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84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另外,也会引起一些其他问题。

  比如,飞行器大部分的部件,都会承受高速旋转带来的压力,也就会形成一个方向指向中心的向心力,旋转的速度越快,向心力越大、角动量越大。

  那么每一个部件都必须固定好,不能够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的位置变化。

  当内部电子系统运转中,还不断旋转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磁场或其他附带影响。

  这些都是问题。

  针对所有附带的问题,大家齐心合力一起讨论解决,最终难以解决的还是主轴问题,现在的主轴性能都已经不够用,再加上转向的快速旋转,就需要一块性能超强、使用寿命超强的主轴。

  在很多人看来,这个问题根本就解决不了。

  ……

  王浩也不确定问题是否能解决,他还是要看汉实工业那边制造的主轴性能。

  现在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已经和武钢进行合作,并利用高强度的叠加立场,不断的对武钢运来的材料进行磁化。

  武钢方面则利用磁化后的材料制造特种轴承钢。

  很快就有消息了。

  第一批运送回去的磁化材料,已经被制作成了钢锭,钢材的性能也进行了检测。

  最终的检测结果,是王基铭直接和王浩说的,他的语气非常的激动,感觉甚至是要激动的晕过去。

  “2.2到2.4ppm!”

  “王院士,你知道这个数据代表什么吗?”

  “这种超级钢材,比之前的钢材韧性高了两倍以上,甚至超过了三倍!”

  “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我还去了检测室,动手做了一下检测,那种钢材用榔头想砸出个印记都很难……”

  “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据,还要做很多的检测,但是,绝对非常惊人……”

  王浩听罢也轻呼了一口气。

  在很多的研究上,他一般都是有和心里预期的,但轴承钢的制造方面是真的很难预估,因为他只是给增加了一个工序,确定可以降低钢材的含氧量。

  理论上来说,钢材含氧量降低的时候,杂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也就会让韧性和使用寿命大大提升。

  所谓韧性,就像是王基铭形容的,‘用榔头都很难砸出印记’。

  一个轴承运转过程中,要长期承受来巨大的偏移力,轴承钢必须有足够的韧性,也就是在各种磕碰、拉拽作用下,形状都不会有任何的变化,所制造的轴承才能有足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武钢生产出了第一批‘特种轴承钢’,一部分用来做检测,另外大部分则运送到了汉实工业。

  汉实工业会利用他们的生产线,使用这一批特种轴承钢进行保密生产,制造出反重力飞行器所需要的主轴,制造时间还需要半个月以上。

  虽然还需要不断的等待,但预期时间确实大大缩短了。

  这就体现出了二号领导的作用,他一开口就让好几个部门协调配合,来共同快速的制造出所需的轴承。

  如果没有高层的领导开口,单单是武钢方面也许就会再拖延半个月,他们倒不是故意去拖延,而是要对于钢材进行详细的检测,来确定可以用来生产高端轴承。

  因为牵扯到重大保密问题,特种轴承钢从武钢到汉实工业的工厂,也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甚至需要军-方协调护送,同时也要注意对周边的影响。

  汉实工业方面,也不会第一时间配合,而是要保证常规生产的情况下,抽出时间进行生产制造。

  等等。

  现在则是大大缩短了制造花费的时间,反重力飞行器研究组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严格监督生产出来的轴承。

  王浩等待着主轴制造运送,也关心起了其他的研究。

  强湮灭力。

  有关强湮灭力的研究,之前也处在一个等待的过程。

  他们要着手研究的是,菲利普团队公开的新发现,也就是高磁场让反重力场发生定向偏移。

  王浩认为反重力场定向偏移,和边缘区域特性直接相关,可以结合叠加力场展开研究。

  所以研究组和高能所进行合作,高能所会提供磁场制造装置,还会帮助建造一个大型的‘高磁场封闭空间’。

  后者想要建造出来是需要等待很长时间。

  前者,也就是磁场制造装置,已经运送到了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

  这个磁场制造装置,看起来也很有震撼力,大概有五米左右的高度,可以半覆盖大型叠加力场装置,安装完成以后,能做到整体覆盖最中心的叠加力场。

  高能所派出的技术人员,还对王浩介绍着,“这个装置,我们已经研究很久了,利用的也是超导技术。”

  “装置内侧边缘的磁场强度最高,能够达到10T左右,中心位置差不多有6T,只要有足够的电力供应,磁场就一直能维持。”

  他说着还感叹一句,“真是很了不起,也只有超导技术,才能持续维持这么高强度的磁场。”

  王浩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个装置的中心位置的磁场强度也超过6T,而且磁场是能够持续维持的,确实是相当的了不起。

  实际上,持续的高强磁场也只有采用超导技术才能‘经济’的制造出来。

  普通强电流,也可以制造高强度磁场,但相对就不那么‘经济’了,不管是装置本身的成本,还是电力耗损,都是非常惊人的。

  因为制造叠加力场的技术已经稳定,对装置进行测试就直接进入到实验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同时开启叠加力场装置。

  本来以为只是一次装置的测试,开启叠加立场,装置也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打算真正去发现什么。

  可结果却非常意外。

  在装置测试进行过程中,王浩站在安全室内,就听到耳麦里传来王善庆的喊声,“这一组材料的磁化反应,比上一次数据强的多,甚至超出了两倍,达到了1.7T!”

  王浩马上问道,“会不会是高磁场环境的影响?”

  “不会。”

  王善庆肯定道,“普通金属离开高磁场环境,就不会再受到影响,自身更不会被磁化,所以我断定……”

  “一定是叠加力场边缘,产生了某种变化!”

第三百一十六章 国际热议,成立组织?王浩:没有任何意义!

  安全室里。

  隔着厚厚的防辐射玻璃层,王浩朝着中心位置的大型装置看过去。

  那是叠加立场制造装置,是由正方形摆放的四座反重力装置组成,前后位置安装了大型磁场制造装置,遮蔽住了中心的空间范围,只能从空隙中看到里面的运作。

  王浩的眉头微微皱起,思考着刚才王善庆报告的消息。

  磁化反应增强?

  两倍、三倍?

  他实在没有想到第一次测试高磁场制造装置的实验,就能够有新发现,而且是一个很大的发现。

  何毅也听到了王善庆的报告,他也朝着外面看了一眼,随后思考着说道,“磁化反应增强?难道是叠加立场边缘的强湮灭力薄层强度增加了?”

  王浩继续盯着大型装置,眼神动也不动,开口道,“那是一种可能。”

  “还有一个可能是,厚度增加。”

  他看向何毅解释道,“我们之前就分析过,现在叠加力场边缘区域,还不能称作是制造出强湮灭力。”

  “一个是间歇性问题,一个就是厚度问题,有效果的只有薄薄的一层。”

  “我希望是后者,如果是厚度增加,我们就解决了第二个问题。”

  “但如果是厚度增加,再继续增大磁或增大叠加立场,就有可能让厚度继续增加,那么何教授,你想一想,会不会出现什么情况?”

  何毅也跟着思考起来。

  王浩没有给他多少时间,只是沉了一下,就继续说道,“另外,这个发现很容易,我们只是添加了高磁场装置而已。”

  “阿迈瑞肯那边,菲利普-罗德尔大概也有发现了吧?”

  何毅顿时听的一惊,肯定的点头,“他们肯定已经有发现了。”

  这是必然的。

  现在他们添加高磁场设备、制造强磁场的实验想法,就来自于菲利普团队公布的新发现。

  之前举办的反重力国际会议上,有两个反重力研究的新发现被公布出来一个是叠加立场边缘让物质发生磁化反应,是王浩和林文基一起公布的。

  另一个就是菲利普-罗雷尔,公布发现高磁场会让反重力区域产生定向偏移。

  现在的研究就是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研究高磁场对于叠加力场的作用。

  之前菲利普-罗雷尔的团队,就已经发现了高磁场对于反重力区域的影响,又知道叠加立场边缘对物质的磁化效应,回去以后肯定会做相关的研究。

  他们准备实验的速度会更快,因为他们已经有了高磁场制造装置,只需要制造出两重以上的叠加力场而已。

  “但是,国际上还没有相关的报告。”何毅说道,“是他们不想公开?不过,不应该保密啊……”

  “现在我们知道他们肯定有发现,而他们也知道我们会有发现。”

  “他们是先发现的,不公开可能就会被我们公开,或者其他团队,只要认真研究也会有发现……”

  王浩道,“正常来说我们会是第二个,其他团队制造的反重力场强不高,就像是弗洛里达大学的团队,制造的叠加力场,只能勉强检测到磁化特性。”

  “即便是添加了高磁场装置,磁化效应的差别也很难确定下来。”

  王浩简单的做出了判断,也没有再去想为什么菲利普团队不公开消息,而是思考起其中的原理逻辑。

  虽然还没有确定的结果,但他更倾向于磁化效应增加,是因为叠加力场边缘的厚度增加。

  原因很简单,因为强磁场增强湮灭力强度,理论上根本是说不通的,不可能是强湮灭力可以吸收磁场能量吧?

  如果只是增加了厚度,才可以用一些逻辑进行解释。

  王浩和何毅不断思考说着。

  很快。

  实验结束了。

  等设备全部关闭以后,他们就走出了安全屋,直接到了会议室里,做一下简单的总结,也等待王善庆的检测结果。

  半个小时以后,王善庆带着一份报告,有些激动的走进了会议室。

  他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随后迎着所哟人的目标,带着兴奋说道,“我们详细检测了参与实验的十几种物质。”

  “其中有的物质,磁化效应出现明显的增强;有的物质磁化效应明显减弱,有两种只有微弱磁化反应的物质,甚至干脆检测不出数据。”

  “我们把这些物质归类,再结合实验过程,就发现物质磁化效应增强还是减弱,和物质本身的性质无关,直接相关的是他们穿过叠加力场的方向和位置。”

  “从二号机一侧穿过的物质,磁化效应明显增强;四号机位置则明显减弱。”

  “通过简单的比对,我们就发现磁化效应增强的方向,和磁场方向是垂直的。”

  “这是我们目前的结论。”

  虽然只是简单介绍了磁化效应以及一些推论,但新发现毫无疑问非常的重大,会议室里每个人都跟着思考起来。

  向乾生就说道,“一侧减弱,一侧增强,但也不一定是强湮灭力效果增强吧?”

  “是不是有这种可能?是一种场力覆盖区域的偏移?就像是菲利普团队的发现,我们的强度更高,而且是叠加力场,所以反重力场产生了偏移?”

  这个问题其他人也想到了,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应该就是偏移,只不过我们检测到的效果更好。”

  “场力区域偏移是非常微弱的,罗雷尔教授做报告的时候也说了,偏移非常微弱。”

  “这就说明偏移和边缘强湮灭力直接相关。”

  “也就是说,磁场和强湮灭力直接发生作用?两个场发生作用?”

  “对!”

  王浩很确定的说了一个字,“我也更倾向于偏移的说法,但我们还需要更详细的分子检测。”

  他说的是最初检测出强湮灭力薄层的方法,就是给固定的气体做标记,从拍摄到的空气流动、密度分布,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发现强湮灭力薄层的变动。

  下一次实验很快就开始了。

  在一系列的准备以后,当天下午的时候,研究中心就进行了检测实验。

  通过对摄像机拍摄到的影像进行专业的分析,他们成功发现了叠加力场边缘状态的变化。

  简单来说,可以把叠加立场边缘薄层想象成是一个环状的气球,当环状气球被一侧强风(高磁场效果)吹的时候,正对强风的一侧就会变薄,内部气体被挤压到对面,那么侧对强风的一侧就会变厚。

  因为各个位置的受力方向不同,薄厚变化并不是均匀发生的,而是有的部分凸起研究,有的部位则是被吹的只剩薄薄一层,甚至薄到都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