遍,地面上的一些油污多半是洗不干净了。

  车间也要保持干净整洁,张阳发现自己还需要一个大柜子,还需要摆放自己的工具。

  张阳挑拣着这里的铁料,有些铁料可以留下来继续用,有些铁料要拿回铁匠坊重铸。

  将这些分类后,又装了一车铁料,能留下来的铁料并不多。

  孩子们还是很有组织能力的,这是一直以来锻炼出来的能力。

  半个时辰之后,整个车间就收拾好了。

  张阳拉着一车的废铁料去铁匠坊,李治一直跟在身后,他现在很喜欢跟着姐夫,因为姐夫能够给他做玩具,就像是这个滑板,他特别喜欢。

  滑板下有几个铁轮子,张阳低头看了他一眼,原本设计上轮子没有这么大,不过做不到后世这种精细制造技术,尺寸只能往大的去做,如此一来就显得这个滑板很怪异,轮子尺寸偏大,整个滑板也很高。

  村子里的道路还算是平整,李治踩着滑板一踩,就滑出了老远。

  张阳又道:“下次给你做个护具,别滑得太快了不然又要坏了。”

  出于安全考虑,其实在轮子上做了手脚,这个滑板根本滑不快,一旦速度太快轮子上的弹簧一旦收紧就会卡住。

  当然了若是将轮子上的弹簧取下,这个滑板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若是骊山的制造精度可以再抬高一些,张阳也想将自行车造出来。

  通常来说若是蒸汽机的铸造顺利的话,制造精度应该也达到了,造个自行车也没有问题。

  但现在骊山的铸造精度依旧造不出自行车的链条,张阳很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科技树发展歪了。

  还是骊山制造在理解上出问题了。

  如今铁匠坊很忙碌,一锅铜水倒出来,这些都是精铜烧铸的。

  江师傅带着笑容走出来,“许久不见了,你小子今日怎么有空来这里的。”

第六百六十章 大悲大喜的县侯

  江师傅的目光注意到了一旁的李治,便问道:“这孩子是?”

  张阳尴尬解释道:“这是我媳妇的弟弟。”

  江师傅点头道:“既然是你媳妇的弟弟,你也该当自己的弟弟。”

  “姐夫对我很好的。”李治一手提着滑板道。

  江师傅眯着眼微笑,抚须道:“我们骊山的孩子都好。”

  李治乖巧懂事地再次行礼,“我也想一直都住在骊山。”

  江师傅闻言,收了收笑容,“家还是家,终究是要回家的,你还小不懂事,等长大了就明白了。”

  如今江师傅是这里的主事人,铁匠坊的一切事宜都是他在安排。

  张阳将一车铁料拉入铁匠坊中,就交给他们去安排。

  江师傅又道:“想着难得见你,与你吃一顿酒,不过骊山有规定劳作之时不能饮酒,可惜了。”

  “我最近帮着给魏王殿下铸造一些东西,鲜少有时间。”

  江师傅不住点头,“说来也是,魏王殿下的事也重要。”

  看孩子在这里,也不好多说什么,江师傅便自顾自走入了铁匠坊,各家都有各家的难事,说不定这小子自己也有什么难言之隐,不好多问他的家事。

  江师傅心里这么想着。

  领着李治一路离开,张阳走在田地里看着作物的生长情况,上官仪也在远处挑拣着种子,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盆栽。

  “上官先生。”李治上前行礼。

  “晋王殿下。”上官仪躬身也行礼。

  “上官先生这是在做什么?”

  上官仪解释道:“今年诸国使者来大唐朝贺,礼部的官吏与那些使者说了现在的礼部尚书任职太府寺卿,并且在收集各地的作物,他们便将自己地方的作物带来了。”

  李治颔首道:“那些使者多半是为了讨好礼部,礼部执掌外交职权,若是礼部多给一些礼遇,想必他们的处境就会好很多。”

  “想来是的。”

  上官仪中肯点头。

  张阳干脆拿了一张板凳坐下来,帮忙挑拣着作物,拿起一盆半死不活的盆栽好奇道:“嗯?这是苹果吗?”

  “什么果?”

  这半死不活的样子也看不出它是何作物,自从西域打通了波斯之后,河西走廊也逐渐恢复了繁荣,越来越多的商客进入了河西走廊,如此也给中原带来很多货物,就像是胡椒等物,现在长安城越来越多了。

  张阳将这盆栽放下,又看向其他的作物种子,经过当年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有很多西域作物进入了关中。

  而现在要去找一些其他的,那就要去更远的地方。

  “这是哪儿来的?”张阳拿起一颗扁平状的种子。

  “记得这是西突厥人送来的,说是一种吃食,放在火中烧一烧就能吃。”

  张阳呼吸急促,“这哪里是吃食,这是南瓜的种子!”

  “南瓜?”

  “不对呀!”张阳思量着,“按说这个东西应该在更远的地方,这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西突厥?”

  上官仪不住摇头,“下官也不清楚。”

  说来也是,上官仪怎么可能知道这种种子的来路,当然了种植南瓜需要肥沃的土地,西域那片地方多半种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