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192章

作者:日日生

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但是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更有一点好处,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王黼赶紧道:“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犹疑的,开边互市本就是两赢局面。且看那市舶司,不知道养活了大宋多少军民。”

在场的都知道他的用意,王黼当然希望开市,如此一来就有可能激怒契丹。

如果大宋不经过契丹,就和蒙古开边互市,无形中拔高了蒙古的地位,契丹肯定不愿意。

现在王黼背后的梁师成,勾结童贯,一心要在幽燕之地做文章。

只有收回幽燕,才能重新掌握朝廷的大权,把杨霖蔡京压在身下。

杨霖暂时还不想和契丹开战,这个腐朽庞大的草原帝国,就如同一个肥羊一般。

这个时候,最好是等到其他猛兽,把这个肥羊咬死,然后上去坐收渔翁之利。

大宋契丹乃是兄弟之邦,睦邻友好这么多年,虽然偶尔有摩擦,但是兄弟有难是一定要出手帮助的。

你看大理,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么

但是开边互市,在蒙古草原边界建立茶马商路,确实可以解大宋的燃眉之急。

大宋,缺马啊!

打赢了没法扩大战果,人家一扬马鞭,大宋的步卒只能在后面干瞪眼,跑得慢连灰都吃不上。

而一旦输了,人家四条腿的战马,大宋将士跑都跑不掉。

闭着眼凝神思索了良久,杨霖还是决定以军马为重,支持开启边境茶马商路。

蔡京稍微有些意外,在他看来杨霖不可能看不出梁师成和童贯的图谋。

再结合西夏战报传来的那天,杨霖的所作所为,蔡京捏着胡须点了点头。

杨文渊看上去跟个混账小王八蛋一样,心里还是有社稷朝廷的。

他正准备和梁师成一道,给杨霖点苦头尝尝,打压一下这个自己宰相之位的有力竞争对手,闻言便笑着说道:“既然大家一致赞同,我们便呈上去,奏请圣上定夺。”

这几个人都点了头,赵佶根本不会反对,甚至就算他想反对,也得掂量掂量。

蒙古人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草原上契丹施行放养政策,坐视他们互相残杀,以此施行自己的统治。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蒙古人现在的生活,就是穷。

如果能跟大宋开边互市,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幸福的,自己的马匹再也不用低价被契丹收走,然后啥也换不到了。

他们也不怕契丹的追究,本来就过不下去,来个天灾过个冬就要死人,契丹人能拿我怎么样?我还能再怎么变得更惨?

这就是穷不要命的一群人,最是难惹。

都堂定下开市之后,西军上下应该是最欢喜的人,他们终于可以大规模组建骑兵了。

西北将门得以保存,是朝廷几方势力共同妥协的结果。

西军是大宋最能打的军队,童贯深有体会,梁师成又何尝不知道。

他们准备北伐幽燕,到时候肯定拉着西军打先锋,当炮灰。

有了这层“深思远虑”再加上杨霖一力庇佑,西军上下才得以保全。

如今得知蒙古想要开边互市,种师道和姚古、折可求等人一商量,马上派人到汴梁找到杨霖。

昭德坊内,俨然一个小道观,几十个长相清秀的小道童,跟着杨霖一起练功。

西军派来的使者猛将杨可世,瞪着一双铜铃般的牛眼,啧啧称奇。

练了一早,额头汗珠沁出,梅道长这才收功。

一众道童对着杨霖齐声叫:“师叔祖。”拜了拜,然后结队退去。

杨霖走到院中树下的藤椅前,擦着脸问道:“经略相公派你前来,所谓何事呐?”

杨可世笑道:“老相公心疼女儿,送来金珠十箱,使女十人,锦缎十匹,让种大小姐花费役使。”

杨霖点了点头,这个样送礼倒是挺安全的,不怕人说三道四。

杨可世见状,上前道:“少宰,西军缺马,却不缺少马镫上的军汉。听说朝廷已经决议和蒙古开市,老相公的意思是,能不能从西府求来制文,允许俺们组建骑兵?”

“你们要骑兵作甚?”杨霖明知故问。

杨可世笑道:“如今少宰攻略大理,将来拿下之后,吐蕃岂不就是池中之物。俺们两面夹击,取吐蕃如同探囊取物,到时候战马可是必不可少,尤其是适合打仗的蒙古马。”

“西夏旧土,银夏之间,都是天然的养马地。你们也不能全部指望从蒙古买进,要知道开市只是暂时的,只要是边关,哪有不打仗的。万一跟蒙古起了冲突,你们不就两眼一抹黑,抓瞎了。这次我给你们去要制文,组建骑兵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有自己的养马地和马源。”

杨可世见他答应了,心中一喜,连连抱拳称是。

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军切切求骑兵

枢密院,号称西府,管辖着大宋百万兵马。

枢密院设十二房: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阅房、广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杂房、支马房、小吏房,分曹办事。

元丰改制时,有废枢密院、还军政于兵部之议。

神宗皇帝坚持不允,拍案道:“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

神宗皇帝如此坚持,当然不是为了祖宗之法不能变,实际上他是个狂热的变革皇帝。

中书和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宰相因不带枢密衔而不得预军事,这其实是限制宰相权力的一种办法。

庆历年间用兵西夏,一度由宰相兼枢密使,如今的枢密使是高俅,不过知枢密院事的蔡卞权柄更大一些。

蔡卞的仕途,一度比他哥哥蔡京风光不少,早在十年前蔡京还被流放在外当知府的时候,蔡卞就是尚书左丞了。

后来擢知枢密院事,赵佶继位时,更是加观文殿学士、检校少保。

杨霖迈步进来,院中十分清静,如果说那里最安全,估计除了禁中就是这天下兵马的中枢了。

衙署内一个小庭院,竟也布置的十分雅趣,一个官员正在低着头伏阅公文。

杨霖笑了笑,蔡卞估计是年纪大了,有了老花眼,他轻咳一声道:“学生杨霖,求见蔡少保。”

蔡卞抬起头来,笑骂道:“快进来吧,我是少保,你是少宰,用不了多久,我就要自称下官了。”

杨霖展颜一笑,大声道:“到了什么时候,小子也忘不了少保的教诲。宦海沉浮熬人性,莫学饥鹰饱便飞。少保金玉良言,小子时刻铭记,永远都当以学生自称。”

蔡卞瞪了他一眼,在树下栏杆倚坐,撇着嘴道:“你满嘴阿谀奉承,定是有求于我,说吧,老夫这里公务繁忙,别在这耽搁时间了。”

“嘿嘿,少保明察秋毫,什么事都瞒不过您的眼睛。”杨霖笑道:“学生想讨个制文,奏请陛下准许西军组建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