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451章

作者:安心的石头

  李世民再次闭起眼思索起来,不是李世民装象,也不是故做高深,实在是今天和太子探讨东西太多了,而且也太深奥,简直不下于自己打上一仗硬仗。

  再加上刚刚的目光威慑,李世民现在感到精力都些透支过度,头脑中出现了疲惫的困倦之感,谈这些国家大事,实在是太耗废精神了,比自己平时处理奏折要累多了。

  不过想到眼前的儿子,依然精神熠熠,目光湛然,李世民不禁苦笑一声,年轻人就是不一样,像个牛犊子,精力充沛,好像不知道什么叫做疲惫?

  除了精力上的疲乏,更有一种来自内心的无力感。

  李世民不得不承认,自己今天真是受教了,太子说的十分有道理,让自己无可辩驳,汉朝的历史和其他的朝代确实不同,其他的短期王朝大多也只是走了汉朝的第一步。

  也就是太子所说矿石成铁的过程,而且大多还只是偏安一隅,连刘邦的一统天下还没有做到。

  秦朝、曹魏、西晋、隋朝,这些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也只是走完了第一步,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实则就是破铜烂铁,含杂质极大,和精钢差之远矣。

  只要经受巨烈的动荡就会舅枯枝败絮般轰然坍塌,徒有其形而已!

  李世想到这里,一种发自骨子里的疲惫涌上心头,心里浮上无限的苦瑟和不甘。

  自己东征西讨,攻城掠地,平灭各路反王,不惜冒天下之大不违,逼父弑兄,历经十三年的苦心孤诣,也不过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而已。

  果然,江山不是那么好打的?

  江山和江山也有不同,破铜烂铁的江山和精钢铁骨的江山也有云泥之别。

  太子看问题的视角真是入木三分,直透本质,与常人不同。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打心眼儿里觉得太子的见识才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样子,自己不是皓首穷经研究学问的硕儒。

  但如今大唐的朝堂里人才济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虞世南、张玄素、陆德明、孔颖达、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魏征、刘洎、岑文本等以智慧著称的一时大家。

  也从来没有人向自己提出过这种看法,更没有太子的这种眼界和格局。

  这让李世民即感到失落,又感到骄傲。

  失落的是以前自己总觉得那些人才已经是出类拔萃、鹤立鸡群了,可太子展现出来的才华,就仿佛在自己面前出现了一只翱翔天际的雄鹰,一下子极大的拉高了自己的视野和格局,让自己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天下。

  自己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所认为的天下,就是一片小山沟,外面还有更加辽阔的天地。

  这是一种层次上的差距.

  李世民此时甚至觉得自己仿佛是一只井底之蛙,不见大海,在一小片水域里称王称霸,为了一丁点成就而沾沾自喜,自鸣得意。

  孰不知,自己引以为豪的江山,也只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

  和大汉远远不能相提并论,而那样一个在自己眼里精钢铸就的江山,也只不过延续了区区四百年,中间还差点变了颜色,那什么样的江山才能万世永存呢?

  亦或是根本就没有永恒存在的江山.

  一想到这里,李世民就感到深深的无力感,天下太大了,自己太妙小了,想到以前自己嘴上动不动就说大唐会万世永存,现在想想,李世民都感到脸皮发烫。

  简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还万世永存,先解决四百年的问题再说吧!

  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来,四五百年间。

  四分五裂的乱世比天下一统的时间还要长,世道纷纷扰扰,各种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

  皇帝轮流坐,今天换我家?

  换了多少朝代,多少皇帝,又何曾有过第二个大汉,如今又轮到自己的大唐了,大唐又能持续多久呢?

  不过,自己和那些人不同的是,自己终于找到大汉与别的王朝根本不同的地方了。原来同样是江山,质地却不同,就好比同样是人,有些人身体好,就能活到七八十岁,有些人身体差,一二十岁就没了。

  江山和人一样,都是根基不同,决定了能走多远。

  想到这里,李世民吓出一身冷汗..

  真是万幸!

  幸好自己及早的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且找到了问题的原由,找到了江山延续的关键所在,也就知道了以后该怎么办。

  不会像以前那样愚昧无知,一味的去追求疆域的扩张和广大,追求一时的荣耀和光彩。可以学着汉朝开国的那几代君主,将自己的大唐反复的淬火锤练。

  将其中的杂质给逼出去,练铁为钢,再有这么天纵之才的太子接力,再度淬练,将钢再度锤打成高硬度的精钢,给大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是不能万世永存,至少也要超过大汉的四百年.

  良久,李世民睁开眼睛,复杂的看了李言一眼,随后坚定的说道:“你放心,父皇还年轻,无论是诸侯之乱,功臣擅权,还是后宫干政的问题,都不会有的,父皇会留下一个铁打的江山传给你。”

  李言缓缓的摇了摇头,并没有轻松下来,反而是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

  “怎么,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吗?”

  李世民顿时脸色一肃:“朕一登基就立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条律,而无论是你皇祖还是朕,都没有分封诸侯王,亲王们也都是只享受爵位和俸禄,并没有实际的地盘。”

  “像任城王李道宗和河间王李孝恭那些亲王们虽然还在军中统兵,也是因为天下未定,需要用他们来制约朝中的外姓大将,等到打败颉利,天下安定后,朕自然会让他们卸甲归田。”

  “将归于朝,兵散于野之后,骄兵悍将的问题也会迎仞而解,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父皇,儿臣不是担心他们,他们只不过是芥癣之疾。”

  李言斟酌了一会儿,这才缓缓说道:“就算父皇不管,依儿臣的才能,儿臣也能从容料理,儿臣担心的是朝中的世族门阀,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那些固疾。”

  ‘轰’的一下,李世民顿时脸色变得极为难看,露出了之前无论是如何震惊,都没有流露出的凌冽的杀意,一瞬间牙关紧咬,额上青筋暴出,身体变成无比紧绷,在衣袖中的拳头也捏的指节发白。

  李言提出的问题,是魏晋南北朝几百年间笼罩在中原大地的核心问题,和这些贵族们比起来,无论是后宫干政还是武将擅权,都算不上什么大难题了?

  所谓五姓七望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关陇八大家是陇西李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弘农杨氏、兰陵萧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和清河崔氏。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关隋军事贵族集团。

  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关陇贵族集团”,这些世家大族以姓氏为主要标志,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上下同气连枝、生死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李言对这些人的认识,集合了后世的资料和观点,比当代人更了解。

  门阀、士族、世族、世家、豪强等,其实都是一种意思,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是一个对在历史上存在了数百年的阶层的称谓。

  一个因种种原因而产生的怪胎,集诸多种特殊权利于一身的恐怖存在,是一种畸形的政治生态。

  门阀政治起源于两汉,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南北朝时开始衰落,最终在晚唐五代彻底消失,退出历史舞台。他们曾经深深影响着数百年的历史进程。

  以至于在民间流传,历史上无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世家。

  最初,士族是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他们世代读书,研究儒学,有声望、有历史,德高望重。

  豪强地主,是地方上经商、务农甚至通过不正当方式聚敛巨量财富的人,之后经过正当或不正当的方式,拥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他们拥有经济实力,但政治地位却不见得高。

  自东汉末年以来,士族与豪强逐渐合流,成了众所熟知的门阀,正式作为一个阶层诞生。

  而随着中央朝官和地方势力的合流,门阀出身的官员在官场上所占据的比例,一直在上升,汉献帝建安年间占据了朝庭官员的29%,至东晋时期达到了顶峰的80.8%。

  在之后的整个南朝期间,一直保持着半数以上的比例。

  到了隋唐时期,这一比例仍然很高,不过数据呈下降趋势。隋朝时为67%,唐朝安史之乱前为56%,安史之乱后仍在五成以上。

  此后数据反常的逐年上涨,甚至一度达到了89%以上,超过了士族政治的顶峰东晋时期,但实际影响力却不可同日而语了。

  数据上升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唐朝的中央朝廷已经无法在向地方上派遣官员。

  从汉末到晚唐,无论王朝怎么更迭,门阀却屹立不倒,总能在新王朝中继续身居高位,继续荣宠显贵。如果说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那这八百年,就是门阀士族的历史。

第767章 关陇贵族(二)

  2024-07-13

  别的不说,就说李言手下的侍读薛仁贵,就是出自关西六大姓之一。

  河东薛氏先祖为汉高祖刘邦所封千户侯薛鉴。

  其后世代表人物为汉元帝时御史大夫薛广德,三国初年“八俊“之一的薛兰。薛广德刚正不阿,以“悬车之荣“教育子孙,因此家族分支逐渐兴盛繁荣。

  东汉末年,薛兰子孙随刘备入蜀,蜀汉灭亡后迁回河东郡,成为拥有家族武装和城垒的地方豪强。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河东薛氏由地方豪强,发展为文官武将盈门的一流士族,官至五品以上者三百余人,驸马二十余人,获封公爵侯爵的主要家族分支三十多支。

  河东薛氏是士家大族发展的一个缩影,而这样一个家族,还算不得一流家族,没有资格位列五姓七望,在关陇军事贵族集团里面,也只是敬陪的角色。

  而那些核心成员世家的实力,可以想像有多恐怖。

  在李言看来,所谓一鲸落而万物生,这些世家大族所掌握的权势和拥有的资源力量,其实就是本来应该属于朝庭的那部份权力。

  正是因为没有大一绝的王朝来统治这片区域,就好比没有了老虎的山林,各种飞禽走兽将老虎的权力给瓜分了,享受到这种土皇帝的待遇后,大家再也不愿意头上多一个爹了。

  是以每次面临中原大地,即将有势力强大到要统一天下的时候,这些人便会通过扯后腿,通敌引寇等种种方式,阻止天下归一,因为他们很清楚。

  老虎的出现,下一步必然是统合权力,消除割据势力。

  纵观历史,即便是在五胡时期,神州大地陷入一片腥膻时候,苦的也只是最底层的百姓,而这些世家大族们,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然过着锦衣玉食、骄奢淫逸的富足生活。

  当神州陆沉,大部份百姓被视为两脚羊,在暗无天日的地狱中苦苦挣扎的时候,很难想像,几百年的时间,他们是怎么避开那些在中原大地肆意驰骋的胡人野兽们的。

  所以历史这东西,经不起推敲,细思极恐,让人不寒而栗。

  这么一看,三国中经常听到一句话,天下百姓受汉恩重矣!

  果然是十分有道理的.

  没有对比,就不知道何为幸福。在李言看来,哪怕是为了个人的野心和权欲,只要在满足个人需求后,能给天下百姓带来太平安宁,就值得尊重和认可。

  那些大一统的开国之君们,虽然是为了自已的野心和家族的兴盛,可从客观上,也确实挑起了天下兴亡的重担,开边,修长城,和亲,抵御异族等,都是功德啊

  就算是李言,在看过几千年历史后,只能庆幸,幸好躲在基因里,熬到了盛世太平才投身为人,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度过那一段又一段腥臭不堪的时期。

  而经过几百年的乱世,之所以能形成统一,不过是这些世家们经过跑马圈地时代,粗暴迅猛的发展后,开始进入相互兼并吞噬时期。

  最后抱团竟争,形成了以地域为划分的关陇贵族、山东高门、江南华族。

  体现在形式上的就是西魏和北周,东魏和北齐,南梁和南陈三方势力的长期角力,最后被关陇贵族支持的隋朝统一了天下。

  这就是为什么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各方势力都在不断的换董事长,但却没有丝豪没有影响到整个势力的发展。

  从北魏分裂出来的西魏变成了北周,北周变成了隋杨,而隋杨又成了现在的李唐,董事长一直在换,但公司市值却一直稳步上涨,业绩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

  归根结底,公司的所有权在董事会的手上,而不是董事长,所以董事长的更换,并不影响公司的发展。

  正是因为知道这个集团的可怕力量和影响力,所以杨坚和杨广两代帝王都在致力于消弱这个集团的实力,试图将国朝的实权收归国有,变董事长为真正的总裁老板。

  杨坚还好,通过联姻拉扰江南豪门,再行科举从天下选才,温水煮青蛙,以分化瓦解的方式,一点点儿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一切,所以受到的抵制还小些。

  可杨广就太急迫了,大开大阖,举倾国之力征伐,动撤抄家灭族,引起了这个集团的强力反弹,以致于天下沸腾,最后自己也被赶去江东,失去了江山社稷。

  李氏趁机而起,打着维护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利益,得到了这个集团的强力支持,这才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从晋阳起兵,打入关中,建立了大唐。

  又在数年时间,平定了薛举、刘武周、王世允、窦建德、萧铣等隋末众多反王,据有天下。

  可以说现在的大唐,虽然是李氏天下,不如说是关陇贵族集团的天下,而李氏不过只是一个代言人罢了。

  李渊和李世民东征西讨,不管打谁都可以,这等于是在做大蛋糕,大家都可以获益,所以能得到这个集团的强力支持,但若是敢向关陇集团下手。

  前车之鉴,血淋淋的前隋就摆在那里。

  李氏依靠这个集团成事,但心中对这个集团也是无比的忌惮,但现在李氏和这个集团几乎是一体的,血脉相融,筋骨相连,也被这个集团所捆绑。

  只能像隋文帝一样,小心翼翼的做些小动作,根本就不敢大动干戈,不然也会被这个集团所抛弃。

  李世民深知这里面的历害,任他如何的天纵奇才、雄才大略,他敢直面自己的父皇李渊,敢果断处决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却不敢向这个集团下狠手。

  原本以为李言一个刚刚成长的少年,对这个世界的‘真相’并不了解,但没想到李言看事情如此透澈,李世民知道,朝中大臣无论是房玄龄还是魏征,就算是亲如长孙无忌,也不敢和少年太子谈起这些事情。

  因为这太敏感了,晋阳起兵以来,李世民和手下的大臣们谈过所有的事情,但很少谈起关陇贵族,就是登基后,李世民在整个朝堂上,也只是和房玄龄对此事私下有些沟通。

  但一向无所不能的房玄龄提起此事,也是三缄其口,无比慎重。

  李世民不自觉的打量了一下四周,虽然已经有过再三交待,外面不许有人,可做为一个皇帝,李世民依然觉得没有安全感,他知道,这个集团的势力无所不在,就算在宫中。

  自己的一举一动,也不会逃出那些人的掌握。

  别的事情都可以谈,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前夜,李世民都没有这么谨慎过,唯有这个话题不敢肆意谈起,唯恐落在那些人的耳朵里,引起他们的警惕。

  虽然李氏原本也是关陇贵族中的一员,但自从化家为国的那天开始,自己就和这个集团站到了对立面,那些人的私下聚会,已经将李氏给排除了。

  历史上的东晋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话,其实现在又何尝不是李与陇共大唐。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里涌起一阵强烈的无力感,压低了声音神色严肃的说道:“这个问题不是你该考虑的.”

  “不,父皇,其实你我都知道,这个问题才是大唐能否长久延续的核心问题,其他的不过都是皮毛而已。”李言却无所顾忌,在谈论到这种敏感话题后,早观察过四周,确定安全了。

  李世民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儿,想到李言今天晚上的出色表现,倒也没有出言训斥,而是一脸苦涩的说道:“你还小,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人的强大和可怕。”

  “伱知道吗,在玄武门之后,你皇祖专门叮嘱过我一句话,不管我怎么折腾,在李家怎么闹,但不要轻易的去触碰这个集团的利益,否则大唐就是第二个大隋。”

  “父皇殚精竭虑,苦思冥想,能想到的办法都只能是像隋文帝一样,通过扶持山东大族和江山豪门,再加大科举选才,一点点儿的消除其影响力,而不敢轻易的动其根本利益。”

  李言知道,这些人的存在,是江山不稳定的根本因素,有这些人在,皇权就分散在各个世家里,面对外部的威胁,想要发起大战,就得先满足这些人的利益,然后再发起对外战争。

  而所获的利益,也会第一时间被这些世家大族所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