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煌贵胄
皇权则是保留了特赦的权利。
当然,朱慈烺也没有蠢到将所有的后路全部都堵死,而是特意留下了几条。
比如战争时期所有权力归于皇帝,比如再修改大明律就必须要经过皇帝首肯,这一类的条例基本上就是为了保护皇权而设立的。
崇祯皇帝对此则是不置可否。
自己的路已经走完了,大明到了现在这个样子,跟自己心中所设想的也基本上差不多了,更加美好的大明帝国应该是以后的皇帝所要操心的,而不是自己替后世孙子把所有事情都办好。
自己也没那个本事,毕竟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的制度,人力有时而穷,指望自己解决掉所有的问题,根本就不可能。
皇位的交接顺利无比,朝臣们先是上书赞美了崇祯皇帝的伟大美德,然后再细数了一番崇祯皇帝的功绩,最后又恭喜朱慈烺成功上位,大明新旧两代皇帝就算是完成了交接。
波澜不惊又再着一丝丝的理所当然。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这种禅位模式再来上这么几次,大明帝国以后的皇位交接就会形成一个固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任的太子都会如强汉时的太子一样,在登基之前先执掌一地以熟悉政务,最后再一步步的登顶。
这就意味着,这样儿的太子在登基为帝之前,就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对于官场和军事都会有足够的了解,在民间也会有巨大的声望——任何人也别想忽悠这样儿的皇帝。
最为可怕的是,崇祯皇帝搞出来的这种禅位模式与强汉之时让太子先熟悉政务的模式还有很大的不同。
强汉之时,早期的太子都很牛逼,而后来的皇帝一旦坑了,太子就会完蛋,甚至于出现幼主临朝的局面。
然而大明帝国就算是出现了幼主临朝,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别管是外戚还是文臣,甚至于是军方,几方面互相掣肘之下,谁也别想把持朝政!
朱慈烺对此是无比的羡慕,是真的羡慕!
父皇可以任性到极致的颁发一份禅位诏书,将军权甚至于厂卫都直接了当的扔给自己,然而自己以后能不能达到父皇的水平?
然而朱慈烺心里明白,崇祯皇帝之所以能够如此任性,是因为他不在乎,也不害怕。
不在乎权力是不是在自己的手里,不在乎朝堂上的大臣是否认朱慈烺为皇帝,也不担心掌握了军权的朱慈烺会不会对自己不利。
事实上,朱慈烺不敢。
先不说朱慈烺心里根本就没有那种大逆不道的想法,就算有,朱慈烺也不敢表露出一丝一毫——现在百姓们对于自己的认同,更多的还是因为自己是父皇指定的继承人,而不是自己有多么的得民心!
而当崇祯皇帝退位之后,最为高兴的并不是朱慈烺,而是皇家学院的院正宋应星。
宋应星的年经也已经不小了,下一任的接班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就会是那个叫做易星志的年轻人。
然而人老心不老,宋应星打算趁着自己身体还算硬朗,好好的琢磨出些新东西,替大明再尽上一份力。
而想要琢磨新东西,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崇祯皇帝更厉害了,毕竟从水泥到火枪火炮再到蒸汽机和电,这些东西的背后都有崇祯皇帝的影子。
现在趁着崇祯皇帝还算是年轻,应该赶紧的多从陛下那里弄出些新的想法出来,最起码也要解决掉有线电报的问题才行。
宋应星和崇祯皇帝想到一处去了。
在崇祯皇帝看来,电灯这玩意都出现了,电报这种东西也该琢磨出来了,别管自己活着的时候能不能看到无线电和收音机这些玩意的出现,但是有线电报还是很有可能的嘛。
然后崇祯皇帝就带着自己那些有线的理工科知识,一头扎进了皇家学院这所大坑。
目标,有线电报。
PS:今天献祭《大唐技师》《名著之旅》,另外,明天完结。
再PS:因为酒引发一场战争,是欧洲真实的历史,只不过当时的主演是奥匈。。。
第八百七十二章 朕不后悔!(大结局)
在崇祯皇帝的目光转向了有线电报的时候,欧洲的乱局也达到了最高潮。
朱慈熠不缺军火,大明帝国的南北工业集团敞开了无限量供应,发现什么可疑的目标就直接炮火招呼过去,用炮炸死一头羊这种赔本的买卖都不知道干了多少回。
朱慈熠也不缺人手,大明帝国想要捞军功的杀才们如恒河沙数,老大朱慈燝和现在的大明皇帝朱慈烺更是在人手上尽可能的提供支持。
所以就如同苟雷在三秒之后就会进入贤者时间一样,欧洲的乱局在最高潮之后就平定下来了。
大大小小的公国全部被老三给干掉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统一的晋国,和大明帝国再加上辽国一起,共同将这个世界分成了三部分。
当然,如果仔细算起来,或许还要算上唐王、沈王、桂王、秦王、庆王等等大大小小的藩王们,整个世界一共就是这四大堂口。
四大堂口共认一个老祖宗炎黄,共认一个堂口开创者朱重八,共认一个前任扛把子崇祯皇帝,现在扛把子朱慈烺。
因为都是一家人的缘故,再加上前一任扛把子崇祯皇帝还在活蹦乱跳的搞科学研发,几大堂口扛把子又都是亲兄弟,这三大堂口之间自然也就没有了纷争。
没有了纷争的后果就是人口爆增,哪怕是平叛欧洲时消耗了几万人,但是在整体的大环境上来说,这几万人几乎就是相当于九牛一毛的存在。
人口爆增的后果就是再一次的土地重新分配。
历史上各个朝代之所以完蛋,其实真正的翻开史书去看,除了宋末之时不是因为人口前期人口爆增而造成的土地再分配之外,剩下的几乎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土地不够,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百姓吃不上饭,造反,然后死上一大批人,十室九空之后,空出来的土地重新分配,百姓们能够吃上饭。
能够吃上饭的百姓继续多生孩子,然后土地再一次不够用,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然后又有人吃不上饭,然后接着造反,死人,重新分配,再生,再不够,再反。
这几乎就成了套在中原堂口脑袋上的魔咒一般。
大明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整个世界除了那些神秘的地区之外,剩下的已知的土地已经全部插上了大明帝国的旗帜,除了南北极没办法耕种之外,剩下的几个大洲全部在大明的治下,倒是显得地广人少。
跟在崇祯皇帝身边几十年的朱慈烺不傻,知道人口爆增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有意的限制着土地分配,所以剩下来的土地还足够再撑上百十年。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先进的东西层出不穷,百姓们的目光也从土地和造人上面转移到了做工和生活上面。
而一头扎进皇家学院这个大坑之后,终于还是在延兴五年,也就是朱慈烺登基的第六个年头,崇祯皇帝最终还是跟皇家学院的一众大拿们折腾出了有线电报。
紫禁城里面,朱慈烺拿着手中被翻译出来的电报来来回回的看了许多遍之后,又将目光瞪向了跪在地上的小太监:“你确定,你没有翻译错?”
跪在地上的小太监连头都不敢抬,颤声道:“启奏陛下,奴婢已经仔细核对过好多遍,确实没有翻译错。”
呼的一声吐出一口浊气之后,朱慈烺都不知道自己该哭还是该笑——“朕,崇祯,打钱!”
挥了挥手,命跪在地上的小太监滚蛋之后,朱慈烺才来回的踱起了步子。
这份电报到底是什么意思?
皇家学院有多重要,别人不知道,自己还能不知道么,大明能够发展到今天,皇家学院绝对称得上一句居功至伟,从自己登基到现在,投入到皇家学院里面的钱是一年比一年多,再加上父皇就在那里,自己这个做儿子的,难道还敢短缺了皇家学院的经费不成?
那父皇为什么要跟自己要钱?还特意用电报来要钱?这是对自己不满意了?要不然是有人在其中上下其手,把皇家学院的拨款给贪了?
不应该啊,自己登基之后这才第三年,虽然说政务上面的事情都不再请示父皇,那也是因为他老人家不让自己请示啊!
至于说有人敢贪皇家学院的钱,那就更不应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