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36章

作者:天煌贵胄

你此次回去,带一个百户所去,待将这批罪囚给毛文龙送去后,你便将他们带回去,充实辽东的锦衣卫。

这一次,官也升了,人手也有了,王千户可有信心在辽东踢腾出一番场面?”

王玄寂闻言,赶忙道:“都督放心,卑职一定加强锦衣卫在辽东的活动,争取便是黄台吉那狗建奴晚上临幸哪个小娘们都给查出来,决不坠了我锦衣卫的名头!”

待从许显纯处出来,王玄寂一边走一边美滋滋地想着:“老子堂堂千户,说甚么也不能跪搓衣板了!再说了,老子就要去辽东,那娘们儿怎么可能舍得让我跪?”

第五十九章 喉舌

锦衣卫的诏狱,向来是分内外的。倘若普通官员犯事亦或其他地方官府不能制的江洋大盗,通常只是关在外狱。至于内狱,已经很多年没有启用过了。里面只关押一些见不得光的人。

其实说是牢狱,但是比普通的牢房要好的多,甚至于称得上是宽敞明亮。

只是今日晚上,诏狱之中却是灯火通明,内狱之中,虽然无人喧哗,灯火却比外狱有过之而无不及。

内狱甲字号牢房内,赫然有一人跪于地上,却正是被剥皮实草了的御史陈默。而牢房之外,正是白龙鱼服到此的崇祯皇帝。

崇祯看着牢内死气沉沉的陈默,皱眉道:“陈不言,想死?还是想活?”

陈默闻言,却是一下子膝行向前,直扑到牢门之上,嘶声道:“陛下!臣知错了,臣想活,想活!求陛下开恩。”

崇祯却是冷笑道:“朕当然不会要你去死。要不然此刻你早就跟黄立极挂在一块儿了,朕又何苦命人用死囚将你替下来。”

陈默闻言,只是叩首道:“臣谢陛下隆恩,臣一定痛改前非,好生为陛下效力。”

崇祯点了点头,也不置可否,接着道:“你的家人,半路之下就已经被锦衣卫送去了南京,自此后隐姓埋名,自然衣食无忧。”

陈默一听此言,心里便明白了几分。既然空人能好好的,自己多半要老死于内狱之中了。

不过,陈默不在乎。自己本来是必死之人,家人也需远窜岭南,如今家人都去了南京,能好好的活下来,自己也免于一死,已经是侥天之幸了,不敢奢求更多。只是想想家中那一对漂亮乖巧的双生女儿,也不知道要便宜了哪个混账。

崇祯看着陈默的脸色来回变换,也猜到了他的几分心思,当即道:“你也不要担心自己会终老于此。倘若把朕交待的事情办好了,只要十年之后,你就可以回家,和你的妻儿团聚。若是表现的好了,也不是不可以提前放你出去做个富家翁。”

陈默难以置信地抬起头,直视着崇祯问道:“陛下此言当真?”突然间又想起如此直视君王为君前失仪,往大了说也算得上是大不敬之罪,慌忙又叩头道:“臣失仪,望陛下恕罪。”

崇祯却是根本不在乎这点事儿,接着道:“天启五年的进士,想来还是有几分本事的。朕将此事交给你,就不能搞砸了。否则,你死了倒比活着痛快。”

陈默心下忐忑,却又不敢多问些甚么,只得紧紧地跪伏在地上,沉默不语。

崇祯看着陈默的样子,心下满意陈默的这番表现,便接着说道:“朕欲办一份类似邸报的刊物,每半月发行一次。其上记载朝廷的政策,动向,朕的言行,以及对国朝有益的言论,市井动向及趣闻,你可明白?”

陈默却是问道:“启奏陛下,只是这外面之事,罪臣于牢中,并不清楚?”

崇祯道:“无妨,自然有锦衣卫给你送来。便是什么当说,什么不当说,他们亦会告诉于你。”

陈默听了,觉得也没甚么问题,便问道:“陛下,此物以何名?”

崇祯道:“朕年号既定崇祯,此物便名为《崇祯半月报》,如邸报一般,发往全国。

只是一点与邸报不同,此刊却是人人都能买得,无论士家工商,人手一份也可。因此上,如何写得直白易懂,你却需多费心思。

近几日,朕会寻了由头,再抓一些贪腐之人进来陪你,到时候你便领着他们把事情做好。

每一期做好之后,交由锦衣卫,呈递司礼监审批,过后便刊行天下。”

陈默闻言,又问道:“陛下,此物可有禁忌?”

崇祯道:“朕一不喜士子们议论朝政,二不喜商贾避税。凡有此言者,皆罢。凡市井中有问题的言论,你可筛选出来,交于锦衣卫,自然有人去处理。”

陈默闻言,心中大概有了方向,便叩首行礼道:“罪臣领命,定然尽心为陛下办好差事。”

崇祯见陈默俯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便离开了内狱,只剩下陈默在其中狂喜不已。

对于崇祯来说,东林书院虽然被拆了,但是东林党这么个奇葩却还是存在。读书人和商人互相勾结的产物,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最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是这个怪兽不敢干的。

想要从根子上废了这头怪兽,除非彻底地来一场批孔才行。问题在于,大明朝倒孔却是根本不现实。自从刘野猪罢黜百家之后,这孔家店就越开越大,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是其徒子徒孙,怼了孔家,自己就真的只剩下厂卫了。

目前来说,既然动不得,干脆就和他们去争一争。之前提拔工匠已经来了一波,如今再弄个报纸出来跟他们抢舆论市场,别管多少,哪所一百个读书人里有一个倒向自己,那都是胜利。

再说了,崇祯始终认为自己的基本盘是泥腿子,而不是那些商贾和读书人,目前只是离了这些人不行罢了,等到幼军和蒙学之中死忠于自己的那一代人成长起来,孔家店不也是说拆就拆?

再说了,自己也不会傻到以为单靠一个崇祯半月报就能怼了这些读书人,明面上还可以再弄一个大明日报嘛。

那些读书人为什么那么牛X?还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话语权?这报纸就是和他们抢夺话语权的第一步!

至于泥腿子不识字的问题,这个好办。各地都派人去宣读不就行了?大明朝这么多人,难道还缺了识字的人了?总有那些科举不成的老童生嘛,给他们个编制,哪怕是跟快递李小哥一样的编制呢?现在自己不欠他们薪水,也不裁撤编制,想必李小哥不会造反了吧?

想到李小哥,崇祯又开始头疼了。过完年可就是崇祯元年了,到时候各地干旱水涝不断,就算自己不缺少银子了,可是这粮食上哪儿弄去?银子虽好,可是这破玩意填不饱肚子啊。

既然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崇祯干脆也不再去想,只是想着等天朝会之后溜出宫去浪一圈——这是朕的江山啊。

第六十章 折割

崇祯觉得自己不能总呆在宫里。后世已经宅过许多年了,如今没有网络,没有1024,没有剁手猫,也没有二手东,所以他不想宅了。

当然,现阶段的崇祯还不能像康麻子或者那个十全老人一样尽情地去浪,所以他只能在家门口——或者说出了后院,在前面的大院子里活动活动。毕竟整个紫禁城都是他家,只不过没有人找他收门票。

崇祯一身青色长衫,手中摇着一把春宫扇,不时地打开瞄一眼又合上,虽然已经算是入了冬,但是脸上那股子骚意和贱笑,却是透出掩盖不住的春意,怎么看都像是个浪荡子弟。

至于方正化,本来无须的脸上愣是粘上了些胡须,整个人看着便有些滑稽。而王承恩,依然和上次溜出宫来时一样扮做是管家。

一路之上,王承恩都在不停地念叨:“少爷,咱们出来玩玩儿就得了,还是早些回家的好。不是老奴多嘴,这外面能有的,家里都能有,何苦出来受冻呢?”

好不容易出来浪的崇祯又怎么会听?上一次出来还是为了看锦衣卫和东厂去收保护费,这次才是真正的出来玩儿的。

崇祯被念叨的烦了,干脆道:“行了行了,少说两句没人把你当哑巴,差不多了咱们就回去。话说今儿个外面有甚么好玩的?可有庙会一类的能去逛逛?”

王承恩纵然百般不愿,也只得示意一旁扮做护院的锦衣卫头子魏良卿过来答话。

魏良卿是谁?那可是魏忠贤的儿子,本就得了魏忠贤的叮嘱,知晓天子不是好糊弄的主儿,如今又一朝行势,骤然得了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纵然比不得田尔耕与许显纯那两位的权势,可是这锦衣卫中负责皇帝出行仪仗和护卫的指挥使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来的。

魏良卿本来就是在宫外厮混惯了的,对于京城的情况都很熟悉,当下便小心翼翼地道:“少爷,要不然咱们去东岳庙那儿走走?”

崇祯想了想,反正左右无事,不如走远点儿算了。

只是到了东岳庙,还没进去看庙会,崇祯的怒火就又被惹起来了。

东岳庙门前的空地上,左右两边儿皆是些小吃和卖些小东西的摊子,间杂着几个算命先生的摊子,甚至于还有几个和尚在此化缘。

倘若是只有这些,估计崇祯只是逛上一逛,吃些不曾吃过的小吃,便会回宫去寻周皇后了。只是眼前看到的另一群人,却引起了崇祯的注意。

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却是有几个八九岁大小,衣不蔽体的孩子在乞讨。

倘若只是如此,倒也没什么,回头杀上几个养济院的混账们便好,只是看这些孩子,却分明是有人故意为之。

约莫六七个孩子中,有的是双手手臂齐根断去,有的由是没了双脚,有的虽然有腿有手,却是被拧成了极度诡异的角度,还有更为残忍的,则是口鼻也被人削了去。几个孩子,竟然没有一个是身体完好的。

几个有腿的孩子虽然被冻的打哆嗦,但是见人便跪倒磕头,若是没有腿的,便趴在地上挪动,口中直呼:“求大爷可怜可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