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77章

作者:大罗罗

  黄毓成见杨森决心已下,便继续为其谋划道:“自去年国民党入川以来,川中群豪都感到危机日近,无不是在厉兵秣马准备一战。子惠将军现在得了北京政府任命的督军自然就应该负担起领袖四川的重任,我建议子惠将军立即通电就职,并且马上召集四川群雄到成都商议大事。”

  “斐公所言甚是,我们必须联合全川的豪杰才能抵抗国民党,只有把国民党赶出四川,我们这些人才能有一碗好饭吃的。”杨森重重地点了点头,下令大撒英雄帖,准备要粉墨登场和国民党唱对台戏了。

  ……

  此时的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正在为平定四川做着谋划。对于三分天下的四川,国民党方面也同样非常重视。现在国民党号称控制南方十三省(区),但是四川省和川边(西康)特区实际上并没有被控制住。国民党只不过拥有了一个进入四川的桥头堡重庆而已。

  在罗耀国替未来中国布的局里,四川将是连接西北和东南的重要通道,是国民党向西北渗透,为王自省提供后勤保障的重要基地,也将是未来抵抗日本入侵的重要大后方。所以彻底控制四川,建设四川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眼下最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的执行者,就是年仅26岁的罗耀国,新任的四川警备总司令兼重庆行营主任。

  重庆行营是蒋介石专门为平定四川而设想出来的临时机构。老蒋听了幕僚杨永泰的建议,认为平定四川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所以不能单纯依靠军队,还要综合军队和政治两手,要将军政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善加运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综合了军政大权的重庆行营也就在这个时空里诞生了。

  根据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的训令,重庆行营是一个军政合一的临时机构,它在战时将有权代表国民政府直接管理四川的民政,四川省政府必须服从和配合行营的工作。

  军委会的会议室内,将星璀璨,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无疑是即将赴任四川的罗耀国。老蒋看着这位年轻的下属,潜意识里感到了不小的压力。这些年来,此人似乎成了国民革命军里真正的灵魂人物,差不多所有成功的谋划都是出自此人的手笔。相比之下,他这个堂堂委员长几乎成了摆设,成了病退的孙中山的传令兵。只是希望这次,能让这个年轻人在四川多待上几年。

  想到这里,蒋介石也只得无奈的轻叹一声,随即又笑眯眯地看着罗耀国,说道:“辅文,四川自民国以来战乱极多,军阀势力和当地的袍哥势力交织在一起,早已经构成一张巨大的利益网络,这也是去年我们不敢一举将其摧毁的主要原因。这一次,由你领衔再入四川,一定要想方设法将这张利益网络彻底粉碎,把四川牢牢的控制在我们手中。”

  罗耀国毕恭毕敬答道:“请介公放心,职部必不负所托。”

  老蒋点点头:“我们还给你找了一位高参。”说着老蒋指了指坐在角落里的一位瘦瘦的满脸圆滑中年将领,又道:“贺元璋(贺国光)将军是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的,和四川的那些豪杰们都是同窗好友,这次我们任命他为重庆行营参谋长,让他辅佐你平定四川。”

  贺国光?罗耀国有几分感激的向蒋介石点点头,又望了望那位满脸圆滑的贺国光,笑道:“有元璋将军在旁指教,此次入川必将事半功倍,职部多谢介公关照了,也多谢元璋将军能不辞劳苦随我入川。”

  听罗耀国如此客气,丝毫没有少年得志的那份轻狂,贺国光轻轻的吁了口气,笑道:“辅文将军客气了,指教不敢当,只是国光比较熟悉蜀中的人物,好替辅文将军参谋一二罢了。”

  老蒋也笑道:“辅文,此次入川不要一味用强,该花的钱不要省,这银弹、肉弹我们该用还是要用的。此外,川中的袍哥也不要一味的打压,能纳为己用的还是要拉拢一些的。”

第0161章 人才和幕府

  月色撩人。

  花园里芳香阵阵,一张石桌之上,摆着一壶醇酒三两个小菜。罗家叔侄赏着月色,闻着花香,喝着小酒,聊着天下这盘棋局,令人不自觉的生出煮酒论英雄的豪迈。

  今日从军委会回来以后,罗家叔侄便开始为罗耀国入川之事谋划了。思来想去,两人都觉得此次入川不同以往。不仅是用兵打仗,也不单是权术手段,更兼着治理地方要为国家打造一块牢固的大后方的重任。因此,所要面对的复杂局面和繁重工作已经不是罗耀国和他手下一般金牌打手们能应付的了了。

  叔侄两人讨论了一下午也没有理出个头绪,用完了晚饭,干脆在花园里摆了几个小菜,一边饮酒赏月一边继续商议。

  因为侄儿将要出掌一方,成为国民政府现下唯一一个兼领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罗翼群的脸上自然是挂满了笑容,他望着侄儿笑道:“辅文,你觉得蒋介石这个人怎么样?”

  老蒋怎么样?罗耀国稍一思索,便答道:“介公文韬武略都是我党的佼佼者,是总理的忠实信徒和继承者,将来中国之领袖人物。”

  罗翼群咂了口酒,摇摇头,哈哈一笑:“文韬武略的佼佼者是你,老蒋不过是文不成武不就的庸才罢了。至于总理的忠实信徒,我党上下更是车载斗量,数不胜数。不过你最后一句话我也赞成,他的确是将来中国的领袖人物,知道为什么吗?”

  罗耀国心说自己这叔叔也不过是个庸才,不过就是看人的眼光有几分毒辣,要不然也到不了今天这个位子了,且听听他这么说吧。罗耀国笑道:“侄儿不太明白,若介公不过是个庸才又如何能成为领袖呢?”

  “老蒋是庸才,这个党内大概是无人不知的,就像你是一等一的人才被党内公认一样。可是党内诸公和孙总理还是认为蒋介石是事业的继承人选,而你不是。”罗翼群品了口酒,连声的叹息。

  罗耀国却是一脸的无所谓,他笑道:“我才多大年纪啊?论资历,论经验,怎么能和介公相提并论。”

  “论资历,论经验就能轮到老蒋了?”罗翼群轻轻转动着酒杯,琢磨了一会,又道:“老蒋有一点胜过你许多,如果你能学到他七八分,将来必将能成大气候,要不然你这辈子也就到个参谋长了,甚至这次四川之行你都很难做圆满。”

  四川之行?继承事业什么的罗耀国根本不想,但是四川之行则是迫在眉睫的,可千万不能出什么娄子。

  罗耀国心中一凛,收起来原先那份轻松,换上一脸的凝重,道:“侄儿请叔父指点。”

  “蒋介石善于用人,善于团结人。”罗翼群用两个善于总结了蒋介石的优点,他又道:“蒋介石用人不维德,不维才,不维亲,不维忠,只要有用就好。这一点你比他差得太远了,你除了安思华、陆明和几个把兄弟以外,就没有想过要用人,要团结人。事事都只能亲力亲为,根本就没有多少信得过,又能用的人才,你这样如何又当领袖呢?”

  罗耀国闻言一怔,沉默良久,点点头道:“叔父说的极是,侄儿的确是忽略了延揽人才,以至于这次入川竟然无人可用了。”

  这次入川要说打,自然有安思华这个中德合资的金牌打手就能应付局面了,就算让罗耀国亲自出马指挥军队收拾那帮蜀中群雄也是轻而易举的。不过要治理地方,要玩权力斗争,要搞阴谋耍手腕就只能罗耀国一个人来单练了。

  罗翼群看着侄儿,点点头,侄儿还是能听进不同意见的。

  “辅文,你选用人才的面太窄了,除了你的黄埔学生就是把兄弟和妹夫小舅子。你用人只用晚辈同辈,你要他们忠实可靠,服从命令,所以不用那些前辈高人,也不注意从对手那里网罗人才。老蒋这次出兵浙江就网罗回不少可用之人,你打两湖却是空手而回,两湖就没有豪杰想为你所用?能为你所用吗?”

  是啊!人到用时方恨少。这次要不是老蒋给了个贺国光,自己恐怕真是要两眼一抹黑去四川了。这个贺国光其实就是湖北人,罗耀国打下湖北那会儿他留在汉口找方向。结果罗耀国根本没留意,这个人就被蒋介石网罗去了。

  “侄儿知道了。”罗耀国一脸谦恭,道:“不知叔父有没有可用之人?能让侄儿带去四川呢?”

  罗翼群笑呵呵的瞥了一眼侄儿,笑道:“我是你叔叔,自然脾气秉性与你相近了,要不然我那么好的机遇,为什么就是个部长呢?不过人才一事也不难办,你可以找别人帮忙推荐,比如湖南的谭婆婆,湖北的何雪竹(何成浚),还有在广东的何应钦、王柏龄,他们和你关系都不错,想必会有人可以举荐的。这次入川,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组建你自己的幕府,要有一大群可用,能用的人才围着你转,为你出谋划策,为你去办事,而你到时候只要坐着发号施令就行了。”

  ……

  广州城里的陶陶居是一栋两层楼的豪华食府,装修的富丽堂皇,招牌上陶陶居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就出自南海康圣人之笔,为这座酒楼添了几分清雅。进进出出除了达官豪绅就是文人墨客,给这里带来了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

  二楼雅座的第一号房内,坐着几个身穿国民革命军将军服的贵客,摆了一桌的珍肴佳酿。罗耀国今天在这里宴请现任的黄埔军校副校长何应钦,教育长王柏龄,办公室主任张定璠,想要请他们为自己的“幕府”推荐人才。

  在广州城养得白白胖胖的何应钦,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说话也非常随和,因此现在深得学生们的爱戴。

  听了罗耀国的请求,何应钦微微一笑:“辅文兄现在要为党国出镇一方,是真正的封疆大吏了,真是羡慕杀人呢!”

  “哪里,哪里。”罗耀国忙笑道:“我倒是宁愿和敬之兄对调,还是这黄埔让我留恋啊!几位哥哥现在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给小弟救急呢?”

  “人选当然有了。”何应钦笑呵呵的答道:“黄埔一期,你的学生里不就人才济济?曾扩情怎么样?他是四川人,又和孙元良等人筹建了孙文主义学会,我看就是个文武两用的军人,我让他提前结束训练班,跟你入川吧?还有贺衷寒也很优秀,是个很不错的笔杆子,跟在你身边当个秘书长什么的是绰绰有余。”

  罗耀国点点头,心说自己对黄埔的政治人才的确是忽视了,这样两个有名的人物居然都没有网罗,这次多亏了何应钦推荐了。想到这里,罗耀国举起酒杯笑道:“小弟多谢敬之兄推荐良才了。”

  见何应钦举荐了两个人才,王柏龄也笑了笑,说道:“对了,辅文,我也给你推荐个鼎鼎大名的人才吧。你有没有听说过蒋方震?这是保定的前校长,前年心血来潮和胡适之、徐志摩办了个叫新月社的诗社。前一段时间北京闹革命,他和新月社好像都跑去上海了。不知道你在上海的时候有没有见过他?如果你能把他请去四川,凭着他保定校长的牌子,那些四川的保定系人马总要给些面子吧?”

  蒋万里?真是鼎鼎大名的祥瑞公啊!王柏龄还真是给举荐了个好人才,看来罗耀国要跑一趟上海了。

第0162章 延揽祥瑞公

  蒋方震的鼎鼎大名罗耀国在前世里就如雷贯耳了。据说这位爷有“民国三大祥瑞”之称。具体为啥罗耀国不知道,不过祥瑞嘛,应该是很好的意思。所以罗耀国没有多想,便决定要延揽这位大兵学家进入四川警备总司令部当个参谋长什么的了。

  ……

  黄浦江畔,汽笛长鸣声中,一艘自广州驶来的轮船缓缓靠岸。甲板上来自南国的旅客们兴奋的眺望着远处林立的洋楼,想象着上海,这座遍地黄金的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将会给他们带来多么精彩纷呈生活。

  随着轮船悬梯的缓缓降下,罗耀国带着一干幕僚,又一次踏上了外滩,这块寸土寸金的神奇土地。时隔一个多月,外滩宽阔的大马路上依旧是车来车往,只是对面林立的银行大楼下早已经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有一些身穿洋装手提着皮包的经理们在大楼之间快步穿行。

  码头边上,几辆黑色的轿车排成一串似乎在等候着谁?轿车边上立着三两个身着中山装的男子。其中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看到罗耀国,便急急忙忙的带人迎了上来。

  “辅公,可把您盼来了,车已经备好了,这就送您去杜美路公馆。”说这话的正是春风得意的戴笠,他现在已经是上海滩上最臭名昭著的特务头子了。

  罗耀国点点头,和他寒暄了几句,便坐上了军情局上海站的轿车,驶向了法租界杜美路的杜月笙公馆。这所美轮美奂的西式洋楼并不是杜月笙自住的,而是他用来结交军阀政客,社会名流的场所,曾经招待过前总统黎元洪,并且为杜月笙赢得了当代春申君的美誉。

  “辅公,刚刚得到消息,吴佩孚派了秘书长杨云史来上海,也想要延揽蒋百里。”坐上轿车,戴笠便急急的禀道。

  罗耀国微微蹙眉,吴佩孚这个家伙怎么突然对蒋百里来了兴趣?人家“祥瑞公”吟诗作对已经有些年头了,这吴玉帅都没有想过要招揽,怎么如今自己刚起这个念头,这吴佩孚居然也跟进了呢?莫非是吴佩孚从哪里打听到自己要延揽蒋百里而特意破坏自己的好事吗?

  应该不会,且不说吴佩孚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件事,就是知道了,以他现在的焦头烂额也根本分不出心思来搭理这事了,估计是真想找个参谋长来帮他参谋一番了。

  罗耀国心念电转,却淡淡一笑对显得有些焦急的戴笠道:“好啊,吴佩孚来和我们抢不就更显得此人的价值吗?而且等我们抢到了,不也同样表示我罗耀国要胜过吴佩孚吗?这对我们入川没有坏处的。”

  延揽蒋百里用其才倒是其次,借其名望来抬高自己才是罗耀国真正的目的,如果能和吴佩孚来一番争夺,再最后胜出,那恐怕效果就更好了。

  戴笠点点头,笑道:“辅公高见,不过吴佩孚既然派人来了,那您是不是也要抓紧去见一见百里将军呢?”

上一篇:苏联1991

下一篇:天道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