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248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恩,这才是双赢的局面嘛,你保住了国防部部长的位置,我们将S300防空导弹给卖出去了,皆大欢喜。”亚佐夫点点头,非常欣赏索卡扎波罗斯的配合态度。想想其他国家贩售军火时都要靠贿赂来完成订单,只有苏联每一次都是靠丑闻来赢取订单。

而且威胁的手段远远比贿赂要有效的多。

“但是你们必须销毁所有的证据!”卡索扎波罗斯恨恨的说道,他可不希望自己当了四个月的国防部长就因为贿赂丑闻而下台。

亚佐夫拿过文件,当着索卡扎波罗斯的面,将所有材料撕成了碎片,然后放到一边。他抬起头对索卡扎波罗斯说道,“现在够了吗?接下来苏联和希腊之间还有更多的军售交易,我可不希望两国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一点小事而闹得不愉快。”

索卡扎波罗斯勉强的笑了笑,他有预感,S300导弹军售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才是希腊军售的噩梦。

而他作为希腊军售的代表,手中把柄却一直被撺握在苏联国防部长的手中。

这简直就是不敢相信的噩梦。

第五百五十三章 背后一刀

就在亚佐夫和索卡扎波罗斯完成了第一单S300防空导弹系统的交易之后,以克莱里季斯为首的塞浦路斯政府撕毁了与在1974年土耳其阿拉提2号攻势完成之后的停火协议,悍然发动内战。这一次克莱里季斯做足了准备,决心要收复失去的莫尔富和莱夫卡,击溃北方政权,收复塞浦路斯失去的百分之三十八的国土,统一整个国家。

就在克莱里季斯发动攻势之后一个小时,盘踞在爱琴海的斯坦尼斯克航母战斗群开始向塞浦路斯的方向前进,这一次他们是为了阻止土耳其的舰队攻击塞浦路斯,同时也用这种方式警告马兹耶尔,塞浦路斯已经不是你们染指的地方了。

炮火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居民,他们看着漆黑的天空中穿梭而过的火箭弹,就像流星一般照亮了黑夜,然后狠狠的砸在居民楼的顶层。火焰的爆炸产生了耀眼的夺目的光芒,燃烧的火焰吞噬了那些还没来得及从公寓中撤离出去的群众。只剩下一双双惊慌失措的眼睛无助的望着窗外发生的一切,不知道该向何处逃亡。

1974年的时候,那些可怜的希腊人也是在这样恐慌的夜晚中提心吊胆的度过的,只不过这次终于轮到土耳其族的那些幕斯林们品尝被打压和驱赶的滋味了。当初希腊人被土耳其军队放逐的耻辱,当初惨烈无道的种族大屠杀,都会在这次的内战中将仇恨加倍奉还回去。

两个T80坦克营向莫尔富和莱夫卡进发,克莱里季斯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据这两个重要的城市,然后以此为据点,向北塞塞浦路斯政权进行全面进攻。与此同时,英国驻塞尔维亚空军基地的战斗机也开始起飞行动,两架美洲虎战斗机在黑夜的掩护之下逼近了位于莱夫卡的北塞浦路斯军事基地,向防空火力薄弱的北塞浦路斯部队投放集束炸弹。

北塞浦路斯的军事基地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悉数摧毁,集束炸弹就像是为这些入侵者们准备好的杀戮武器,在燃烧的火焰亮光中,人变成了焦炭和灰烬。装甲车变成燃烧的铁皮,英国用这种手段变相警告土耳其,这就是和英国军队作对的下场。当初土耳其教唆塞浦路斯土耳其叛变的时候,英国首相威尔逊就曾大为恼火,因为塞浦路斯的动乱会影响到英国军用机场的安全。进而影响到英国维护苏伊士运河的行动。

血腥而残酷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就在塞浦路斯政府撕毁停火协议之后,联合国维和部队居然非常罕见地没有半点行动。既不介入这场内战,也不对战争中的居民区进行疏散,他们就这样看着塞浦路斯军队进攻城市而无动于衷。仿佛那些土耳其人是死是活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这时候居住在北塞浦路斯的居民才从真正意义上的感觉到他们像是被整个世界抛弃一样,由于美国的情报侦查和英国的空袭掩护,塞浦路斯军队的进攻非常顺利,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两座大城市绝大多数地区已经落入了塞浦路斯军队的手中,北方政权的军队被碾压的完全抬不起头来。而最令他们绝望的是,土耳其政府在战争开始之后就一直处于悄无声息的状态,这让北塞浦路斯政权第一次感觉到四面楚歌的悲凉。

倒不是马兹耶尔见死不救,他也有自己的苦衷。美国航母战斗群就停靠在塞浦路斯与土耳其之间的海域之中,仅仅一艘航母,就逼得土耳其军队不敢上前一步。这就是美国的军事实力和国力底蕴带来的震撼。

现在马兹耶尔唯一的希望只能保佑联合国能主持一次公道,实际上是希望苏联可以站出来带头表个态,反对美国武装干涉其他国家政权的行为。马兹耶尔知道苏联不可能为了土耳其卷入塞浦路斯争端中,何况希腊和塞浦路斯还是苏联的巴尔干盟友。但只要苏联能表态就够了,土耳其自然有方法对付塞浦路斯的现状。何况土耳其可不担心美国的针对,大不了最后一拍两散,土耳其退出北约,将遏制苏联的黑海战略要地贡献出去。到时候估计苏联领导人做梦都会笑出声。

在另一端的莫斯科,亚纳耶夫也在思考着与马兹耶尔同样的问题,如何在联合国问题上做文章。亚纳耶夫的猜测是马兹耶尔会在塞浦路斯问题上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抗议,然后提交一份提案,要求塞浦路斯军队停止进攻北方政权的行为。

“但是联合国维和部队都已经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了,马兹耶尔的提案还能生效吗?”谢瓦尔德纳泽不解的问道。除了美国之外,德国,法国,英国等被土耳其背后阴过刀子的国家都在盼望他在塞浦路斯事件中被狠狠算计一次。

“土耳其需要的是我们的态度。”亚纳耶夫将手指指向塞浦路斯,然后又指向土耳其海峡。不紧不慢的说道,“看到了吗?马兹耶尔是想用海峡归属权来跟苏联谈判,换取我们对土耳其侵略塞浦路斯的支持。”

“但这又有什么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可是拥有一票否决权啊。而且希腊和塞浦路斯还是苏联的盟友。”谢瓦尔德纳泽挠挠头,也不知道马兹耶尔这一步棋走在哪里。

“是的,这并没有什么用。不过马兹耶尔已经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了。”亚纳耶夫讥笑对方,“当初与苏联结盟的时候对于海峡归属权问题一直在推三阻四,现在出了事就想到苏联的好了?你以为我会同情你?我差点笑出了声。”

在土耳其和希腊面前,亚纳耶夫当然选择素来有亲俄传统的希腊。第三罗马与奥斯曼帝国时期延续下来的恩怨并不会因为短暂的外部结盟而消除,亚纳耶夫一直等待着能将土耳其彻底臣服的机会。而且亚纳耶夫对于信仰伊斯蓝的土耳其族的厌恶,不亚于他对美国的憎恶。作为将原住民从自己家园驱逐出去的幕斯林,换做是亚纳耶夫的话,早就用温压弹连同居民区一起清洗了。对付土耳其幕斯林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他们送进火狱,让那群幕斯林知道什么叫做残忍。

对于在亚美尼亚屠杀了150万平民的土耳其畜生来讲,用不着跟一群盛产自杀人肉炸弹和恐怖分子的信徒讲同情。

“光荣属于苏维埃,属于曾经的第三罗马。”亚纳耶夫小声念道。

“假如土耳其真的提交了提案,我们应该怎么办?”谢瓦尔德纳泽征求亚纳耶夫的意见,亚纳耶夫下达的每一个命令,都关系到了苏联对外部在联合国上的一举一动。

“土耳其认为我们会投下什么票?赞同还是弃权?”亚纳耶夫突然问道。

“应该是弃权吧?毕竟这关系到三个常任理事国的态度。”谢瓦尔德纳泽思考了一会儿,小声的说道。

“是的,弃权。”亚纳耶夫眯起了眼睛,他的脑海里已经想到了表达苏联态度的方式了。

“安理会的决议中有四个国家会投下反对票,只有一个国家会弃权,不过弃权的国家不是苏联。所以,谢瓦尔德纳泽同志,你懂了吗?”亚纳耶夫决定用这种方式恶心土耳其一次,不过他的后手还没有完。

“我们的S300也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部署到克里特岛上,到时候给土耳其的心理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吧?哦对了,还有差点忘了我们的塞浦路斯了,也是时候给土耳其方面添点堵了。”

第五百五十四章 安理会的反对票

从心底来讲,亚纳耶夫耿耿于怀的事情有两件,一是美国不断试图插手中东事务,挑起地区争端的问题。二是伊斯蓝全球性扩张的问题。相比起前者看得见的危害,后者隐形的祸端则显得更加后患无穷。原本只要花费力气就能剿灭的伊斯蓝极端势力在美国的纵容之下日益发展壮大,加上西欧国家的绥靖不作为,隐约有了发展壮大的趋势。

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阿拉伯伊斯蓝联盟正在慢慢形成雏形,而小亚细亚的土耳其一直野心勃勃的想要光复奥斯曼帝国的荣耀。美国在中东一个接一个的拔除枭雄时,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给整个世界带来更大的祸患。整个中东失去了强有力的领导人之后,将会迎来一场伊斯蓝原教旨主义复辟的盛宴。到时候将是人类文明噩梦的开始,没有人希望再看到一场宗教战争。

这时亚纳耶夫所领导的苏联政权却出人意料的成为了中东国家世俗化的最后一道防护屏障,叙利亚的哈菲兹·阿萨德在苏联的庇护之下尚能维持正统,而伊拉克则正在变相的成为帝国坟场。逊尼和什叶之间的仇恨,美军与萨达姆部队之间的龃龉,成为了整个中东的导火索。

这也是为什么亚纳耶夫坚决反对和抵制奥斯曼土耳其扩张的原因,因为除了苏联之外,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坚守人类文明不继续受到伊斯蓝扩张的侵害了。这已经不是萨拉丁的时代了,作为最后继承第三罗马意志的亚纳耶夫,坚决不会后退半步。

我们曾经失去了君士坦丁堡,但绝对不会再失去一个莫斯科。

所以联合国议会上各国代表中,只有苏联代表伊戈尔·谢尔盖耶维奇·伊万诺夫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似乎周围的代表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件多么严肃的事情,依旧谈笑风生。

美国,法国和英国基本上已经串通好了,要给土耳其来一场出人意料的惊喜。毕竟美国在塞浦路斯的行动可是绕过了联合国安理会,虽然美国没有直接进行军事打击,但是英国已经为塞浦路斯的空袭提供了掩护。

现在美国要做的就是拖延,然后再和马兹耶尔谈判。要么你乖乖滚下台,换一个亲美的总统,要么美国继续削弱土耳其,直到你难以自保。当然这个时候土耳其会惊讶的发现,自己当初几乎得罪了周围所有的国家,大家都盼着土耳其去死,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站在他身边替他说话了。

投票开始的时候,美国代表就猝不及防的按下了反对票,紧跟着是英国和法国。而伊万诺夫则是在中国代表投下弃权票之后,才投下反对票。

这样一来土耳其希望联合国维和部队进行干涉塞浦路斯内战的想法彻底流产,最终提案以四票反对一票弃权的情况下没有通过安理会的决议。这也板上钉钉的事实。象征着土耳其彻底成为了群起攻之的对象。

投票结束之后,伊万诺夫没有像其他代表一样表现出喜悦的神情。这个中等个子,举止温文的男人从外表看来,似乎是一个既乏味又保守的人。加上平时不苟言笑,脸好像总是绷得紧紧的,出言谨慎,说话十分注意掌握分寸。难怪有人会说伊万诺夫是苏联作为外交官最合适的代表。

“伊万诺夫同志,似乎你对这次的投票结果非常不满意呢?”美国代表弗兰克·威斯纳有些嘲讽的说道,“这可是我们非常罕见的站在同一立场上呢。难道我们之间不应该喝杯香槟庆祝一下吗?”

威斯纳故意在伊万诺夫面前秀俄语,以此来嘲讽对方不地道的俄式英语。而且他还特地用上了同志这个词。

威斯纳的话并没有引起伊万诺夫的兴趣,他只是有些漠然的回过头,用标准的英语发音对威斯纳说道,“似乎我们之间没什么好谈的,威斯纳先生,有空在这里开香槟庆祝,倒不如好好思考一下美国,哦不对,应该是西欧的未来。”

伊万诺夫伸出手,指向那些兴高采烈庆祝的其他国家代表,不屑的说道,“看到他们了吗?似乎这些人还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蠢事,当然我是服从中央的决定,不过并不只是美国,整个世界都在犯同样的错误。”

“恩?”威斯纳哑然失笑,“同样的错误?恕我直言,伊万诺夫先生,敢与美国作对的国家,下场都只有一个。”

伊万诺夫似乎习惯了这种态势逼人的语气,他平静的说道,“真是典型的新保守主义做派啊,难怪美国鹰派政治人物会说出,要么站在美国这一边,要么站在恐怖分子那边的极端说法。原来整个世界都必须要为美国的利益服务呢。”

“那是当然的。”威斯纳说道。

自从80年代之后,新保守主义就开始逐渐掌控美国舆论阵营。尤其是在布什政府上台后,外交上锋芒毕露,四面出击,体现出竞选时提出的保守现实主义外交理念,遵循的是美国国家利益至上的准则,奉行的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单边主义外交。

以新保守主义为准则的政治鹰派对国际合作的工具性利用很快显露出来。美国的盟国特别是欧洲盟友发现美国正在过河拆桥,甚至是倒戈一击。尤其是在各种国际行动中,在利益面前有意将其盟友的作用边缘化。很多美国高官都在不同场合表现出对欧盟的不在意甚至不屑一顾。甚至针对法国、德国政府的反战做法,曾经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大骂欧洲诸国没出息,引起美欧关系紧张。而后,在巴以问题、伊拉克问题、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环境保护及其他全球性问题上,美国和欧盟接连出现了严重分歧和利害冲突,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裂痕。

但威斯纳等政治鹰派却认为这种强硬和目中无人是必不可少的。

伊万诺夫摇摇头,纠正威斯纳的观点,“让我来告诉你,威斯纳先生。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作为维护土耳其世俗化的军队,一旦在国内倒台之后,将会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包括没有了对抗土耳其国内的宗教问题。那么接下来土耳其会向哪个方面发展呢?当然是辛辛苦苦摧垮了凯末尔一手建立的世俗化政权,再次成为一个宗教国家。”

“然后是伊拉克的问题,拔出萨达姆这位政治强人之后,伊拉克就能被如愿以偿的控制吗?当然不会,逊尼派还梦想着成为一个以教义为主的极端国家呢,到时候你们会发展你们扶持起来的根本不是民主自由的世俗国家,而是一个支持恐怖主义的政权。”

“还有就是你们一心想要颠覆的叙利亚政权,假如没有阿萨德的庇护,中东成为伊斯蓝原教旨主义的温土乐园还会遥远吗?”

伊万诺夫一字一句让威斯纳听着非常不悦,他不屑的说道,“那些政权,美国只需要一场空袭就能将它们瓦解。”

“瓦解?”伊万诺夫冷笑道,“看看欧洲的现状吧。那些信仰宗教的难民正在占据那些国家,知道当初南斯拉夫,知道塞浦路斯是怎么瓦解的吗?无一例外是那些信仰伊斯蓝的难民,将原本的居民从他们的土地上赶出去。”

最后,伊万诺夫看着脸色微变的威斯纳,补充了一句,“作为一句忠告,谁都不想看到一个泛伊斯蓝联盟的崛起,等到那个时候,美国和苏联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加惨痛。”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