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584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现在竟然有材料能直接接收一阶波?那么我们的项目还有什么意义?”沈会明的心情变得非常复杂,他甚至开始担心能研究出成果了。

  “如果研究出来,也就代表雷达站项目失去意义。”

  “研究不出来……”

  谁会希望一项技术研究不出来呢?

  这就是矛盾之处。

  最后沈会明还是叹了口气,接下了反射波接收检测的研究工作。

  现在想什么都已经没有意义了,他要做的就只是带领团队耐心做研究,最好是研究出来,至于雷达站那边只能不去想了。

  ……

  王浩可不知道沈会明的复杂心情,他觉得沈会明确实非常优秀,尤其听到说对方还发现了一阶波散射常规波。

  这可是一项了不起的发现。

  之前有物理学家研究了湮灭理论,再结合天文物理就认为,黑洞内部充斥着强湮灭力场,而黑洞的爆发可能主要喷发的是高阶波,而人类利用天文物理手段观测到的都只是散射常规波。

  沈会明以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个理论。

  现在的研究希望很大。

  在提供了几种一阶材料以后,研究的难度其实是大大下降的,因为检测电磁波并不是什么高端的技术。

  之前无法检测一阶波,只是因为材料不允许。

  常规的材料自然无法检测到一阶波,就像是人的眼睛无法看到一阶光波,即便是同频率的光波,也只能根据其频率做出判定,而不是用肉眼看到。

  现在有了几种一阶材料,未来元素材料,包括铁、铜等,研究比自然变得容易了很多。

  王浩对此非常期待。

  在确定了沈会明以及其团队的工作以后,王浩就回到了湮灭力场实验组,继续带领团队攻关CWF-041颗粒性材料支持下的湮灭力场技术。

  以金属超导材料为基础的直流湮灭力场技术,有个好处是可以随意变动底层的构架,因为就只是金属材料,只要不进行融化操作,就可以随意的打磨、弯曲,就可以不断对于底层构架进行修改。

  这个工作当然是非常复杂的,但相比高压混合材料构架研究,实在要简单太多了。

  一个星期以后,研究组开始下一个实验。

  实验中制造出来的湮灭力场强度为17.9倍率,比上一次提升了1.1倍率,有提升还是让实验组每个人很高兴的。

  “提升的幅度并不大。”

  王浩的评价很一般,“只提升了1.1倍率,再往上就越来越难了。”

  向乾生倒是相对乐观,他说道,“也许下一次,就能提升的更多。”

  “希望吧。”

  向乾生觉得只是论证的问题,但王浩很清楚他们的实验提升,是一步步向前迈进的,下一次的实验必定会比这一次效果更好,也就是制造的湮灭力场强度更高,但提升的幅度就很难赶上了。

  “按照这次的数据来说,041材料最多支持制造20倍率的湮灭力场。”

  “那是修改十几次、几十次,连续不断进行实验才能接进的数据,看来再想提升还是要更换材料……”

  “043啊!”

  王浩还是比较期待CWF-043,只可惜,CWF-043的实验室生产都是个问题,制造颗粒性材料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第二天材料检测中心又有了新的报告。

  这次的报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他们检测到含量超过30%的一阶氢元素。

  氢元素的升阶研究是很困难的。

  氢,是气体。

  如果把气体装在高压缩装置中,放入强湮灭力场环境就可能会发生爆炸,他们针对氢元素的升阶进行研究,后来干脆决定以常规密度,把氢气放入到密封的一阶铁箱里。

  一阶铁箱也会产生磁化反应,但因为特意现象的影响,磁化反应会非常的微弱,也就不会影响到内部的氢气。

  常规密度的氢气也不会发生爆炸。

  这次实验则是发现铁箱内部的氢气,有30%发生了升阶现象,相对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王浩对于新发现也非常感兴趣,“想要研究元素升阶的内部原理,氢原子是很不错的选择。”

  “氢原子,只含有一个质子、一个电子。”

  “它是第一号元素,构造非常简单,氢原子完成升阶,但不是百分百全部升阶,说明特异现象和质子内部的变化具有相关性。”

  “今后,也要进行一些理论方向的实验……”

  在思考了新发现的理论意义后,他就把新的成果上报给了上级部门,让他们提供一些氘材料。

  氘,是氢的同位素。

  既然能够制造出升级的氢元素,自然就能制造出升级的氘元素。

  他们可以利用实验制造一阶氘材料,然后交给核物理团队,并让F射线实验组配合核物理团队,进行一阶氘氘反应的研究。

  这项研究直接关系到核聚变工程。

  如果一阶氘氘反应的环境需求更低,并能够提供更大的能量,核聚变的材料自然首选一阶氘。

  ……

  于此同时。

  瑞典皇家科学院。

  亚格兰-伯哈德-安德森刚参加完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的会议,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以后就用力揉着额头。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到了最后时刻。

  有很多物理学家被提名,而候选人中得票数最多的物理学家,不出意外依旧是王浩。

  这也是很正常的。

  王浩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即便是其他国家的顶尖学者,也都对王浩推崇备至,瑞典皇家科学院就有几个有投票权的学者,他们几乎闭着眼把票投给了王浩。

  原因很简单。

  如果投票给其他物理学家,就可能会被其他人问及,为什么不投票给王浩?进而可能被内部打成‘极-右’的政-治标签(极右,极端民族主义、保守派)。

  如果投票给王浩,大家会认为是一个公正的学者。

  最终投票结果,王浩的票数遥遥领先,他被提名的有两个领域,一个是强湮灭力场研究,另一个是超导半拓扑理论。

  得票数排名第二的,是两个知名度不高的女性物理学家。

  一个叫海伦-欣顿。

  一个叫陈蒙檬。

  这两名女性物理学家也是王浩的学生,她们共同完成的《强湮灭力》研究,到现在依旧是湮灭物理的重要基础理论,其中不牵扯天文物理的大部分内容都已经被证实。

  她们被提名的研究领域,自然也是‘湮灭物理研究’。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会在王浩和这两名女性物理学家中做出选择,刚才诺贝尔物理学家奖委员会,就针对前两名的选择上召开会议,正常来说,王浩排名第一自然要获奖的。

  但是,他们必须考虑一个问题——

  明年呢?

  在物理领域上,王浩的贡献实在太多了,随便找出他的一个研究成果,都有资格被提名诺贝尔候选。

  仅仅是超导的研究领域,他就足以获得好几个诺贝尔奖。

  在超导的研究领域上,过往可是有很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而王浩一个人的贡献,比他们加在一起还要大。

  这还仅仅是超导领域。

  现在全世界聚焦的是湮灭物理,而强湮灭力场方向上,王浩绝对是一路绝尘,没有任何学者可以与之相比,绝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他完成的。

  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他的物理学家甚至连研究资格都没有。

  为什么发达国家能有那么多的诺贝尔获奖者?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研环境,物理的研究是需要科研环境的,没有科研环境的支持,说去研究顶尖物理根本就是笑话。

  现在只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掌握着最高端的湮灭力场技术,包括反重力、强湮灭力以及其他相关科技,他们就有了最高端的科研环境,参与其中的科学家能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并拥有完成高端实验的环境,自然就能够有更多的成果。

  其他科学家……

  即便是想做研究,因为他们无法接触强湮灭力场技术,大部分研究根本无从做起。

  “今年是王浩,明年还会是王浩……”

  “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不是为了王浩开设的。”安德森有些苦恼的想着,他们刚才召开的会议倒是拿出了一个方案。

  开设新的奖项——

  诺贝尔物理学终身成就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自然是没有‘终身成就奖’的,特别为王浩开设个‘终身成就奖’,自然就会引起内部一片争议。

  安德森知道他们最终会同意的,否则就只能连续给王浩颁奖。

  即便大部分学者都不在意,反正拿奖的也不是他们,但总是给王浩颁奖,也会引起一些‘右-派’的不满。

  毕竟,王浩是种花家人。

  海伦、陈蒙檬,两位女性物理学家的票数排名第二,也有一定的原因在于,海伦-欣顿是阿迈瑞肯人。

  即便她已经在种花家,已经有了种花家的绿卡,但她是白人,出自高产顶尖学者的欣顿家族,自然就会获得很多支持。

  ……

  安德森的判断没有错。

  当时间临近诺贝尔评选委员会公开评选结果,那些反对设立终身成就奖的人就闭口无言了。

  相比连续把奖项颁发给王浩,设立一个‘终身成就奖’也没什么大不了。

  这个消息是保密的,但也不是完全保密的。

  学术圈,没有保密可言。

  有参与会议的学者把消息告诉了好友,很快就有更多的人知道了消息,到第二天的时候,王浩都接到了好几封邮件——

  “恭喜你获得了终身成就奖!”

  “王浩,你知道吗?你拿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奖项!而且我还知道你的学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强湮灭力》的研究,真了不起!”

  “今年的诺贝尔颁奖肯定很热闹,两名女性物理学家获奖,太难得了,而且她们还非常年轻……”

  “……”

  王浩看着邮件上的消息都有些愣神。

  如果说海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倒也是可以理解的,海伦有很多湮灭物理和量子物理相关的研究。

  陈蒙檬……

  王浩想想都有些头疼,他干脆朝外面喊了一声,“蒙檬!”

  陈蒙檬就在旁边的办公室,她听到喊声马上快步走过来,手里还拿着零食往嘴里塞,“来了,王老师!”

  王浩严肃的盯着陈蒙檬。

  那种眼神让陈蒙檬感到有点心慌,她缩缩脖子开口问道,“王老师,怎么了?”

  “唉~~~”

  王浩长叹一口气,问道,“最近你有做研究吗?”

  “研究?什么研究?”

  “比如,量子物理,或者湮灭物理,又或者是其他的,数学也好、什么都好……”

  “没有!”

  陈蒙檬的回答非常干脆。

  “那你在做什么?”

  陈蒙檬用力甩了一下自己的头发,犹豫了好半天,才说道,“我的工作挺忙的,还要和几个实验组对接信息,还要关注核聚变工程那边的消息……”

  她的意思就是,助理的工作很忙,没时间做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