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106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看来伊朗这边也不是板上钉钉的一块啊,一方面是哈梅内伊为代表的激进派想要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另一方面则是拉夫桑贾尼为首的温和派想要维持伊朗和西方之间的和平关系,不过拉夫桑贾尼忘了一件事,那就是伊朗这样的石油大国,除非成为美国安插在中东的一颗棋子,否则在美国的战略中心开始向中东倾斜的时候,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不愿意合作的人。”

最近的局势有些表明美国正在逐步加强对中东的干预,而在欧洲方面,北约一如既往的与苏联死磕,美国似乎是想让西欧国家牵涉住实力已经打了折扣的苏联,然后他们的战略重心往中东偏移。

布什总统已经在海湾战争中品尝到了石油的甜头,他们怎么可能会放过这种液体黄金。美国甚至不需要大肆去掠夺其他国家的石油,他们只要利用战争操纵好石油期货市场,那么美国就算没有抢占中东国家的石油资源,依旧可以通过战争大发横财。

所以伊朗的资源和地理优势决定了他是一个悲剧的国家,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系也让他成为被美国指责和进攻的口实。

正是因为伊朗的遭遇,亚纳耶夫才想到利用一些反美的西方国家来为自己锻造一道围墙,保护石油利益的红色城墙。而一贯反美的伊朗和海湾冲突之后对美国恨之入骨的伊拉克自然成为了苏联极力拉拢的对象。

“亚佐夫同志,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让拉夫桑贾尼屈服?”亚纳耶夫问国防部长亚佐夫,他也是亚纳耶夫身边的智囊之一。

“没有什么比利用诬陷和抹黑来对付一个国家领导更加有压迫感的。”国防部长亚佐夫回答到。

“故意让美国获得伊朗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假情报,在这样准备签订限制化学武器条约的节骨眼上出现了伊朗化学武器问题,你想美国会怎么做。早就对伊朗核问题绞尽脑汁已久的美国当然会利用这次的事件对伊朗大书特书。”

“我很相信美国污蔑抨击伊朗的宣传能力,所以我们要让伊朗对与西方和平共处的思想彻底的破灭,间接将美国推到伊朗的对立面。这样一来,你觉得拉夫桑贾尼还能继续坚持自己的温和派理想吗?”

“到时候不要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算是真正的核武器,他们也会跃跃欲试的吧。所以中东问题现在还不着急,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对反美情绪高涨的国家进行细水长流的渗透,而且没什么比军事交易更能体现这一点的了。”

“还有,关于化学武器限定问题我也有一个顾虑,那就是我们真的要签订这个条约吗?虽然化学武器的使用被贴上了非人道主义的标签,但是在战争之中,化学武器依旧是拥有绝佳效果的攻击性武器。”

亚佐夫的顾虑也是亚纳耶夫的心声,说实话他也不愿意放弃苏联的波兹鲁兹岛化学武器库遗存,那些炭疽热,天花病毒和各种神经毒剂可是代表了苏联这七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何况销毁这些病毒所花费的代价不比制造它们来的轻松。

所以亚纳耶夫必须想到一个方法来阻止条约的签订。这些病毒哪怕是被封存,也远远比被销毁要好得多。而且关于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条约本来就是一纸空文,后来的战争中也没见得那个国家被禁止使用白磷弹之类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亚纳耶夫才会想方设法将神经毒剂库里面的一部分化学武器出售给中东国家,以后美国人真的要出兵伊拉克的话,有的让美国头疼的地方。

“关于病毒销毁的事情,我会和中国方面取得一定的联系,希望两国在这个条约的问题上保持一致的步调。”作为中苏利益共同化,代表着两个国家在联合国的某些问题上需要共同进退。

“联合国所谓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不过是一场可笑的笑话而已,他们只能让那些没有化学武器的国家欢呼雀跃,实际上真正的战争爆发,有谁会不介意使用这样可怕的战争机器呢?”

第二百二十八章 美国的施压

情报战争向来都是以真实中掺杂着虚假的消息来迷惑自己的对手,例如中情局的特工接到了苏联线人访问伊朗,并且企图出售化学武器的消息,但是这则情报只有前面的是真实的,而后面的却是克格勃情报部门为了转移中情局的注意力而故意添上去的。

何况这条情报还是中情局千辛万苦弄回来的重大秘密,对于最擅长欺瞒的克格勃而言,越是让中情局感到有兴趣的东西,他们就越是弄得声势浩大,深怕美国特工发现不了那些秘密一样。直到最后他们千辛万苦弄到手的,却是克格勃特地设计好的假情报。况且真正的有价值的东西,他们怎么可能让中情局轻易的知晓。

拿到了这条情报并且确认之后,中情局局长伍尔西几乎第一时间兴奋的打电话给美国总统马里奥,向他汇报了这一重大的发现。

“你是说伊朗现在正在跟苏联进行化学武器的秘密交易?”马里奥总统从桌子上霍然起身,他有些兴奋的在电话边走来走去,向伍尔西进一步的确认这条消息,“你说的是真的吗?伍尔西局长。这条消息已经确认过了是么。很好,我们现在终于有机会来渗入和干涉伊朗的政权问题了。”

美国长期以来想要制裁伊朗而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借口,伊朗核武器问题虽然叫喊好多年,但却一直没有绝对的证据说服国会。而化学武器交易摆明了是为干涉伊朗内政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借口。

“是的,我们终于有机会来对伊朗问题进行光明正大的指责和进攻了。”伍尔西兴奋的说道,没想到他刚上任不久就已经完成了前任中情局局长没有做到的两件事情,一是为美国制裁伊朗找到了借口,二是同时还拉拢了另外一位社会主义盟友。

“今晚我们就将这些消息发不出去,让伊朗知道我们的手段,伍尔西局长,你负责继续挖掘伊朗方面的情报,我们务必知晓的越详细越好。”马里奥总统挂了电话之后就一直在想着另外一件事。对于伊朗问题,是采取中情局干涉,或者直接出兵中东?

此时的美国经济并没有因为马里奥的上台而有所改观,反而是糟糕的一塌糊涂。他的精力并没有放在如何挽救经济方面,而是想学着布什总统通过一场海湾战争转移视线的同时用无形的手控制住石油命脉。不过中东总有几个滴水不漏的国家想跟美国对着干,这是马里奥还有背后的财团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于是当天白宫新闻发言人宣称他们掌握了伊朗进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交易的证据,美方将会进一步的加深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和军事施压,他还表示假如伊朗没有交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不排除将会采取进一步的威慑行为。

白宫发言人所发表的言论已经与当初的情报有所出入了,不是伊朗在进行化学武器交易,而是伊朗已经拥有了化学武器。何况美国政府压根就没想过要真正的了解伊朗的化学武器问题,他们只要以这个为突破口制裁伊朗就行了。

总统拉夫桑贾尼千辛万苦想要改变伊朗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就这样被苏联和内部反美势力的联手之下绞杀在摇篮之中。哈梅内伊根本就不担心美国的经济制裁,他只是想借助一场来自外部的危机整垮此时当权的伊朗保守温和势力。毕竟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与美国就已经断交了,他们不在乎美国政府的态度,同样也不在乎美国人的威胁。

苏联则是希望在伊朗内部培养起一股强大的反美势力,好为他在中东的利益打开一个新缺口。毕竟亚纳耶夫根本不在乎那些人支不支持共产主义,而且对于遥远的中东,莫斯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苏联所要做的,就是打乱美国在中东的进攻和布局。反正当年我在阿富汗过得不好,你也别想在中东有好日子过。

但是作为潜在盟友,苏联还是适当的表示了一下自己的观点,在一次记者会议上,当有人问到亚纳耶夫如何看待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的时候,亚纳耶夫表示,“美国政府喜欢信口开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搞不好他们敢拿出一个装着不明白色粉末的试管,然后对所有人宣称这就是伊朗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证据,说不定里面装着的不过就是洗衣粉而已。”

“我们热烈欢迎其他国家与苏联进行经济贸易,世界上又不是只有美国或者欧洲才是你们的交易对象,还有很多的国家,没必要跟着他们的规则去走。当经济太过依赖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的时候,你们就等同于将自己的未来交到了别人的手中。”

当然亚纳耶夫的嘲讽对于美国来讲不痛不痒,但是对于经济形式被制裁的喘不过气的伊朗政府,却意味着一个雪中送炭的示好信号。

此时的拉夫桑贾尼急的焦头烂额,自从美国进一步加强伊朗的经济制裁之后,他们的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了,因为像伊朗这样高度依赖天然气和石油出口的国家,一旦断绝了外销的路,那么等待他们的可能就是经济崩溃,社会动乱。毕竟以前美国用这招屡试不爽。

同时也让拉夫桑贾尼感到与美利坚和平谈判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就在他最焦恼的时候哈梅内伊恰如其分的出现在他面前。

“都到这里时候了,你还要跟美国采取和平相处的政策吗?”哈梅内伊一句话就直刺拉夫桑贾尼的内心,“人家把我们当做自由世界的威胁者,宗教毒瘤,而你还要继续去讨好这些人?算了吧,拉夫桑贾尼,就算你再怎么不承认,你的政策已经失败了。”

“美国只需要一个世俗化的,并且亲近西方的政权,我们这些政教合一的制度,在他们眼中,都是邪恶的异端。”哈梅内伊笑了一下,摇摇头说道,“可惜在真主安拉眼中,这些人才是可悲的异端。”

“够了,哈梅内伊,你这么做就将伊朗带入一个无法回头的深渊。真主绝对不会允许你的做法。”在拉夫桑贾尼眼中,此时的哈梅内伊就像一个怪物,一个想要挑动一场战争的怪物。而且他也有理由相信,他与苏联方面秘密会晤的事情就是由哈梅内伊泄露出去的。

“难道你还没看清楚1991年海湾战争中萨达姆的下场吗?我们根本不可能是美国人的对手,他们太强大了,仅仅只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就将我们战斗了将近八年的对手给击溃。”海湾战争带给拉夫桑贾尼的冲击是巨大的,所以他才希望能跟美国保持友好相处的局面,避免伊朗变成下一个伊拉克。

“那又怎么样?”哈梅内伊说道,“论起正面战场,我们的确不是美国人的对手,但是游击战争的话,美国人不同样输给了越南吗?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如果美国人真要乱来我们也不会害怕。真主与伊朗同在。”

拉夫桑贾尼从哈梅内伊的口中渐渐听出了其他的意味,不过对方并没有终止侃侃而谈。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加强军备,既然他们诬陷我们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我们也不介意真的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寻找新的政治伙伴,只靠伊朗单打独斗很难比拼过美国不是么?”虽然哈梅内伊有些含糊其辞,但是暗指的对象稍稍想一下就能知道是谁了。

“果然你……”拉夫桑贾尼的嘴唇有些泛白,就连他的最后一句话也被哈梅内伊给打断。

“苏联将会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忠实盟友。”哈梅内伊平静的说道。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苏老客户

就在美国这边关于惩戒伊朗的声明甚嚣尘上的时候,伊拉克这边却是闷声发大财的一片寂静,萨达姆甚至放出了伊拉克只想谋求独立发展并非谋求中东霸权,乖巧的一改常态。在别人看来,好像是自从海湾战争之后萨达姆因为国内经济状况的问题而放弃了内心统一中东的野心,但是实际上他却是在养精蓄锐,等待重新崛起的那一天。

而因为伊拉克的默不作声也导致美国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了伊朗的身上,换句话来讲,谁叫你在最关键的节骨眼上撞到了美国人的枪口上。于是伊朗成为了美国想要攻克的另外一个反对美国价值观的国家。至少在山姆大叔眼中国家只有两种,一种是跟随美国脚步的“自由人权”国家,一种是反对美国的“独裁残暴”政权。

面对美国人的咄咄逼人态势,伊朗自然也坐不住了。他们可不会坐以待毙任凭美国人在舆论和经济上对伊朗进行双重进攻,他们需要找到突破口来反制美国的霸权主义。

哈梅内伊最近准备访问中国,与中方领导人会晤的消息又一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所有人都知道作为伊朗精神世界的领袖,哈梅内伊并不会随意的出访外国,除非伊朗在国际事务上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寻求解决方法,或者是对其他伊斯兰国家的访问,但是现在很明显属于前者,伊朗遇到问题了,继续寻求新的战略合作伙伴。

本来出访他国是拉夫桑贾尼总统行使的权利,现在却被哈梅内伊替代,对于那些熟悉伊朗政局的人来讲,他们已经预料到伊朗总统与精神领袖之间的矛盾已经渐渐开始浮出水面。哈梅内伊可不是并无实权的人物,虽然他不是政府的首脑,作为领导过两伊战争的前任总统,无论是军队还是民间他都有极大的威望。换句话来讲,只要总统不称职,哈梅内伊有行使弹劾权的权利。

而哈梅内伊这次的出访国家,被其他国家看作是复出的第一步,至于他第一个访问的国家不是苏联而是中国,就连中情局也猜不透这个老狐狸在想些什么。

只有哈梅内伊自己明白,这次的行动不过是一次示威,既是向西方国家示威,也是向国内的反对派们示威。让他们真正的弄清楚一件事,谁才是伊朗的绝对领袖。

中方当然不会放过拉拢一个中东石油资源国家的机会,何况这个国家当初参与的战争还喂饱了自己的军工体系,以至于一听到伊朗或者伊拉克领导人来访,军工部门就像是看到了送钱的富人一样激动。

当然这次哈梅内伊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来访中国的时候就首先提出了要跟中国的军工部门签订大订单的计划。这项计划囊括了最基本的五六式冲锋枪,还有红旗防空导弹,对于最近伊拉克采购了一些中国制造的坦克,哈梅内伊也针对性的提出了要采购红箭系列的反坦克武器。反正在伊朗人眼中,中国武器就是价格低廉且实用,并不高额的军费便能获得极大的战斗力。

虽然这次伊朗没有采购坦克和战斗机,而是采购了防御性的武器,可以看出哈梅内伊要针对的对象到底是谁。在表达了与中方长期表示合作的祝愿之后,哈梅内伊又前往莫斯科,这样一来大家都恍然大悟了,合着原来伊斯兰世界是想准备与社会主义阵营联合起来对付民主自由美利奸?

哈梅内伊在莫斯科与亚纳耶夫举行了会面,双方对经济合作问题进行了意见交换,说实话就是跟莫斯科讨论了军火交易的问题。

“采购我们的冰雹火箭炮还有萨姆防空导弹?看来你们是铁定了要和美国死磕到底了,恕我直言哈梅内伊,你们真的认为凭借伊朗的实力,真的可以跟美国的联合军队决一死战?”亚纳耶夫故意采用语言刺激的方式来试探对方。

“亚纳耶夫总统,你我都知道我们的共同敌人是谁,所以我也就直接说好了。是的,现在我们的确需要苏联还有其他国家的军火贸易来壮大我们的武装力量,从海湾战争之后我们都看见了伊拉克的下场,美国凭借着自己的高新技术几乎在几个星期之内就将号称世界第四的陆军碾压的一败涂地。无论是对于社会主营阵营,还是我们伊斯兰世界的武装力量来讲,差距都是显而易见的。”

哈梅内伊反驳亚纳耶夫,提醒亚纳耶夫在美国这个共同敌人面前,苏联和伊朗最好保持紧密合作的关系,以免美国人找到机会趁机而入。

虽然自己被人反驳了,但是亚纳耶夫却觉得伊朗这个盟友越来越有趣了,“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哈梅内伊。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并不是一场短期的战争,可能伊朗会面对美国十年如一日的封锁,所以你确定不会向美国人屈服么?”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