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112章

作者:大罗罗

  局已经布好了。罗耀国来到这个时空三年多,历史早已经被篡改的面目全非。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和手中掌握的权力他已经在北方布下了一个杀局,目标是日本和苏联。最终的目的就是挑起日本和苏联的战争。

  现在共产党已经同意在东北开辟根据地,没有意识到其中存在危险的苏联也非常乐于见到东北出现红色政权。也同意为这次行动提供一部分经费。至于将武器弹药运进东北,有青年党和国民党左派的配合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想到几个月以后,赤旗在东北的上空高高飘扬之时,日本人会有多么的惊讶。罗耀国的嘴角便高高勾起,两只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

  “介公,美龄姐姐,你们能来太好了。快请进,快请进。”楼下突然响起了小蓓那悦耳的吴侬软语,似乎是老蒋和宋美龄来了。

  罗耀国也赶紧放下手中的书本,从椅子上起来,出了书房,下楼去迎客。在楼梯上远远便看见了老蒋标志性的光头和宋御姐的那身西洋式冬季裙装外加银灰色貂皮披肩的打扮。老蒋此刻正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从仆人手中接过一杯茶,轻轻吹着气。宋美龄则拉着小蓓坐在另一张沙发上,天南海北地聊着,两眼盯着小蓓高高隆起的肚皮,似乎是羡慕的不得了。

  罗耀国走到客厅里,坐在了老蒋对面,展颜笑道:“介公,宋小姐,哪阵风把您二位吹来了?不如就在我这里用一顿便饭吧。”

  老蒋直笑道:“那我和美龄就当一回恶客了。其实今天来是有一些事情要和你来商量,就是关于裁军的,昨日你和共产党的人谈过裁军的事情没有?”

  “共产党哪里会真裁军?而且他们也没有财政困难。我也不指望他们真裁,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罗耀国从仆人手中接过茶杯,抿口茶润润喉,又笑道:“当今中国最难的事情怕就有裁军了吧?各路军阀谁不视军队为根本?只是兵太多,钱太少。”

  也有钱不少,兵不多的。比如阎老西很快就要成为别人的盘中餐了。这个时代少养兵而把钱省下了发展经济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而多养兵,则会因为没有多余的钱来发展军工,养到后来把兵养成了弱兵。不过现在国民党的老大孙中山还在,有这个大神庇佑着,南国倒是可以少养些兵。

  老蒋也笑:“好一个兵太多,钱太少。只可惜道理大家都知道,真要裁兵就不是人人能下得去手的,你有没有什么腹案吗?”

  罗耀国嘻嘻一笑:“反正咱们这个裁兵协议又没有什么约束力,纯粹是个要靠大家自觉遵守的君子协定,我看是没有什么难办的。就让各路军头们自己报个数吧,我们就报裁剪二十五个师,保留二十个师的野战部队,然后每个省(区)保留一个保安总队,四川保留两个保安总队。保安总队的编制为没有炮兵、骑兵和工兵的轻型师。”

  其实就是国民党在这个裁兵协议上也做了手脚,只说裁军二十五个师保留二十个师,没有说这二十个师有多少兵?当今乱世要裁军可以,但是要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就万万不能了。

  ……

  民国十五年二月十日,国民政府大楼会议室。

  关系到各派切身利益的裁兵会议正在召开。国民党的蒋介石、罗耀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毛泽东,奉系代表彰学良、杨宇霆、曾琦,国民军代表冯玉祥、刘伯坚,直系代表吴佩孚,皖系代表段祺瑞、陈炯明,晋军代表阎锡山。中国主要军事集团的代表全部到齐,开始讨论裁兵事项。

  老蒋在会议一开始就首先代表国民党抛出了那份早已经准备好的裁兵计划,即国民党控制的国民革命军陆军在年底前裁掉二十五个步兵师,仅保留二十个步兵师和十五个保安总队,以及炮兵、工兵、联勤、骑兵、陆军航空兵五个司令部所辖之兵力。

  听到这个裁兵计划正式公布,在座的各派首脑们无不是在心中轻轻吁了口气。南国的这个庞然大物总算是暂时退出中原争霸的舞台了,大家伙至少有三年到五年时间可以喘息了。不过五年以后……这二十个师恐怕要变成和东洋人的师团一样的怪物了吧?不过能缓五年总是好的。

  第二个表态的是奉系总参议杨宇霆,这个身材矮壮的汉子一脸的桀骜,两只眼睛更是锐利。或者就是这副长相让他身边的张少爷感到了威胁吧?

  “我们中央军这回也准备相应孙先生的裁兵号召。”他将奉军称为中央军,实际上现在中央在他们手中,奉军也的确是中央军。杨宇霆笑了笑,又道:“我中央军现在有三十二个师,这次也裁军到二十个师,和国民革命军一样。”

  这个裁军计划是杨宇霆这个总参议帮着参议出来的,要换成张少爷可没那么多心眼。实际上奉军只有二十个师,剩下的十二个师是收编来的各路杂牌军,包括了原国民军的部队和西北的那支青年军。这些部队奉系中央是只给番号不给军饷的。

  老蒋也装糊涂,微微一笑,赞道:“中央裁军之决心果然值得我们地方军学习,焕章兄,你说是不是啊?”

  冯玉祥冷冷一笑,如铁塔般立起身来,大声道:“我国民军现在有十五个师,现在也裁掉五个师。不过,我那些兵都是苦哈哈的,没有什么积蓄,现在裁掉他们总要给些安置费。不知道能不能向国民党借一借?”

  “不知道焕帅想要多少?五十万够不够?”罗耀国马上接过了冯玉祥和话,脸上堆笑着开出了价码。这次冯玉祥南来什么都捞不着怕是不好打发,特别是三天后老蒋大婚,总理还要出面,到时候老冯要是闹起场子,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五十万。”冯玉祥蹙了蹙眉,心中盘算了一番,觉得五十万有点少,他摆了摆手道:“要一百万,每个兄弟总要给二十块吧?”

  “一言为定。”罗耀国毫不犹豫就替老蒋答应了下来。一百万就一百万,虽然知道冯玉祥不会真裁兵,但是这个钱还是得给。好让他拿了钱去发动战争,再把北方的局面搅乱。

  周恩来也站起身,风度翩翩地冲众人微微点点头,笑道:“我们共产党对促进中国的和平团结进步是最有诚意的,既然国民党和奉系还有冯将军都准备裁军,我们也不会例外,我们现在有二十万红军,这次也裁掉我五万,保留十五万红军。并且我们红军会主动退出宁夏,以示维护和平之诚意。”红军现在就十万,这些裁到十五万,还是有点难度的。

  接下来,吴佩孚、段祺瑞、阎锡山三位军阀也都各自认领了三万裁兵份额,不过没好意思开口要遣散费。

  至此婚礼和会的一项最重要事项就算完成了,老蒋和宋御姐终于可以长长出一口气,来享受他们的甜蜜婚礼了。

第0241章 诺贝尔和平奖的婚礼(十三)

  春节一过,武汉的天气就明显开始回暖。连着出了几天的大太阳,很快就驱散了阴寒刺骨的湿气。暖洋洋的光芒洒在风平浪静的东湖之上,显得风和日丽。一艘披红挂彩的画舫此刻正停靠在东湖西岸磨山脚下那个戒备森严的码头边。这是老蒋大婚时要用的迎亲彩船。因为喜宴摆在了东湖对岸的中央军校大礼堂,所以特意准备了一条画舫载着一对新人和重要的宾客泛舟而去,更显得浪漫。

  今日便是民国十五年二月十五日。就是被《红星报》称为国民党右派和中国买办财团结合的日子。

  看了看迎亲的画舫,望了一眼身边的美人儿。老蒋的眼角竟然有些湿润了,这个据说二十世纪最坏的坏人,为了娶宋美龄这样一位豪门御姐,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思,使了多少手腕。其中甘苦只有他自己知道,而今终于要美人在怀了。

  老蒋一生所愿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实现了。蒋介石又看一眼身穿着一袭洁白婚纱的宋美龄,心里美滋滋的幻想着未来独裁统治的幸福生活。那就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只是……我最敬爱的宋美龄小姐允许我喝醉酒吗?万一我要是喝醉的话……最敬爱的宋小姐愿意把大腿借给我卧一下吗……看来是不可能的。呃,看来我要做一个怕老婆的独裁者了。

  码头上早已经聚集一大批中国的头面人物,大家都谨守着革命者或是反革命者的雍容气度。矜持的相互低声讨论着,交换着对中国革命的看法。

  码头一角。罗耀国正和毛泽东、周恩来围坐在一起。三个人的脸色都异常平静,看不出一丝喜怒。也没有一句话,只是静静对坐着。连老蒋和宋美龄到来似乎都没有看见,谁也不向那儿瞅一眼。

  三个人的心里都是一片惊涛骇浪,只是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这套功夫叫“喜怒不行于色”据说是在中国吃政治饭的必修课。

  罗耀国练了三年才略有小成。刚才罗耀国向中共的两位大神透露了一些关于蒙古有可能发生“起义”的内部消息。并且希望他们可以在外蒙处于动荡的时期,适当改变一下内外蒙之间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歪歪扭扭的很不好看,如果能向北移动个几十公里,或是上百公里的似乎才像个样子。

  两位大神面色沉静如水,在罗耀国提及外蒙问题以后,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沉默是金,特别是对于敏感问题。历史上的中共在二十年代没少吃民族主义的亏,先是蒙古问题,后是中东路。呃,虽然真理肯定在中共一边,但是那个时代不明真相的群众们往往不这么看,其中还有一个不明真相的“新青年”叫陈独秀的。

  在这个时空狭隘的民族主义在青年党和奉系勾结以后,在北方变得更加猖獗。蒙古问题隔三差五就要被《醒狮报》拿出来炒一炒,然后北国各大报纸跟进,长篇大论引经据典地来证明蒙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苏俄对中国领土的野心比之沙俄有过之而无不及……弄得中共在北方的舆论战上非常被动。

  “两位,将来的中国,不论是姓共还是姓国,领土面积总是越大越好吧?”罗耀国微微一笑,首先打破了沉默。

  “这个……”毛泽东刚刚想说是,不过转念一想这样不就是“国家主义”了吗?现在共产国际的主张是“民族自决”

  ……可为什么苏联的民族都不让自决呢?真是不能说,说不得。

  “我党的主张是我们的谁也不给,别人的我们也不要!”周恩来一脸凝重,很巧妙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罗耀国点点头,笑道:“我的提议已经说了,怎么做贵党看着办。国家的根本是国土,国土总是多一些好,特别是我们国家的人口又那样多。如果有机会希望贵党不要放过,有些事情既然说不得,就只能靠默契了。”

  此时码头上鼓乐大作,鞭炮声响起。老蒋和宋美龄手挽着手缓缓走向画舫,一边走还一边向众人挥手致意:“蒋宋联姻”的大戏终于开锣了……

  火轮船呜呜响动,拖着迎亲的画舫彩舟逶迤东行,在武昌东湖的水面上激起一道道白浪,迎亲的彩旗在春风中猎猎飘动。

  画舫三层,正在举行一次特殊的茶会。中国北方实力派的头面人物都难得聚在一起喝着茶,谈论着天下大事。这便是史称“画舫之盟”的一次重要会议。主持这次会议就是南国的头一号人物——孙中山。

  中山先生近来明显有些发福,红光满面坐在中间的茶几边。笑盈盈地望着大家:“如今的中国有一半已经安定了,人民可以安居乐业,经济也得以发展,渐渐有了复兴的苗头。而另一半则依旧是老样子……在座的各位就掌握着另半个天下的安定,各位虽然有不同的主义,不同的目标,也有利益冲突。但总是一个爱国者吧?既然是爱国者,那我们能不能给这个国家五年的安定,然后各自治理自己的地盘。五年以后想必不用打仗也能分出高下了吧?到时候赢家就来治理天下,赢不了的也不要灰心,照样安享荣华富贵,也可以组织政党来参与政治,将来也可以来竞选……”

  孙中山的意思便是各派发表一个联合声明,休战五年,让人民恢复一下生机。大家也顺便搞一些建设。等五年以后,差不多国民党的重工业有了些基础,然后就……这个如意算盘打得也太好了。当然孙中山也不指望能有五年的和平,大家发个声明能管个两三年也就行了。到时候国民党的统治在南国就巩固了,内部的关系也理顺了,他也差不多能放心的去了。

  “我冯玉祥完全拥护孙总理的主张。”当众人还在犹豫之时,冯玉祥庞大的身躯已经立了起来。老冯眼睛里噙着泪花,声音也有些颤抖:“现在北方的老百姓太苦了!呜呜……他们那么苦完全是我们这些军阀的罪恶!其中我的罪恶最大,最不可饶恕。”噗通,老冯跪在了孙中山面前,下跪的巨大力量使得画舫都轻轻摇动了一下。呃,要是把船晃翻了,这个罪恶就真不可饶恕了。

  冯玉祥抹了一把眼泪,哭道:“我这回坚决要求加入国民党,信奉总理的三民主义,从此以后不再做军阀,不再打内战,什么都听总理的,你们谁要是敢不听总理的,我老冯第一个就跟他过不去!”

  “呃(我)阎锡山也赞成孙总理的主张,呃(我)保证今后五年晋军决不离开山西半步,除了造福桑梓,保境安民,呃(我)什么别的事情都不做,别的想法都不会有。”阎老西的话倒或许有几分真诚,好像四周的势力都比他能打,但没他会做生意。不打仗自然是老西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孙中山看来两人的表演,微笑地点点头:“焕章同志心向革命,我不甚欣慰,我决定亲自做你的入党介绍人,从今日起,焕章同志就是我党的同志了。百川同志这些年在山西搞得也很好,很不容易。孙某也在这里恳请大家给孙某一个面子,就不要打山西的主意了。”

  陈炯明在一侧微微哼了一声:“这个和我一直主张的联省自治有什么不同?哼,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我们致公党和玉帅、芝老是一直主张联省自治的,自然也不会打别人的主意。只是希望你们国民党也不要总想着武力统一才好。”

  张学良一看大家都同意了,心说这样也不错,能够有几年时间建设一下东北,凭着东北丰富的资源,我们也未必做不过国民党。他站起身,严肃地点点头:“我们中央也是一贯希望国家能保持安定的,对于孙总理的建议我们也赞成,可是共产党方面……”

  “我党当然是主张和平的,只是某些人先对我们举起了屠刀,我们不得不自卫罢了。”周恩来当即起立,用锐利的眼神看了张学良身边的曾琦一眼:“只要你们释放所有政治犯,不再镇压我党,我党也同意和平。”

  ……

  中央军校的礼堂内,一场惊动中外的豪华婚礼终于如期举行了。来自中国各派的头面人物在画舫上勉强达成一致以后,都暂时放下敌意,以最热情的掌声,最诚挚的微笑祝福着这场将为中国带来几个月和平的婚礼和会……

  “我蒋中正,情愿遵从上帝的旨意,娶宋美龄为妻。从今以后,无论安乐患难,健康疾病,一切与你相共。我必尽力地爱敬你、保护你,终身不渝,上帝实临鉴之,这是我诚诚实实地应许你的。如今特将此戒指授予你,以坚其盟。”

  “我宋美龄,情愿遵从上帝的旨意,嫁你蒋中正。从今以后,无论安乐患难,健康疾病,一切与你相共。我必尽力地爱敬你、保护你,终身不渝,上帝实临鉴之,这是我诚诚实实地应许你的。如今特将此戒指授予你,以坚其盟。”

上一篇:苏联1991

下一篇:天道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