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围
翌日,张阳用罢早饭,眼前就放着一碗汤药。
因火器之事,李世民也早早就来到骊山,他知道张阳的生活习性,是一个不管多晚睡,都会早起的人。
骊山一如既往没什么变化,去年的时候,张阳建设了一个车间,今年没有再建设的打算。
“你也要喝汤药?”
张阳点头道:“这是养神的汤药,前两个月儿子很是吵闹,每每夜里睡不好,导致我现在睡眠也不好,现在孩子安定了,就要开始养神。”
看李世民已经坐在自己的面前,张阳举着汤药碗道:“陛下要不要也喝点。”
“也好。”
将碗中的汤药匀了半碗,君臣俩人对饮汤药,一口气喝下。
苦口的汤药入嘴,李世民皱眉看着他,这小子如此做派倒是有几分忧国忧民的样子。
张阳放下手中的药碗,“这汤药早晚各一碗,孙神医调配的,若陛下的睡眠不好也可以试试。”
以前李世民也睡不好觉,不过自阴山一战大胜之后便好多了,就算是在梦里也敢痛骂李建成,从此腰杆子也直了。
汤药入嘴,张阳又用茶水漱口,好奇道:“这两天天气寒冷,这倒春寒多半要持续到四月,还请陛下多注意冷暖。”
“你是如何知道的?”
“太府寺除了忙耕种的事情,还要注意天象,什么时候下雨,今年早春的气候如何,都是我们要关注的,都快养成职业病了。”
“职业病又是什么?”
“没什么,陛下不用在意。”
李世民狐疑道:“你小子年纪轻轻,怎么就一身病了?”
张阳惆怅道:“眼看我也要年过三十了,年过三十就要养生了。”
“三十正是年轻力壮。”
“陛下说笑了。”
“朕没有说笑,朕三十岁时就立下了誓言,这辈子和突厥人拼了!遥想当年若李靖败了,朕也与颉利拼了!”
好汉不说当年勇,皇帝喜欢说当年勇,也没人拦着他。
见张阳又摆好了茶碗,这小子气定神闲的模样,怎么看怎么让人不痛快。
李世民拍案道:“一门火炮要五千贯?”
张阳点头,“陛下,这是很实惠的价格。”
清晨,精神正好,李世民怒火一好精神气头好上加好,他鼻孔出气,沉声道:“你干脆把朕的皇宫抢了。”
“好呀,那陛下让在下抢吗?”
“呵,光凭你骊山这点人手,连长安城都攻不进去,还想抢?”
话音刚落,李世民看他一脸思索的模样,好似真的打算攻打长安城。
只要这小子敢攻打长安城,他就死定了。
李世民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个小子的神情,当下想好了此人的死法,甚至还有很多花样。
“陛下要是觉得价钱不合适,我给陛下的那些火药筒也能用,吓住那些使者绰绰有余。”
“朕要火炮!朕要能炸开城墙的火器!”
皇帝一拍桌案,他想要就要最好的。
张阳一手拿着陶土小茶壶,皱眉道:“那陛下要给钱。”
“五千贯太贵了,你因为朕是什么人,与你谈买卖吗?”
“火炮也能轰开城墙,尤其是在对方据守城内的时候,那城门算得了什么,一炮之下形同虚设。”
“形同虚设?”
“嗯,火炮可以在百步之外,破除一切战阵,如果是高射的话,甚至可以在俩军交战之前,不费吹灰之力毁了对方的战争。”
闻言,李世民神色越发凝重,转眼间,张阳的死法又多了一些。
“陛下,想当初我们骊山为了一个弹簧,用了多少铁矿?那都是需要银钱的,当时为了造出弹簧,我们也用了两千贯的银钱。”
“就为了弹簧?”
“嗯。”
“朕怎么记得余下的赤铁矿你都存下来了?”
“嗯,技术的发展很消耗资源,余下的赤铁矿很快就不够用了,所以之后骊山又向朝中采买了不少铁矿,就说魏王殿下铸造的蒸汽机,光是采买精铜与铁矿,采买朝中的精铜花费五千贯有余,铁料七千贯,算上人力和各种消耗,三年间耗费就有两万贯,现在陛下还觉得这是小钱吗?”
李世民沉默了,他实在想不明白张阳这笔账是怎么算的,骊山的银钱是怎么花的。
总觉得骊山并没有花这么多银钱,又觉得张阳的话语好像也没错。
真要给他五千贯,李世民心里百般不愿意。
张阳继续道:“陛下也可以先付一部分的银钱,余下的银钱可以用资源来代替。”
见银钱上有能够周旋的空间,李世民当即点头,“你且说,你需要什么,朕可以一应给你。”
“十石赤铁矿,折价一百贯,具体折价多少按照铁矿的品质来看,陛下也别想着以次充好,我们骊山的铁匠手艺都是顶尖的,对铁矿的了解水平也是很高的。”
李世民咬着牙,“十石赤铁矿,才折一百贯?你要朕五百石铁矿?”
张阳笑道:“陛下要是拿不出五百石的赤铁矿,也可以直接给钱。”
五百石的铁矿是概念,这都可以垒砌一座小山。
李世民的呼吸沉重,“你不觉得价格很不合适吗?”
“既然陛下心疼铁矿那就付银钱。”
“那朕要不付呢?”
“那就给银钱,对了!这还只是一门火炮的价钱,陛下完全可以多买几门。”
明知道这小子肯定是在趁火打劫,李世民心里百般不能让他如意,也不想他得逞。
终于,这一次的讨价还价很不愉快,买卖没有谈成,李世民挥袖离开了。
与皇帝谈价格就是这样,皇帝总觉得天下都是他的,只要他看中的东西就要乖乖拿上来。
张阳不想惯着皇帝这个毛病,皇帝来骊山度假也是要付钱的。
在这里住也就算了,皇帝不想付钱,可以让皇帝的儿子魏王殿下来付,账上扣钱就行。
等皇帝离开了,张阳这才走到厨房中,打开盖子便是扑面而来的牛肉香。
酱牛肉做到现在已经成熟,现在就等着放凉之后吃。
张阳夹起一片放入口中品尝着,牦牛做成的酱牛肉味道口感并不好。
至少也算是牛肉,给家里增加一些菜色。
骊山的五头牦牛除了当天拿出一头分给村子里的村民吃,其余的牛都成了酱牛肉,牛骨头在锅里熬着已经熬了两天两夜了。
打开盖子,骊山上便是一股牛味。
今天饭食,依旧有牛骨头汤,张阳捞出一根牛骨头丢给家里的几头小熊。
至于大的筒骨给正在长身体的弟弟妹妹吃。
对吐蕃人来说牦牛是很重要的,对吐蕃来说牦牛粪是一种很好的建材,也是一种上好的燃料。
吐蕃人也不会轻易宰杀牦牛。
第七百三十七章 是皇帝想要的越来越多
牦牛对吐蕃来说,既是家产也是身份的象征,掌握的牛群越多,在吐蕃的地位也就越高。
牦牛也是一种很好的运输工具,是吐蕃人生产作业不可或缺的牲口。
看着家里十多个坛子中都放满了酱牛肉,光是看着就很舒心。
村子里的大人们很忙碌,小孩子也要上学。
小郡主就成了村子里最清闲的人,整个骊山都是自己家的。
小清清骑着熊大在村子里晃荡着,一起在巡视着领地。
这孩子是熊大带大的,她与熊大心有灵犀,一人一熊最是亲近。
这头熊也将这位小郡主当成自己的孩子。
一边和熊大讲着话,“爹爹说要将骊山再规整一番,怎么还有这么多杂草。”
熊大得懂人话,甚至在点头。
村民都知道骊山这头熊快要成精了,他们从没见过牲口能如此通人性。
走到皇帝的行宫前,熊大停下脚步,伏下身。
小清清看着皇帝的住处,这皇帝来住骊山,住处也不怎么样。
这头熊的体型很硕大,光是它走动的时候,就令这里的宫女纷纷脸色惊惧,它有半人高,这牲口要是直立起来扑倒一个壮汉也是轻而易举。
虽说它现在很温顺,但也令人胆寒。
“你来了?”长孙皇后笑着道。
“嗯,娘让我来向皇后问安。”
“嗯。”
见皇后点头,小清清又道:“熊大,去外面等着。”
这头熊闻言,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出宅院,然后就坐在了门口。
长孙皇后瞧着这个小丫头,低声问道:“以后来长安城住好不好?”
小清清跟着皇后进屋,她找了一张桌案坐了下来,看到桌前乱糟糟的,便开始收拾。
等眼前的桌案都收拾干净,她这才舒心。
这是个很爱干净的孩子,长孙皇后心里有了判断。
“外孙女不喜欢长安城。”
闻言,长孙皇后皱眉道:“为何?”
小清清解释道:“去过长安城,长安城很乱,城门口很臭,而且有很多人,很挤又很乱。”
“可是宫里没有这么多的人。”
“宫里很大,但没有骊山这么自在,外孙女若是一直关在宫里会很不高兴的。”
当初陛下下旨要收这个丫头做弟子。
再看她的态度并不情愿。
长孙皇后心有犹豫这到底是她自己的想法,还是张阳与玥儿的看法。
说来要收她做弟子,是陛下的意思。
皇帝为了权力连自己的儿子女儿都可以算计。
张阳是个很聪明的人,他难道就看不出陛下的心思吗?
若她不能成为子弟,皇后心里有些失落,在她身边坐下之后,皇后言语亲切问道:“你为何要将这桌案收拾这般。”
“爹爹常说东西要整齐地摆放,不能乱糟糟的。”
长孙皇后点头,这个孩子说话咬字清晰,谈吐也不错,面对大人也能这般从容。
不像是太子的儿子李象,那孩子讲话吞吞吐吐,面对大人总是说不出话,要说懂事倒也知道礼数,只不过没有小青青这般机敏。
“若是你爹爹让你来宫里,你又当如何?”皇后关爱着她又问道。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皇后怜爱地抚着这个外孙女的发髻,多么有灵气的小丫头,她眉眼像张阳,她的脸型与嘴更像玥儿。
她出生在骊山,又有太上皇宠着,眼睛很明亮,又如此有活力。
据说她自出生就没有生过病,与刚出生的外孙一样,她出生时也很强壮,而且还如此地聪慧。
上一篇: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下一篇: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