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少陵
“你现在大一,假设你三年就本科毕业,然后马上续上直博,这样你就拥有了3年的助理研究员履历和博士研究生在读。”
“也就是说,三年以后,你就可以开始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
“这里有个关键点。”
陈大跃眼中闪烁著精光。
这种时候的他,许青山总觉得越发地像是一只大松鼠,还是看到了一大堆松子的松鼠。
“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不能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也就是不能走四青通道。”
“但问题是,你直博啊!到时候是以在读博士研究生的身份申请的四青,没毛病吧?”
许青山愣愣地点了点头。
陈大跃这么一说,这通天大道就直接在自己眼前铺开了。
京大数院的教授们到底是花了多少力气,花了多少心思,给自己研究出这么一条路线来的啊?
自己现在18岁。
3年后也才21。
21岁就开始去跟人评四青?
那指不定自己25岁之前就博士毕业了,按照这种进度,自己估计大概率是毕业就评正高,然后被特聘,随后就开始跟人跑去评杰青了。
这路线.
只能说,科研属实是被京大玩明白了。
牛逼。
许青山心中暗暗地给京大点了个赞,给京大数院的教授们,特别是田院,还有那大力支持的周校长都猛猛点赞。
这可都是赶著往自己脸上送的大腿啊!
这一系列的安排。
就是为了让许青山未来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评奖、评选的时候,不会因为年龄和学历卡住。
可谓是用心良苦。
“怎么样?数院给力吧?”
陈大跃见许青山心神荡漾,脸上笑容灿烂地朝著许青山扬了扬眉。
“牛逼。”
许青山说出心里话。
“那要不要考虑以后干脆就直接转单修数学就好了?”
图穷匕见。
数院给了这么多好处可不是白给的。
给的基础就是看在许青山对于重要猜想的证明能力上,18岁就能解一般形式的孪生素数猜想了,28岁能解什么?
正常来说,28往后才是数学家的巅峰期呢。
许青山看著陈大跃那张满是期待的老脸,嘿嘿一笑。
“单修是不可能单修的。”
这话一从许青山的嘴里吐出来,许青山就看到陈大跃那张老脸瞬间垮了。
那种垮倒也不是对许青山的不满,而是一种“我就知道会这样”和“这真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的杂糅表情。
甚至许青山在老陈眼里都看出了小说中描述的那种饼状扇形情绪图的神采来。
“但是我保证,京大数院是我永远的家,这些待遇会物超所值,我也不会放弃数学这条路的。”
说到这,许青山决定给老陈放点料,让他安安心。
“放心吧,老师。”
“我最近在搞梅森素数,要是最后的验证环节不出大问题的话.”
许青山伸出手,在空中虚握,看起来颇为中二,陈大跃却看得很是认真。
“周氏猜测,我就要成功拿下了!”
“嗯嗯。”
陈大跃下意识地点头应答道。
“嗯?”
“周氏猜测?!”
陈大跃原本因为许青山没答应单修数学道而失落低下的头,猛然抬起,满脸震惊地看著许青山。
“不是?”
陈大跃嘴角抽搐。
“你刚刚在路边不是还在研究孪生素数猜想的完全通用式吗?”
“对啊。”
“那你怎么突然又转了梅森素数的周氏猜测了?”
“这不矛盾吧?”
看著眼前一副完成证明都是理所当然的表情的许青山,陈大跃觉得自己脑袋在嗡嗡响。
“不是.”
陈大跃哑然。
“我虽然是搞概率统计的,但数论多少也懂点,这梅森素数和孪生素数完全就是两个东西,你是怎么突然跨越过去的?”
陈大跃有些迷茫了。
眼前这少年,怎么解证世界难题跟砍瓜切菜、喝水尿尿一样简单啊?
这根本就不合理好吗!
“就那样跨过去的啊!”
许青山眨巴眨巴眼。
“都是数论对吧!都是素数对吧!都是猜想对吧!都要用到数学工具对吧!”
“你看,共通性这么多,脑袋转一转不就转过去了?”
许青山的话让陈大跃脑袋都快炸了。
“你小子”
“照你这么说,你怎么不反手去把哥德巴赫猜想给解证了?”
陈大跃咬牙切齿,但脸上是这个表情,这老东西心里却是开始一阵酸爽。
这种酸爽是真的又酸又爽。
酸的是学生的天赋,这实在是太夸张了。
在陈大跃的眼里,他是亲眼看著许青山一步一步地快速起飞的,原本还想著好好培养许青山,以后让他来继承自己的衣钵,把概率统计好好发扬下去。
现在的陈大跃完全没有这种想法了。
这完全就是数论领域的妖孽啊!
我一个研究概率统计的,带出了一个数论的天才?
陈大跃觉得这么说还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也不是不行。”
许青山探头看了看盅里,发现那百合莲子羹不经喝,一人才喝了两三碗就喝完了,还有点馋,舔了舔嘴唇,在想著回去要不要也研究一下炖给外婆和小鸵鸟喝喝看。
“你”
陈大跃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无力吐槽。
这就是天才么?
不入数学科研,见许青山如井底之蛙望月。
若入数学科研,见许青山如一蜉蝣见青天。
陈大跃感觉自己从脚趾头一路麻到天灵盖了。
“算了.”
陈大跃摆了摆手。
“你爱搞啥就搞啥吧,记得解证要严谨一些,接下来有时间就多和许院长他们沟通,尽快把本科阶段度过去,这样好给你安排一些各种各样的东西。”
许青山眨了眨眼,看著眼前突然有些颓丧的恩师,好奇地问道。
“老师,你怎么了?说话突然就有气无力的。”
“没什么,就是感觉自己好像已经老了。”
陈大跃叹了口气。
许青山帮忙收拾桌上的碗筷汤盅,刚从厨房出来,陈大跃像是才记起什么来,一拍脑袋,跑去书房里拿了一份实体杂志出来。
“来,看看这个。”
许青山好奇地接过。
是全英文的杂志,杂志名他很熟悉——《自然》。
第249章 新闻齐飞!举国轰动!(4合1)
“这是?”
许青山看著手里的《自然》杂志,这上面也没啥特殊内容啊?
难道是他老陈的文章上《自然》了?
这也不合理啊?
“看看热点新闻。”
陈大跃见许青山就这么拿著杂志也不翻,上前给他翻到具体的页面,让他再认真看看。
许青山定睛一看。
“重要的里程碑?数学界的华夏莫扎特?”
许青山看著《自然》杂志上面采用的普林斯顿学院查尔斯·费弗曼教授的评价,突然有个疑问,抬头对陈大跃问道。
“老陈,你确定老查这段话,不是抄的人家陶哲轩?”
陈大跃一脸无语。
这小子是吃镇定剂长大的吗?怎么一点都不激动,而且脑回路还这么清奇?
“什么老查,人家姓费弗曼,要叫也得叫老费好吧?抄不抄陶哲轩的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你小子这次算是在学术圈彻底火了。”
“啧,91年生。”
陈大跃嘴角压都压不住。
因为许青山这小子在论文的最后的致谢里,顺带把他的名字也写了进去。
自己在国际视野里亮了一个相,他又怎能不快乐?
正常来说,会发表在国际期刊的论文,致谢都会比较简洁一些,标题的【Acknowledgements】,一贯式的“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带上自然科学基金和相关单位。
以华夏发到外刊上的期刊论文的普遍现象而言,会多写人名致谢的并不多。
这里虽然有谨慎的因素在。
但其实更大原因是在于国内学者对于自己论文质量不够自信,又担心自己的英语语法不够原生与优美,不想在致谢这一块浪费时间去修改。
要知道。
外刊编辑就算是致谢板块,也会认真研究和给出修改意见的。
“老师,研究所那边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