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445章

作者:大罗罗

  “克劳德,看样子今天会谈的情况不错,中国人同意和我们签署海军条约了吧?”罗斯福很高兴地和克劳德·斯旺森,然后又扭头对陆军部长说:“有了海军条约和中国人不侵犯菲律宾的保证,我想美国陆军能从那里撤回来了吧?那些小伙子一定很想家。”

  陆军部长乔治·德恩咧开大嘴笑了笑:“那就太好了,说实话把一支小小的陆军摆在菲律宾起不到什么作用,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能不费吹灰之力将他们赶下海。”

  “那的看咱们的海军同意不同意。”海军部的老爷爷拧了下白眉毛,将手中刚刚签署好的条约草案递给总统:“富兰克林,这份条约只是限制住了我们和中国,对日本没有任何限制,万一他们不同意签署条约,那菲律宾的安全又该如何保障呢?”

  罗斯福接过条约文本,随手翻了几页后就扔在了文件堆里。对于克劳德·斯旺森的提问,他只是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就转移了话题:“乔治,你和劳伦斯教授谈过铀的问题了吗?中国人似乎很着迷的在研究这种东西,要知道他们可是同时在进行着一场世界大战呢!可是却给了那个U工程委员会以最高优先权,我可不认为这是罗耀国元帅在犯傻,那可是个非常精明的家伙。”

  乔治·德恩却很不屑地摇摇头,笑道:“总统先生,劳伦斯教授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认为那些中国人就是在干傻事,他能想象出铀的唯一军事用途就是用来生产打坦克或是碉堡的穿甲弹,因为铀的密度是钢的2.4倍,和钨比较接近。可是劳伦斯教授却可以肯定,中国人不是用铀来制造穿甲弹的,因为中国是世界上钨矿最丰富的国家。而且他们也早就建设起了开除、提炼、加工钨的生产链,他们没有必要用铀去做穿甲弹。”

  “那他们用铀做什么?”罗斯福总统点燃了一根雪茄,抽了一口,道:“报告上面好像是说什么分离同位素之类的,那是什么东西?能不能用来造武器?”

  “肯定不能!”陆军部长摇摇头:“我问过了劳伦斯教授还有其他一些放射性和化学方面的权威,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虽然高浓度的铀235可以用强烈的辐射造成一定程度的死伤,不过考虑到成本因素,还是绝对不值得的。”

  “那种东西很难得吗?我记得铀矿不是很贵吧?”罗斯福问。

  “非常难弄,总统先生,成本高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现在中国人已经往里面投了两千万美元,委托美国和德国的一些大公司设计出了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精密设备用来分离氧化铀中的那么一点点铀235……现在这些设备已经运到中国,正准备测试。”

  “两千万美元,不是很贵嘛,我们有必要马上跟进吗?”

  “两千万只是个开始,而且还是一小部分。因为铀235在氧化铀中的含量极低,而且铀235和铀238的差距也极其微小,分离他们的难度之高是难以想象的!而要分离这种铀235,最大的开销还不是设备,电力消耗才是最大的成本……根据劳伦斯教授的分析,为了获得一公斤高纯度的铀235,可能要花掉几千万到一亿美元的成本!可是这么一点铀235又能有什么用呢?”

  “天哪!要花那么多钱!”罗斯福摇摇头,苦笑道:“太贵了!实在是太贵了……就算我想要搞,国会也不会同意的,我可不是罗耀国那样的独裁者。没准这个独裁者还真是在犯傻。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密切关注这个项目,乔治,你让通用电气公司和西屋公司随时报告他们所掌握的中国U工程的情报,凡是中国人从他们那里订购的所有可能用于提炼铀235的设备都要记录在册,相关的图纸和资料也要精心保存好了,万一什么时候发现铀235的军事用途,我们再考虑要不要在第一时间跟进……”

  “总统先生。”看到罗斯福和乔治·德恩的谈话告一段落,美国海军部的老爷爷部长,忍不住又开始唠叨:“海军参谋部的人都认为我们需要建造更多的航空母舰,否则日本一旦获取了新式战斗机后,就有可能取得太平洋的控制权,这对美国保卫菲律宾是非常不利的。”

  罗斯福耸了耸肩,笑道:“克劳德,你多虑了。日本不敢对美国开战的,两国的力量相差太大了,日本的工业实力还不到美国的二十分之一,他们要和我们打仗只有死路一条!至于菲律宾……陆军撤出来以后,我们就在那里保留一支分舰队和一个海军基地吧。驻守上几艘巡洋舰,部署上几十架飞机。那样就足够震慑住日本人了。”

  “好吧,总统先生,我会根据您的命令去布置的。”克劳德·斯旺森无可奈何地点点头,转身退了出去。

  罗斯福总统望着老部长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对身边的陆军部长说:“告诉麦克阿瑟,一定要尽可能收集中国陆军的相关信息,包括他们的准备、编制、训练、作战、指挥等等的都要了解清楚。此外还要掌握中国军队内的派系情况,争取同他们的各个派系都建立起连续,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军队……”

第0699章 转向战争(八)希特勒的设想

  历史的风云在滚滚地向前变动。保罗·冯·兴登堡总统,这位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希特勒总理的合作者,同时也是希特勒成为一个独裁统治者的最后一个障碍,经过了长久地病榻缠绵后终于在1934年8月2日撒手而去了。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只有他的家人和牧师能够陪在他的身边,在他庄园的花园、走廊和客厅里面都挤满了他的普鲁士军官团的军官、旧德意志的贵族、德国的工业家、纳粹党的新贵,还有来自东方友邦的外交官。所有的人都满怀着悲痛的心情,在等待着一个新的强大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诞生!根据兴登堡总统的遗嘱和德国上层社会的共识,继承总统职位的将是德意志帝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而且总统和总理职位从此将合二为一,变成了德意志帝国的元首!而德国的备战步伐也将因为而走上快车道。

  兴登堡卧室的房门终于哗地拉开了,一位穿着黑色牧师袍的路德宗牧师最先走了出来,用庄严肃穆的语调向大家宣布了老总统故去的消息。所有在这里等候的人都深深地将头垂了下去,有的虔诚的教徒还在自己的胸前不停画着十字,眼眶里面都是泪水。既是在哀悼一位伟人和他的时代的终结,也是在用激动的心情迎接着一个新的时代。兴登堡的家属在奥斯卡·冯·兴登堡的带领下都走了出来。早己等候在大厅里的希特勒走上前去,紧紧握住奥斯卡·冯·兴登堡的双手,向他表达慰问,接下来所有的宾客都依次上前向他表达对已故总统的哀悼。最后一位上前的是一个身穿矮胖皮肤黝黑的东方人,他就是中华民国驻德意志帝国大使曾琦。

  “家父生前最后的遗愿是希望东方最伟大的军人能来参加他的葬礼。”奥斯卡·冯·兴登堡握着曾琦的手,微微顿了下,又说:“葬礼会在下个月底举行,希望届时罗元帅能够来东普鲁士。”

  这个所谓的遗愿当然不会是兴登堡本人提出的,这位老总统早就老糊涂了,还在不久之前把前来探病的希特勒当成了退位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估计是得了类似于老年性痴呆的毛病了。而提出这个要求,希望罗耀国借着参加葬礼的名义来一次德国的,应该是希特勒或是德国陆军部队局(总参谋部)。根据曾琦所掌握的情报,目前德国陆军也已经开始准备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了,而且德国佬一直都以为自己才是这场战争的主力。所以制度总体作战计划的权力也理应由德国所掌握。不过德国也不能单方面制定作战计划,而不考虑盟国的想法……

  曾琦看着奥斯卡·冯·兴登堡,低声回答道:“我会将兴登堡总统的遗愿转告给罗元帅的,相信他一定会接受邀请,来东普鲁士向德意志帝国最伟大的总统告别的。请阁下节哀……”说着他微微弯了下腰,向奥斯卡·冯·兴登堡表达了自己的哀思。

  ……

  罗耀国背着手在国防军总参谋部大楼的花园里面慢悠悠地散步。这栋规模宏大的建筑是不久之前刚刚建成的,也是战争准备的一部分。因为随着国防军的扩充和战争的临近,国防军总参谋部的工作也越来越繁重,不仅要当好几百万大军的大管家和总教头,还要制度一个又一个战争计划……而且在一个成功的战争计划背后,往往还有数以十计的备选方案和被放弃的计划。而为了能承担起这一系列的繁重工作,总参谋部的规模自然也必须要扩大,原有狭小的办公地点自然装不下这个日益膨胀的国防军大脑了,于是就有了这个占地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米,高六层,总建筑面积五十五万平方米的新国防军总参谋部大厦了。

  而这样一个扩大了规模的总参谋部当然也不能让娜塔丽这个孕妇去充当秘书长,一度作为军方代表出任宣传和国民教育部副部长的萧玉寒少将现在又被召回,重新担当起了秘书长的重任。这会儿,萧大秘书长正拿着一个笔记本,跟在罗耀国身后,记录着他吩咐下来的一些话。现在国际上的几个主要强国,除了美国仍然在悠哉度日之外,都开始了紧张的备战,特别是中国、德国、波兰、苏联这四个未来战争的主角更是全力以赴在为这次生死之战做着准备。中德波三国的同盟看上去也越来越紧密,在德国总统兴登堡死后,罗耀国和波兰陆军总参谋长希米格维元帅都接到了参加葬礼的邀请。很显然这次葬礼,将会变成中德波三国军方领导人的一次会面了,也许刚刚坐上元首宝座的希特勒急于要在这次“峰会”上确立他反苏同盟的盟主地位吧?

  对于自己辛苦地东西奔走联络各方才组织起来同盟,却要让“不劳而获”的希特勒去充当盟主,罗耀国倒没有半点不高兴的意思,他一副笑吟吟的样子,随口吩咐萧玉寒道:“给兰州的安思华去个电报,让他和我一起去德国参加兴登堡的葬礼。给海参崴的阿娜斯塔西娅也去封信,请她也去德国参加这次葬礼,让俄军总司令邓尼金也去……对了,远东方面军的参谋长林育容也要出席这次葬礼,他在远东同苏联红军打了快三年了,德国方面应该听一下他的建议。”

  萧玉寒诺诺连声地点头表示明白,忽然又遗憾地问了一句:“辅帅,让俄国女皇出席兴登堡总统的葬礼怕不合适吧?希特勒想把兴登堡葬在坦能堡,那里是兴登堡指挥德国军队大败沙俄军队的战场,俄国女皇会不会感到不快?”

  罗耀国回头看了一眼萧玉寒,淡淡地笑了:“无痕倒是心细,你不提醒我还真给忘记了。不过现在阿娜斯塔西娅也不能计较这些了,想办法讨好希特勒才是最关键的。她想要复辟她的王朝是离不开这个德国狂人的支持的……这个女皇不是泛泛之辈,知道轻重缓急,也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很不简单啊。”他思索了下,又道:“这样吧,给女皇帝信由我亲自起草,我会和她说明情况的。”

  萧玉寒一直偷偷用眼角瞄着罗耀国的脸,发现他提到女皇时嘴角微微一扯,露出几分古怪的笑容,便马上心领神会递上了一句:“辅帅,不如请女皇先到上海,和您同路去德国,在路上您再向她说明情况吧?”

  罗耀国看着萧玉寒,神色中带着一点戏虐:“无痕,你倒是会投我所好啊!”萧玉寒赶紧道:“辅帅哪里话来,您和那女皇发展特殊友谊完全是为了国家利益,今后灭掉了苏联,我们也需要一个拥有一定实力的俄罗斯来充当中德之间的缓冲。”

  罗耀国冲着萧玉寒眨了眨眼睛,一脸坏笑道:“我真的是喜欢身材火辣的白种女人。阿娜斯塔西娅就是这种类型,虽然她不如娜塔丽漂亮,不过也还算是个美人儿,所以我才会和她上床。要是我不喜欢她,我才不会为了国家利益去睡她呢!”说着他又拍了拍萧玉寒的肩膀:“这次的葬礼过后估计会举行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可能会讨论对苏作战的总体计划……我估计这也是一次各国之间讨价还价的会议,你去请麦克阿瑟和白健生到办公室等我。”

  ……

  站在地图前,看着古德里安在地图上钩勒出的一道道横线和几个巨大的箭头,德国元首的眼睛忽然闪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但转瞬间就黯淡下来,又变成了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

  古德里安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变化,作为装甲兵总监,他的工作就是在1938年底之前组建起世界上最强大的装甲力量,并且制定出相应地运用装甲部队作战的计划……根据希特勒批准的扩军方案,德国装甲部队在开战前,将按照中国装甲师的标准组建十个装甲师!全部使用由中德合作开发的二十吨级的二号坦克,和三十吨级的三号坦克。

  前者经过了两年的不断改进,现在已经基本趋于完善。拥有了作为步兵坦克的二号A型,装备了75毫米40倍口径反坦克炮的二号D型;和用二号坦克底盘改装出来的,装备88毫米炮的二号突击炮;同样使用了二号坦克底盘的150毫米自行火炮——二号自行火炮。

  而三十吨级的三号坦克则是二号坦克的升级放大版,这款坦克的第一个型号三号A型目前已经通过测试。三号A型全重32吨,乘员5人,主要武器为一门75毫米48倍口径的主炮,副武器为两挺7.92毫米(德国版)或7.62毫米(中国版)的机关枪,车款2.92米、车高2.39米,使用克里斯蒂悬挂装置,MAN公司开发的500匹马力柴油发动机,最大行驶时速高达55公里,最大行程470公里,装甲为成斜角的18——60毫米的优质装甲钢。根据开发计划,三号坦克将在1937年6月底之前完成所有开发研制工作,并且投入生产,到1938年4月底战争爆发之前,至少要有一万辆三号坦克装备中国、德国陆军。此外两国陆军还将拥有至少一万五千辆二号坦克。同时波兰陆军还将获得少量的二号坦克和数千辆过时的一号坦克。

  拥有了如此庞大的装甲突击力量,这场侵苏战争的主角当然就是装甲部队了。而作为这个世界上指挥装甲部队作战的权威,已经被提拔为中将的古德里安当仁不让地接过了制定总体作战计划的任务来了。

  受命来到总理府为希特勒讲解大致作战方案的古德里安,很快就凭记忆在一份空白的欧亚大陆地形图上钩画出了中德波苏俄等各方的态势,和未来的进军路线图。这让希特勒很欣赏,他微笑着问道:“古德里安将军,说说你的想法,我们一定能轻而易举地消灭掉这个邪恶帝国吧!”

  “不!我不认为能很轻易消灭苏联,我的元首。”

  古德里安扭过头,敬礼后又看了眼地图,直言不讳地回答道:“从陷入僵局的远东前线传回来的信息显示,苏联红军是一支拥有强大兵力和顽强战斗力的军队,他们的步兵单边战斗力要比中国军队强,甚至不亚于德国军人,他们的炮兵火力也非常强大,只是在装甲部队和空军这两方面有所欠缺,不过经过了这些年的远东战争,苏联红军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反坦克战和防空作战经验。从某种角度来说,远东战争虽然消耗了苏联的国力,大大延缓了苏联的重工业建设步伐,可同时也让苏联红军在远东战场上得到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元首,我想您也知道完全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同久经战阵的老兵之间有多么大的区别。”

  “古德里安,你是不是太悲观了?我们和中国、波兰,还有白俄,将要投入八百万到九百万军队!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还能投入更多的军队,而且到时候我们还有近三万辆坦克、突击炮、自行火炮,还有超过两万架各种作战飞机,有这么强大的力量还打不下苏联吗?”希特勒看着古德里安,话语里充满了自信。

  “我并没有说打不下苏联,而是说不会轻松取胜。”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苏联军队比我们更有经验吗?”

  “这是一个原因,不过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古德里安的眉毛轻轻一拧,拿起指挥棒狠狠地点在了华沙和海参崴这两处,道:“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这个同盟实际上并不团结,波兰人和白俄各有各的盘算,就算是中国人也有他们自己的计划。据我所知,中国、波兰和白俄并不打算同苏联打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他们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德国国防军对苏联红军的决定性胜利之上。他们都想让德国去和苏联硬拼,然后自己捡现成的好处……所以三百万波兰军队、三百万中国军队和五十万白俄军队很可能起不到多大作用,真正能够依靠的只有三百到四百万德国军队!”

  “怎么……中国军队也起不到多少作用吗?他们可是这次同盟的发起国。”

  “那将取决于苏联的部署,如果他们放弃远东、东西伯利亚、中亚东部等地区。将东部战线收缩到西西伯利亚,那样中国军队就不会在东线采取什么有力度的行动了。所以这场战争很有可能会出现三百五十万精锐的德军、三百万半心半意的波兰军队,对抗六百五十到七百万缺乏机械化装备和空军,但是意志坚定,准备付出一切牺牲的苏联红军!虽然我们最后还能获得胜利,不过在这之前必然会有一场苦战。”

  “那么你认为,我们有没有办法让中国人在这次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希特勒眯着眼睛追问道。

  古德里安摇了摇头,似乎也有些拿不准,他说:“我不知道,那完全取决于苏联,如果他们果断放弃并不重要的东方战线,将兵力转用于欧洲的话,我想中国军队也不会将数百万人投到西伯利亚去作战的,那里的极端气候和恶劣的交通条件并不能支撑大军作战。”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会想办法让苏联红军留下一百到一百五十万人去对付中国人的。你现在需要制定三个计划,一是联合波兰军队攻击苏联;二是我们单独从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出击攻打苏联;三是……先攻击波兰,后攻击苏联的计划。”

  这个第三帝国元首所提出的最后一种情况,让古德里安暗自感到讶异,看着地图想了半天后才喃喃地问道:“我的元首,您指的先攻击波兰后攻击苏联的情况是……波兰倒向苏联吗?”

  “不知道,有可能是波兰投靠苏联,也有可能是波兰遭受到苏联的突然袭击被彻底打败!”希特勒稍稍顿了下,又道:“再制定一个中国军队到欧洲参战的计划……前提是苏联放弃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要求中国人派遣一百到一百五十万军队到欧洲参战,此外他们还需要派出至少一半的空军和百分之八十的装甲部队。”

  古德里安骇然地看着希特勒,他不明白这位德意志帝国的当家人为何会想到让中国军队到欧洲来作战?难道他对德国国防军的战斗力还不够自信么?

  希特勒没有解释,只是在办公室里缓缓踱起了步子,转了两圈后扭过头忽然问道:“古德里安,你说苏联有可能会首先发动进攻么?”

  “进攻,进攻谁?”古德里安的思绪一下子还没回过来,看着小胡子的眼睛,半晌后才陡然张大嘴巴,然后又肯定地摇了摇头:“您是说苏联进攻波兰吧,不会,应该不会!”

  希特勒微微勾起嘴角,抬头望着巨大的地图,说道:“毕苏斯基已经病入膏肓了,他支撑不到1937年了,到时候波兰或许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如果我们再和斯大林达成默契……那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了。”

第0700章 转向战争(九)各怀鬼胎

  在东普鲁士的坦能堡参加完兴登堡总统的葬礼,罗耀国又顺道去了德国首都。十月初的柏林,空气清新,树叶正在变黄。同1932年比起来,这个城市看上去已经恢复了繁荣,街上的行人大都穿着体面,表情愉快,充满自信。几乎没有看到什么流浪汉,当然也没有想象中被纳粹欺负的可怜的犹太人。纳粹上台以后迫害犹太人的风头好像已经过去了,其中的一部分去了中国,还有的则在纳粹德国的某些阴暗的角落里面苟延残喘,等待着他们的日耳曼同胞回心转意。事实上对犹太人的周期性迫害在欧洲各国并不鲜见,往往过上几年就风平浪静了。除了没见着犹太人,希特勒的冲锋队也没了踪影,大街上没有几个穿军服的,也没有那种排列整齐,举着纳粹万字旗的隆重欢迎队伍,只有一些看上去都挺友好的柏林市民挥舞着各色小旗子在选帝侯大街两边欢迎。

  “尊敬的参谋长阁下,未来的欧亚大陆必然将由德国和中国共同领导!为此德国人民已经团结在元首的麾下,准备付出一切必要的牺牲了。但是苏联却是一个强大的敌人,是拿破仑皇帝也没有能征服的国家!为了打倒这个共同的敌人,德意志帝国还需要中国做出更大的努力。”

  在前往总理府的轿车里,似乎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赫尔曼·戈林一边说话一边挥舞右手,虽然有些不礼貌,但这种手势配合讲话的做法显然让这个胖子看起来有了一点第三帝国领袖的风度。

  望着这位新鲜出炉的德国空军总司令兼战争部长,罗耀国在心里面总是觉得对方没安什么好心。虽然中德之间现在是“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不过这些欧洲国家的同盟关系怎么看都像是一次商业上的合作,而不是同志加兄弟……看起来德国佬觉得自己负担的义务太多了,而中国承担的又太少吧?

上一篇:苏联1991

下一篇:天道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