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01
而且这天上午这里并不只有卖鞋的,江军被万峰弄来了,从服装厂拿了一些裤子和衣服也在这里摆摊,为了显得场面壮观,江军就用万峰曾经用过的挂衣架,在道边拉了长长的一溜,衣服裤子往上一挂,五颜六色迎风招展,场面而是壮观。
他这里吸引最多的还是姑娘,只要来个姑娘都会在他的摊子前停留一会儿,当发现他卖的服装比集市上还能便宜个三毛两毛的时候,卖出去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里还有好卖瓜的老梁头,不过他的瓜被万峰买走的比例较大。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并不是一下涌进来,通常都是这个走了那个来了,竟然造成了细水长流、川流不息的景象。
经过万峰授意,陈文心的母亲在家包了两锅菜饺子,中午用盆装着到鞋厂门前去叫卖,八分钱一个竟然在短短的几分钟就被这些商贩和来往的人买得干干净净。
当时一个馒头或者花卷都是五分钱一个,八分钱的菜饺子已经算是非常贵的。
陈文心母亲两锅菜饺子四十多个卖出了三块多钱,这让这个妇女找到了一条致富的路子。
这些商贩一上午的收入都还不错,中午也就没人离去,因为这里不同于集市,集市就是一上午散集后也就没有人了。
而这里不同,下午竟然也有人骑着自行车来的,因此这一天这些商贩一直卖到下午三点才收拾回家。
在他们收摊准备回家的时候万峰来到了他们中间,询问他们的收入情况。
当时的人还是很纯朴的,不会那么多的拐弯抹角,万峰一问就知道了他们的实际销售情况。
卖得好一点的一天卖出了二十多双,卖的少点的也有十几双,一双三毛钱的利润也是有几块钱的收入的。
江军这一天也卖出去十几件衣服,他卖的衣服虽然比集市上还便宜一点,但是服装的利润就高于卖鞋,通常一件在五毛钱左右,这一天他也赚了六七块钱。
“想不到在家门口竟然也能挣钱,而且比我卖冰棒和卖鱼赚得还多,明天我还来卖,反正咱离家近,没人买收拾收拾就回家。”
这一刻江军意气风发,目光里都跳动着火焰。
万峰巴不得这些人明天还来,自然表示支持。
商人是受利益驱使的一个群体,当有利益出现的时候,商人总是冲在前面的第一批人。
昨天这些在洼后摆摊的人都收获了不输于赶集的收入后,第二天再次出现在这里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万峰从西沟里的新家晃荡到沟口出的队部的时候,惊喜地发现那些商贩又来了。
只不过这些商贩进来来的队伍出现了变化,有些家明显是孩子跟着来了,有的干脆就来了一个。
“婶,今儿又来了?怎么就你一个人来呀?我叔呢?”万峰问一个卖鞋的商贩。
“你叔去集市了,这样这不两不耽误吗。”
农民并不是愚笨的象征,当他们找到了致富的捷径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你看马上他们就会兵分两路经营了。
今天让万峰意外的是,这里不但有了卖鞋的卖衣服的卖瓜的,竟然还多了几个卖水果的和一个卖海货的。
卖水果的自然都是自己家果树上的产品,无非就是国光苹果和一种叫红绡的梨,这个季节也没别的什么东西了。
那个卖海货的是半上午的时候正好驮着两筐鱼卖到了洼后,意外地看到这里竟然有个小集市,也就顺手就停下了。
看着销量还不错,不时有洼后人买个一斤二斤的。
为了表示对出售自己家农副产品的支持,万峰掏钱买了一些苹果和梨拿到机械厂和那些热火朝天的工人分享。
因为进入了秋季,机械厂的活非常的忙碌。
脱粒机扒皮机虽然没达到热销的程度,但也是天天有货外发。
一个新的产品出现总是有一个市场适应期,扒皮脱离机现在就是这么被适应的过程。
但是这条规律放到拖拉机上就有点不好用了,似乎拖拉机这玩意没什么适应期,打从苏屯农机公司卖开始就始终维持了一个不错的销量。
万峰还让张广垌到渤海广播电台和渤海日报一共花五百元投放了广告,现在不但是苏屯农机公司经销,渤海农机公司也开始经销。
这样就造成了拖拉机的销量就有点火热了,机械厂门口几乎天天有卡车停在门口,有苏屯农机公司的也有渤海沿线一带的农机公司。
只要凑够两台拖拉机就马上拉走。
连万峰都纳闷在还没有完全进入联产承包时期,这些拖拉机都被谁买走了?
机械厂专门生产拖拉机的那两个车间一天能下线三台拖拉机竟然没有一点存货。
因为没有时间制作,周炳德的一吨翻到现在还差两台没有交货。
张海的嘴已经乐得像养汉老子的裤腰一样了,整天就没有收紧的时候,在洼后的大街小巷经常会听到他哈哈哈的笑声。
同样乐得何不拢嘴的还有郑老三。
他儿子到现在已经干了一个月的活儿了,这小子和肖军两个人结成了棒车,两个人天天一起从砖瓦厂往建筑工地拉砖,也不知这两个小子犯了什么病,竟然一天来回跑四趟,这有点疯狂了。
头一个月就给郑老三拿回家五百多元。
郑老三哪里有不乐的道理,照这个速度,明年五一他就能收回车本了。
第五百八十章 不三不四干个体
对于肖军如此的拼命,万峰正的难以理解,不就是欠了他二千一百元钱,难道区区两千元就让他如此的拼命?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如如此的拼命,万峰只能说这货一定是天生有受虐的倾向。
金秋十月是变化最大的季节,万峰骑着摩托从县城回来,他感觉自己仅仅离开了半天,那片稻浪翻涌的水田竟然变成了一片平地。
田野那些原本在风中卖弄风骚的玉米,此时已经尘归尘土归土地躺到在大地的怀里,一眼望去视野非常开阔。
万峰到队部门前的时候,看到张海百无聊赖地坐在大楼前的台阶上和老会计像两个雕像一样沉默无语。
“你们两个这是在这里冒充纪念碑吗?”
张海仿佛被呛了一般咳嗽了两声:“你小子就这样不好,有时候说话没大没小的。”
万峰下车也坐到台阶上:“这一路走来漫山遍野都是收山的人,就咱们洼后真清闲。”
张海挠头:“这事儿你说怪不怪,往常年收山的时候我都是大呼小叫的,每天咱洼后这一亩三分地我都要走几十个来回,就这样这点地还要收个把月的,可是你看现在,我都闲得看蚂蚁上树了,但地里的庄稼稀里糊涂的就收完了。我就感觉早晨一觉醒来,地就光秃秃的连个毛都没剩。”
这大概就是联产承包唯一的优点了。
“这还不好,你不乐意清闲?”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你说我也弄点你家的服装和鞋厂的鞋摆个摊怎么样?我就坐这里看了一会儿,洼前老江家那小子就卖了两条裤子出去,我觉得我摆个摊一天也划拉个三块五块的。”
“我又没拉着你,你干我支持你!”
张海摇头:“丢不起那人。”
洼后的集市经过二十多天的发酵,现在终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鞋厂门前那片几百平的开阔地上,现在已经是店铺林立了。
除了那些卖鞋的卖服装的,这里还聚集了很多卖土特产的,什么水果海货,窝里的鸡蛋山里的蘑菇,收山用的农具等等。
上一篇: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上)
下一篇:重生在70年代/重生在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