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156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这个问题亚纳耶夫也考虑过了,就跟他当初采用奥加尔科夫在陆军大力推行电子化一样的道理,一开始很多人都反对,只是最终被亚纳耶夫的强硬手段折服,不得不改变思路接受这种设备,“只要你们能做出表率,而且这些‘小玩意’在内务部表现不俗的话,那么我自然可以说服亚佐夫和陆军元帅瓦伦尼科夫。”

“所以苏联军队的革新就交给在座的两位了,我相信你们应该不会让我失望的。”亚纳耶夫虽然表现的和平和,但是态度却非常的生硬,他用终止话题的方式制止住了普戈想要继续开口的想法。

而始终不说话的克留奇科夫也只是点点头,说道,“我们会忠实的依照亚纳耶夫总书记的指示,在内务部中实验性革新士兵的单兵装备。”

“感谢克留奇科夫同志的理解。”亚纳耶夫总算松了一口气。

离开亚纳耶夫的办公室之后,普戈有些抱怨为什么克留奇科夫一口应允下来亚纳耶夫的要求,要知道这种未经过实战检验的装备派发给士兵简直就是开玩笑。

原本步履匆匆走在克里姆林宫的走廊上的克留奇科夫停下了脚步,他转过头对喋喋不休抱怨的普戈投来一个嘲讽的微笑。

“普戈同志,我想你是误解了总书记的意思,这只是一个小信号,难道你们看懂吗?亚纳耶夫总书记的目光可不单单只是一个小小的装备更新,他是想通过这件事来了解在军警内部推行革新的阻力,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接下来恐怕还有更大的动作。”

“更大的动作?”

普戈皱着眉头反问道,“什么样的大动作会让亚纳耶夫总书记利用小小的装备革新来投石问路?”

克留奇科夫叹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恐怕这个大动作能影响到整支苏联军队未来的发展思路。”

第三百四十三章 防务展览

亚纳耶夫推行新式装备可不单单只是在内务部部门进行试验性的小推广,为了打响新式单兵装备的名声,亚纳耶夫鼓励研发装备单兵装备制造厂家将新开发亮相的6094背心和新式的卡拉什尼科夫战术鱼骨在欧洲防务展览上进行宣传。当新型的molle系统战术背心名号开始在欧洲范围内打响时,那么苏联军队也就不得不重视新式装备的发展了。

所以1995年的北约防务展非常罕见的出现了一家苏维埃专门推销士兵个人携行具的摊位,这个由政府最新设立的莫斯科单兵装备制造厂展示了他们新型的战术鱼骨和携行具,前者鱼骨是为东欧习惯使用卡拉什尼柯夫的国家准备的,后者则是为了打响MOLLE系统战术背心的名号而进行的一次推广。

跟其他展览枪械和重型武器展览的摊位比起来,莫斯科单兵装备制造厂的人数和流量算是楚楚可怜,尽管在展厅的门前悬挂着镰刀和锤子的苏维埃图案,但是以前的东欧国家代表们在路过这片红色记忆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

而亮相的6094背心的确吸引了西欧一些国家的代表驻足围观,但是听到对方报出的价格之后都望而却步,这的确是一向提倡粗暴简单耐用的苏联第一次进军高端市场,所以6094背心的价格比法国和英国现在服役的携行具价格还要高一倍。对于思路还停留在便捷实用廉价的欧洲大国军队来讲,6094这种玩意顶多适合在特种部队小规模的服役,不适合在军队里大量的普及。

不过设计的6094背心还是吸引了一些土豪小国的目光,例如比利时这样的政府代表团,比利时王室阿尔贝王子也跟随着代表团出席了这场欧洲防务展,当他看见莫斯科单兵装备制造厂摊位悬挂的6094背心之后停下了脚步。

“怎么了,国王陛下?”随从人员询问道,他们本来是参观美国最新的重型武器展览厅的,哪里才是比利时代表团真正想要参观的地方。

阿尔贝王子已经不是1945年那个年轻而雄心壮志的斗士了,四十年后成为国王的他有了一头的灰白,只是看到6094背心的时候让他感觉这个战术背心非常的新颖。

“没什么,我想看看这个背心。”阿尔贝抛下随从独自一人走进莫斯科展览位,他向工作人员询问这款背心的用途。

“模块组合搭配?这可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呢。”阿尔贝拎起桌面上黑色的战术背心,这款新型的背心比他想象中要轻便许多,而且还能随意的搭配各种各样的模块化附件,从北约5.56口径的弹匣到苏联社会主义国家7.62口径的弹匣袋,相对而言要便利了许多。

“这样的设计可是能带动携行具的革命,这种优秀的设计可以节省军队在携行具方面的开支,比如我们想随意转换各种枪械,那么只要替换一个附包就可以实现从卡拉什尼柯夫步枪变换为P90冲锋枪。很有趣的设计,而且我想知道价格。”

当莫斯科展位的工作人员爆出不菲的价格时,阿尔贝只是皱了一下眉头,并没有向其他代表一样转身就走。显然这种先进的携行具吸引了他的目光,比利时军队可不像其他国家一样的家大业大,相反他们的士兵单兵装备反而比其他国家更奢华一些。

“使用尼龙的确价格要比西他的携行具贵上许多,但是如果采购一定数量的话,能不能降低价格?毕竟这种上平对于所有国家而言都是新鲜的事物,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了解和接受。”阿尔贝开始试图跟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讨价还价。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我们比利时警察部门愿意采购一些这种战术背心,用来进行测试,如果效果良好的话,还会追加订单,如何?”

显然这份订单超越了马尼尔厂长的期望,他是刚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代表谈妥了一笔生意,对方在老东家的情面上愿意小规模的采购莫斯科单兵装备制造厂出产的卡拉什尼科夫鱼骨,用来测试他们的效果,而且罗马尼亚方面还采购了一批KOBRA反射式瞄准镜,尽管Aimpoint公司的报价还要低廉一些。

谈妥了这两笔生意之后,马尼尔厂长在返回展位时正好遇见工作人员行色匆匆的向自己走来,低声的跟他讲解了现场的情况之后,马尼尔亲自跟阿尔贝王子进行谈判。对方可是欧洲王室的要员,哪怕比利时军队愿意采购自己的战术背心,也足以让这家新建立的厂商继续发展下去。

从1991年开始,军工厂家都拥有自由的和国外的军警部门签约订单的权利,只要不涉及到一些高端的军事机密,苏联政府往往给予优惠和照顾,这些厂家能在最困难的那几年活过来靠的往往是自由拉去的订单。例如米高扬与印度国防部签订的米格29舰载机改装,还有通过死亡商人维克多一直向非洲与南非大量的倾销便宜耐用的米8直升机的米里设计局。在经济最动乱的那几年,他们通过这样的手段,反而靠开拓海外市场保持住自己的利润。从而没有遭遇倒闭和崩溃的境地。

所以刚刚建立,在国内又没有一定基础的莫斯科单兵装备制造厂就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他希望可以通过西方国家人傻钱多,哦不,拥有雄厚财力的国家来提供足以能让自己活下去的订单。

“我们想要采购两百套的战术背心,用在自己的测试比利时的军警部门,如果效果好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再次签订订单。我觉得你们的设计非常有意思,所以我想提一个要求,关于弹匣包的问题。”

阿尔贝将5.56北约弹的弹匣包放到马尼尔厂长的面前,说道,“我需要能够完美结合FAC步枪的弹匣包,我想这个要求贵公司不会拒绝吧?毕竟你在这里展示的只有AR和AK两种类型的步枪。如果价格适合的话,我想我会考虑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

阿尔贝向马尼尔厂长抛出了橄榄枝,让对方知晓自己对这种产品的重视程度,等待了好半天才接到第一单生意的马尼尔当然不愿意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

“当然没有问题,如果你们需要的话,甚至是P90的弹匣包我们也可以专业为你们定制。而且再价格方面也会给予优惠。”马尼尔厂长微笑着说道。

“非常感谢。”阿尔贝点点头,他让随从的陆军军官负责跟厂长商议其他的事项,这位曾经服役于比利时军队,并且在军队内部拥有极高威望的陆军中将。可不像英国王室,立宪之后便成为了国家象征性的因素,他依旧能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影响一个国家,尽管这个国家在欧洲看来是那么的渺小。

“我想德阿纳首相应该不怎么喜欢这样的小动作吧?毕竟这位政治巨人可不喜欢一个国王对军队有太多纠缠不清的关系。在这个古板的家伙眼中,这意味着王室对那条看不见的红线有些逾越了。”

阿尔贝的自言自语让跟随在身边的随从无从作答,不过他只是自嘲的说道,“算了,这么有趣的东西不装备部队实在是可惜了,我就算是顺手做一件好事吧,只是真的有些好奇,这个设计出如此新意产品的苏联默默无闻的小厂商,将来能够走到怎样的一步。”

第三百四十四章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未来

亚纳耶夫提倡的molle战术背心并没有得到广大西欧国家的认可,但是相反却引起了一些小国家的兴趣,尤其是像比利时,沙特之类的舍得愿意在自己士兵身上花钱的军队。战术背心的第一批客户就是来自他们。比比利时更慷慨的沙特几乎一口气就预定了500套的6094背心,在军队进行小规模的测试。

亚纳耶夫的军备改革方案并不是没有引起陆军内部嗅觉敏锐的家伙的注意。比如那位坚强的挺过了1994年那场病痛之后,原本应该死在某个冬季早晨的奥加尔科夫元帅依旧生龙活虎的站在亚纳耶夫的面前,重新出任战略欺骗局局长的他第一时间就是打算牺牲亚纳耶夫宝贵的世间来谈论关于自己的想法。

不过现在的战略欺骗局可没有之前只手遮天的实力,只能乖乖的成为总参谋部的某一个隶属部门。作为抱着军国主义和总体战延续想法的他对亚纳耶夫来讲始终是不安定的因素,亚纳耶夫需要这个家伙的敏锐和才华,却不敢赋予它过大的权利,以免这驾驭不住柄双刃剑,伤到了自己的手。

“亚纳耶夫总书记最近这些年一直在军队的内部推崇数字化和电子化,并且提拔重用那些提倡军队现代化的将领,可以看出亚纳耶夫总书记在某些思路上是和我一样的,都是察觉到电子信息革命会在将来的战场上成为主流,如果在70年代那群不留余力发展战略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的蠢货能够重视我的战术思想,1991年根本轮不到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电子战大放光彩,不是吗?”

当时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威廉·佩里在仔细研究了奥加尔科夫理论之后,接受了奥加尔科夫革命思想,大力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不久,这一成果在海湾战争中得到了充分验证。不少美军将领甚至认为,海湾战争是用美国的军事技术,加上奥加尔科夫的军事思想打赢的。

“是的,但是你的思路在当时影响到一大批人的前途,所以才会遭到封杀。”亚纳耶夫不咸不淡的回复道,这位已经七十多岁的高龄的元帅内心深处依旧燃烧着野心的火苗,他希望看到这只伟大的军队能够从老朽的躯壳再一次的蜕变,就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生一样。

“而且现在苏联军队发展思路是点穴战,我们只对敌重要目标实施点对点的攻击。攻击所选择的目标,往往是对方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害处,如战场体系中的指挥控制系统、侦察预警系统、电子对抗系统、后勤补给系统以及重要经济目标等关键性链条。选择的目标虽然不多,但都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一旦成功即可迅速达到战略或战役目的,从而改变敌对双方的态势,这一点,和奥加尔科夫同志极力推崇的海量精确制导武器将对整个经济体系形成极度恐怖的杀伤力这种做法是不同的。”

“借用一句话,设想在某个下午把炸弹扔进你的卫生间来结束一场战争的想法是很莫名其妙的,所以虽然我们的思路起点一致,但是终归会在某个路口分道扬镳。你只是想要精准的摘除掉我们敌人全身上下的器官导致对方死亡,而我们只是将一柄尖刀刺入他的心脏,用外科手术的精准打击结束战争。”

亚纳耶夫的每一句话都让奥加尔科夫元帅无法反驳,作为旧时代的前瞻者和引领者,奥加尔科夫的观点本来就带着历史的局限性。他是希望将来与美国全面战争的时候精准的毁掉对方整个国家,而亚纳耶夫则想着如何追上美军的发展思路。

所以如果不是因为政治不正确,亚纳耶夫还真想提拔重用奥加尔科夫元帅,在亚佐夫卸任之后担任苏联的国防部部长。不过因为身体的问题,奥加尔科夫可能也没有几年的光景了,就算撑过1994年的病痛,那么他也随时有可能在接下来的这几年撒手人寰。让他在没有了耀眼光环的战略欺骗局度过自己的剩下的几年总比被人遗忘孤独老去要好得多。

奥加尔科夫终于明白自己这位曾经走在整个军事界最前端的人物如今也在逐渐变成不合群的保守派,起码眼前这位苏共领导人提出了比自己更加完善的战略思想,而这种发展思路很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影响到苏联军队的建设。

至于种下的这颗种子将来会成为参天巨木还是一片低矮的灌木丛,奥加尔科夫相信自己是看不到他结果的那一天了。

“国内的少壮派已经开始成型,他们新一代的萨姆精准制导导弹的发展也在国防部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发展,但是还是有一批保守派需要处理。如果亚纳耶夫总书记愿意赋予我那么一丁点的可怜权利,我就能帮助你将这些阻拦军队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保守派们统统带进坟墓。”

“他们害得我错过了人生中最辉煌的时代,难道不应该付出一些小小的代价么?”奥加尔科夫元帅说道。

亚纳耶夫直到奥加尔科夫已经做好了准备,跟不提倡信息化的保守派们斗争到底的准备,帮助亚纳耶夫扫清最后阻碍军队大规模改革的绊脚石,同时也为亚纳耶夫的军队大转型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未来属于数字化和电子化,我已经看不到这个未来了,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帮忙扫清阻拦我伟大理想的保守派,虽然将来的发展思路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我们的理念是一样的,打造一支高端化的苏联军队刻不容缓,我们已经被美国拉开了十几年的距离,谁都不希望这个距离继续扩大。”

说到这里,奥加尔科夫表达出自己最后的愿望。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日后的苏联军队,能在亚纳耶夫总书记带领下,带给西方不输于八一军演时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和恐惧。”

第三百四十五章 伊朗核问题

萨达姆的下场让每一位与美国有过节的国家敲响了警钟,尤其是像伊朗和利比亚这种一心想要发展核技术,并且企图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伊朗的环境要比利比亚还要优越,毕竟在1980年与美国断交之前,伊朗的核能源开发技术都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只不过断交之后美国就指责伊朗以“和平发展核能”作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尤其是伊朗在雅兹德地区发现了丰富的铀矿之后。

拉夫桑贾尼能够发现铀矿可不是出自真猪的恩赐,而是苏联的指点。在勘测到丰厚的铀矿之后,伊朗大力发展核能的野心也膨胀了起来,他们希望苏联能够帮助自己建立一座大型核电站,来积累和平利用发展核电的经验。

至于和平利用这句话有多大的诚意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真的打算放弃核技术的话,就不会有后来长达十年的制裁还有艰苦的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了。

在雅兹德铀矿被发掘之后,伊朗拉夫桑贾尼总统就开始在着手准备访问莫斯科的行程,虽然他之前极力的主张与西方和平相处,但是在看到美军入侵伊拉克的惨状和马里奥总统对伊朗抛出的橄榄枝表现出不屑之后,拉夫桑贾尼总统也开始考虑改变自己的立场,起码不像以前一样热衷于化解美伊之间的隔阂。

虽然不至于与美国为敌,但是伊朗也不表现出热脸贴冷屁股的积极了,所以雅兹德铀矿发现之后伊朗采取秘密开采的方式,杜绝向外部透露矿产的真实信息,只是小范围的宣称他们发现了一座稀有金属的矿场,并且准备进行项目开采。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