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 第87章

作者:洛山山

有了朱松的打样儿,营帐之中的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之前姚广孝的话语所带来的不愉快,也因此而烟消云散。

推杯换盏间,那些汉子们黑了心眼儿,一个二个地全都狂灌朱松,朱松就来了个四两拨千斤,想占老子便宜,门儿都没有。

期间,朱高燧也赶了回来,看到朱松的时候,那家伙,兴奋地跟猴一样,一如小时候跟在朱松屁股后面乱跑的时候一样,松皇叔长松皇叔短的。

可是这小子的酒量就不敢恭维了,挺大个小伙子,竟然是传说中的一杯倒,这倒霉孩子。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当营帐中的重任全都喝个差不多的时候,朱松、朱棣以及姚广孝倒是清醒的。

安排人将这些昏昏沉沉的文官武将们给送回营帐休息,大帐里头只剩下了朱棣兄弟俩以及姚广孝。

日上中天,大帐的顶棚早就重新覆上了,而里面的气温似乎也变得更热了。

现在,三人一人抱着一只小铁皮桶,桶里放满了硝石做的坚冰,用以降低体温。

大帐中沉寂了许久,朱棣率先打破了平静,低声说道:

“松弟,纵观咱们这些兄弟里面,除了几个与允文关系好的之外,也就只有你、楩弟,还有几个年纪小一些的弟弟未曾被削藩。”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棣转过头看着朱松,道:“为兄很好奇啊,你的生活也不算苦,为何穆肃初一与你接触,你便同意帮助孤了呢?”

朱棣单刀直入,言辞犀利!

若不是当初穆肃在嘉兴府碰到朱松的话,怕是他就要错过这位拥有大才的兄弟了。

可是他想不通的是,朱松怎么可能只是因为穆肃曾经救了他,就决定帮助自己?

要知道,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上,帮助朱棣就等于是谋逆,自己这个弟弟,是在作死啊?

第八十二章忽悠朱棣

“若我说,我相信四皇兄定会成功呢?”朱松沉默了许久,说出了这么一个答案。

“若是别人说,孤不信!”朱棣摇摇头,道:“可若是你说,孤相信!”

“哦?却是为何?”朱棣的话,把朱松的兴趣给钓了起来。

“当年为兄在应天的时候,咱们这些兄弟里面,只有五弟、楩弟与你,愿意施以援手!”朱棣很郑重地说道:“所以为兄宁愿相信你说的话,也绝不怀疑你们!”

“四皇兄,小弟这话绝无蒙骗四皇兄之意!”

朱松脑子中思绪飞转,别看朱棣现在话说得很煽情,可实际上他也明白,这些能够坐上皇位的人,哪一个不是喜怒无常,心思难猜?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所以,朱松需要一套说辞,一套能够哄住朱棣一辈子的说辞。

“四皇兄你也知道,自父皇宾天,允文继位之后,黄子澄、方孝孺等腐儒就不断谏言允文,削藩!”

朱松的脸上带着愤恨的神色:“他削藩所削减的封地、藩兵、俸禄……这些都无所谓,可是偏偏这方孝孺竟然还建议削爵!我朱氏皇族,自父皇开创下大明朝以来,除了父皇之外,还从没听说谁有权利,有胆子削掉一位未曾犯事的亲王的爵位,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底线,绝对不容践踏!”

说到这里,朱松从座位上站起身来,道:“‘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这可是父皇的意思,允文初登大宝就率先拿五皇兄开刀,尽管爵位没变,但是却成了光杆司令。纵然如此,那黄子澄竟然还不肯放过五皇兄,要将五皇兄下了大狱,罪名竟然是谋反!”

朱松喘起了粗气,道:“谋他娘地反!还不是那五皇兄曾经杀了黄子澄的一个子侄,这该死的混蛋就怀恨在心,落井下石!”

“还有这等事?”朱松倒是不清楚朱橚的遭遇,“眼下五弟如何了?”

“四皇兄尽管放心,楩哥已经想法子脱了四皇兄的罪,并且还恢复了亲王的身份!”

朱松对朱棣投去一个安心的眼神,继续说道:“而今,被削藩的兄弟们越来越多,黄子澄他们现在不动我,不代表以后也不动我!所以,与其受这样的鸟气,担惊受怕地过一辈子,倒不如跟在四皇兄身边,靖难!”

“呼,是啊,看允文这架势,削藩怕是很快就会轮到你了!”朱棣叹了口气,这便是皇家的为难之处了。

朱松说得这是内部的原因,朱棣以及姚广孝都能够听明白了。

只是有内必有外,朱松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于是他继续开始忽悠:

“另外,还有其他的原因!”朱松知道朱棣是不好忽悠的,更何况在她身边还坐着一个光头的姚广孝:

“外部原因,四皇兄您长时间以来镇北平,麾下的靖难将士们,一个个都是英勇善战,剽悍无比的虎狼之人!可以说,这支靖难大军,若是仅有两万人的话,也足以低档朝廷的六万大军!”

朱棣微微颔首,脸上不自觉地挂上了淡淡的笑容,看来他也是承认这一点的。

当年,他就藩燕京北平,之后更是多次受命参与北方的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南方这些享尽了温柔水乡荼毒的朝廷兵卒,又岂是这些久经征战兵卒的对手?

朱松见自己这便宜哥哥的脸上有了笑容,便趁热打铁道:

“再一个,四皇兄这些年来的表现,弟素有耳闻!不仅仁厚节俭、礼贤下士,更是有精兵悍将和精干谋臣辅佐;再看允文呢,虽宽厚仁和,满腹经纶,可是身边却尽是些个腐儒,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不出三年,朝中上下只会剩下那些只知道摇头晃脑的迂腐书生,到那时,我大明危矣!。”

这一记马屁,可是拍得朱棣心里头这个舒爽啊,因为在朱棣的心里,那些个每天之乎者也,张口子曰,闭口子曰的腐儒、学究们,就应该躲在翰林院里头做学术,就不应该参与朝政。

而且,朱松竟然把朱允文宠溺腐儒,给升级到了大明朝‘危矣’的高度,尽管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嗯,这个好,他喜欢!

其实甭说他了,就连姚广孝都觉得这位韩王殿下简直是位天才,哪里是在分析为何会帮助他们家王爷的原因,分明是在帮助朱棣分析天下的大势。

因为朱松口中所说得这两点原因,正是惹得天怒人怨,燕王起兵的主要原因。

“殿下,依您来看,此番靖难之战,我靖难大军与朝廷,胜负如何啊?”姚广孝眯缝着眼睛听着朱松作着报告,这个时候却是突然出声。

朱棣有些诧异地看了姚广孝一眼,却发现他正悄悄地对自己使眼色,便沉默了下来,算是默认了这个问题。

朱松原以为朱棣还会呵斥姚广孝两句,没想到这家伙却当作没事人一样。

不过这也难不倒朱松,朱松几乎是没有丝毫停顿地说道:“自然是四皇兄会取胜!”

“殿下为何如此自信啊?”姚广孝不肯放过朱松。

朱松犯了个白眼,心说:老子总不能告诉你,史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吧?那到时候你朱棣还不得把老子当傻子给撵出去啊?

想了想,朱松道:“眼下咱们的靖难大军,只剩下了那几座郡府还尚未攻占,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应天府!依着允文的性子,此刻的应天府已经如同铁桶一般,除了有限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很难进出应天。”

朱棣眯着眼,问道:“松弟,依你之见,当如何?”

姚广孝也瞪大了眼睛瞅着朱松,似乎想要把朱松给吃透了。

朱松没在意两人的表情,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眼下应天府中,由李景隆率领的大军足有十万之众,若是李景隆选择严防死守的话,以四皇兄的军马,纵然是将城池攻下来了,怕也是伤亡惨重!”

尽管不想承认,但是朱松说得确实是事实,除非朱棣暂时放弃攻击应天府,否则的话,靖难大军,极有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

第八十三章去拿下南京

“既是如此,你之前为何还笃定为兄定靖难会成功呢?”听到朱松列出了这么多对靖难大军不利的条件,朱棣皱起了眉头。

“有弊自然有利!”朱松从桶里抓出一把冰块,把玩着说道:“各路勤王大军,实际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眼下能够敢来驰援朝廷的,除了已经抵达应天府的人之外,也就只剩下了有数的十来万人!”

上一篇:超凡人生

下一篇:崛起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