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169章

作者:张涛1985

至于存在于几乎所有中国农村的封建族权问题,王振宇意识到这也是束缚农村人外出的一个主要原因。王振宇为此在广西土改工作队出发誓师大会上,对三千青年党员干部发表了重要讲话:“封建族权是历史的产物,是建立在亲情,乡情和血脉基础上的,绝不是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和粗暴手段就能简单消除的,所以我对你们有四点建议和要求。第一、我希望你们能够对于这种封建宗族保持最基本的尊重;第二,党和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人是自由的,任何人都无权限制他人的择业自由,我的意见是,对于族人离开村落有意见的宗族,政府应该给予一定标准的补偿,如果依然反对,那么就交给安保部队和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三,政府不会承认封建族权和法律冲突的部分,村落的所有纠纷只要涉及刑事犯罪就必须无条件划归司法机构处理;第四,所有宗族的族长无论其是否接受,都享有县一级议会的世袭政治地位,这点我们必须保证,当然不同意前三点的族长就不用保证了。”

典型的打一个巴掌给一个枣。。。

正当军改和土改在王振宇的辖区内大规模开展的时候,国内的局势依然顽固的沿着历史的车轮向前发展。

1914年9月28日,袁率百官到孔庙祭孔;12月23日到天坛祭天,穿古衣冠,行大拜礼。祀孔祭天是袁复辟帝制的预演。德、英、美、日等帝国主义也支持袁称帝。为了恢复君主国体,袁一手操纵的参政院制定《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由“国民代表大会”决定“国体”,各省在军政长官监督下加紧选出“代表”,在当地进行所谓国体投票。

一方面是袁世凯想称帝,而一直扮演中国太上皇的诸国公使以英国公使朱尔典为首,都认为只要能够维持各国在华利益,此事无不可。毕竟因为欧战的关系,列强大多无力再控制中国的局面了。另外一方面,1914年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提出德国直接将山东权益交还被拒,于是决定保持中立。当时美国注意力已转移至欧洲,而英国则希望日本能成为其远东盟友。日本于是在8月对德宣战,出兵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山东半岛。并且借机占领了中国山东大部,任凭中国方面外交部怎么抗议(外交部喜欢抗议原来是有历史传统的!),就是赖着不走。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不平等的“二十一条”要求,意欲独占中国的权益。

1915年1月18日,日本公使日置益向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直接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并要求中国绝对保密。1至4月,袁世凯一面命外交部同日本谈判,一方面暗中逐步泄露内容,希望获得英美支持抗衡日本。中国的谈判代表多次拒绝要求中的部分内容,迫使日本作出让步。中国国内亦出现反日情绪。日本则以武力威胁中国。至5月7日,日本政府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限令于9日前答复。

袁世凯召开最高层的国务会议,宣布接受,然后同时宣布五月九日为国耻日,让大家毋忘国耻。而这一切,王振宇一直在看,他什么也没做,连通电也只是随大流发了一个反对签约的版本。此刻他很不厚道的选择等,等着北洋人心失尽,等着袁世凯登基称帝,自取灭亡。。。

第205章 前奏(二)

在五月军议一年之后,整个青年军都焕发了活力,保卫王振宇新组建的,由万耀煌兼任师长的近卫师在内,一共九个甲种师全部完成了整编工作,基层军官也在今年的六月全部下到了连排.其中徐源泉的第一军驻防在石门,慈利。共有大小军营十二座,全部都藏在山沟沟里面,除了自身的警卫人员吗?军统常德站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抓获了不少于七十多个可疑分子,而这些人部分被策反,其余顽固的被送到了广西来宾挖煤。

刘兴的第二军则驻防在湘西的泸阳,叙州,以及常德三地,这一部分军队能够让北洋方面侦察到的也只有驻扎在常德的第二师。

李宗仁的第三军则秘密驻扎在广西右江两侧的军事基地里,只要一声令下,在三天之内,大军就能完成在梧州的集结任务。

几乎所有的部队都完成了重武器的列装,弹药也在紧张的储备中,士兵满员率也到达了百分之八十五,只等下半年的新兵下连队,就全部满编了。看着这些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面庞,王振宇感觉到的是力量,同时也有压力,他不知道会有多少热血的青年会在自己的驱使下倒在祖国统一的艰难道路上。

马西成的军备部目前也扩充到了包含一个大型军工厂,三个大型被服厂,三个大型供给基地和十二个运输团在内的庞大规模,一个部门管辖的工作人员数接近五万的规模。这些都是王振宇最初没有想到,军费开支激增,叶祖文已经向王振宇提出了警告,如果继续维持现有的开支规模,那么到了明年年底,湘桂地方政府的财政就会宣布破产。

这一点王振宇到是不担心,他坚信到了明年的这个时候,自己的大旗就会插到南京城头。

何应钦已经下到部队担任团中校参谋长了,谷正伦则调去了宪兵队担任上校参谋长,赵玉婷则接替何应钦成为王振宇的第三任秘书。至于第一任秘书五弟王振邦最近已经由文职转入军职,担任国社党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上机要处上校处长。

党务调查部,军事情报局这二大对外的特务机器被完全的开动了起来,在上海,南京,杭州,王亚樵建立了东南情报网,连冯国璋今天上了几回厕所他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现在在王振宇的手上,就有最新的北洋军布防图,火力配置表以及军官名册。王振宇最惊讶的是在新组建的北洋第十五师的军官名单里,他居然看到了自己弟弟王振鹏的名字,职务居然是上尉连长,第十五师和第十六师是老袁最新组建的部队,他们现在被调防到了浦口,目地是威慑越来越不听话的冯国璋,但是其实际战斗力能否起到威慑作用就值得商榷了。

而在湖北,江西,福建以及广东,甚至包括云贵,大批隶属于两大特务系统的特别工作人员已经提前了足足一年多开展了潜伏任务。各种情报源源不断的被送回到安江总部,何健和周斓已经整理了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下一步就要开始大规模的策反和收买行动了。

而这个时候整个北洋政府处在这样一个状态,老袁在北京准备复辟,折腾的不亦乐乎。而北洋的其他大佬呢?段祺瑞对于称帝那是公开的不支持,为此甚至已经准备辞去陆军总长的职务了。冯国璋则坐拥湖北,江西,江苏三省地盘,对老袁的称帝持观望态度。总之是各种心思都出来了,唯独没有人关心一下军备,关心一下在西南地区依然存在的割据势力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大佬们都太忙了,忙着应酬,忙着对时局交换意见和看法,而上峰如此,下头自然也就安于做个撞钟的和尚,每天点个卯就是了。。。

“大帅,这是王春玲总编送来的一封信,说是您的一位故人写给您的”杨永泰把一封盖了英文邮戳的信递给了王振宇。赵玉婷虽然是秘书,但是实际上天天跟在王振宇身边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武艺高超,忠心耿耿的王晨浩,一个是国社党军事委员会新任秘书长赵恒惕少将,最后就是这位在王振宇系统里上升势头很猛的党务秘书长杨永泰。

“畅卿啊,哦,是黄远生写给我的,这是一个老朋友了,当日我带着队伍打下玉带门之后,有两个记者采访过我,一个是邵飘萍,还有一个就是这位黄远生了。不想武汉一别,亦然是很多年没见了,没成想他居然,他居然。。。”王振宇拆开信才说了几句话,话头就随着眼睛的注视点停住了。然后他又把信递给了坐在身边赵恒惕:“彝午大哥你看看,黄远生不过就是一个记者,只因有些名头,结果搞的老袁和孙大炮两头都要对他下手。他现在是进退维谷,求告无门,只能找我这个老朋友帮忙了。这样,彝午大哥你直接给周斓下个命令,让他想办法,把黄先生一家都搞到上海租界避避风头,不,接到安江来,就这么定了。”

赵恒惕不知道王振宇为什么临时改变主意,但是已经决心跟随王振宇的他没有半分犹豫,放下信就出去传达命令了。王振宇自己心里却是一清二楚的,把人放在上海固然可以避免得罪老袁,但是却很可能导致黄远生被暗杀。如果王振宇没记错的话,这位被新闻学称为中国第一位记者的江西九江的大才子最后就是被孙中山指使后来担任国民政府主席,时任中华革命的北美支部书记的林森派“爱国华侨”暗杀于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广州楼内,享年31岁。王振宇可不希望这样一个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就这么死了,因为在他固有的思维看来,中国要走上**富强的道路还是需要这样的人的。

想到这里,王振宇又拿起信看了看“哦,畅卿兄啊,你看看,我们的这位黄大记者到还真是个厚道人,求人帮忙不忘回报的。这不给我推荐了两个法律方面的专家,张东荪和林芝钧,啊,已经在来得路上了。这两个人你熟不熟啊?”

杨永泰想了想道:“这个张东荪我到是认识,有过来往,确实是个精通法律的。”

王振宇听到这个话,用手托着自己的下巴想了一下道:“这个国社党要进行一次改组,这个现在的一些部长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我打算更换一些人。这个沅江日报社的王春玲就调到党部担任宣传部长,陈公博调去广西省党部担任主任吧,主要任务还是配合土改工作的进一步推行。这个黄远生他们三个人来了,我看也不要让他干什么记者了,直接和覃振一起搞司法建设,说实话,覃振最近的工作很不得力。至于沅江日报,我看还是请邵飘萍来当主编,大不了允许他随便开炮。”

杨永泰想了一下,没觉得这个安排有什么不妥,点头应是,不过他很快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大帅,湘西科学院院长侯德榜,副院长翁文灏,丁文江联名交来一份报告,请您过目一下。”

湘西科学院?貌似王振宇很久没关心过这个单位了,上一次接触到这个单位还是决定给他们每年拨一亿华元款子搞科研的时候了,自己实在是太忙了。

侯德榜也确实是个人物,在他看来,王振宇每年给这么大一笔款子之后就不再干涉自己的工作,不问过程也不问结果,说明什么?说明人家信任自己,说明人家尊重科学。

所以他带着科学院这一帮子人开始了认真高效的工作,目前许多轻工项目的上马都有科学院的影子在里面。他们也极力收拢了许多清末外派留学的技术人才,解决他们因为满清垮台之后的生计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一部分到工厂参与技术革新,一部分则留在科学院的研究实验室工作。

而通过湘西开发公司总经理刘国钧的牵线,在上海流氓大亨杜月笙的帮助下,科学院成功的搞到了化学,物理实验的基础设备,并建设了一个专属的精密仪器设备制造厂。

这些还都是硬件,最厉害的是翁文灏副院长,他亲自主持了教育选拔工作。从1913年底至今,一共有一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学子被公费送往日美欧各国求学。其中日本517名,美国441人,欧洲328人。而在卢森堡人到来之后,新设立的柳州卢森堡大学里面,更是被翁文灏硬塞了八百多人进去,当然为此,科学院也掏了一笔建设费,这些老外可没有省油的灯。

这前前后后二千多人,分别来自四川,湖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北等地,只要能保证有一半学成回来报效,那就是十分可观的数字了。

王振宇看着这个报告,大声叫好:“这个翁文灏到是个可造之才,我这个大帅忽视的事情居然都被他考虑到了,这样,畅卿兄你亲自去一趟,委任他兼任巡阅使府行政公署文化教育处的处长,这样有大局观的干部咱们不但要培养,还要重用。嗯,这次外出察看也差不多了,听说孙大炮那边派人来了,嗯,走,我们回安江去。看看这个中华革命党打算给我这个背叛革命的叛徒开什么条件出来?”

民国四年八月二十一日,王振宇一行回到了安江。

第206章 前奏(三)

代表孙中山来见王振宇的不是别人,正是王振宇的老熟人张学济了。至于为什么会派他来,大概是孙中山觉得他是湘西芷江人,派谁来都没有此人来合适了。

张学济到也是个实在人,虽然之前和王振宇打交道都不成功,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又来了。

张学济到是清楚的记得自己第一次来见王振宇是受宋教仁先生所托,那劝说王振宇加入国民党,结果未成想这个占据洪江的军头似乎对这个什么劳什子的国民党员没什么兴趣,居然连自己的面都没见。自己除了和老熟人覃振见了一面外,再也没见到其他人,因为当时宋先生的格局很高很大,所以对于湘西一地重视程度有限,所以张学济最后没能完成任务,只能悻悻离开了。

第二次来见王振宇则是在讨袁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二次革命。现在说起来则更是一个天大的悲剧,也不知道当时孙中山先生吃错了什么药,为了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讨袁,丢给自己一个湘西讨袁军司令的委任状,就派自己来指挥湘西地区的全部军队,完全不考虑是否能指挥的动。结果呢?张学济前脚在安江的湘西码头下船,后脚就被军情局何健亲自带去了一个秘密地点,要吃给吃,要喝给喝,要女人也能给,就是不让离开,也不许见人,更不许往外头送信,至于和王振宇见面详谈就更不可能了,这算是软禁了,。这一软禁就一直到二次革命结束,孙中山指责王振宇是革命的叛徒为止,张学济最后是被礼送出境的,然后还成了王振宇进军广西的替罪羊上了袁世凯政府的通缉名单,不得不流亡日本。

而眼下这次张学济自己都有些气馁了,按照老规矩,自己很可能见不到王振宇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帅了。说来也是好笑,自己第一次来,王振宇还是个旅长,第二次来已经有资格称帅,而眼下来已经是大帅了,势力膨胀之快,地位升迁之迅,堪称罕见。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有那么怪,张学济这一次就见到了王振宇。

“学济兄啊,久闻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王振宇的热情下面是十分明白的客气。

而张学济也很识趣,根本不提前两次的事情,只是更客气的说道:“不才奉孙先生之命,特来拜会大帅,值此国贼横行,国事多艰之时,还望大帅以天下苍生为念,高举护国之义旗,救万民于水火。”

王振宇听完一愣,心里暗道,看样子前两回的事情把这位张先生搞怕了也搞出经验来了,现在见着自己就直接了当开门见山,深怕自己打太极一般。

不过王振宇早就不是后世那个落魄的大学生了,如今的他早就是一条修炼成精的小狐狸了。只见他故作惊讶道:“学济兄,如今天下太平,四方无事,正是百废待兴,再开盛世之时,你何出此言啊?”

王振宇的这点小九九又如何能瞒得过张学济?张学济依然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王大帅,您是久居湘西一心为民啊。我到安江看到的是一片安定繁荣,可是您知道吗?我们这些人当年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推翻了帝制,可是袁贼却窃取了国权。大帅您是知道的,当日孙先生想着为天下苍生计,为早日统一计,甘愿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原本想着袁世凯能实行**,兴我中华。不成想此贼实在是个民贼**,不但迫害我革命党人,害我辛亥元勋,以民国之名行**之实。局势发展到今日,更是连民国的招牌也不要了,在北京通过杨度等人搞起了筹安会,其所思所想,不外乎恢复帝制,此等狼子野心,若是成了,我辈之血岂不白流,国民之**共和之梦岂不破灭,吾国吾民岂不永沉黑暗之中。今时今日,我才明白袁贼为何肯与日人签署《二十一条》这等亡我中华之条约!此子为了称帝连国家和民族都不要了,实在罪行累累,令人发指!文正(连大帅都不称了),我湘桂精锐皆在你手,值此天下存亡之际,热血男儿正当雄起之时,你又岂能独居湘西坐观危局呢?”

厉害啊,厉害,王振宇心里感叹道,难怪民国早期的国民党到处可以玩空手套白狼,光是这些革命主义宣讲队的口才,那就能鼓动一大帮子人慷慨赴死,这实在是,实在是,太邪恶了。

而张学济在一番慷慨陈词之后,一边歇口气一边也在偷偷观察王振宇,却发现对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几句话就跟着热血沸腾起来,反而静静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这让张学济在一丝失望之余更感觉到了一丝害怕。眼前的这个男人虽然不满二十五岁,但是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就算在孙先生身上也没有看到,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个男人似乎对一切都尽在掌握中。

张学济到安江也有几天了,联系了一些往年的关系,才慢慢了解到所谓的湘桂地方政府的实力。一片现代化的安江可以不说,张学济到几个在地方安保部队担任军官的朋友处参观,居然发现在很多地方只是肩负维持治安任务的地方安保部队比自己当初在四川看到的正规军还要精锐,他们装备很好,除了重炮,该有的武器一件不少。漂亮笔挺的军装,充满朝气的面庞,这些景象即使是在北洋军身上张学济也未曾发现,这还是地方安保部队,那野战部队会多恐怖呢?而且张学济还十分悲哀的发现,自己往昔的朋友,包括很多以前的同盟会员在王振宇麾下都被同化了。他们不愿意再跟随孙先生,而且明确表示,虽然他们是带兵的,但是军队连排均有指导员,士兵还有属于自己的士兵委员会,下面单位的军事主官也都是以王振宇学生自居的,除了王振宇谁都不认。换句话说,自己这些人如果没有参谋部的命令,不要说造反了,就是想让部队带着武器从军营开出去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张学济当时就听的目瞪口呆,他自己也是带过兵的,恐怕从南到北,也找不出比王振宇更能控制军队的人了。袁世凯都做不到,至于孙先生估计就更比不上了。

正是认清了这一点,张学济才更加明确了一点,自己这一次的湘西之行,最终能否完成孙先生交待的任务,关键点就在这个王振宇身上。准确的说,只要能说服王振宇,那么湘桂地方政府的军队就会成为孙先生打倒袁世凯的武装力量,革命才有胜利的希望。

王振宇看着张学济,张学济看着王振宇,两人三四分钟都没有说话。

王振宇当然清楚孙中山打的什么算盘,护国战争那是必须发动的,就算没有自己这个穿越者,云南的蔡锷也会毫不客气的发动护国战争。

不过这样一来,护国战争的主导权就不在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手中了,梁启超也会因为这样一场战争成为民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人物,虽然最后这个政治人物因为蔡锷的病故成为了流星,但是护国战争的主导权毫无疑问的是在梁启超,蔡锷等进步党人手里的。不过貌似这也是后世历史教科书淡化护国战争意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太打脸了。

王振宇可是来自后世的主,他眼里的孙中山和袁世凯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属于政治人物。和这样的人打交道都是要小心的,不能玩到出工出力最后还一无所获那就亏死了。看看历史上的广州,就知道孙中山的厉害了。先是利用陆荣廷赶走了龙济光,然后利用陈炯明,杨希闵和刘震寰三方势力赶走了陆荣廷,再利用杨希闵,刘震寰赶走了陈炯明,最后就是利用苏联人建立了党军,消灭了这三方。这不是空手套白狼是什么?玩政治能把借势玩到这个程度,估计后世很多利用权力和制度优势大发其财的企业家要是放在孙中山面前估计都会黯然失色,不够看了。

因此王振宇见张学济前就打定了主意,跟孙文来谈东西,不能谈什么世界和平人类解放的东西,估计谈到最后自己连底裤都要给出去了。那谈什么,谈利益。

王振宇微微一笑:“学济兄,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我们这里兵马不过万人,澧县那里就压着北洋军的第六师,那可是精锐中的精锐。靠着湘西的地利我们守一守还是可以的,至于攻那就想都不要想了。而广西呢?我们本身就没站稳,东边又是老袁的死忠龙济光。我们如果不摆平他,我们根本不敢乱动,更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支撑一下我们的财政,这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估计不等老袁把我们收拾了,我这湘桂巡阅使的军队就该因为缺钱缺粮土崩瓦解了,你说是不是呢?学济兄。。。”

第207章 前奏(四)

张学济目瞪口呆的看着王振宇,他不是傻瓜,更不是政治上的低能儿,能够被孙中山派出来套白狼的大多都是很厉害的角色,最起码察言观色是不成问题的.

张学济对王振宇刚才那句话的结论是王振宇在敲诈勒索要好处,而且点明了是要广东的地盘。张学济这可就做不了主了,广东的地盘虽然不在孙中山手里,但是也不能说是在广东督军龙济光的手里,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实际控制的问题。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龙济光虽然号称广东督军,但是实际上他的军队总数也就一万五千人左右,而且因为广东地区反对者太多,力量太大,这些军队都以广州为中心老老实实的缩在珠三角地区。而孙中山确实是一个有威望的人,在广东,什么杂七杂八的势力都是认这块金字招牌的,甚至在广州市内,强大的商团武装也是支持孙中山的(当然后来他们还是“叛乱”了)。这一点让龙济光这个云南人毫无办法,而且占据广州的他除了在金钱方面收获颇多外就再无其他,军队这么几年也没扩充过,还是一帮子云南兵。到不是广东人不愿意当兵,而是龙济光不信任他们,更不愿意用他们。

上一篇:重生之超级富二代

下一篇:大明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