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114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敢对苏联的宗教政策指手画脚,卡大佐知道死字怎么写吗?

“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服让苏联跟你们联合起来对付卡扎菲。”亚纳耶夫说的倒是实话,如果只是口头谴责而没有触犯到实际利益的时候,苏联就当做一个撒野的疯子。当年中国决定要介入并不只是卡扎菲要与台湾建交,而是卡扎菲在中国的核武器问题上让他在国际舞台面前下不来台面。

“你知道的,目前为止,卡扎菲还在购买我们的武器,也就是说他还是苏联的军火客户。难道我们的敌人要我们放弃掉军火客户,我们会答应吗?”亚纳耶夫故意这么问道。

沃伦一愣,他没想到亚纳耶夫会这么老实的说出苏联与卡扎菲之间的关系,毕竟第三世界主要的七个军火进口国,利比亚跟苏联之间有着深刻的军火交易关系。

亚纳耶夫其实不在乎西方会不会朝卡扎菲动手,他唯一在意的就是卡扎菲会不会倒台,毕竟政府军要是倒台了,亚纳耶夫可是白白的损失了好几个亿的军火生意。要是扶植起一个亲近西方的政府,自己在地中海的最后一点家底也就这么耗干净了。

苏联知道美国想要搞什么,利比亚内乱之后产生的难民潮对于欧洲来讲就是灾难,现在已经有一个南斯拉夫涌现出穆斯林难民潮,再来一个利比亚,德法两国该哭了吧。而且苏联失去了利比亚之后,就意味着他在地中海已经没有可以交易的盟友了,埃及早就在1972年选择与苏联翻脸。

不过现在苏联大幅度的收缩战线,也无暇顾及到地中海的北非盟友了。

“当然这些问题也不是说到了没得商量的地步,我们的要求也很简单。将藏匿在美国的波罗的海其余两国领导人交给我们,我们就默许你们对卡扎菲的行动。”亚纳耶夫自然不会让美国人称心如意。

他对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两个流亡政府领导人一直耿耿于怀,可以说这也是为什么加盟国之间存在着隐患的原因。除去一直贼心不死的格鲁吉亚,也就数波罗的海三国的分裂主义势力还在幻想着自由万岁。

把分裂主义的精神支柱吊死在绞刑架上,国外的政治势力断绝掉援助之后,那些人就跟无头的苍蝇一样找不着北了。

“成交。”沃伦回复道,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流亡政府现在对于美国来讲就是一个包袱,尽早的甩开交还给苏联还能在这些目标上达成一致的意见。真的要动手搞死卡扎菲的话,中国应该是最没有意见的一个。

“真是一场非常愉快的合作。”国务卿沃伦的手跟亚纳耶夫再一起的握到了一起,为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间的利益出卖无关紧要的小国,这一点苏联和美国倒是惊人的相似。

反正利比亚人民从明天起来,就会看见苏联官方对利比亚的态度就会从支持的盟友,变成了不过问的路人。紧接着美国会联合起他国家,在利比亚的内部煽动起一场茉莉花革命。

亚纳耶夫同志出卖利比亚的那一刻,就决心用一个国家的利益来让西方世界造成一次社会上的危机。因为谁都不会想到,那些潜在的绿色癌症会在今后的欧洲造成令各国头疼的社会问题。

第二百四十六章 政治局的小会议

克里姆林宫的参政院三楼,有着为政治局委员专门使用的会议室,在戈尔巴乔夫时代,这里是政治局会议召开时才专门使用的会议室。而现在亚纳耶夫则将会议室变成了一个专门的,还是私人的会议召开的场所。尽管在某些人眼中,这样做并不符合所谓的传统规定。但是却没有人反对,因为苏共就是一个这么奇怪的地方,领导人在某些无伤大雅的方面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这一次参与这场秘密会议的有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总理帕夫洛夫,俄罗斯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波洛兹科夫,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普罗科菲耶夫,其中两位书记是从二十八届代表大会中连任,并且担任新一任的政治局委员。就连帕夫洛夫,雷日科夫,甚至包括亚纳耶夫自己,才是第二十九届代表大会中选出的新的委员。

坐在会议室里的不是俄罗斯的实权人物,就是整个苏共的政府部门重要领导。虽然雷日科夫夺去了帕夫洛夫一半的权利,但是却能更好的平衡两个人之间的权力,避免了一家独大的危险,避免再次出现一个1953年的野心勃勃的部长会议主席。

制衡与集权,永远是苏联政治体制中重要的,永远的存在。

亚纳耶夫将这些人召集在一起不是心血来潮,他想知道自己的改革到底有什么样的成果。在1991年8月之后,担任经济部长的雷日科夫开始施展自己的政策手段,比起戈尔巴乔夫不切实际的乱来,雷日科夫显得稳扎稳打的多。先是稳定半开放化市场的波动,政府重新掌控价格,在重要的物资方面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而不是将所有的调整交给那双所谓的无形的手。在稳定了市场之后,紧接着雷日科夫便开始了慢慢松绑的政策,小部分商品交给市场来管理,然后慢慢的再扩大这一范畴。

“1992年我们摆脱了经济负增长的噩梦,这一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1%。比起1990年和1991年的经济-1.3%的经济衰退情况,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很大的功劳还是归功于亚纳耶夫总统的总方针和政策。”雷日科夫一本正经的念着最近的数据报道,曾经担任过经济部长的他对数字有着偏执的敏感。

“那么社会方面呢?普罗科菲耶夫和波洛兹科夫同志,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政治不稳定的最终结果就是会影响到社会的不安定,所以生活在高墙之内的亚纳耶夫需要通过其他人来了解外面的情况。

“在1991年莫斯科的治安事件达到了历史以来最高峰,仅仅一年发生的治安事件就达到了456起,不算上游行之类的政治示威。而1992年之后有所下降,只有389起,今年治安事件再次的降了下来,只有311起治安事件。”

听到普罗科菲耶夫的回答,亚纳耶夫心情总算比之前要好了一些,想起八一九的时候那些站在广场上的无知民众他就有些头疼,经过了铁血的镇压还有真相的公开之后,叶利钦的支持者几乎在莫斯科销声匿迹了,现在自由和民主而在苏联反而成为肮脏裹脚布的代名词,绝大多数人都不再会去认同这些肮脏的,夹杂着和平演变政策的思想。

“俄罗斯的经济环境也比之前好得多,主要是经济增长呈现出良好的态势,1993年就比上一年要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五十的经济增长幅度。由原来的负增长变成现在的1.4%的经济增长利率。”波洛兹科夫回答道。

“那么帕夫洛夫和雷日科夫同志,苏联的经济工作还是要交付到你们的手中。苏联的经济有所回暖但是还远远不能达到之前的鼎盛时期。”亚纳耶夫委婉的表示希望他们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苏联的经济有所起色。

“同样我也知道现在还有诸多的难处,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体谅一下我们,因为我们已经尽力了。”说到这里,亚纳耶夫还特地的看了一眼波洛兹科夫,当初的俄罗斯是第一个开头闹分裂的内部势力,现在他希望波洛兹科夫可以遏制住那股由俄罗斯本身蔓延到整个加盟国的政治灾难。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点点头,表示会尊重亚纳耶夫总书记的决定。但是只有亚纳耶夫自己一个人知道想要让苏联的经济再往前一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几乎每一步都是在悬崖上走钢丝,一不留神就会全军覆没。

这场小型的秘密会议散去之后,亚纳耶夫让帕夫洛夫简单的留了一下,他还有一些事情要向帕夫洛夫交代。亚纳耶夫将会议室厚重的窗帘给拉上,屋内出了水晶灯的亮光,就只有两个沉默的男人。

“我想知道你最近的想法,帕夫洛夫同志。”亚纳耶夫也不喜欢拐弯抹角,直接明了的说道,“尤其是在雷日科夫成为部长会议主席之后,我想知道一下你的工作开展的如何?”

亚纳耶夫也相当于变相的询问你是否对雷日科夫抢夺你的权利表示不满?其实亚纳耶夫独立出去的部长会议主席比之前的实际权力要小得多,它的权力只囊括在经济和民生的范畴之下,其他的大权还是紧紧的攒握在帕夫洛夫的手中。

“谢谢总书记的关心,我的工作开展的很顺利。雷日科夫同志也不愧是以前担任过部长会议主席的人,他在这一方面的经验明显比我优秀的多。当然如果说我是否同意总书记的做法,我可以说同意,且尊重总书记的决定。”

听到帕夫洛夫的回答,亚纳耶夫的心中总算是稳定了下来,无论帕夫洛夫所说的是否真诚或者违心,他都听到了一个交代。哪怕对方阳奉阴违企图夺权,他也可以一脚将他踢出政治局委员的名单。毕竟亚纳耶夫才是那个掌握了绝对权力的人。

“很好,帕夫洛夫同志你先去忙吧。”亚纳耶夫说道。

帕夫洛夫点点头,回答道,“没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亚纳耶夫总书记。”

“再见,帕夫洛夫同志。”亚纳耶夫招手告别,一直看着对方的身影在自己视线中慢慢消失,此时他拿起最近的工作行程列表,在原本的出访加盟共和国的行程上画了一个圈,然后添上了另外一条工作安排信息。

考察全国的军工企业,并且对他们所进行的项目做出相应的指点。

苏联在裁撤了大批的部队还有封存了一部分的军火之后,剩下的都以贩卖出售的形式交付给了第三世界的国家。此时的苏联军火正好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老一批已经退役,新一批的却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战斗力。

亚纳耶夫的此举无外乎是告诉其他人,虽然苏联放弃了与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太空竞赛,但这并不代表苏联的军工产业一直停滞不前,他要做的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别人,总书记对苏联的军工项目非常敬重。

写下这一行之后,亚纳耶夫又在备忘录的另外一面写下了别的一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字母,但是里面透露出来的信息至少能让半个苏联的政府高层感到震惊。写完之后,亚纳耶夫觉得有些不妥,将它揉成一团丢进了垃圾桶之中。避免自己最深层的想法被人发现。

那张躺在废纸筐里的纸条上的写着一句话,削减内务部人数,裁剪内务部权利。

第二百四十七章 代表祖国感谢你们

如果说近期有一项能轰动苏联高层的新闻,那就是亚纳耶夫出任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的事情。这是亚纳耶夫在执政以来第一次兼任其他部门的主席,而这次的军事工业委员会“升格”的法令也已经签署,按照莫斯科的说法,该委员会直接受命于总书记,更能提高行政效率。

苏联军事工业委员会是对重大国防项目和计划进行决策的政府机构,其职能范围包括武器装备的研发生产、国防工业及军工部门的改造重组、军工部门之间合作、国家武器装备计划和国防订单等。

苏联的军事工业委员会“升格”后,将在更大程度上解决进口替代问题,通过直接对苏联最高领导人负责的方式更好地弥合政府、制造厂及其他机构之间的分歧。同时亚纳耶夫还宣布,苏联国防部副部长鲍里索夫将担任该委员会执行秘书。

政治嗅觉敏锐的人隐约从这次的升格改组之中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在1991年的八一九政变之后,苏联几乎停止了所有的重大军工项目研发,除了像航母建造之类的重点关照项目之外,诸如暴风雪号的发射,还有安225运输机的后续生产都陷入了停顿的状态。当时莫斯科发布的命令是政府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刻,所有的军事研究项目科研经费都会被取消三分之二。

直到现在,暴风雪号也只是静静的躺在拜科努尔的厂房之中,被苏联进行了无限期的封存。

现在国防部副部长鲍里索夫同志接到了来自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亚纳耶夫总书记的一道命令,适当性的加大资金支持某些必要性的军事项目。

摆在鲍里索夫面前的“重点”关照第一批项目有“雅克141”研发计划,“T80U的后续完善计划”,“米格33后续生产计划”,“卡50武装直升机的尝试性计划”,“阿库拉级核攻击潜艇生产项目”。

其他的军工项目多多少少也已经恢复到接近之前的研发和生产水平,例如苏30,苏33,苏34等等。不过亚纳耶夫将这些项目列入重点关照的原因,也是看到了计划发展的长远性,还有效益性。米格33虽然是从第四代向第五代过度的战斗机,但是可靠的性能也曾在1991年和1995年列入了首批标准多用途战斗机进行批量生产,只是最后由于苏联解体而资金困难,未能实现。

当一个国家的资产被一群卑劣无耻的经济和政治的寡头控制的时候,就连国家的国防安全都没法得到保障,这才是最悲哀的事情。亚纳耶夫恢复重点项目的原因,也就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在苏联的国土上重演。

“雅克141研发项目,为什么军事工业委员会会突然对这个即将在政府部门下马的项目产生兴趣?”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东杜科夫奇怪的问道。

他是雅克141的主设计师,从1985年起在雅克夫列夫设计局工作到现在,雅克141可谓是他的心血之作,因为之前雅克38出现的各种事故,所以也让他决心研发出一种更加可靠的垂直起降舰载战斗机来替代原来的飞机。

此时的基辅级已经从海军中强制退役,可以说当初为雅克141研发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苏联海军的主流也是苏33舰载机。但是军事工业委员会确认为雅克141作为苏联一种成熟的垂直起降机型,在作战方面有着无可代替的一面。

简而言之就是苏联如果将四艘基辅级全部卖出去,那么就等同于为雅克141拓宽了国际军售的道路,而且苏联海军方面也不会单单采用单一的苏33舰载机,同样雅克141也会列入他们的考虑范畴,虽然后勤可能会哭喊着骂娘。

试想一下,假如苏联政府扼紧了口袋,将苏33作为禁止出口的舰载机,那么印度就只能购买米格29或者雅克141,对于后者而言,拥有着雅克38舰载机的印度可能会更加的倾向于后者。

当然除了阿三之外,韩国还有另外两个不知什么时候购买苏联航母的国家,也会成为雅克141的潜在客户。

“是的,东杜科夫设计师,我们军工委员会认为雅克141的项目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发展,所以才来跟你宣布这件。”不是商量,也不是恳求,鲍里索夫几乎是用命令式的语气告诉雅克夫列夫设计局,你们获得了苏联军工项目资金的援助。

或许是幸福来的太突然,东杜科夫设计师感到非常的意外,毕竟一年之前他们的研发资金压缩到只有三分之一的程度,最后雅克夫列夫设计局不得不自己掏出部分的资金来继续支援项目研究,就在东杜科夫都以为雅克141计划彻底的流产的时候,军事工业委员会为他们送来了福音。

“这项扶持计划项目还希望东杜科夫同志能够好好保密。”鲍里索夫把食指搭在了嘴唇上,作出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毕竟这些扶持计划都是秘密的,一旦在军事工业部门传开了,势必会引发其他人的不满。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