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建立穿越者联盟 第699章

作者:九棍

  “下次召开羽化大典,怎么也得找几个诗才,学学这些大佬的排场……”

  就在周天易心中打定主意,要虚心向这些前辈大佬请教的时候,一位脑后生有佛光的佛陀起身,向首席上的如来询问佛理。

  看到这一幕,众人皆是精神一振,知道盂兰盆会的正菜终于要开始了!

  果然,如来终开善口,宣讲大法,弘扬正果。

  他讲得是三乘妙典,五蕴得严,但对主修道法的众联盟成员来说,依旧有触类旁通之功。

  刹那间,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一条条佛门天龙从四方飞出,环绕着灵山龙吟游动。

  众多佛陀菩萨,三界仙家,以及林中天身后的联盟成员,纷纷沉浸其中,听得如痴如醉。

  林中天端坐席间,神识笼罩身后众人,保护他们的心智不会被佛言所惑。

  这一讲就是七天七夜的时间。

  期间,林中天身后不断有仙光涌现,众多联盟成员纷纷突破瓶颈,晋入下一个境界。

  同时,由于盂兰宝盆中那些奇花异果的缘故,众人的法力也能在消化异果时得到补充。

  那些天资聪颖,悟性惊人者,如王处一、聂长川、白悠悠等人,都因此而突破到了天仙境界。

  而那些没有走修仙之路的人,如赵立河、白浪、丹妮莉丝、叶子勋等人,也在这佛法之中,看到了之后的道路,并或多或少地领悟了几项神通。

  至于那些修为还不到真仙的新成员,则是此行最大的受益者。

  大熊猫秦兆伟连破两个大境界,从化神晋入到合体期。

  宁毅与范闲也分别突破到炼虚后期和炼虚巅峰。

  至于邓和荣、杜谦、萧晓这种真正的新人,更是立地结成元婴,然后迅速突破到化神,后续更是到合体一路畅通,再无任何瓶颈。

  察觉众联盟成员的收获,林中天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这如来果然上道,见他带着一众联盟成员前来,于是在讲法时着重讲了真仙以下的基础大道,而且句句明示根本,直指源流,堪称成仙金牌小课堂。

  既然如来如此卖力,接下来的西游大计,林中天自然也会积极配合。

  待讲法完毕,如来声音渐消,在众多异象的簇拥下,将目光投向席间众仙,尤其在林中天以及他身后的联盟成员身上停留了一下。

  林中天微微一笑,拿起盘中一颗火枣送入口中。

  如来会意,明白这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他定下心来,微笑着望向席间,静静等待着众人从顿悟中苏醒过来。

  于是,又过了三天三夜,众多有所感悟的仙家与联盟成员纷纷苏醒过来。

  不少背后没有通天靠山的仙家都依次起身,神情郑重地向如来行半师之礼。

  一些联盟成员们也如法炮制,林中天瞥了他们一眼,并未出言阻止。

  待讲法环节彻底完毕,如来端坐莲台,悠悠开口道:“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敬天礼地,心和气平。”

  “北俱芦洲者,虽好亲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无多作践。”

  “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但人人固寿。”

  “唯有那南瞻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而今,我有三藏真经,可劝人为善,普渡众生……”

  来了来了,它终于来了!

  南瞻部洲在佛门中又名阎浮提,即东土大唐所在的地方,也即通俗意义上的神州。

  听到这个名字,林中天身后的众多联盟成员纷纷精神一振,目光炯炯地望着莲台上的如来,期待着见证神话主宇宙西游大劫的开始。

  众多受邀而来的三界仙神也齐齐默然,旁观着这一幕的发生。

  果然,在如来说完之后,诸菩萨纷纷合掌,上前问道:“敢问我佛,是哪三藏真经?”

  如来轻声回道:“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

  “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

  “我待将其送去东土,奈何那方境地众生愚钝,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要旨。”

  “我心中思量,非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灵山之处求取真经,以传东土,如此方得众生敬重,广传真经。”

  “这般行径,乃是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不知诸位……谁肯去走一遭来?”

  听到这句话,林中天身后的联盟成员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观音菩萨。

  这般剧透的行为,反倒是让不少仙神忍不住神情揶揄或面露尴尬。

  但如来毕竟是如来,菩萨毕竟是菩萨。

  迎着一众联盟成员的目光,观音菩萨依旧面不改色,驾着莲台上前,神色坚定道:“弟子不才,愿去东土,为我佛门寻一个取经人来!”

  如来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席间的其他仙神佛陀,罗汉菩萨。

  看到这一幕,林中天心中叹了口气,咳嗽两声,淡淡道:“观音尊者法力深厚,神通广大,自是此行东游的不二人选,世尊大可不必犹豫。”

  此言一出,原本稍显混沌的天机迅速变得清明起来。

  似乎天道已经承认了西游大劫,以及佛门即将大昌的事实。

  察觉到这一点,众三界仙家纷纷为之侧目,神情惊疑不定地望着如来和林中天。

  林中天也察觉到天机变幻,隐隐有些后悔,于是传音讨价还价道:“不行,单是讲法还不够,你得再拿几本佛门真经出来!”

  如来微微一笑,语气悠悠地说道:“善!”

第880章 玉鼎真人

  此言一出,西游之行便被彻底定下,下一次终于正式开启。

  如来取出锦澜袈裟、九环锡杖、三枚金箍,共计五件宝物,送给观音菩萨。

  “这袈裟、锡杖皆是我佛门至宝,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

  “至于这三枚金箍,唤作‘紧箍儿’,附有紧箍咒三篇,尊者假若路上遇见神通广大的妖魔,可凭此劝他学好,与那取经人做个徒弟,若是不听使唤,便将这箍儿戴与他头上,自会见肉生根,念一念咒语,便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观音菩萨接过宝物,礼佛三匝,旋即带着侍者驾驭莲台离去。

  赠宝之时,一众仙佛皆在围观,但传下紧箍咒时,就只有如来和观音,以及在场极少数的大神通者可以听到了。

  林中天心中一动,默默将紧箍咒全篇记在了心里。

  而在场同样听到了紧箍咒的,还有另外一位大神通者。

  林中天似有所觉,突然将目光投向对面,望向了那位身穿青袍的元始天尊弟子。

  玉鼎真人也察觉到了林中天的目光,当即微微一笑,点头示意,看上去没有什么异常。

  待观音菩萨身上绽放的佛光消失在天边,盂兰盆会也就正式进入了尾声。

  有林中天的支持,如来此次召开盛会的目标基本都已达成。

  一众仙家亲眼见证了西游大计的开始,纷纷心生去意,告辞离去,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件事禀报给自己背后的势力和靠山。

  黄龙真人、太乙真人和玉鼎真人也不例外。

  他们向如来本人告辞,而后各施手段离开了灵山。

  待离开灵山万里之遥,三位真人这才显化出身形,驾驭祥云,并肩而飞。

  太乙真人脸色凝重,传音问道:“师弟,你怎么看?”

  玉鼎真人背负双手,脚踏祥云,仙气飘飘地说道:“当然是站着看!”

  “两位师兄,你们就别操心了,你我离山之前,师尊不是说过吗,这西游大劫,乃是天道所愿,阻止不得,合该那真经东传,佛门大昌……”

  太乙真人有些不甘地说道:“所以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吗?”

  玉鼎真人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黄龙真人瞥了他一眼,嘿嘿笑道:“你怎么就知道,我们什么都没做呢?”

  “……哦?”

  太乙真人挑了挑眉,有些惊异地望着他们。

  黄龙真人咳嗽一声,转移话题道:“好了,不说这个了,说说那中天大帝吧!”

  “他麾下有个小势力,这我是听说了的,只是没想到,他居然能找到连我都不认识的洪荒异兽,那只巨如鲲鹏的无角黑龙,身上确有一股极为怪异的龙气,但我就看不明白了,他到底是什么龙种?”

  黄龙真人满脸疑惑,忍不住问道:“两位师弟,你们有什么头绪吗?”

  玉鼎真人与太乙真人对视一眼,皆是摇了摇头。

  太乙真人轻声道:“那无角黑龙确实神异,身上血脉之浓郁,气血之旺盛,堪比祖龙嫡子,但归根结底,他也不过是个金仙期,无伤大雅。”

  “与之相比,我更在意的是那中天大帝。”

  “此人身上的气息与道相合,其道韵更是无比浓厚,恕我冒犯,我甚至觉得,他比师尊和师伯等人更接近大道……”

  玉鼎真人点了点头,神色有些凝重地说道:“最奇特的是,这种情况并非因修为所致,而是一种身份和位格,就好像开天之前的盘古大神,以及久不现世的师祖一样!”

  黄龙真人忍不住道:“他到底是什么来历?”

  玉鼎真人摇了摇头:“谁知道呢,不过,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天庭和佛门都要拉拢他了……”

  “是啊,我也终于明白了!”

  太乙真人感慨地点点头,旋即微微一怔,诧异地望向玉鼎。

  “等等,玉鼎师弟,你什么时候换成了身外化身,本尊呢?”

  “嘘!”

  玉鼎真人连忙传音解释道:“两位师兄,我还有点事,需要本尊处理一下,你们不要声张,只管带我回玉虚山复命就好!”

  “……又来了!”

  黄龙真人无奈摇头,叹了口气道:“神神秘秘的。”

  ……

  ……

  南瞻部洲,五行山下。

  一名手持木杖,白须飘飘,鹤发童颜的老者正行于道上,一步一步朝着前方的高山行进。

  就在这时,一名青壮年的樵夫瞥见了他,连忙将其唤住,拉至道畔,让他千万不要再继续向前。

  老者诧异地望了他一眼,疑惑道:“为何?”

  那樵夫笑着说道:“老人家有所不知,此山原名五行山,前些年,我大唐天可汗征西定国,大军止步于此,方才改名两界山。”

  “听长辈口口相传,说是王莽篡汉之时,此山从天而降。”

  “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畏饥渴,不惧暑寒,且自有山神监押。”

  “凡人若是轻易靠近,恐有祸患临身啊!”

  “哦?”老者饶有兴趣地问道,“这般传闻,又是从何而来?”

  那樵夫闻言面露犹豫,片刻后,他叹了口气:“不瞒您说,以前其实是没有这种说法的,直到半个月前左右,此地突生异变,风云变幻,随后便有山神显灵,告诫我等不得靠近五行山。”

  “原来如此!”

  老者面露恍然,旋即取出五枚火红的大枣,笑着说道:“多谢小哥好心相告,老朽这里有五枚路上摘下的大枣,味道还算甘美,就送与小哥当做回礼吧!”

  那樵夫微微一怔,旋即哑然失笑:“这如何使得!”

  老者摇了摇头,将五枚大枣塞进樵夫怀里。

  “不过是几颗大枣,又不是金银珠宝。”

  “……这倒也是。”

  樵夫想想是这个道理,于是便收下了大枣。

  老者抬手抚须,面带微笑,嘱咐道:“五枚大枣,正好对应你家上下五口,记得分润时一人一枚,切莫多食,多食无益。”

  樵夫面露笑容,玩笑般拱手谢道:“那就多谢老丈了!”

  说完,他突然意识到不对,眼前这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家,怎么会知道他家里有五口人?

  想到这里,那樵夫瞪大了眼睛,连忙抬头,想要开口询问。

  但此时,那手持木杖的老人家已然消失在他的眼前,任他如何张望,都找不到半点踪迹。

  直到这时,樵夫才明白,自己这是撞见仙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