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49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那你觉得我……”

  许杰刚想指自己,后来干脆就指着邱会安问道,“丁志强才81,邱会安多少?”

  “高于87。”

  海伦很确定的给出一个数字。

  “陈蒙檬呢?”

  “79。”

  “比丁志强还低?”许杰小声对陈蒙檬说道,“我觉得海伦是在骂你,但我不敢说。”

  陈蒙檬揉了揉眼睛,觉得在许杰和海伦之间,还是要选择站海伦。

  毕竟,她们都是女生。

  但是海伦说她智商只有79,确实很让人不爽,她还是问道,“海伦,你是什么判断标准?那你自己多少?”

  “一百。”

  “只有一百?”

  海伦点头认真道,“一百是最高数值。实际上,我自己研究的一种新的定义,我认为国际通用的智商定义没有任何意义,那只是一种虚假的测定方法。”

  “所以我给出了新的定义方法,也就是对比的方法。”

  “在这个方法中,我和王老师就是对比对象,我们的智商设定都是一百点满值。”

  “……”

  “……”

  其他三个人都听的愣住了。

  他们对于海伦把自己定义成一百,还是感觉非常的怪异,但想到王浩老师也只有一百,而他们能达到八十上下,确实已经不低了。

  这样一想就舒服多了。

  许杰也来了兴趣,他指着自己问道,“我呢?我是多少?你说了陈蒙檬,说了邱会安,还没说我啊?”

  “你……?”

  海伦支着下巴盯着许杰,明显是陷入一种深度思考。

  等了好半天,才见她说了一句,“这是个问题。”

  她忽然走到自己的写字桌,从里面拿出一份论文,递给许杰说道,“要不这样,我们重新测一下?”

  许杰有点想揍人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嘴里不断念叨着‘不生气’、‘不生气’、‘不和小女计较’、‘我的智商也是一百’。

  ……

  在实验室轻松的气氛下,王浩度过了平静的一个月。

  他只是指导一下学生,抽时间讲一下课,偶尔去物理实验室,也只是过去关心一下其他人对实验的总结。

  很快。

  时间来到了十一月初,《自然-物理》杂志刊登了一篇十三页的论文,论文只是一个标题,就吸引了物理界的所有眼球——

  《超导定律与临界常数》。

  “超导定律?”

  “临界常数?”

  大部分物理界外的人士,看到论文标题也觉得不感冒,但物理业内就不一样了,他们意识到肯定是个重磅研究,马上就翻看了论文,然后就看到了论文第一作者。

  西海大学,物理实验室,王浩。

  最年轻的菲尔兹得主?

  在打开了论文之后,第一页就看到了评审查尔斯-凯恩的点评,“这是超导现象发现百年来的最大进展!

  它会让‘拓扑物理’走向辉煌,并掀起全球性超导研究的热潮!”

  两句带有感叹号的点评,吸引了无数物理人士的注意,随后马上看起了论文,然后他们就知道为什么查尔斯-凯恩会那样说了。

  超导定律,计算元素超导临界温度!

  这是什么样的成果?

  百年前,超导现象发现以来,超导的理论机制研究和超导应用技术研究,一直处在似乎无关的分割状态。

  从五十年代的BCS理论,到八十年代的超导拓扑相变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超导理论研究,都无法给予超导应用技术直接支持。

  超导应用技术的研究,依靠的还是‘实验测试’,而不是依靠基础理论研究支持。

  比如,金属铌。

  铌的超导临界温度为9.25K,达到了单质金属临界温度最高点。

  在发现铌的高临界温度后,物理学家们就开始不断测定含有铌的化合物,就得到了一系列临界温度更高的材料。

  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理论支持的参与,完全是通过‘碰运气’实验进行的。

  这就是理论和应用的分离。

  在超导理论上投入大量的研究,结果理论发展跟不上应用,做研究还是要‘靠运气’,也是超导技术难以有突破进展的重要原因。

  现在的‘超导定律’,则是把理论和应用直接联系在一起。

  依靠理论,计算元素超导临界温度。

  那么以此就能展开后续研究,去以理论计算其他化合物、有机分子的临界温度,而不是碰运气式的做实验,就会给应用技术的研究,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持。

  这是第一个理论联系应用的研究,是‘从0到1’的重大突破!

  在《自然物理》杂志发布新一期后,论文很快被全世界凝态物理团队注意到,同时也都投入到了研究验证中。

  他们和论文评审做的工作一样。

  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做计算,而且不是简单做一项计算,而是很快把超导单质金属验证了个遍。

  最终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

  偏差值,百分之一以内。

  差异极小。

  这说明研究论文中提到的方法是正确的,偏差只是因为‘临界常数’的不准确而已,而‘临界常数’的测定肯定和实验相关。

  没有任何的超导团队,可以保证对‘临界常数’测定精准。

  那需要海量的实验次数。

  在好几家大型团队、机构确定了结果以后,很快相关研究就跳出了‘学术圈’,并登上了各大科技媒体的版面报道。

  一时间,全世界仿佛都跟着震动起来!

第二百一十七章 国际沸腾,实现应用的可能,阿迈瑞肯要来做交换?

  《超导研究迎来突破性进展:超导定律与临界常数!》

  《最年轻的菲尔兹得主,发布震撼世界的凝态物理成果!》

  《自然杂志公布最新研究:计算超导临界温度!》

  《21世纪,超导最重磅成果,即将引领科学界的疯狂!》

  《从今天起展望,科技腾飞!》

  《王浩的新成果: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已被预订!》

  ……

  ……

  王浩在《自然》杂志刊登的论文,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大量机构和科学家认的认可后,很多科技媒体都做出了报道。

  其他媒体也跟着做出了报道。

  报道数量以指数型增长,短短不到一天时间,就占据了大量的新闻版面,引发了来自全世界的关注。

  好多人看到新闻,一时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仔细一看才知道是超导的研究有了进展。

  他们最开始还觉得没什么,因为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则科技的突破被报道,内容大多数都是看不懂的。

  有关超导的研究也是如此,相关的进展早已脱离了普通人的理解范畴。

  比如,拓扑超导材料。

  拓扑超导材料就是近十年来凝态物理领域关注的焦点。

  这种材料被认为可以广泛用于量子计算机,而无论是拓扑超导材料还是量子计算机,似乎都和普通人的生活无关。

  当新闻真正火热起来以后,也就有很多媒体开始进行了科普。

  科普内容简单的总结就是,“这个超导的最新成果,可以大大提升人类对超导理论的认知,会引领实现超导领域技术的突破。”

  再继续总结,就是,“超导技术迎来腾飞,人类科技即将迎来第四次革命!”

  媒体上有很多科普的报道,包括超导技术腾飞以后,人类科技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比如,和电有关的科技,都会迎来大大的提升。

  比如,磁悬浮将会成为未来的首选交通工具。

  比如,能源供给不再是问题。

  等等。

  《新华青年报》报道中的一句话,说明了超导技术发展会带来的改变,“超导技术的腾飞将会改变现有的科技格局!”

  超导技术实在太重要了。

  在能源供给上来说,大部分电力还是就近使用,因为电力运输造成能源损耗非常大,距离越远损耗就越大。

  如果能研发出常温的超导材料,国内生产的电力直接运送到O洲,都没有任何问题。

  这会直接改变能源逻辑。

  另外,很多和电有关的技术都会飞速进步。

  比如,最常见的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好多技术都不需要在关注,只关注产品性能就可以了,因为超导的状态不会损耗能量,也就不会带来一系列诸如发热、效能低等影响。

  在导体处在超导状态的情况下,就连磁力都是无法穿透的,就导致一些技术不会再有优势,而另一些似乎没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可能会突然间崛起。

  这就是一项跨层次技术,带来了科技逻辑的改变。

  在媒体不断的报道中,舆论也出现了大量讨论声,“这个最新的研究简直就是BUG,利用公式计算出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实验都根本不用做了。”

  “这还是王浩大神做出的研究,大神,不愧是大神啊,换到了物理领域,也同样能完成诺贝尔级的成果。”

  “不,超越诺贝尔级!”

  “过去几十年,有好多物理学家都依靠超导理论机制研究拿到了诺贝尔奖,而他们的研究肯定赶不上这一个!”

  “这个研究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直接等于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你们说的都太专业了,我看了很多科普报道,现在最期待的就是能开上一辆磁悬浮汽车……”

  “楼上,不用期待,等真的出来了,你也买不起!”

  ……

  在大量媒体做出报道的同时,全世界很多的专业机构,也在对于王浩的最新成果进行研究。

  每一个机构都非常感兴趣。

  就像是舆论方面的讨论一样,王浩的研究开创了一个超导机制研究的新方向,甚至可以说会成为主要方向。

  他的研究把理论和应用直接联系在了一起。

  之前的超导理论机制研究,似乎和应用没有任何关系,仿佛就是两个领域的内容。

  他的成果是颠覆性的。

  很多机构也希望能从王浩的研究找到新的方向,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去了解王浩研究的核心是什么。

上一篇:猎命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