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766章

作者:张围

  “很是无趣。”

  闻言,李世民低头看去,李靖手中就有三两个小炮仗,就是这些小炮仗,让这位名震中原内外的大将军玩了五个月。

  终于张阳拖着这些竹筒下来了。

  这个五个竹筒立起来足足有三尺高,一个成年人正好可以扛在肩上。

  李靖和李世民好奇瞧着。

  张阳介绍道:“陛下要不要试试?”

  事物越大其威力应该也越大,不论是攻城器械,还是战争兵器,武器越大杀伤力往往越大,这是当年作为天策上将得来的经验。

  这五个长又粗的竹筒从村子运到村口,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李孝恭和李泰第一时间来凑热闹。

  看到远处有个草垛,张阳便找到了目标,三百步开外的草垛正合适。

  张阳扫视一眼众人,“不知道哪位愿意第一个开火?”

  开火?开火是什么意思,住在骊山的李渊和欧阳询也来了,众人都在议论着。

  张阳看了看阴沉的天空,过不了多久便会下雨,便招手让李孝恭来尝试。

  竹筒表面很光滑,但在两侧装了可以着力的把手,李孝恭将这比大腿还粗的竹筒扛在肩上。

  张阳嘱咐道:“河间郡王单膝跪地,看到上面的准心对准远处的草垛。”

  李孝恭依言照做,屏息准备好了。

  张阳点燃了火药筒后方的引线,引线烧入竹筒内,白烟从竹筒的后方升腾而起。

  众人也都屏息看着,只听竹筒后方一声炸响,一团火焰射出朝着远处而去。

  当那团火焰接触草垛的一瞬间便炸开,在那个草垛前炸开个大豁口。

  李孝恭还举着火药筒深吸一口气,神情木然地说了一句,“娘的。”

  眼前硝烟很浓重很刺鼻,众人许久没有回过神,只觉得这东西要是打向人群会有多少人被烧死。

  安静片刻,那草垛也烧了起来,原本打出去的火球就是烧着的,连带草垛也烧起来

  张阳蹙眉问道:“陛下觉得此物如何?”

  闻言,这位皇帝这才回神,被硝烟呛得咳嗽了几声,“朕……咳咳!朕还是喜欢那炸开城墙的火器。”

  兵事见解还要问问李靖的意见,领兵打仗这种事情这位大将军的经验还是值得听取的。

  李世民沉声道:“药师以为如何?”

  李靖来回走了两步,考虑好一会儿回道:“此物……有不妥之处。”

  李世民点头,刚想说什么却见父皇走了出来。

  李渊在人前拿出了以前的威严,他走到两人中间,小动作有意地挤开了李世民,而后沉声道:“药师所言,当不会有错,朕愿闻其详”

  惹得李世民很是不满,明明是朕想要问的,却被父皇抢了话,当下有这么多人看着,他也不好计较,只能将想说的话咽下去。

  “陛下,此物看似声势很大,两军尚未冲阵尚且可用,但短兵相交,则反受其累。”

  李靖又道:“倒是此物可射三百步之远,比之弓箭更有效用了,两军交战之前,放在阵前更合适。”

  说罢,李靖转头看向张阳,“想来县侯还有诸多火器没有拿出来,是也不是?”

  张阳笑道:“在下一时创意,让陛下与诸位见笑了,嗯!胜在创新。”

  众人没有反应,他继续忽悠道:“不论做什么都要有创意,创意与发明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璀璨的宝贝。”

  说话间,见李孝恭还扛着那玩意儿,一脸绷着又浑身僵硬不敢放松。

  张阳咳了咳道:“河间郡王,您可以放下来了。”

  “是吗?你不早说!让老夫扛了这么久。”

  “以后放在军中使用的话,在炸出去之前,一定要大喊一声:开炮!”

  “为何?”

  “这是习俗。”

  李孝恭冷哼一声,“此物第一次出现在世间,何来的习俗,莫要晃点老夫,欺人太甚!”

第十一卷 大世之争

第七百三十三章 社稷的图景

  李靖满脸狐疑,看那竹筒中还有不少白烟冒出。

  张阳惆怅一叹,解释道:“其实要这么喊一声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开炮之际就怕附近有自己人,需要告知自己人,就像是我有一颗手雷,在扔出去的时候也要大喊一声,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袍泽能够及时找地方躲避,这不仅仅是习俗,这是规矩,铁一般的规矩。”

  如此说完,众人这才安静下来,李孝恭爽朗一笑,“你早说是规矩,老夫就不会这般说笑。”

  李靖拿起地上的竹筒,等白烟散尽之后,他看着内部的情况,外表看着简单,原来内部也是有机括的。

  想来是内有乾坤。

  张阳解释道:“这都是智慧结晶,嗯!都是智慧。”

  李渊的目光看向另外三个竹筒,“不妨将这三个竹筒也点火?”

  张阳连忙道:“这都是给陛下演武用的,暂时不使用。”

  唯独在场的李世民神色狐疑,当年张阳说过骊山的铸造都是为了民生建设,现在惊觉骊山的铸造不仅仅用于民生,也可以用来杀人。

  眼见张阳和李靖还谈着话,李世民心里有了盘算。

  等围观的众人离开之后,李世民这才颔首道:“药师,张阳与朕来。”

  闻言,张阳与李靖皱眉相看一眼,只好跟上了陛下的脚步。

  来到李靖的住处,红拂女也在这里,现在这匹三河马与她非常亲近。

  三河马是养在天山下的,常有人说天山下的骏马才是千里马,这种战马难得也十分难驯服。

  也就是在家中,与弟弟妹妹也不算排斥,毕竟是养在骊山的。

  对外人这般亲近,对这匹马儿来说这是第一次。

  或许也只有红拂女与李靖身上久经沙场的肃杀气才能降服它。

  野兽都是简单的,它们会对强者服从。

  “往后火器铸造朕还要多依仗你和药师了。”

  这句话让张阳回了回神,笑道:“陛下,按照之前的约定骊山只有火器铸造权,没有火器使用权,这话没错吧。”

  李世民点头,“朕当初在曲江池确实是这般与你约定的。”

  张阳又道:“还请李靖大将军作证,这几个月我连一个炮仗都没有放过。”

  回想这几个月,除了第一次李靖受陛下之命要来骊山见识火器用过一次炸了工厂。

  只有这小子确实连一个炮仗都没有放过。

  李靖神色冷静,心中越发地狐疑,这张阳比自己所想的要谨慎得多。

  活了半辈子,李靖自然见过很多人,像他这样的人或许能够活很久,至少不会这么容易死。

  一个能够克制自己的人,往往能够成大事。

  张阳久居骊山,骊山上没有下人伺候生活起居,这也算是一种克制了。

  有弱点的人容易控制,像他这样的人更难控制。

  也难怪听说陛下与张阳之间早有怨气,时常因为一些事情吵架。

  李靖不动声色地喝下一口茶水,这般臣子很是难对付。

  就因为当初一个约定,张阳确实连个炮仗都没有放过,今日的演示也是由李孝恭代为使用,但凡他再大意半点,说不定陛下就有借口杀了他。

  如此人物,不得小看。

  如今朝中还有裴行俭与张大安这两个立下了奇功的年轻人,这世道的年轻一辈都长成什么样了。

  权贵子弟中没见有这么出色的年轻一辈。

  李靖心中有种要被年轻一辈卷死的感觉。

  尤其是张阳带出来的礼部,主内的有许敬宗与张大象,在外的还有裴行俭与张大安。

  年轻一辈如此,自然是让朝中的老将们放心,老将们心里的傲气多半也会被年轻一辈的功绩震得支离破碎。

  好似大世就要来了,年轻一代的奋进,让朝中老将们又是欣慰又是失落。

  李世民颔首道:“梁建方现在到哪儿了?”

  李靖回道:“从脚程来算,梁建方该是刚到安西都护府不久,多半在整顿兵马,准备驰援波斯。”

  见陛下看向自己,张阳叹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吗?”

  “朕希望梁建方的兵马能够拥有火器。”

  闻言,张阳神色凝重,又是喝下一口茶水。

  李靖低声道:“若是梁建方能够使用火器,末将愿为陛下拟定一份兵略,配合火器使用。”

  张阳叹道:“陛下可知晓火器一旦面世,战争的残酷程度会上升数倍,人命如草芥不是戏言,大唐准备好接受这个东西了吗?”

  此番话语,让眼前这位大唐地位最好的将领,与当今天可汗都沉默了良久。

  红拂女骑着三河马出了宅院。

  冬日里的风依旧有些萧瑟,细雨再次落下。

  已是下午,村子里的工厂是下工的时辰,村民纷纷回家了,村子里又热闹了起来。

  在宅院内还能听到外面一群孩童嬉闹的声音。

  以后这群孩子要面对的是一个有火器的时代。

  宅院外,李孝恭和李泰都等着君臣三人的谈话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李孝恭揉着自己的肩膀,“不得不说,那小子造出来的杀器端是厉害,老夫的肩膀现在还有些作痛。”

  李泰帮忙按着他的肩膀,“皇叔要不要去找孙神医看看?”

  李孝恭活动了一番自己的肩膀,“先等陛下他们出来,老夫胳膊没大事。”

  别看火药筒开火的时候没什么,只有李孝恭自己感受到了炸出去时的那般力道,那可不是寻常人能够承受的。

  愣是李孝恭早年久经沙场,练成了这一身硬朗身子,也吃不消那火药筒的一炸,这要换成寻常人,姿势但凡有点没站好,说不定肩膀就废了。

  到现在李孝恭心中还是有些后怕,这就像是胳臂被铁锤砸了一般,又像是扛了一天一夜的木桩之后。

  当火药筒开火的时候,肩膀在那一刹间没了感觉,许久过后胳膊开始发麻,到现在已经抬不起手了。

  关中又下起了雨水,骊山上。

  李玥急忙将晾晒的衣服收回来。

  小兕子正在和小清清玩着五子棋,两个小丫头用她们为数不多的经验,正在棋盘上博弈着。

  杨婶举着被雨水打湿了衣服在炉子上烘干着。

  小兕子突然抬头问道:“这雨天好冷。”

  她说着挪了挪位置,避开从门外吹来的风。

  小清清解释道:“这叫倒春寒。”

  “倒春寒是什么?”

  小清清低声道:“我也不知道,我爹爹有一卷书,那卷书上写满了天地奥秘。”

  “天地奥秘?”

  小兕子也就是当今晋阳公主李明达,她好奇道:“父皇与袁道长说过天地奥秘不是凡人可以度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