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63章

作者:天不负01

  屏风呈暗紫色,贴着墙很大。

  李长河凑近一看:“紫檀雕云龙纹屏风材质:紫檀价格:588元”

  好家伙,五百多,不过这么大的紫檀屏风,应该很值吧。

  不过张士奇这时候却是走到了屏风的面前,来回仔细的看了起来,还不时地将上面的灰尘擦掉,然后凑上去闻一闻。

  “这屏风不对?”

  李长河看张士奇的动静,好奇的问道。

  张士奇没说话,只是眼里满是凝重。

  片刻之后,张士奇转过头冲着李长河认真的说道:“小子,有没有胆量赌一把?”

  “您说这屏风?”

  李长河诧异的问道。

  “对,588块,不便宜,敢买吗?”

  张士奇认真的问道。

  “这有什么不敢的?”

  “买了!”

  李长河大手一挥,豪气的说道。

  他现在可是万元户,花几百块钱算什么。

  张士奇看着李长河的姿态,笑了笑,没再说话。

  没过多久,他又找到了一张黄花梨的书案,85块钱。

  李长河痛快的买了下来。

  这不书房一套凑齐了,估计以后随便一张桌子椅子的,都比他写的书要值钱。

  “走,顺便给你找几个花瓶,把你那博古架摆起来。”

  张士奇随后又带着李长河来到了瓷器区,里面各式各样的老旧瓷器,什么明代的,清代的,器型不一而足。

  “老爷子,能不能在这里面,挑个元青花?”

  李长河这时候笑嘻嘻的冲着张士奇问道。

  张士奇有些诧异的看着李长河,狐疑的问道:“你要元青花干什么?”

  “我报纸上看的,说元青花好啊!”

  李长河这时候找了个理由编造说道,也亏得他记得他去年刷老旧报纸的时候,看到过关于鼓楼大街出了元青花的新闻。

  “元青花才出来多少年,五十年代老外才说有元青花,咱们这边直到前些年鼓楼大街那边据说发现了一些,不过我没见过。”

  “这东西现在是考古界说好,收藏界都没什么人有这东西,上哪给你找去。”

  “再一个就算真有,现在能认得出是元青花的也没几个,毕竟谁知道它跟明青花有多大区别?”

  “我看看这里面有没有明早期青花瓷瓶,你赌去吧,说不定哪个就是元青花。”

  张士奇一边冲着李长河解释,一边开起了玩笑。

  李长河也是叹了口气,后世拍卖会上的瓷器之王,现在这个时代,人们才刚开始有认知。

  也不知道那些青花大罐,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又有多少是假的。

  后面张士奇又帮李长河找了几件瓷器,有明代的,也有清朝的,用张士奇的话说,都是官窑,反正不亏。

  李长河也无所谓,又花了一百多块钱。

  反正最后总的一计算,本次信托市场消费1137块钱。

  计算到最后,连售货员也忍不住好奇的打量起了李长河。

  这个金额,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很大额的花销。

  随后,两个人出了信托商店,然后李长河看到几个精壮的板爷正在那里帮他往车上搬运。

  “哥几个来搭把手,这屏风太沉了。”

  一个帮李长河运屏风的汉子这时候冲着旁边几个板爷喊道,随后四五个人上前,帮他用力的抬了起来,小心翼翼的抬到了板车上。

  “李老二”

  张士奇冲着那搬运屏风的汉子喊了一声,对方看到张士奇,立刻跑了过来。

  “嘿,张老爷子,这都是您买的东西?”

  “算是吧,东西我就交给你了,安安全全的给我送到我那小院去,要是磕了碰了,我可找你算账啊”

  张士奇对李老二也很熟悉,中气十足的冲他说道。

  “放心吧老爷子,我们哥几个这干了多少年了,绝不出差池。”

  “去吧!”

  张士奇挥挥手,几个板爷骑上车,开始慢慢的往海淀走去。

  “老爷子,刚才那屏风,难不成不是紫檀?”

  李长河记得信托商品评估的是紫檀。

  “紫檀不可能,不知道是谁看走了眼,估计没看出是什么,但是我也不能断定,我只能告诉你。”

  “这屏风,应该是出自宫廷,不是清宫,而是明朝时候,是皇帝龙椅后面的屏风,这玩意儿大概率是一整套的,但是现在只有那个屏风。”

  “它的材质,我估计极有可能是沉香木的,如果是真的,你小子就算是捡大漏了。”

  “合着您也不能确定啊!”

  李长河摇头说道。

  张士奇瞪了他一眼:“废话,这东西谁敢百分之百断定?所以我说让你赌一把,不过我猜八九不离十,以后有机会了,你可以再找人鉴定一下。”

  “真要是沉香木的,那么大的屏风,你就偷着乐吧!”

  最后一本推书了,别打我!

  (本章完)

第82章 北大开学

  “得嘞,老爷子,这琉璃厂咱们是去不成了。”

  李长河看了看趴在肩膀上睡着的外甥女,叹了口气。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李长河没钱了。

  家里虽然存款一万多块,但是大部分都在朱啉的手里收着。

  朱啉也不是小气的,没想过控制李长河的财政,之前给李长河拿了一千,让他自由支配。

  再加上李长河平常自己手里的零钱,也有一千多块。

  然后今儿个一股脑,全都花出去了。

  穷的李长河现在兜里,就不到二十块钱了。

  “最主要的是,没钱了!”

  张士奇笑了笑,点点头:“也可以了,今天你这一口气花了一千多块,也不亏。”

  “及时收手,偶有所得,是最好的心态。”

  “古玩这行当,最忌讳的,就是一个贪字,因为天下间这好东西是收不完的。”

  “那些造假的为什么能屡屡得逞,就是捏准了人心里的贪念。”

  “走吧,回家。”

  坐车回到四合院,李长河他们的速度比那些板爷还要快一些。

  过了没一会,这些板爷拉着那些家具过来,然后合力帮李长河摆进了他的厢房里面

  付完钱之后,李长河在屋里打量了一下,然后就抱着妞妞回家了。

  他对古董没啥专业性认知,更谈不上喜爱了,搜集这玩意儿,纯属就是为了升值。

  当然,也有可能未来不差钱了,拿这些东西当成逼格塑造的家伙事,出来显摆。

  就像未来有个牛爷,拿自己的人生经历拍成了电视剧,火了韩春明,可惜就是瞎了眼用了插刀教主当女主。

  回到家,李长河又写了会稿子。

  今天不用去接朱啉回家,因为明天李长河就得开学了。

  可惜就是晚上又得独自一人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长河醒来,家里已经没人了,外甥女也被送去了托儿所。

  李长河自己收拾了一下,换上衣服,然后拿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等材料,下楼骑上自行车,往北大走去。

  等到临近北大校门,李长河这一身装扮,加上自行车,明显就是路上最拉风的靓仔。

  让沿途从公交车上下来的一些同样来报道的学生纷纷注视,神色不一。

  李长河倒是不怎么在乎,先是把自行车停在了学校入口处画的看车的地方。

  然后拿着通知书什么的,顺着指引来到了政经系的办公室,前面已经有人在排队了。

  办公室里面有几个人,看着年龄也不小了,李长河也叫不上来对方到底是师哥还是老师。

  主要是这年头学生的年龄真的没法判断,就前面报到的几个同学,看年龄都比李长河大好多。

  很快,轮到了李长河,李长河来到了一个看着三十来岁的男子面前。

  “老师您好,我叫李长河,政治经济系!”

  李长河将自己的材料递过去,然后报上了自己的姓名。

  “你就是李长河?”

  董文军好奇的打量了李长河一眼,这可是他们经济系的风云人物啊。

  不但是今年京城文科高考的状元,作文还上了人民日报,还是个作家,出的小说集如今畅销全国。

  当然,最广为人知的事迹,还是招生的时候,招生办张主任跟钱文明因为他产生的争论。

  张主任那一句“我不需要你认为,我只要我认为”如今在北大可是广为流传。

  “伱好,我是咱们政治经济系办公室主任董文军,你叫我董老师就行了。”

  “来,先把这入学报道表填一下,还有这个,这个是人民助学金申请表。”

  李长河规规整整的在那里开始填表。

  报道表还好说,就是这个人民助学金,李长河填的很无奈。

  这个人民助学金,就是后世常说的这个年代上大学不但不收钱,还给发钱,发的就是这个钱。

  人民助学金一共三个档次,甲乙丙三等

  甲等最高,19.5元,然后在这之外,还有个3块钱的贫困补贴。

  也就是说,如果你属于家庭贫苦户,还能额外多拿3元,也就是22.5元,这就算是这个年代最高额的大学补贴。

  但是这个人民助学金,并不是每个人都发放的,它是看你的个人经济和家庭情况的。

  这张表格上要填上父母的职业和收入,以及自己的收入,包括工资和其他收入。

  看李长河在那里填人民助学金表,董文军看了一眼,叹了口气。

  “那个表你随便填一下就行了,你肯定是不符合条件的,也领不到上面的标准,你这个,就只能领个最基础的生活补贴。”

  李长河的基本情况他们早就清楚了,父母是工业学院的老师,自己还是作家,都出版了小说集,收入肯定不低。

  这种情况下,别说是甲等了,就是最低的丙等他也领不上。

  但是这种情况学校也不会一分钱不给,那样显得太过于区别对待了。

  所以对李长河这种家境好的学生,学校会适当的给一个生活补贴,象征性的给五块钱。

  也就是说,李长河这个大学生,每个月在北大能领的钱就是五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