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140章

作者:齐东野老

  他与造型艺术系的学生坐在一排,不久,付敏,兰馨几人也来到会议室。

  姜哲默默观察,来的人有大一和大三的学生,没有大二,大四的学生,估计是没被抽到。

  等人到齐,检查组的人,安排学生依次抽签,进行测试。

  姜哲随着排好的队伍,走到抽签位置,抽出一张纸条,当着众人的面展开。

  纸条上写的是——油画肖像写生,后面还有具体要求。

  他松了一口气,这题目对自己还说,不算难。其他老师看到他抽中的题目,也悄悄松了一口气。

  众人按照自己抽中的考题分组。

  兰馨也抽中写生。

  付敏抽到的是答题,苦着一张脸,跟着同组的人去答题。

  抽到写生题目的人,来到画室。

  造型艺术系所有专业,都有人抽到写生。

  姜哲的题目要求,在三小时内完成一幅50×70厘米的油画写生。

  他领取到检查组准备的工具:可以直接作画的油画布;一盒24色油画颜料,松节油调色油各一瓶;油画笔一套。

  姜哲检查材料,觉得质量很一般,特别是调色油,质量不怎么样。他只能安慰自己,免费提供材料,让自己画画,就别要求太多。

  来写生的人不少,所以,不能用大画架,他用普通画架支撑油画框,然后开始准备颜料。

  他按照习惯,把钛白,土红,土黄,橄榄绿,群青等画人物常用的色彩,挤到调色盘上,进行初步调制。

  兰馨也在快速的做准备。她抽到的是国画人物写生。经过之前的几次写生,这个题目对于她来说并不难。

  检查组临时请一位男校工当模特,一位检查组成员,负责监考。

  姜哲观察模特,根据时间,考虑最终的画面效果。

  他快速用草图确定构图和素描关系构图,便开始起稿。

  起稿的过程中,考虑色块的安排,固有色和环境色的关系。

  确认底稿无误,他拿着大号的油画笔快速调好人物底色,先把人物的底色画好,接着画背景底色,然后换一支笔,从五官开始塑造。

  直接画法,必须同时考虑素描关系和色彩关系,每一笔力求精准概括。

  姜哲画完第一遍,画面人物的形象已经出现,只是背景还不完善。

  他在画第二遍时,让部分色彩的明暗过渡变得细腻柔和,即便暗部也有变化。

  为了获得优异成绩,他考虑把写生作品风格,贴近萨金特的作品风格。

  监考老师在画室转了一圈,最终站在姜哲背后,欣赏其作画过程。

第184章 ,测试,难题,挑战

  画室。

  抽到写生题目的学生,正在描绘模特的形象。他们所用工具完全不同,作画气氛也比平日的练习更紧张。

  大门推开,梁主任和各专业的负责教师,陪着检查组的两位组员,走进画室。

  双方言语之间,非常客气。

  围着学生们走了一圈,检查组的两个组员,对于好的作品,不吝褒奖。

  秦教授看到姜哲的作品之后,总算是放心了。

  检查组的一位组员,停下脚步,仔细观看姜哲的作画过程。

  此时的画面上,人物形象已经基本呈现。造型精准,色彩明快,笔触简练。

  因为画的是半身像,所以从膝盖下以的笔触越发简约粗放。虽然没有刻意描绘光线,但背景的色彩,让观众感觉有光照在人物面部。整幅画以写实的刻画为主,同时也有主观的表达。

  组员看看时间,距离测试开始,不到两小时,这幅画已经很完善。

  其他几位老师也都围拢过来,看姜哲调整画画关系。

  检查组的组员和梁主任示意,出去说话。

  来到走廊,检查组的组员说道:“梁主任,没想到,你们油画系的学生,绘画水平这么高。刚才那副写生作品,即便是一些专业画家,也画不出来。”

  “学生水平有高有低,有一些非常优秀,也有一般的。”梁主任自谦。

  “我们检查过几个学校,还是你们这里学生的专业水平最高。”无论真实打分情况如何,但当着别人的面,检查组还是愿意说好话。

  检测时间到,学生们按照要求,把作品放在原位,然后离开。

  绘画工具可以带走,作为的辛苦一番的奖励。

  姜哲几人提着工具离开。

  胡老师找到他们,通知下午仍旧有测试。这批学生有可能继续被抽到,还要做好准备。

  在食堂吃饭的时候,陈嫣听姜哲描述检测过程后,庆幸自己没有被抽到。

  姜哲说道:“我听人说,模特专业的考题并不难。有些制作模型的课题,要制作一天的时间。这时候,产品设计的几个人还在忙。”

  “下午放学后,准备干什么?”陈嫣问道。

  姜哲小声说道:“我估计,还是有可能被抽到。不敢安排计划。”

  “不会吧?这个几率也太低了。”陈嫣不明白抽签的门道。

  姜哲小声说道:“你不信?”

  陈嫣恍然:“你的意思是……”

  姜哲示意他别说出来。“今天就不陪你散步了,上午有点儿累,我回去谁一会儿。”

  “好,你快回去吧。”

  姜哲的午休刚结束,就接到胡老师的电话,他果然再次被抽到。

  他按照要求,来到上午集合的会议室,看到有一部分学生换了,有一部分没换。

  班里的付敏没有被抽到,牟星出现在会议室。

  他看到姜哲,急忙凑过来询问情况。

  姜哲说道:“咱们系上午抽的是写生和答题,下午会有什么内容,就不知道了。”

  牟星说道:“我听说设计系的几个学生,现在还没做完呢。但愿我们能快点结束。”

  检查组的老师开始点名,给学生分组。

  姜哲熟门熟路的去抽签,抽到的是命题创作。

  题目是:以雨巷为题,创作一幅国画人物肖像。

  姜哲看到题目,暗骂一声,这大概就是系统所说的挑战任务,还真是抽到了对自己来说,很难的题目。

  他当即举手示意。

  检查组和胡老师同时过来查看。

  胡老师看到姜哲的题目,立刻向检查组的老师解释,姜哲是油画专业的学生。

  检查组的老师答复,这一场测试,打乱专业进行,也有其他学生抽到了不是本专业的题目。

  学校派来一位副主任和检查组沟通,结果是,检测照常进行。

  胡老师只好告诉学生们,不要有负担,尽力去画就可以。

  姜哲见事已成定局,只能考虑如何创作。

  走向画室的途中,他已经把和题目关联的形象在脑中过了一遍。江南,雨巷,女子,油纸伞,旗袍,白墙黛瓦。斑驳的石板路,青苔……

  此外,他不想画人物背影,为了发挥肖像画专精的优势,他打算画人物正面。

  他在画室坐下,开始考虑技法问题。自己不懂国画肖像技法,需要扬长避短。

  姜哲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众人领取工具。

  他领到的工具箱里,有三支毛笔,一盒颜料和调色盘,还有生宣纸、墨汁。

  姜哲把纸铺开,用手试了试,发觉纸的质量一般,就申请使用吹风机和胶矾水。

  检查组的组员同意,让工作人员借来工具。

  姜哲为了控制纸张平整度,先把纸张装裱在画板上。

  等待纸张干燥的时间里,他画出几幅草稿。

  三尺的宣纸,采用竖构图,一位手持油纸伞女子,行走在巷子中。

  女子的发型服饰,偏重古典风格。

  在考虑女子相貌的时候,他借鉴了一位明星的容貌。

  他想起上一世看过这位明星在江南拍过一些影响,觉得很美,就直接拿来用。

  当下,这位明星的年龄还小,检查组的人应该不知道自己画的是谁。

  姜哲考虑好人物形象,开始设计背景。人物脚下有石板路,背景有白墙黛瓦。因为国画的造型哲学与油画不同,所以,他考虑借用石板路表现空间纵深,白墙的轮廓和前后遮挡,增强形式美。

  他把画面细节考虑周全,开始用木炭条在画纸上起稿。

  对他来说,人物造型不难,难的是用线来造型,还要表现出笔墨变化。

  姜哲画好人物轮廓,凝练线条。不久,一个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女子右手执伞,左手自然的摆动,仿向观者的方向缓缓走来。

  他审视画面,觉得人物造型没问题,就开始画背景。重要形象具备之后,又用白布轻轻打掉部分碳粉,纸面只留淡淡的碳条痕迹。

  他平复心情,开始用一小号毛笔,蘸墨勾线。

  初时还不太适应,但他有书法的基础。勾线时的起笔,收笔,运行的动作,慢慢变得熟练。

  很快,人物的轮廓勾好。

  他换了一支毛笔,蘸着淡墨,开始在人物面部和手部皴擦素描效果,这是学习蒋兆和的人物画办法。

  姜哲在草稿纸上反复调整墨色浓淡,干湿程度,然后下笔皴擦。

  初学咋练,只能慢慢的进行。

第185章 ,完成挑战,抽奖

  姜哲回忆自己看过的蒋兆和作品,在心中模拟其技法,但是,在描绘这幅女子肖像时,不能死板的挪用其描绘人物面部的办法。

  女子面部不像男子那样棱角分明,皴擦笔墨效果多集中在五官和脸部轮廓上。

  他慢慢调整人物的素描效果,觉得达到预想效果的八成,就果断停笔。

  他往碟子中倒入现成的胶矾水,兑入清水,调制到合适的浓度,接着用大号毛笔,蘸着胶矾水,薄薄的涂在画面人物部分,然后,拿起吹风机快速吹干。

  部分素描效果做底子,加工笔罩染色彩,就是他想出来折中的办法。

  在生宣纸上画人物,有几种特殊的技法,但是,他目前并没有掌握,勉强使用只会弄巧成拙。所以,他便考虑用工笔重彩的罩染办法,模仿油画的罩染技法,以胶矾水作为隔离层,进行层层渲染,避免色彩混杂。

  他调好女子肤色,用整体罩染法,画人物面部与手臂,接着罩染衣服鞋子油纸伞的底色。涂完第一遍底色,利用颜色干燥的时间,勾画背景。

  姜哲画背景时,直接用大笔皴擦涂抹,粗放的笔法与人物细腻的笔法正好形成对比。

  画好背景,他对人物的面部和手部进行深入刻画,分染一遍到两遍,再次平涂胶矾水。

  为了节省时间,每一次涂抹胶矾水,都要用吹风机吹干画面。此时,几层半透明的色彩与素描底子共同起作用,让人物变得生动。

  学生们创作的时候,检查组再次进行巡视。

  国画专业的老师,注意到姜哲的创作过程,悄悄的对秦教授说道:“你们这学生够聪明的,把素描和工笔重彩罩染、油画罩染的技法结合起来,避免在笔墨功夫上露怯。”

  姜哲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行为,让秦教授很满意,但是,他还是谦虚的说道:“看看最后效果怎么样吧,但愿别弄得不伦不类。”

  国画专业的老师听到了议论,小声说道:“他的造型能力没问题,而且,我看他勾线的用笔很好,应该是有书法的基础,不会太差。”

  有位老师看到部分学生面对难题,暴露问题,忍不住叹气:“有些学生,就是不会活学活用。”

  另一位老师小声说道:“是不是抽签的事情弄得太明显了,检查组故意出这种难题。”

  这时,检查组的人过来,众人停止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