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甘二十一
苏墨有些心虚,咽了口唾沫说道:“以后首辅大人,会不会知道这事儿?”
赵首长一副大大咧咧模样:“废话,肯定会知道。”
“啊?”苏墨很是惊讶。
赵首长如此坦率的回话,反倒给他整的有些不会了。
“那……那咱多要1000亿经费,您就不怕首辅大人找咱秋后算账?”
看着苏墨这副做贼心虚的模样,赵首长意味深长一笑:“苏小子,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你要研发的催化降雨弹,战略价值何其重大?”
“莫说区区3000亿,就算一万亿,首辅大人都会批给你。”
“至于这多出来的1000亿经费嘛……首辅大人也只会佯作不知。”
“而且首辅大人也很清楚,这件事情是我与雷政委二人腾腾着让你去干的。”
听到赵首长的话后,苏墨更是一头雾水。
没混过官场的他还是想不明白,下级就敢这么明晃晃的去敲上级竹杠?
难道……就不怕张首辅怪罪下来吗?
看出了苏墨的困惑后,雷政委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苏小子。”
“相比于催化降雨弹的战略价值,为了咱战区多谋求1000亿经费的事情不值一提。”
“况且各大战区有了新发明的时候,找内阁多要一些经费,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只要别搞的太过分,内阁向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帮文官们也不好说什么。”
“再说了,若是谁能源源不断搞出新发明,首辅大人巴不得咱们能天天找他多要点经费呢。”
被雷政委这么一点后,苏墨顿时恍然大悟。
之前他一直都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国库里的钱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每年能动用的就那么些,军方拿的多了,文官能动用的就少了。
反之,文官拿的多了,军方能用的自然也就少了。
毕竟双方一个注重经济发展,一个注重国防建设,侧重点完全不同。
就像之前张局座在一档军事访谈节目中,说到海军发展时忍不住失声痛哭。
因为海军太烧钱,而那时候国库又没钱,海军的人又是天天把航母挂在嘴边。
可光说有啥用?哪有钱去造航母?听了净让人心烦。
这也导致当年海军这个吞金兽,处处不受人待见。
不知受了多少窝囊气,才有了今天的三航破浪!
……
不知不觉,一星期的时间过去了。
在苏墨向张首辅致电,申请研发降雨催化弹经费的第三天。
3000亿的研发经费,就打到了中部战区的账上。
同时还有一批来自气象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导弹学等多个领域的顶级专家。
这支由内阁下令组建的科研队伍,将秘密成立这项代号为719的绝密工程!
而苏墨,则是担任了719绝密工程的总负责人。
719工程的研究基地,定在了豫省太行山脉的一处隐蔽山谷内。
在这深山老林里面,方圆百公里内连一个村庄都没有。
之所以把降雨催化弹的研发基地,选在这个如此偏僻的地方。
一是因为这个地方,是中部战区某加强团的驻扎地,在安全上有着绝对的保障。
二是因为在这太行山脉内,山体里面藏有一座巨大的地下工程,就是一个现成的秘密研究基地。
既省去了建设厂房的经费与时间,又能在安全与隐蔽性上得到最大的保障。
而这座地下秘密基地,全长十几公里,完全隐藏在了山体内部。
其内纵横交错,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地下迷宫。
整体墙面由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和特殊的防护材料构成。
不但有着洞室、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竖井。
同时还有主厂房、H反应大厅、H反应锅炉、主控制室等。
身为豫省人的苏墨,还是头一次知道家乡竟然有这么一个地方!
看着巨大的山体竟然被硬生生给掏空,而且墙壁上还有着清晰的刀敲斧凿痕迹。
身处这座巨大的地下工程,苏墨扭头冲陪同在身边的一名军官询问道:
“冯团长,这座地下工程什么时候建的?”
闻言,驻扎在这里的冯团长立正回道:“报告首长,是上世纪60年代。”
听到这话,苏墨下意识瞳孔一缩:“60年代?”
“那时候咱国内既没有盾构机,也没有钻爆机、掘进机等大型机械设备。”
“这么大的一个山体,是怎么给掏空的?”
面对苏墨的疑问,冯团长坚毅的脸上浮现出了钦佩之色说道:“报告首长,是靠人挖的。”
“当年为了建设存储H燃料的秘密基地,五万多名官兵钻进了这座大山里面。”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隐姓埋名消失了九年。”
“先辈们不分昼夜,24小时三班倒,用石锤凿子、靠着手推肩扛,挖空了这座大山。”
“造出了这座七万平方米,且能够抵御50万吨级的H武器攻击的地下工程!”
听到冯团长讲述完这段历史后,苏墨顿时肃然起敬。
他郑重的脱下军帽,冲着黑漆漆的洞口深处行了一个军礼。
苏墨很难想象,在那个物资匮乏,完全没有大型机械的年代。
先辈们靠着双手挖空这座大山,背后要付出多少艰辛与汗水!
而类似于这样的大型地下工程,在龙国恐怕还有着很多很多……
第692章 人造云实验室,开启首次模拟实验
在冯团长的陪同下,巡查完这座浩大的地下工程后。
对于赵首长安排的这座催化降雨弹秘密研究基地,苏墨心中甚是满意。
在3000亿的研究经费加持下,不差钱的苏墨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将这里打造成了高标准实验室。
不但高精尖设备齐全,还有着模拟各种气候条件的环境室,成为了研发催化降雨弹的理想之地!
随着苏墨一声令下,由各种学术领域顶级专家组成的研发小组,迅速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研发工作。
气象专家团队,负责分析全球各地的气候数据,寻找催化降雨弹在不同环境下的最佳生成条件。
物理学家则是深入研究云核化过程,不断探索如何高效利用催化剂促进云层溶解。
化学家们则在实验室中不断实验,调剂测试苏墨提供高效且无污染的催化剂配方。
材料学家们则至于力研发能够承受极端环境,可以进行精准投放的催化剂弹体材料。
至于导弹学家们,则是按照苏墨提供的配方,不断调试着可以完全避开雷达搜索的纳米隐身图层。
在紧张而忙碌的研发探索过程中,时间也变的飞快。
不知不觉间,两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在苏墨与三百多名顶级专家们,近乎于废寝忘食的努力下。
催化降雨弹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
今天要进行的实验,是在人造云实验室内,引发一场完全由人为控制的强降雨。
随着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实验室内的气氛无比凝重。
许多白发苍苍,脸上满是皱纹的科研界泰斗们,紧张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闷头苦干了两个多月的苏墨,虽然面上胡子拉碴的有些沧桑疲惫,但眸中却有着难以掩饰的火热。
眼前的这间人造云实验室,高达58米、宽达2570米、长为8150米。
原本是H反应堆实验室,如今已被钢化玻璃通体罩住,改成了人造云实验室。
就是这么一个实验室,就花费了足足130亿的经费。
之所以造价如此昂贵,就是因为这间实验室内部,完全模拟了自然界中的云形成环境。
通过高科技手段,可以精准的控制温度、湿度、大气压层等因素,等同于是一片人造小天地。
即能模拟出西北地区的常年干旱,也能模拟出江南地区的淫雨霏霏。
随着苏墨的一声令下,众位科研人员们分工明确,迅速开始启动各项密密麻麻的设备。
首先是温度控制系统开始工作,将人造云实验室内部的温度,控制在了既定范围内。
紧接着是温度调节装置开始运行,不断向空气中注入水蒸汽,以此创造出更利于云层形成的条件。
随着各项设备持续运作,只见实验室内的水蒸汽逐渐弥漫。
开始在五十多米的上空,渐渐形成了一片雾蒙蒙的景象。
在苏墨与众位科研人员们屏气凝神的注视下,只见这些微小的水蒸汽,开始缓缓的凝聚在了一起。
仅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实验室的顶部就出现了几缕轻盈的雾丝。
随着这些细微的雾丝迅速凝聚结合,开始不断的扩展成片,最终凝结成了一朵朵洁白的云层。
这些在特定环境下,由人工制造出来的云层,在实验室内部的LED光源照射下,显得格外神秘而壮观。
它们悠然的漂浮在五十多米高的上空,看上去与真实的云层没有任何区别。
仿佛就像是真正的天空,被搬进了这个巨大的实验室内一般。
科研团队中的气象学家,以及众位物理学家们。
同时也在利用高精度传感器与成像设备,密切观察着云层的演变过程。
将那每一丝微妙的变化,都一丝不苟的认真记录了下来。
这将为后续的理论分析与技术优化,提供极其宝贵的数据。
而身为719秘密工程总负责人的苏墨,此时正面色严肃的站在控制中心。
目不转睛盯着监测设备上的数据,手中的对讲机不断传来各个岗位的报告声。
“温度达到预定值,湿度稳定上升!”
“催化剂投放均匀,反应正常!”
“云滴正在迅速增大,云层上升阻力开始下降!”
随着一连串汇报声传来,实验室中的气氛愈发紧张起来。
双手撑在主控台前的苏墨,额头也微微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此次模拟云层生产实验,可谓是至关重要!
若是能够成功的话,就意味着可以将这些云层生成的特定数据,凝聚浓缩到催化降雨弹里面。
“催化反应符合预期,云层结构稳定!”
听到这一项报道传来,苏墨沉声下令道:“启动最后阶段,准备人工降雨。”
片刻后……
在众人万分紧张期待的目光注视下。
只见漂浮在密封实验室上空的人造云层,开始发生了变化。
最初,随着满是水蒸汽的云层湿度不断增加,渐渐的凝结成水滴后。
上一篇:我在美国加点修行
下一篇: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