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256章

作者:大罗罗

  “十二万红军?”毛泽东闷闷地抽了几口烟,脸上的表情也有些不悦:“是不是太少了一点?国民党可有二十一个整编师,另有大量的独立炮兵、骑兵、工兵,还有海军空军。就算是我们的‘老邻居’青年军也有二十万大军!北面那个王仲义至少也有五万人。我们可是在敌人的包围之下啊!”

  “主席,您掌握的情报已经落伍了。”朱德沉沉一笑,接过了话题:“眼下国民党和青年军也正忙着裁军。国民党的二十一个整编师的满员率将从平均百分之八十降到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说每个师不过保持一万五千人的平时编制,同时十七个保安总队的兵力也会逐步削减到万人以下。也就是说他们平时的总兵力也就是五六十万而已。至于青年军的二十万大军,其实也有一半是屯田兵,保持战斗状态的不过是十万人。所以我们和国民军保留十九万常备军应该足以应对了。再说,我们裁军并不是裁战斗力,虽然部队的人数少了,可武器装备和训练都要上去。军委初步计划将现有的八个军整编为五个军和陕甘、绥晋、鲁北三个军区,每个军辖两个师,炮、工、辎、骑各一团,军区辖一个独立师。此外军委直辖部队还有炮兵、骑兵各一个师,以及一个空军总局……”

  毛泽东轻轻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了,只是继续一支支抽着香烟。

  现在国内的形势变化的很快,中央军委要走的正规化、现代化军事路线也不能说不正确。毕竟在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和平建设时期,就是要打人民战争只怕也没有对手啊!最终毛泽东还是勉强同意了红军新的军事路线。在接下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建设包头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和红军整编、建立绥远生产建设兵团等一系列重要决议都获得了通过。

  ……

  民国十七年的梅雨季节即将过去,马上就要进入酷暑。川边特区雅安城内的一所豪宅之内,刘文辉痛苦地斜靠在竹榻上,手中拨弄着扇子。在他面前,中国最坏的地主刘文彩和中国共产党的特使胡巽同志并排坐着。

  接踵而来的都是坏消息。国民党在四川的统治已经渐渐稳固,川中诸将似乎也都开始认命了。就在几天前,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给了刘湘一个大将军衔,然后打发去了预备役,改任立法委员了。至于他手下的那一票四川速成系的弟兄,也大多已经脱掉了军装,或是当文官,或是做议员,也有人干脆回家抱孙子当了寓公!此外熊克武“九人团”一系的但怒钢和“四川实业团”的吕超,在不久之前也都以上将军衔转入预备役了。看起来一度风光无限的蜀中群雄真的都已经到了末路了。

  唯一让刘文辉感到些许欣慰的,是自己似乎还有其它的出路,比如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走,或者把部队拉到西藏去……就像三年前罗耀国给自己安排的那样!

  在原本的计划中,去年刘文辉的军队就该行动了,过蒙古那边突然出了个变故。国民党需要十三世达赖喇嘛帮着找一个叫什么劳什子哲布尊丹巴的活佛转世灵童,所以事情又拖延了一年。

  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带着一票弟兄,离开四川这个安逸舒适的老窝,去那个高得都快戳破天的西藏吃苦。这刘文辉忍不住又眯着眼睛看了中共的特使胡巽一眼,这个人是去年中东路战争的时候被中共派来川边的。当时的任务是鼓动刘文辉“起义”进攻四川,不过刘文辉没敢答应。中东路战争结束以后,此人也没有离开,便一直呆在刘文辉军中,充当中共和他的联络员,只是今天这位胡联络员前来传达的指示似乎有些奇怪。

  “自乾将军,我党中央的意思是将军的队伍可以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挥师入藏,在西藏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胡巽传达的中共中央的指示,竟然和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发给刘文辉的命令大同小异。都是要他打着红旗进西藏……怎么看都是有内幕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居然勾结在一起,要逼着他刘文辉去西藏当这个破坏“民族团结”的恶人,真是没天理了!

  “根据我党在国民党里的内线传出来的消息,如果这一次你不按照他们的吩咐去做,他们很快就要对你下手了。”胡巽端起茶碗,品了口四川特色的花茶,轻轻摇了摇头,似乎也颇为无奈。

  刘文辉无力地点点头:“他们终究是容不下我在四川继续呆下去了,哪怕沾着点儿边也不成。只是这一去了西藏,今后和贵党的合作只怕……”

  “入了藏未必就没有合作的可能,只是方向不同而已……”

  刘文辉的眼神中突然闪过一丝精光:“方向不同?莫非贵党是想让我向青海发展吗?”

  “或许吧。”胡巽轻轻转动手中的茶碗,似乎是在斟酌着用词:“眼下入藏是唯一保存实力的办法,只有保存下实力,今后才有可能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至于说是哪里,也要视情况而定的。或许是北上,或许是东进,也有可能是……南下!”

  “南下!”刘文辉猛地坐直了身体,一对小小的三角眼瞪得老大,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面前这个高高瘦瘦的年青人:“胡先生您可真会开玩笑,南下可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印度!就咱们这点人枪,跑去印度只怕不够让人塞牙缝的吧?”

  “大英帝国?”胡巽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顺便吐出一点茶叶末:“已经日薄西山了,崩溃只是倒计时罢了。这个皇冠上的明珠,我看早晚是咱们赤旗的天下!”

  “胡先生,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这大英帝国怎么可能日薄西山呢?人家可是日不落帝国……”

  胡巽摆了摆手,冷笑道:“早就是陈年往事了,刘司令在中国四川,只怕对外面的事情了解的不多。这个英国在上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就已经在崩溃的边缘徘徊了,只是由于美国的最后插手才幸免遇难的。不过也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了,眼下就差最后一哆嗦,就该伸腿啦!不瞒刘司令,小弟我当年可就是在英国留学,是眼睁睁看着一个繁花似锦的大帝国一点点垮下来的!跟您打个比方吧,眼下的大英帝国,就和咱们甲午年之前的那个大清帝国一个德行。外表上瞧着还行,可是里面都已经腐朽了,只要有真正的考验,必将会分崩离析!”

第0453章 雪域风云(一)

  公元一九二八年七月十一日。日本,广岛。

  原本晴朗的天空,此刻变得灰蒙蒙一片。没有风,沉重温热的空气像是从地底下蒸发出来的。

  肝付谦五郎打开了所有的门窗,赤裸着上身,跪坐在自己租住的房间里。一直在摆弄着一把肋差。这把像匕首一样的小刀子是他前往广岛的时候,由肝付家家主肝付兼光男爵亲自赐予的。

  “谦五郎,记住你的誓言,要么像一个英雄一样为肝付一族争光,要么就像一个男儿一样……”

  肝付兼光并没有说下去,只是让身边的随从将武士切腹的礼仪和程序全都手把手教给了谦五郎!然后就打发他上路了。

  谦五郎又摆弄了一会儿刀子,还按照那个所谓武士切腹的标准动作演练了一番,最后还凑上去闻了闻这把刀子的气息。又闭着眼睛想象了一下刀子在肚腩上划过的那种渗人的感觉!最后还是轻轻叹了一声。

  江田岛海军兵学校入学考试已经在十几天前结束了,考完之后的当天,谦五郎的自我感觉倒是不错。其实他是很聪明的,在中国上学的时候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的。要不然也不会夸下那种海口啊?只是临到放榜,谦五郎同学肥肥的小心肝却总是不住颤抖。这个感觉似乎就和传说中真的切腹差不多!莫非是什么不祥之兆吗?谦五郎不自觉地拧了下眉毛,这个感觉笼罩着他已经有两三天了,放榜的日子越近,这种感觉就越明显……搞不好真要阴沟里翻船了。

  而今天其实就是海兵六十期入学考试放榜的日子,和他同住一屋的佐贺县考生板谷隆一这会儿已经去修道高校看成绩单了。不过谦五郎却不敢去看,生怕有个什么意外,到时候真要切腹吗?可如果自己切腹了,那朝鲜民族又要托付给谁呢?靠那些独立军的所谓“大人物”吗?真是的,那些“大人物”一点责任心都没有,把自己送到日本以后就不理了,怎么也应该将考试的试卷偷出来让自己好好参考一下嘛!

  就在肝付谦五郎胡思乱想的时候儿,门外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谦五郎,我回来了!”原来是那个叫板谷隆一的考生兴冲冲撞了进来。看那张兴奋的都已经笑起来的脸儿,就知道这家伙考得不错。

  “哦,恭喜你了。”谦五郎抬头看了一下对方,淡淡地道。

  “咦!谦五郎,你……拿着把刀子,还脱光了上衣,这是……要切腹吗?”板谷隆一放下手中的两份成绩单,似笑非笑地看着谦五郎。

  “胡说,我怎么可能切腹呢!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做呢!”谦五郎白了一眼板谷,忙不迭把那把让人瞧着都心惊胆颤的刀子收了起来。

  “哦,那就好。”板谷隆一突然郑重其事地跪坐到了谦五郎对面,重重点头:“那我们以后就要一起为天皇陛下效忠了!肝付君,恭喜你了,你是我们海兵六十期吊床号的第九名!以后我们就是同学了,请您多多关照。”

  考上了!真的考上了……肝付谦五郎僵硬地点了下头,长长吁了口气。这所号称是全日本最难考的学校终于还是没有能挡住他金成柱(肝付谦五郎)。他的间谍生涯看起来有了一个不错的起点。萨摩喜入肝付家当主肝付兼光男爵之养子,江田岛海军兵学校六十期第九名!凭着这份背景和“吊床号”,最多十年,他就应该能进入日本海军的核心部门……

  远在武汉的罗耀国再怎么样也想不到,由于他的蝴蝶效应,朝鲜人民少了一个慈父般的领袖,世界情报史上却多了一个伟大的特工——肝付谦五郎。

  ……

  这几日,武汉的天气也异常闷热,就连平日里比较凉爽的东湖边上也没有什么风。就算是浓荫如盖的大柳树在这火炉般的天气里也是一样无精打采的,柳枝毫无生气地耷拉着,只有树上的知了没完没了地吱吱鸣叫。叫的人稍稍有些心烦意乱。只是到了黄昏时候,燥热的感觉才渐渐散去一些。

  罗耀国今儿一整天都没有去军事委员会坐班,而是守在自己的书房里面。解衣宽袍,袒腹半卧在一张竹榻之上,手里面拿着一叠军事情报局送来的文件,一张张细细看着。他的私人助理瞿莹侍立在一旁,拿着一把扇子,静静地为他扇风。

  今儿这个小美人穿了一件无袖的丝绸旗袍,露着两条纤细的玉臂,一头乌发挽了个慵懒的美人髻,用一支青玉簪斜插着,衬得秀劲颀长,身段儿也窈窕了几分。只是美人儿那张如花似玉的俏脸儿上却带着几分没有擦干的泪痕。看起来更加令人疼爱了。

  这小美人儿脑子稍微有点笨,估计是没有考上吧?罗耀国一边看着文件上面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内容,心思却飞到了身旁的美人儿身上。前天陆小蓓已经拿到了中德联合理工大学的入取通知书,昨天便高高兴兴带着儿子和小哲布尊丹巴一起去庐山避暑了,连那个怕热的紧的波兰美人娜塔丽也随着一块儿去了。而四叶宜瑶又在北京,二姨太马娇丽又去了香港料理房产,还没回来……看起来今晚是时候吃掉瞿莹这丫头了!顺便也安慰一下她那颗受伤的心灵吧。

  盘算好了今晚的娱乐节目,罗耀国的心思又回到了手中的文件上面。中共六大最重要的决议有两个,一个是红军裁军整编,正规军要减少到十二万人,此外还有一个什么劳什子“生产建设兵团”,听起来像是屯田兵的样子,兵力竟然有十万人之多!在这次整军中被裁汰下来的红军官兵都会被分配到这个“建设兵团”中。

  另一个重要决议则是要设立一个“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原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希贤将会担任这个特区的党委书记。这个好像有点意思,特区这个名词罗耀国在前世里面就如雷贯耳,没有想到这一世才一九二八年就提前出现了!差不多整整早了五十年呢!而且这个特区发展的方向似乎和另一个时空正好相反。报告上说,这个特区将按照世界上最先进的苏联的社会经济制度来建设。实行计划经济和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特区重点投资项目包括红星钢铁厂,红旗兵工厂,红章火力发电厂等等的。哦,好像还有一个共青团飞机制造厂,看起来中共发展现代化军事工业的决心还是很大的!怪不得瞿莹这个笨丫头也会去考航空工程系。想到瞿莹,罗耀国再没有心思关心中共的经济特区了,扔下手中的文件,从竹榻上一跃而起。

  “小莹。”

  “在。”瞿莹倒是很乖巧地凑了过来。精巧细致的俏脸儿上微微闪过一丝绯红,似乎已经知道眼前的这个大色狼终于要下嘴儿了。

  罗耀国微微一笑,冲瞿莹点了点头。随手一抄那副纤细的小蛮腰儿,搂着美人儿就直奔浴室的方向而去了……

  ……

  就在武汉的某人沉醉在温柔乡中,享受着瞿小美人儿那副婀娜妖娆的娇躯的同时。在雅安城安逸了许久的川中名将刘文辉,此时却已经带领着他的中国工农革命军走在了西征雪域的路上了。

  刘文辉现在的军队还剩下三万,其余的已经在这三年陆续星散了。毕竟眼下的四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也渐渐有了些富足的样子。要赚点儿养家糊口的小钱儿也比过去这十几年容易多了。在这种情况下肯继续替刘家卖命的小兵大大缩水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三万大军现在也学当年的王仲义,打起了不伦不类的“工农革命军”的红旗。好似一条滚滚而前的巨龙一般,步兵、骑兵、辎重兵、八匹大骡马拉着的山炮,此外还有被临时雇佣来的民夫赶着驮马大车,一同行进在川康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只是整个大军的士气似乎不高,几乎所有的官兵都是一步三回首,依依不舍地看着自己的家乡四川的山山水水,眼睛里面多多少少都含着些许泪花。

  从川边雅安到西藏的东大门昌都大约有一千公里左右的山路,以步兵步行的行进标准速度不过是每日二十四公里,何况走得又是山路呢?因此这一路大约要走上五十天,大军从七月一日出发,到达昌都时差不多应该是八月下旬了。估计拉萨那头也早就应该知道了消息,派出大军严阵以待了吧?不过那些藏军似乎是不堪一击的!

  刘文辉望了一眼自己这支士气有些低落的大军,嘴角还是展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他的军队在川边三年,和这里的藏族土司军队也不止打过一仗。特别是国民党宣布在川边训政以后,开始强制收缴土司们私藏的武器弹药,解散他们的私人武装。为此事有不少藏族彝族土司起兵反抗,刘文辉的军队也奉命参加了多次镇压叛乱的军事行动。每一次都是轻松获胜,那些个藏兵完全不堪一击,打起仗来全无章法,行军布阵犹如儿戏。不过这些川边的土司好歹常常参加各种各样的火并也如此,那些猫在大山里面没有见过世面的藏军只怕是更加不堪了吧?而且这一战罗耀国好像还在西藏安排了内应,说不定就是走走路而已……

  ……

  就在刘文辉大军开拔一路西进的同时,罗耀国安排的内应此时也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始他们的盘算。

  风云似乎就在这雪域高原上空汇集,越来越密,越来越急。

  在西藏拉萨附近的拉萨河畔的一所贵族庄园内,这段时间,到了黑夜里面,看门的藏獒往往叫得又凶又急,没有停歇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儿,总有一些人影鬼鬼祟祟地穿入这所属于大贵族麦琪家的庄园之中。被吵醒的农奴们,却没有一个敢开门张望,只怕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被心黑手狠的麦琪大老爷剥皮抽筋!

  这一夜同样有几个人骑着骏马疾驰而来,从庄园早已经敞开的边门溜了进去。看这些人的穿着打扮似乎都是贵族家的少爷,应该是和麦琪大少爷一样,都是藏军里面的低级军官。

  酥油灯昏暗的光芒一闪,几个人就进了院子。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堂屋,帘子一掀开。就看见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人。或坐或站,一个个眼睛熬的红红的。桌子上面,堆着得都是各种各样,新旧不等的武器。有泛着青蓝色光泽的驳壳枪,有长长的民十三式步枪,有模样丑陋的民十三式冲锋枪,更多的则是汉阳造的老套筒步枪和英制李恩菲尔德,还有一把把擦得锃亮的藏刀,和滚来滚去的各种口径的子弹。几个和麦琪多吉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围着油灯,又急又快的在商量着什么。麦琪多吉就坐在他们的中间,听见门响,就转过头看了一眼,瞧见来人,忙起身相迎。

  “呵呵,原来是我的好兄弟罗桑卓南,终于想清楚,要和我们一起干一番大事业了吗?”麦琪仁次和那领头的年轻人热情拥抱了一下,又将他拉到坐在屋子角落里,隐在黑暗中的另一人身边:“耀祖兄,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表弟罗桑卓南,他也是辅公的养子罗桑却吉(哲布尊丹巴九世)的兄长。”

上一篇:苏联1991

下一篇:天道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