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溪南
随老哥一起转校的还有毛部长的闺女毛兰,是张兴明说服了老妈,老妈命令老爸完成的这项历史性任务。
上一世初中的时候,毛兰被哥哥的同学截胡,最后嫁给了别人,是张兴明和老哥心里的遗憾,这辈子张兴明早早的把嫂子打包带走,看谁还能抢得去。
话说老爸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可是没少花心思,从教学质量到孩子的未来再到时代的发展,每天同毛部长两口子谈心做思想工作,嘴都差点磨薄了,还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任务。
毛兰也转到了一中,还和老哥一班,也住在商场宿舍里,由老妈照顾生活,早早和老哥老妈一起过上了同居的日子。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嫂子还带了一个小油瓶,她的弟弟毛中军同志也一起转学了,混到了人民队伍中间,还是和弟弟一班。
毛部长两口子彻底解放过上了二人世界,两孩子全交给老妈了,老妈快乐并痛苦着,不过为了儿子的终身幸福也值了。
其实也不是很累,老妈也就是负责一下生活及思想上的照顾,饮食上有商场的厨师,和商场员工们一起吃,不过吃的具体内容肯定比员工要好一点,四个孩子上学有专车接送,老妈也不用跟着。
九月十号,苗叔叔领着老婆来到杯溪,幸亏张兴明在信里说的详细,苗叔叔直接找到了商场,和老妈见了面,被暂时安排在商场宿舍里。
张兴明请假跑到杯溪,和苗叔叔谈了一夜,第二天苗叔叔扔下老婆只身去了奉天,筹建安保公司去了,这边苗婶就直接在商场上了班。
九月十八号,浑南和合工业园区主体建筑峻工,进入内部装修,厂房已经可以用了,各厂的机械设备已陆续运抵,第一批工人也已经通过和平和大东区政府招聘到位,正在进行上岗培训。
各工厂的实际管理者也相继来到奉天,带来了一批技工以及管理团队,省里和奉天市政府还组织了一场欢迎会,沈书记亲自给工业园区剪了彩,二哥傻笑着站在沈书记身边的照片登上省报市报的头版头条。
十月底,84年的第一场雪降临东北大地,常春哈尔兵的商场正式营业,工业园区第一批产品也下了线,摆到了和祥记百货的柜台上,虽然是试生产,产量很小,但仍然让所有参与的人从心里的自豪高兴。
十月底,退伍军人自谋职业的奉天银盾安保有限公司在奉天浑河南岸成立,挂靠在省公安厅名下,自负盈亏。
安保公司总经理苗家俊,员工一百三十二人,其中一百一十三名退伍军人,分为安保,押运,金融服务三部分。
安保公司的宿舍楼训练场都已经交付了,只有办公室还在等着二十世纪大厦完工,得等到85年年中去了,不过并不影响公司的日常训练和工作。
安保公司员工上下结了婚只有二十几个人,每家一套房子,没结婚的就是集体宿舍,四人一间,当初员工宿舍楼盖了四栋五层板楼三百二十套房,连一栋都没住满。
基本上全是退伍兵,对这种集体生活已经习惯了,再加上战友们又都聚在了一起,住宿条件吃的用的都比部队强了不知道多少,每个人都高高兴兴的。
安保公司成立的第三天,与杯溪市中国人民农业银行签署了现钞押运承包协议,二年内,杯溪市中国人民农业银行所有的现钞押运业务全部委托银盾安保公司完成。
银盾安保负责押运现金的安全防卫工作,杯溪市农行每年向银盾安保支付佣金一百万元人民币,根本就是个赔钱的买卖,要知道十台车就花了张兴明一百多万美元呢,还有人员开支武器呢。
不是张兴明不想签长点的合同,也不是不想多收点钱,关键这是全国首例。
要知道在上一世是90年代末国内才有专业的武装押运公司,这时候的银行现金流量还很小,存钱取钱的人也很少,大多数现金都是为企业发工资准备的,而这个业务又大多被新成立的工商银行握在手里。
农业银行的现金业务实在是不多,这只是一个介入市场的现由而已,就算是练兵了,赔赚也无所谓,等银行现金流提升上来,自然会按照运钞额收取费用,那才是赚钱的时候。
苗家俊以银盾安保将为农业银行提供运钞押运业务的名义向辽东省公安厅递交了配置轻武器的申请。
在陈大秘的运作下,省厅批复,辽东省银盾安保有限公司做为国内退伍军人自谋职业的首例试点企业,国内首例安保企业。
做为国内首例公安系统介入金融现钞押运业务的试点企业,同意银盾安保公司配置六四式警用手枪二十把,冲锋枪十杆,专用于现金押运业务的合法开展。
第156章 运钞业务(1)
三十本持枪证及相关枪械被运到安保公司,持枪证持有人为辽东省银盾安保有限公司,公安厅派了二名警员入驻银盾安保公司,专门管理枪械安全问题。
90年代以前,银行运钞都是内部解决,随便出个车跑一趟完事,然后这车就去干别的事情了,也只有驾驶员身上配着一把手枪,有五四式,有六四式,没有统一标准。
进入90年代,银行内部开始有了专人押运现钞,除了驾驶员配手枪外,押运人员也配上了冲锋枪和避弹衣,不过车辆还是随便调配一台了事,没有专车。
90年代末,出现专用运钞车和金融服务保安公司,银行现钞押运业务开始外包,有了专用车辆和统一的服装及武器,就是霰弹枪。
十一月,十辆从英国约汉逊公司定制的防弹运钞车运抵奉天,车的外型是张兴明按照后世苏联坐地虎装甲车画的,方方正正的棱角,高大的车身,让运钞车看上去就充满了霸气,挂上了武警的车牌后。
五辆留在奉天训练,五辆开到杯溪,银盾安保公司杯溪分公司成立,分公司总经理胡兴国,是个越战老兵,连职转业。
办公地址选在了杯溪市公安局附近,是杯溪市公安局下属单位的物业,被张兴明买了过来重新修整了一下,楼有四层,一层做为办公室,二层为训练室和枪械室,三四层是宿舍。
十一月十五日,穿着从北京制衣三厂定制的深蓝色安保服装(99式警用作训服),斜挎冲锋枪的安保人员坐着装甲车一样的英制防弹运钞车,行驶在杯溪的大街小巷中,运钞业务正式启动。
墨绿色的装甲车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威武不凡,胡光正同志的照片第一次登上报纸。
十一月底,苗婶黄敏被调到和祥记百货奉天总公司任财物部二部经理,管理公司现金,在来辽东之前,苗婶是急林一家国企的会计,算是张兴明手下第一个专业人才了,财务部一部是管理非现金财务的,主要是外汇方面事务,请的是香岗人。
其他的安保公司家属也都被分到各商场上班,有几个学历高点的都到了总部,准备实习一段时间后充实到中层管理层去,每天早晨公司的大巴车把这些女人从安保公司宿舍送到市内,晚上再送回来。
高大的奔驰大巴,上面“香岗和祥记百货员工班车”十几个大字,不知道让多少骑着自行车或挤公交的国企职工羡慕的绿了眼。
张兴明又使坏,怂恿苗叔叔和二哥、于秀红,没事就把商场职工和安保公司员工弄一起搞联欢,美其名曰活跃业余生活,其实是准备内部消化这些未婚男女。
安保公司全是一水的退伍兵大老爷们,商场这边除了送货员基本上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女孩子,大家都是一个企业的员工,人品上都没啥问题,有问题的也进不来公司不是,张兴明希望员工们都能内部通婚,这样更能增加公司的凝聚力,也大大减少了将来都结婚以后外人带来的各种麻烦。
到85年元月的时候,二哥传来好消息,据可靠情报,已经有二十几对未婚男女处上了对象,张兴明就高兴,给苗叔打电话。
“明年在二十世纪大厦这边再加盖一个高层电梯房,结了婚的都搬到那上面去住,凡是公司内部员工结婚的,都在上面分一套房,对于和公司外人员结婚的则是由公司给予一些补贴,不予分房”。
苗叔想了想,说:“这样不太好吧?那些原来有对象的咋整?黄了重处?”
张兴明拍拍脑门,觉得自己有点得意忘形了,想了想,说:“嗯,我有点草率了,这样吧,楼照盖,已婚人员搬到楼上去,原来那四栋全改成集体宿舍,以后安保公司员工不管对象是哪的结婚就上楼,这样行吧?不过得和他们说一声,尽量让家属到公司来上班,这样也方便,是吧?”
苗叔想了一下,说:“嗯,我觉得这样好点,都是员工,分这分那的就生分了。”张兴明这边就有点惭愧,自己竟然还没有苗叔看的清呢。
张兴明又说:“要调查一下员工里有多少是独生子女的,鼓励他们把老人接过来同住,老人过来的,就算没结婚,也可以单独分一套房出来,咱们的员工大部分是外地人,即然在这结婚生子落地生根了,咱们就得想着他们的老人抚养问题,不能让人家养个儿子闺女却没人照顾啊。”
苗叔就笑,说:“这个主意好,这样吧,不用管是不是独生子女,只要想把老人接来同住的就都给这个待遇,你看咋样?咱们这条件好点,人家老人苦了一辈子所儿女养大,到咱们这享点福也是应该的嘛。”
张兴明点头,说:“苗叔你看的总是比我远,这方面我真不如你,你看着安排吧,还有啥我没想到的你都拿出来,没啥问题就一块办了。”
苗叔说:“还真有事,我这几天正琢磨着怎么和你说呢,现在这边结了婚的有十几个家里是有孩子的,这孩子的户口和上学问题得想法解决一下,要不然人家在这呆的也不安心哪。”
张兴明又是猛拍脑门,自己真没想到这个问题,不光是孩子,员工的户口也得解决啊,人家以后要在这边工作几十年呢,没有户口咋整?
说:“这事我来办吧,我还真把这事给忘了,呵呵,还是太小了,苗叔你给大伙解释一下啊,年前肯定落实,让他们安心工作。”又说几句,放了电话。
放下电话,张兴明拿出本子翻了翻,记了几笔,然后就给二哥去电话,把户口的事和孩子上学的事和二哥说了一下,让二哥去找和平区政府,看能不能解决,如果不行就找陈大秘,二哥答应一声放了电话,去联系了。
80年代,户口是老百姓的大问题,关系到粮食副食等等一切生活必须品的份额,没有份额也就没有购买权,就吃不上饭,84、85年的时候,议价商品已经出现了,有钱在手里生活也基本没问题,但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决定了,你没有户口孩子就没法上学,这才是大事。
而在同期,国家对户口迁移的限制制度是非常严厉的,老百姓想迁个户口那简直像登天一样,无数夫妻十年二十年的两地分居,只是因为户口迁不到一起,粮食关系无法转移的无奈之举,月月跑年年跑,就是迁不上,是当时众多百姓的真实经历。
直到九十年代末,户口在人的生活中除了孩子上学这件事以外,已经相对不那么重要了,迁户口才变得要对简单起来,不用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等着那个公章了。
第157章 员工的户口问题(2)
事情很快就有了回音,因为银盾安保是挂靠在省公安厅名下的军事化单位,又一水的全是退伍兵,户口成份上相对比较集中简单,政府这边想都没想就给解决了,不过具体的跑章就要每个人自己去跑。
这年头跑户口最难的是接收地,这边没问题了,也就不啥大问题了,唯一有变化的地方就是这事不归人家和平区管,家属楼这片是大东,也就是以后的浑南新区,大东相关人员来办理手续的时候那眼神挺幽怨的:你啥事都找和平是几个意思啊张老板。
户口的问题解决了,张兴明干脆张罗着又联系了医疗系统,大东区人民医院在这边设了个门诊部,地方张兴明出了,归大东人民医院使用,话说这边现在都几百户了,以后人肯定越来越多,医疗也是个大事啊。
没几天,生活区里又陆续的开张了几家小饭馆,还有啥理发店食杂店啥的,都是员工家属自己张罗着开的,必竟不是每个人都想到厂里去上班,有点手艺的谁不想多挣点啊。
上一篇: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下一篇:大唐风流小地主