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飞剑斩血尸,还说不是仙人 第9章

作者:何君清风远

  先不说那些个凶禽猛兽,各种无孔不入的蛇虫鼠蚁,各类毒虫!

  就说这山里并没有什么路,天黑了也看不清楚,万一前面是个断崖,但是被草丛遮盖,一脚下去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就在吴邪累到一根手指都不想动的时候,前面负责探路开路的潘子忽然大喊起来。

  “三爷,小三爷,你们快过来,这里有营地!”

  听到潘子的话,众人面面相觑,都被吓了一跳。

  这深山老林的,竟然还有营地?

  吴三省反应过来,当即往潘子所在的地方跑了过去。

  其余人紧跟上,就连累瘫了的吴邪也生出些余力,跟着一起跑了过来。

  

第13章 战国古墓

  映入众人眼中的,是一块被清理出来的空地。

  这里面搭着十几只军用帐篷,各类锅碗瓢盆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台发电机,和好几桶备用的柴油。

  看到眼前这一幕,吴邪忍不住揉了揉眼睛,惊讶道:“还真有?”

  吴三省走到营地的篝火灰烬前,他伸出手撵了一些灰烬搓了搓,又看了看营地的炉灶。

  “这灰烬凉透了,看锅里饭菜的发霉状况,差不多是三五天前面离开的。”

  听到这话,吴邪追问:“这意思是,有人在我们前面来到了这里?”

  三叔点点头,随后就把自己打听来的消息说了出来。

  “小芳,就是之前招待所的服务员,她说一个星期多以前,有一个十多人的大队伍,也进了这片山谷。应该就是这个营地的人了!”

  听到这话,潘子连忙在营地里面搜索了起来。

  营地里的很多工具都被带走了,但罐头食物、饮用水之类的,却全部留了下来。

  简单检查过营地的状况后,潘子就拿着一只营地队伍遗留下来的洛阳铲走了过来。

  “三爷,没猜错,这营地的是同行,而且看装备形式,应该是北方的。”

  人分南北,盗墓淘沙同样分南北两派。

  南派,也就是以老九门为首的土夫子,这些人淘沙都是以家族父子兄弟合伙,很少接纳外人。

  所以老九门基本上都是家族形式。

  另外,南方的土夫子下墓有规矩,那就是下墓的必须是家中小辈,由长辈老辈留在上面接应。

  这是因为,虎毒不食子,而要是儿子留上面,为了墓中的明器,指不定就要做点天打雷劈的事儿了。

  至于北派盗墓,则完全相反。

  北派的人觉得,盗墓就是伤天害理,损阴德的事情。

  所以北派盗墓基本上很少有一家一族的,基本上也很少会传给自家人,只会寻找八字硬的徒弟留下传承。

  北派盗墓多是以门派存在,诸如摸金校尉,搬山道人之类……

  吴三省点点头,沉吟道:“看来这些人也是为了战国墓而来,不过他们没有路线图,多半被困在虚冢疑墓里面出不来,全军覆没了。”

  “那这营地不是便宜我们了嘛!”

  大奎哈哈一笑,把身上的背包放了下来。

  能够轻松一下,众人自然不想在费心费力自己搭建帐篷营地。

  吴三省也没反驳,只是让潘子和大奎把营地简单收拾了一下,打算今晚在营地里休息一晚。

  有柴油,还有各类营地的物资,晚上自然不用在吃干粮。

  潘子生火,简单做了饭菜。

  当然,好吃是谈不上好吃,勉强能入口。

  不过众人也不挑,能填报肚子就行。

  就连许言,因为连续几天赶路,系统空间里面存的好酒好菜都吃了差不多了,也只能跟着一起吃潘子做的饭菜。

  吃完饭,大家各自挑了一顶帐篷去休息。

  一夜无话。

  翌日清早,众人聚集在吴三省的帐篷里面。

  吴三省拿出地图,闷油瓶指着地图上画了狐狸鬼脸的地方,解释说:“我昨天看了,这地方就在营地北面一百米的地方。”

  “这狐狸脸是什么地方?”吴邪不解提问。

  “是祭祀的地方。”闷油瓶看了眼吴邪,回答道。

  听到这话,吴邪目光一亮,笑着道:“祭祀好啊,一般祭祀用的器物都是精品。”

  这话可一点没错!

  但凡你能想到的国宝,其中大半都和祭祀有关。

  比如,司母戊鼎,祭祀用的!

  青铜神树、太阳神鸟,祭祀用的。

  四羊方尊,祭祀用的。

  越王勾践剑,还是祭祀用的礼器。

  古人,尤其是商周到汉朝这几千年里,一直认为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祭祀和战争。

  古人把祭祀看的极其重要,为了表示自己对上天和神灵的敬重,祭祀礼器更是精美无比,甚至比诸侯王,商朝的人王,周朝的天子日常所用还要精美珍贵。

  这一点,从三星堆可见一斑。

  古代金属冶炼技术差,黄金属于极度稀有的东西。

  那时候的皇帝说要赏赐千金万金,实际上赏赐的是铜钱,根本不可能赏赐真黄金,因为i皇帝本人也没有这么多黄金。

  但是为了祭祀,川蜀的古人,那是真用黄金制造面具,也真用黄金制作太阳神鸟!

  由此可见,他们对祭祀的看重程度。

  言归正传!

  吴邪满脸兴奋,当即去拿了装备过来。

  他拿来的是探铲,所谓探铲,实际上就是洛阳铲的改良型,考古专用的。

  探铲的第一节就是正常的洛阳铲,之后的每一节尾部都有螺纹,能够一节节无限连接。

  所以无论要探的墓是一米深,还是十米深,探铲都能够轻轻松松抵达,无非就是多连接几节钢管。

  随后,潘子和大奎也各自收拾好了装备,众人一起走到了营地附近。

  到地方后,吴三省点点头,吩咐潘子开始动手探土。

  他一边指挥,一边还给吴邪科普教学!

  “这墓的深度啊,因为朝代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朝代越是久远,这墓就越深。但也有例外情况。比如唐朝的帝王墓,他们一般都是掏空山体做陵墓,不在地下。”

  “也有些墓,因为经历了地龙翻身,或者政府的修路挖渠,导致埋藏位置有所变化。”

  “但不管怎么变,基本上战国时期的墓,都是十几米深度。”

  就在吴三省说话的时间,潘子已经连接了十几节探铲,打了七八米深度了。

  可就在他把探铲拿出来时,众人却纷纷变了脸色。

  只见那探铲上的泥土,鲜红鲜红,和被鲜血浸泡一样,还在不停往下滴答滴答的滴着红色的液体。

  吴三省脸色瞬间变得凝重,看着铲头的血泥一言不发。

  潘子和大奎同样是脸色有些发白,心中忐忑。

  所有人都知道!

  墓泥带血,大凶!

  

第14章 发丘指

  吴邪注视着铲头上的血泥,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因为他看过他爷爷吴老狗的笔记,知道吴家太爷那一辈就曾经碰上了血尸墓。

  当年吴家太爷领着几个小辈去淘沙,也是像今天这般,挖到了滴血的封土。

  “墓泥带血,不吉利啊!”

  大奎望着铲头的血泥,嘀咕了一句。

  不过话还没说完,就被潘子给踢了一脚。

  “说什么浑话呢!”

  大奎自知理亏,不敢和潘子顶嘴。

  这时候,吴三省拿出了把头的架势,一脸严肃地说:“不论如何,都已经到了这地方了,今天这墓必须要下一回。但是,话说在前面,下墓一定要听指挥,尤其是你大奎,不要乱动墓里面的东西。”

  别看大奎人高马大的,这一路上的表现甚至还没有吴邪这个实习土夫子好呢。

  大奎悻悻点头,赶紧表态道:“三爷,你放心吧,我保证不拖后腿。”

  除了大奎,吴三省还顺带给吴邪嘱咐了几句。

  虽然这次下墓,是他做的局,目的是将吴邪引进和汪家人的争斗当中

  但再怎么说,吴邪都是吴家下一代最重要的人物,下到墓里面,尤其是拥有血尸凶墓,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他自然要多多关系自家侄子。

  至于另外三人,潘子是跟了他多年的心腹,他倒是不怎么担心。

  剩下两位,一个闷油瓶,一个半路加入的许言。那都是能在墓里横着走的人,甚至比起粽子还要猛,他就更不用担心了。

  很快,在吴三省的指点下,潘子和大奎又陆续打了几十个探洞。

  把轮廓大致勾勒出来后,吴三省看着地面上练成一片的痕迹,惊讶道:“下面好像是个地宫?”

  “有什么问题吗,三叔?”吴邪不解地问。

  吴三省解释道:“战国时期的墓,大多都没有地宫的。要一直到秦汉时期,才流行起建造地宫。”

  最着名的地宫,莫过于始皇陵墓,骊山下面的那座尘封千年的地宫。

  根据专家动用最先进的仪器检测得出的结果,地宫里面以水银为河,地宫顶部布置了诸天星辰,衬托围绕着始皇的棺椁。

  也是在秦始皇陵以后,古代诸侯王才渐渐流行起,给自己的墓室建造地宫。

  讲究一个,生前什么享受,死后也要拥有什么样的规格享受!

  考古所曾经发掘过一座周朝古墓,墓里面埋了二十八星宿,还有四象神兽,都是用贝壳组成的。除了这些贝壳,既没有地宫,也没有太多贵重的陪葬品。

  那个墓主人身份很高,至少也是诸侯级别,但他的墓室依旧没有地宫,只是简葬。

  所以说,千万别觉得年代越久远的墓室,宝贝就越多。

  上古时期,尤其是商周,更多的还是简葬,陪葬品都没几样,拿啥给盗墓贼发家致富。

  要到秦朝以后,才流行厚葬。

  所以,哪怕是盗墓这一行当,也讲究找对目标、

  很多盗墓贼,最喜欢秦汉以及唐宋,这四朝的墓室。

  尤其是唐宋,奢靡乘风,各类陪葬古董层出不求,而且还容易销赃脱手。

  吴邪听完三叔的话,目光一亮道:“有地宫更好啊,里面肯定有很多陪葬品!”

  吴三省闻声摇了摇头,但也没有反驳,只是让潘子和大奎,从侧面挖进去。

  土夫子挖盗洞,其实很有讲究,太大了费力,太小了容易卡住。

  太直了上不来,太歪了容易走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